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2881U - 楼道座椅电梯 - Google Patents
楼道座椅电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312881U CN207312881U CN201720927187.9U CN201720927187U CN207312881U CN 207312881 U CN207312881 U CN 207312881U CN 201720927187 U CN201720927187 U CN 201720927187U CN 207312881 U CN207312881 U CN 2073128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chain link
- plate
- chain
- se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41000276425 Xiphophorus maculatu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74660 Modul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39 Spr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道座椅电梯,通过采用框架式单元链节连续形成可三维运动的链条,三维链条与吊装轨道配合安装,吊装轨道只需两根平行的矩形方钢即可,单元链节的两个侧架套装在两根矩形方钢上、且借助于水平轮和横向轮与矩形方钢滚动配合,结构简单,同时与链条配合安装驱动装置和供电装置,驱动装置挂接在链条上、且借助于和吊装轨道平行设置的齿条拖动链条沿着吊装轨道运行,实现三维空间内拖动吊杆座椅,便于在既有楼道内改造安装电梯,而且安装过程中不会破坏既有建筑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附属运输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道座椅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居住在没有安装电梯的多层楼内的老年人出行困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出现”悬空”老人,直接影响居家养老模式的推行,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部分城市出现一些在既有建筑外加装轿厢式电梯的成功案例,但是,在楼体外部加装电梯,一般品牌安装费用大致在50万左右,成本较高,而且安装完成后占用空间大,影响低层住户的通风和采光,容易引起邻里纠纷,同时轿厢式电梯属于特种设备,需要各个部门审批才能安装,而且需要安装轿厢式电梯的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必须符合相关规划和质监标准,所以,成功案例不多,推广困难,为此,市场上又出现了两种能够安装在楼梯间内的别墅座椅电梯和接力式电梯,但是这两种电梯占用楼道的有效空间,影响楼梯的消防功能,而且安装不方便,所以,根据普通住宅居民和别墅内的需求以及方便老年人出行,设计一种既不破坏现有建筑结构,同时也不影响楼道的消防和通行功能的运输装置是本领域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楼道座椅电梯,通过采用框架式单元链节连续形成可三维运动的链条,三维链条与吊装轨道配合安装,吊装轨道只需两根平行的矩形方钢即可,单元链节的两个侧架套装在两根矩形方钢上、且借助于水平轮和横向轮与矩形方钢滚动配合,结构简单,同时与链条配合安装驱动装置和供电装置,驱动装置挂接在链条上、且借助于和吊装轨道平行设置的齿条拖动链条沿着吊装轨道运行,实现三维空间内拖动吊杆座椅,便于在既有楼道内改造安装电梯,而且安装过程中不会破坏既有建筑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道座椅电梯,包括吊装轨道、自垂轨道、齿条、链条、供电装置、驱动装置、电排和吊杆座椅,所述吊装轨道借助于吊架安装在楼梯间顶板下表面、且其延伸方向与楼梯扶手延伸方向平行,电排连续设置、且延伸方向与吊装轨道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吊装轨道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吊装轨道倾斜段上方设有与其平行的齿条,所述链条与吊装轨道滚动配合,所述自垂轨道固定安装在吊装轨道上方、且与吊架固定连接,所述吊杆座椅吊装在链条尾端,链条两端分别挂接一套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借助于齿轮传动机构与齿条啮合,所述链条中部固定安装两套供电装置,两套供电装置分别与两根电排接触、且为驱动装置和吊杆座椅供电。
