CN207320386U - 插座连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 Google Patents
插座连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320386U CN207320386U CN201721277880.2U CN201721277880U CN207320386U CN 207320386 U CN207320386 U CN 207320386U CN 201721277880 U CN201721277880 U CN 201721277880U CN 207320386 U CN207320386 U CN 2073203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lamping piece
- pair
- socket
- elastic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及其插座端子。其中,所述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及至少一个插座端子。绝缘壳体具有至少一个端子孔;插座端子安装于至少一个端子孔内,插座端子包括一固定部、一导电夹片、及一对接触臂;导电夹片由固定部沿一纵长方向朝后延伸,该对接触臂由固定部的两相对侧分别朝前延伸并且彼此相对;其中每一接触臂包括一弹性夹持片、一端口部及至少一延伸部;弹性夹持片由固定部沿该纵长方向朝前延伸,端口部连接于弹性夹持片的前端,至少一延伸部由端口部的内侧朝后延伸;其中部分所述弹性夹持片向内弯折形成一第二接触区,其中端口部的部分与延伸部形成第一接触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及其插座端子,尤其涉及一种用以传输电力的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用的插座端子,或称母端子。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被广泛地应用于传输信息或电力,其中用于传输电力的电连接器又可称为电源连接器。电源连接器又可分为插入端以及插座端,或者可称为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插头连接器具有多个插头端子,通常呈插针状;插座连接器的内部包含多个插座端子,插座端子通常是以金属片经过冲压弯折而成。愈来愈多的电子装置需要在通电状态时,将插头连接器插接于插座连接器,在插接或脱离的过程中,电流可能由一边的端子穿过空气触击另一边的端子而形成电弧(electric arc)。电弧可能损坏端子,或造成一些残留物,进而影响导电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及其插座端子,可以减少插座端子因电弧放电而造成端子被损毁的问题,进而提升插座端子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壳体及至少一个插座端子。所述绝缘壳体具有至少一个端子孔;至少一个所述插座端子安装于至少一个所述端子孔内,所述插座端子具有一固定部、一导电夹片、及一对接触臂;所述导电夹片由所述固定部沿一纵长方向朝后延伸,一对所述接触臂由所述固定部的两相对侧分别朝前延伸并且彼此相对;其中每一所述接触臂包括一弹性夹持片、一端口部、及至少一延伸部;所述弹性夹持片由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纵长方向朝前延伸,所述端口部连接于所述弹性夹持片的前端,至少一所述延伸部由所述端口部的内侧朝后延伸;其中部分所述弹性夹持片向内弯折形成第二接触区,其中所述端口部的部分与所述延伸部形成第一接触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还提供一种插座端子,其包括一固定部、一导电夹片及一对接触臂。所述导电夹片由所述固定部沿一纵长方向朝后延伸;一对所述接触臂由所述固定部的两相对侧分别朝前延伸并且彼此相对;其中每一所述接触臂包括一弹性夹持片、一端口部、及至少一延伸部;所述弹性夹持片由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纵长方向朝前延伸,所述端口部连接于所述弹性夹持片的前端,至少一所述延伸部由所述端口部的内侧朝后延伸;其中部分所述弹性夹持片向内弯折形成第二接触区,其中所述端口部的部分与所述延伸部形成第一接触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插头端子插接或脱离插座端子,若是形成电弧,仅触击于延伸部。因此可避免弧放电损坏弹性夹持片的第二接触区,不因电弧而形成积碳等类的残留物。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成既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以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组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组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端子的前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端子插接于插座端子后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及端子组的立体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10,可以与一插头连接器20相对接。插座连接器10包括一绝缘壳体19及多个插座端子11。绝缘壳体19形成有多个端子孔190,端子孔190的数量对应于插座端子11的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插座端子11的后端各连接一电线C。插头连接器20具有一插头壳体29及多个插头端子21。插头端子21插向插座端子11的前端。插头端子21呈方形插销状,具有大致相同的四个边长W,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此。