所述链条包括依次铰接的单元链节,所述单元链节包括链节轴、对称安装在链节轴两端的侧架、安装在侧架两侧的端部支架、横向轮、水平轮和安装在端部支架上的转接头,所述侧架为C形板状结构、且开口向外,两个侧架相对侧中部分别与链节轴两端固定连接,两个侧架的两侧分别焊接端部支架,端部支架为C形杆件,C形杆件的端部分别与侧架的侧面焊接,单元链节前端设置一根端部支架,后端设置两根相互平行的端部支架,前端的端部支架中部为矩形滑轨,矩形滑轨上套装转接头,后端的两个端部支架中部竖向安装矩形滑轨,矩形滑轨上套装转接头,位于前端的转接头和位于后端的转接头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相邻单元链节之间的转接头相互铰接,用于实现相邻单元链节之间的相互摆动,所述侧架的外侧面上固定安装两套横向轮,两套横向轮呈上下布置,横向轮的轴线与侧架的外侧面垂直,侧架外侧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水平板,水平板下表面固定安装水平轮,水平轮的轴线与水平板的下表面垂直,呈上下布置的横向轮分别与吊装轨道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水平轮与吊装轨道的外侧面接触,吊装轨道为两根平行设置的矩形方钢,单元链节位于两根矩形方钢之间,两根矩形方钢分别位于链节轴两端的两个侧架开口内侧。
所述链条包括依次铰接的单元链节,所述单元链节包括链节轴、对称安装在链节轴两端的侧架、安装在侧架两侧的端部支架、横向轮、水平轮和安装在端部支架上的转接头,所述侧架为C形板状结构、且开口向内,两个侧架相对侧下端延伸板分别与链节轴两端固定连接,两个侧架的下部两侧分别焊接端部支架,端部支架为C形杆件,C形杆件的端部分别与侧架的侧面焊接,单元链节前端设置一根端部支架,后端设置两根相互平行的端部支架,前端的端部支架中部为矩形滑轨,矩形滑轨上套装转接头,后端的两个端部支架中部竖向安装矩形滑轨,矩形滑轨上套装转接头,位于前端的转接头和位于后端的转接头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相邻单元链节之间的转接头相互铰接,用于实现相邻单元链节之间的相互摆动,吊装轨道为一根矩形方钢,链节轴两端的两个侧架分别卡装在矩形方钢的两侧,侧架内侧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轴向相互平行的两套横向轮,两套横向轮分设与矩形方钢上方和下方、且轮缘分别与矩形方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侧架中部还设有水平轮,水平轮的轴线与矩形方钢上表面垂直、且其轮缘与矩形方钢的外侧面接触。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链传动机构、底板、主动齿轮、被动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单元链节下端,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相互啮合、且位于单元连接的两个侧架内侧,驱动电机水平安装在底板下表面,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借助于链传动机构驱动主动齿轮,被动齿轮与齿条啮合。
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单元链节两端的两套滑触机构,两套滑触机构竖向固定在两个侧架外侧。
所述滑触机构包括托板、两根滑杆、U形框架、两块T形板、碳刷、矩形框架、弹簧和滑轮组,所述托板固定安装在侧架外侧,托板两端设置竖向通孔,滑杆穿过竖向通孔设置,U形框架下表面与两根滑杆顶端固定连接,滑杆上套装弹簧,所述U形框架两个侧板顶端设置水平通孔,矩形框架水平安装在U形框架内、且其两端借助于销轴与矩形框架两个侧板顶端的水平通孔配合,矩形框架另外两个侧面焊接T形板,T形板的竖向段垂直安装,所述滑轮组包括滑轮框架和滑轮,滑轮框架两端分别对称安装两套滑轮,所述碳刷竖向套装在矩形框架内,滑轮框架固定套装在碳刷顶端,T形板上端内侧借助于销轴与滑轮框架转动配合,滑轮与对应侧的电排下表面滑动接触。
所述吊杆座椅包括吊板、压紧轮、弧形杆、门形滑道、电推杆、防护装置、轮椅挂钩和折叠座椅,所述吊板包括两根竖向板,两根竖向板轴套安装在单元链节内侧,两个竖向板顶端分别固定安装压紧轮,压紧轮的轴线与链节轴的轴线平行,两套压紧轮的轴线与链节轴的轴线构成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度,所述弧形杆上端与两根吊杆下端固定连接,两根弧形杆下端固定连接门形滑道,折叠座椅位于门形滑道内侧、且与门形滑道滑动配合,门形滑道的横梁上竖向安装电推杆,电推杆的动作端与折叠座椅铰接,门形滑道外侧设置防护装置,折叠座椅顶部固定设置轮椅挂钩。
所述门形滑道包括横梁和两根开口向内的槽钢,两根槽钢顶端与横梁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折叠座椅包括竖向设置的上部框架、折叠框架、靠背、固定轴、面板、导向板、斜支撑、支撑轴、定位环和脚踏,所述上部框架下部水平安装固定轴,固定轴两端固定安装导向板,折叠框架包括四根并列的角钢,四根并列的角钢借助于横向角钢和轴套与固定轴滑动配合,位于折叠框架中部的两根L形角钢前端铰接斜支撑,斜支撑下端水平安装支撑轴,所述导向板上设置竖向的导向孔,支撑轴两端穿设在导向孔内,所述定位环水平安装在折叠框架上表面,面板套装在定位环外侧,面板尾端上表面铰接靠背,面板前端下表面铰接脚踏,靠背与定位环之间设置锁止机构。
所述定位环为截面呈T形的环形结构,其下端面与折叠框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面板为中部设置通孔的板状结构,面板中部的通孔与定位环直径较小段滑动配合,定位环外缘上开设三个缺口,相邻缺口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面板尾端设置两个支座,靠背下端借助于销轴与两个支座铰接,所述靠背为框架结构,其中部设置可上下滑动的插杆,面板尾端设置两个用于插装插杆的通孔,靠背下端还设有插销,插销用于和定位环外缘上的缺口配合。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框架、左防护板、右防护板、后防护板、转接块、左侧推杆、右侧推杆、绳轮、连板和触头,所述防护框架水平安装、且两端分别与门形滑道后侧固定连接,防护框架两侧分别设置左防护板和右防护板,防护框架后侧设置后防护板,左防护板、右防护板和后防护板分别借助于导杆和防护框架滑动配合,左防护板内侧水平固定左侧推杆,右防护板内侧水平固定右侧推杆,左侧推杆和右侧推杆中部分别滑动安装转接块,后防护板内侧铰接两块连板,两块连板开放端贯穿防护框架上的长槽孔后分别与左侧推杆和右侧推杆上的转接头连接,左侧推杆和右侧推杆端部均固定安装绳轮,所述防护框架上端竖向安装立板,立板上固定安装两个触头,两个触头之间设置活动导电板,活动导电板借助于弹性导向机构与立板连接,活动导电板中部安装拉环,拉环上端借助于螺旋弹簧与立板上端连接,拉环下端固定连接牵引绳,牵引绳下端绕过防护框架上的固定绳轮、右侧推杆端部的绳轮和左侧推杆端部的绳轮后与防护框架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框架式单元链节连续形成可三维运动的链条,三维链条与吊装轨道配合安装,吊装轨道采用两根或者一个矩形方钢沿要求的三维轨迹安装即可,单元链节的两个侧架套装在矩形方钢上、且借助于水平轮和横向轮与矩形方钢滚动配合,吊装轨道为一根矩形方钢时,单元链节的两个侧架开口向内,借助于横向轮和水平轮安装在矩形方钢两侧,吊装轨道为两根矩形方钢时,单元链节的两个侧架开口向外设置,两根矩形方钢平行设置、且两根矩形方钢位于单元链节两个侧架内侧,侧架依然借助于横向轮和水平轮与矩形方钢接触,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结构更加简单,方便安装;同时与链条配合安装驱动装置和供电装置,驱动装置挂接在链条上、且借助于和吊装轨道平行设置的齿条拖动链条沿着吊装轨道运行,实现三维空间内拖动吊杆座椅,便于在既有楼道内改造安装电梯,而且安装过程中不会破坏既有建筑结构;另外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电池组,电池组直接挂接在链条中部,电池组直接连接供电装置实现充电,供电装置通过电排连通外部电源,电池分别为驱动装置和吊杆座椅的控制装置供电,实现连续行走;本实用新型还与吊杆座椅配套设置防护装置,防护装置的左护板、右护板和后护板分别通过左侧推杆、右侧推杆和连板驱动两个绳轮运动,绳轮在运动过程中拉动拉环,使活动导电板脱离两个触头,切断电源,驱动装置断电,确保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Ⅰ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Ⅱ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Ⅲ部放大图;
图5是链条在吊装轨道交界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5的Ⅳ部放大图;
图7是单元链节结构示意图;
图8是单元链节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9是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供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滑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滑触机构的分解图;