多个插座端子11对应地安装于多个端子孔190内。每一插座端子11具有一固定部112、一导电夹片116、及一对接触臂111。导电夹片116是由固定部112沿一纵长方向朝后延伸,该对接触臂111由固定部112的两相对侧分别朝前延伸并且彼此相对。本实施例所设定的的前端、后端,仅为方便描述,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纵长方向是指平行于插座端子11的前端、后端的方向,如图1中X轴方向。
固定部112大致呈一筒状沿着上述纵长方向延伸且形成一衔接缝1120,此外,固定部112还包括一对固定翼片1124相对的由两侧向外张开,有助于插座端子11固定于端子孔190。本实施例的导电夹片116具有多个突肋1161,多个突肋1161由导电夹片116的外侧向内突出;其中每一突肋1161的两端各形成一斜面1162,所述斜面1162与导电夹片116的内侧面形成一夹角,夹角为10至80度。此结构优点在于导电夹片116的两侧片体向内夹紧电线C的时候,避免突肋1161的两端因片体内弯变形过程夹伤电线C的芯线。
插座端子11还包括一对嵌合片114,该嵌合片114位于固定部112与导电夹片116之间。嵌合片114有助于插座端子11固定于绝缘壳体19内。
本实施例的每一接触臂111包括一弹性夹持片113、一端口部115、及一对延伸部117。弹性夹持片113由所述固定部112沿上述纵长方向朝前延伸,端口部115连接于弹性夹持片113的前端,大致呈U字形或呈C字形。两个端口部115的开口彼此相对,位于插座端子11的最前端。延伸部117由端口部115的内侧朝后延伸;其中部分所述弹性夹持片113向内弯折形成第二接触区1132,其中所述端口部115的部分与所述延伸部117形成第一接触区。延伸部117的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由端口部115的其中一末端向后沿着纵长方向延伸。
请参阅图3至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端子的俯视图、侧视图及仰视图。弹性夹持片113倾斜向内侧延伸形成第二接触区1132,然后倾斜向外侧延伸连接于端口部115。由俯视图观看,弹性夹持片113呈一钝角,大约150度。其中延伸部117延伸超过第二接触区1132,也就是说,延伸部117超出端口部115的长度大于第二接触区1132至端口部115的距离。此种设计的用意在于,当插头端子21向外拔出要离开插座端子11时,插头端子21离开第二接触区1132时,仍然接触于延伸部117。插头端子21在第二接触区1132的前后位置,均可接触到延伸部117,以持续接触插座端子11。
请参阅图6及图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端子的前视图,图7为插头端子插接于插座端子后的前视图。本实施例的每一端口部115具有一外框壁1151及一对内折壁1152,该对内折壁1152由外框壁1151的两侧向内弯折。其中接触臂111具有一对延伸部117,该对延伸部117各自连接一对内折壁1152。如图7所示,内折壁1152与外框壁1151的夹角θ为一锐角,在本实施例约为60度。
该对接触臂111的第二接触区1132之间的距离W2小于插头端子21的边长W,也就是说,插头端子21插入插座端子11时,可以确定接触于两个第二接触区1132。其中端口部115的一对内折壁1152之间的空隙W1小于插头端子21的边长W。也就是说,所述延伸部117之间的空隙小于所述插头端子21的边长W,当插头端子21插入插座端子11时,可以确定接触于该对内折壁1152。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功能在于,插头连接器20与插座连接器10在热插入的过程中,当插头端子21插入插座端子11时,插头端子21先接触于端口部115的内折壁1152,若是形成电弧,仅触击于延伸部117。插入过程中,继续接触该延伸部117,然后再接触到该对接触臂111的第二接触区1132。当插头端子21拔离插座端子11时,特别是插头端子21离开第二接触区1132后,插头端子2仍然持续接触于延伸部117,最后脱离端口部115。在脱离时,若有电弧,也是触击于延伸部117。因此可避免弧放电损坏弹性夹持片113的第二接触区1132,不因电弧而形成积碳等类的残留物。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安排,可以减少插座端子11因电弧放电而造成端子被损毁的问题,进而提升插座端子11及插座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应当注意,本案中“大致”等词语用以修饰任何可微小变化的关系,例如由于加工允许的误差等因素引起的稍微不一致的情况,但这种微小变化并不会改变其本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壳体,具有至少一个端子孔;及
至少一个插座端子,安装于至少一个所述端子孔内,所述插座端子具有一固定部、一导电夹片、及一对接触臂;所述导电夹片由所述固定部沿一纵长方向朝后延伸,一对所述接触臂由所述固定部的两相对侧分别朝前延伸并且彼此相对;
其中每一所述接触臂包括一弹性夹持片、一端口部、及至少一延伸部;所述弹性夹持片由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纵长方向朝前延伸,所述端口部连接于所述弹性夹持片的前端,至少一所述延伸部由所述端口部的内侧朝后延伸;其中部分所述弹性夹持片向内弯折形成第二接触区,其中所述端口部的部分与所述延伸部形成第一接触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大致呈一筒状沿着所述纵长方向延伸且形成一衔接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夹片具有多个突肋,多个所述突肋由所述导电夹片的外侧向内突出;其中每一所述突肋的两端各形成一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导电夹片的内侧面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为10至8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端子还包括一对嵌合片,该对嵌合片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导电夹片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持片倾斜向内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接触区,然后倾斜向外侧延伸连接于所述端口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端口部具有一外框壁及一对内折壁,一对所述内折壁连接于所述外框壁且由所述外框壁的两侧向内弯折,其中所述接触臂具有一对所述延伸部,该对所述延伸部各自连接一对所述内折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延伸超过所述第二接触区,所述延伸部超出所述端口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接触区至所述端口部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折壁与所述外框壁的夹角为一锐角。