图13是吊杆座椅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吊板和自垂轨道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吊杆座椅结构示意图(座椅展开状态);
图17是吊杆座椅结构示意图(座椅折叠状态);
图18是折叠座椅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折叠座椅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插销与面板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1是电推杆与上部框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2是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3是防护装置俯视图;
图24是防护装置主视图;
图25是防护装置立体图(正面去除前半部分防护框架);
图26是防护装置立体图(背面去除后半部分防护框架);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实施例二的单元链节连续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实施例二中供电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实施例二的自垂轨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实施例二的驱动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吊杆座椅;1-1、弧形杆;1-2、门形滑道;1-3、电推杆;1-4、防护装置;1-4-1、左防护板;1-4-2、后防护板;1-4-3、右防护板;1-4-4、立板;1-4-5、触头;1-4-6、转接块;1-4-7、右侧推杆;1-4-8、绳轮;1-4-9、右侧推杆;1-4-10、防护框架;1-4-11、连板;1-5、轮椅挂钩;1-6、折叠座椅;1-6-1、上部框架;1-6-2、靠背;1-6-3、固定轴;1-6-4、导向板;1-6-5、折叠框架;1-6-6、脚踏;1-6-7、斜支撑;1-6-8、支撑轴;1-6-9、面板;1-6-10、定位环;1-6-11、插杆;1-6-12、插销;1-6-13、轴套;1-6-14、导向孔;2、吊装轨道;3、齿条;4、链条;4-1、端部支架;4-2、侧架;4-3、横向轮;4-4、水平轮;4-5、链节轴;4-6、转接头;5、供电装置;5-1、滑触机构;5-1-1、碳刷;5-1-2、滑轮组;5-1-3、U形框架;5-1-4、T形板;5-1-5、弹簧;5-1-6、托板;5-1-7、滑杆;5-1-8、矩形框架;6、驱动装置;6-1、链传动机构;6-2、被动齿轮;6-3、主动齿轮;6-4、底板;6-5、驱动电机;7、吊架;8、自垂轨道;9、吊板;10、压紧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了一种楼道座椅电梯,包括吊装轨道2、自垂轨道8、齿条3、链条4、供电装置5、驱动装置6、电排和吊杆座椅1,所述吊装轨道2借助于吊架7安装在楼梯间顶板下表面、且其延伸方向与楼梯扶手延伸方向平行,电排连续设置、且延伸方向与吊装轨道2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吊装轨道2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吊装轨道2倾斜段上方设有与其平行的齿条3,所述链条4与吊装轨道2滚动配合,所述自垂轨道8固定安装在吊装轨道2上方、且与吊架7固定连接,所述吊杆座椅1吊装在链条4尾端,链条4两端分别挂接一套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借助于齿轮传动机构与齿条3啮合,所述链条4中部固定安装两套供电装置5,两套供电装置5分别与两根电排接触、且为驱动装置6和吊杆座椅1供电,本实用新型中的吊装轨道直接通过吊架安装在楼梯间顶板上,吊装轨道包括倾斜段、水平段、水平圆弧段和竖向圆弧段,倾斜段与楼梯扶手上方,水平段位于楼梯间拐弯处,倾斜段、水平段、水平圆弧段和竖向圆弧段连接组成三维轨道,而且本实施例中的吊装轨道仅仅包括两根左右分布的矩形方钢,链条采用设有十字滑块转接头的单元链节依次铰接组成,相邻单元链节之间可实现上下或者左右摆动,确保链条在具有三维轨迹的吊装轨道上行走,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吊装轨道倾斜段还配套设置齿条,安装在链条两端的驱动装置借助于齿轮传动机构与齿条啮合,用于驱动链条沿着吊装轨道的轨迹运行,从而拖动吊杆座椅随链条运动,实现三维空间内的运行。
如图7-8所示,所述链条4包括依次铰接的单元链节,所述单元链节包括链节轴4-5、对称安装在链节轴4-5两端的侧架4-2、安装在侧架4-2两侧的端部支架4-1、横向轮4-3、水平轮4-4和安装在端部支架4-1上的转接头4-6,所述侧架4-2为C形板状结构、且开口向外,两个侧架4-2相对侧中部分别与链节轴4-5两端固定连接,两个侧架4-2的两侧分别焊接端部支架4-1,端部支架4-1为C形杆件,C形杆件的端部分别与侧架4-2的侧面焊接,单元链节前端设置一根端部支架4-1,后端设置两根相互平行的端部支架4-1,前端的端部支架4-1中部为矩形滑轨,矩形滑轨上套装转接头4-6,后端的两个端部支架4-1中部竖向安装矩形滑轨,矩形滑轨上套装转接头4-6,位于前端的转接头4-6和位于后端的转接头4-6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相邻单元链节之间的转接头4-6相互铰接,用于实现相邻单元链节之间的相互摆动,位于单元链节前端的转接头直接与在前的单元链节后端的转接头4-6铰接,两个转接头4-6之间在传递拉力或者推力的情况下还可以相互运动,而且位于单元链节前端的转接头可上下移动,位于单元链节后端的转接头可左右平移,便于链条在拐弯处自由行走。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吊装轨道是由直线段和圆弧段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相邻两个单元链节位于直线段时,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铰接的转接头与单元链节的位置相对固定,当相邻两个单元链节都位于圆弧段时,两者均绕圆弧段的圆心做圆周运动,相互之间的夹角是恒定的,且铰接的转接头与单元链节的位置相对固定;但是,当相邻两个单元链节分别处于吊装轨道的直线段和圆弧段时,位于圆弧段的单元链节垂直于吊装轨道的圆弧段、且绕圆弧段的圆心做圆周运动,而位于直线段的单元链节平行于吊装轨道的直线段做直线运动,两个转接头铰接在一块,且转接头与单元链节是刚性连接,如果前后两个转接头固定安装不能沿各自的矩形滑轨滑动,那么其中一个转接头只能被动随另一个转接头进行直线运动或圆周运动,与实际运动方式相悖,为了使链条在吊装轨道的圆弧段与直线段交界处顺利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单元链节前后转接头可以沿各自的矩形滑轨滑动,在轨道交界处转接头位置可以实现自适应调节,具体结构请参见附图5-6。
单元链节的侧架4-2的外侧面上固定安装两套横向轮4-3,两套横向轮4-3呈上下布置,横向轮4-3的轴线与侧架4-2的外侧面垂直,侧架4-2外侧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水平板,水平板下表面固定安装水平轮4-4,水平轮4-4的轴线与水平板的下表面垂直,呈上下布置的横向轮4-3分别与吊装轨道2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水平轮4-4与吊装轨道2的外侧面接触,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关键改进点在于将吊装轨道改为由两根平行的矩形方钢组成,而现有技术中的吊装轨道是由四根呈矩形分布的矩形方钢组成,因此,为了确保链条在吊装轨道上顺畅运行,本实用新型的两个侧架上分别设置两套横向轮和一套水平轮,两套横向轮分别与矩形方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压紧,两套侧架上设置的两套水平轮分别与矩形方钢的外侧面压紧,防止单元链节在吊装轨道上随意摆动。
如图9所示,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驱动电机6-5、链传动机构6-1、底板、主动齿轮6-3、被动齿轮6-2和驱动电机6-5,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单元链节下端,主动齿轮6-3和被动齿轮6-2相互啮合、且位于单元连接的两个侧架4-2内侧,驱动电机6-5水平安装在底板下表面,驱动电机6-5动力输出端借助于链传动机构6-1驱动主动齿轮6-3,被动齿轮6-2与齿条3啮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装置设置两套,两套驱动装置分别位于链条两端,两套驱动装置交替运行,用于在吊杆座椅上行或者下行时推动或者拉动链条,驱动电机通过链传动机构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被动齿轮将动力传递到齿条,齿条固定安装,因此,在被动齿轮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驱动装置和链条沿着吊装轨道的轨迹运动。