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座连接器对接于一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至少一插头端子,所述插头端子呈方形插销状;一对所述接触臂的所述第二接触区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插头端子的边长;所述延伸部之间的空隙小于所述插头端子的边长。
10.一种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部;
一导电夹片,所述导电夹片由所述固定部沿一纵长方向朝后延伸;及
一对接触臂,由所述固定部的两相对侧分别朝前延伸并且彼此相对;
其中每一所述接触臂包括一弹性夹持片、一端口部、及至少一延伸部;所述弹性夹持片由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纵长方向朝前延伸,所述端口部连接于所述弹性夹持片的前端,至少一所述延伸部由所述端口部的内侧朝后延伸;部分所述弹性夹持片向内弯折形成第二接触区,所述端口部的部分与所述延伸部形成第一接触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77880.2U CN207320386U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插座连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77880.2U CN207320386U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插座连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320386U true CN207320386U (zh) | 2018-05-04 |
Family
ID=62429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277880.2U Active CN207320386U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插座连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320386U (zh) |
-
2017
- 2017-09-29 CN CN201721277880.2U patent/CN2073203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85159B (zh) | 插座連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 |
TWI575815B (zh) | 母端子及連接器 | |
CN202772303U (zh) |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 |
JP2015035328A (ja) | コネクタおよび端子 | |
TWM554646U (zh) | 插座連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 |
CN207442025U (zh) | 插座连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 |
CN108075276B (zh) |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TWM497365U (zh) | 電連接器之端子 | |
CN207320386U (zh) | 插座连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 |
CN204497439U (zh) | 一种接线端子 | |
KR20160076567A (ko) | 피메일 단자 스프링 | |
CN203589274U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206116700U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03932399U (zh) |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电池导电连接器 | |
WO2021057366A1 (zh) | 一种排插 | |
CN204376028U (zh) | Idc连接器公头 | |
CN204315766U (zh) | 电连接插套结构及电连接装置 | |
CN114725714A (zh) | 一种接触件及三向插孔组件 | |
CN20216764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6720325U (zh) | 板接电连接器 | |
CN113517584A (zh) | 连接端子和连接器 | |
CN20622566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497421U (zh) | 一种导电端子及带有导电端子的接线端子 | |
CN20521203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22261581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