为了方便安装,本实用新型中的齿条只在吊装轨道倾斜段设置,在水平拐弯处为断开状态,而驱动装置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的方式实现动力传递,在被动齿轮在被推送到与下一根齿条啮合前,由于被动齿轮处于空转状态,可能存在被动齿轮与齿条不能正常啮合的情况,甚至被动齿轮的齿与齿条的第一个齿顶死,为了使被动齿轮与齿条的第一个齿顺利啮合,在被动齿轮与齿条的第一个齿啮合之前的固定位置设置导入装置,同时与被动齿轮同轴固定设置导入齿轮,导入装置为并列安装在齿条前端一侧的块状结构,块状结构底面设有圆弧凸起,圆弧凸起位于齿条第一个齿前方三个模数的位置,当被动齿轮被推送到齿条前端时,导入齿轮先与圆弧凸起啮合,圆弧凸起拨动导入齿轮旋转,被动齿轮与导入齿轮同时旋转,目的在于促使被动齿轮旋转至能够与齿条的第一个齿正常啮合的状态,但是由于在导入装置的作用下使被动齿轮与驱动电机不同步,为解决不同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主动齿轮与主轴之间设置缓冲机构,当出现不同步的情况时,主动齿轮与主轴之间可以在缓冲机构的作用下发生一定角度的缓冲偏转,当被动齿轮与齿条正常啮合后,主动齿轮、中间齿轮和被动齿轮进入同步传动状态。
缓冲机构包括对称固定安装在主动齿轮外侧的两对U形弹簧和固定安装在固定轮内侧的两根缓冲杆,两根缓冲杆和两对U形弹簧均相对于主轴的轴线呈上下对称安装,所述主动齿轮上设有相对于主轴的轴线呈上下对称的两道弧形长槽孔,两根缓冲杆分别穿过对应测的弧形长槽孔,缓冲杆开放端位于弧形长槽孔外侧的两根U形弹簧之间,当被动齿轮在运行过程中受到阻碍时,导致被动齿轮与电机的转速不同步,此时被动齿轮的阻力传递给主动齿轮,由于主动齿轮与主轴之间活动连接,中间齿轮所传递的阻力可以驱动主动齿轮绕主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发生旋转,当主动齿轮旋转至压死状态时,通过中间齿轮驱动被动齿轮与其同步旋转,达到缓冲目的,当阻力消失时,在弹簧钢片的压力下,主动齿轮恢复至中间状态,导入装置和缓冲机构的具体结构请参见申请人于2017年4月6日提出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221533.6。
如图10-12所示,所述供电装置5包括固定安装在单元链节两端的两套滑触机构5-1,两套滑触机构5-1竖向固定在两个侧架4-2外侧的水平板上表面;所述滑触机构5-1包括托板5-1-6、两根滑杆5-1-7、U形框架5-1-3、两块T形板5-1-4、碳刷5-1-1、矩形框架5-1-8、弹簧5-1-5和滑轮组5-1-2,所述托板5-1-6固定安装在侧架4-2外侧面上,托板5-1-6两端设置竖向通孔,滑杆5-1-7穿过竖向通孔设置,U形框架5-1-3下表面与两根滑杆5-1-7顶端固定连接,滑杆5-1-7上套装弹簧5-1-5,所述U形框架5-1-3两个侧板顶端设置水平通孔,矩形框架5-1-8水平安装在U形框架5-1-3内、且其两端借助于销轴与矩形框架5-1-8两个侧板顶端的水平通孔配合,矩形框架5-1-8另外两个侧面焊接T形板5-1-4,T形板5-1-4的竖向段垂直安装,所述滑轮组5-1-2包括滑轮框架和滑轮,滑轮框架两端分别对称安装两套滑轮,所述碳刷5-1-1竖向套装在矩形框架5-1-8内,滑轮框架固定套装在碳刷5-1-1顶端,T形板5-1-4上端内侧借助于销轴与滑轮框架转动配合,滑轮与对应侧的电排下表面滑动接触,本实用新型中的供电装置直接安装在单元链节两端,两套滑触机构分别接触两根电排,U形框架顶端的矩形框架可以绕其销轴转动,而滑轮框架可以相对于T形板顶端的销轴转动,因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中的碳刷可以随着电排下表面运行,除在竖向圆弧段外始终与电排下表面垂直,确保良好接触,供电装置的安装结构请参见附图13。
本实用新型中的供电装置在正常运转时,托板应当始终与电排处于平行状态,但在实际运行时,由于安装误差可能导致托板与电排出现角度偏差,碳刷可能无法与电排紧密接触,影响供电,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托板上部借助于滑杆和弹簧安装U形框架,U形框架顶端借助于矩形框架、T形板和滑轮框架形成十字轴结构,而碳刷固定安装在滑轮框架中,滑轮框架四角安装滑轮,当托板与电排出现不平行的情况时,矩形框架在压力作用下绕U形框架顶端的销轴旋转,而滑轮框架在压力作用下会绕T形板顶端的销轴旋转,从而保证滑轮框架始终与电排平行,确保碳刷顶端始终与电排下表面垂直、且紧密接触,完成运动状态下的连续供电,为了在链条通过竖向圆弧段时能够保证碳刷持续供电,本实用新型在链条上间隔设置两套供电装置,在经过轨道的竖向圆弧段时,至少有一套供电装置的碳刷垂直于电排,确保正常供电。
参见附图16-17,所述吊杆座椅1包括吊板9、压紧轮10、弧形杆1-1、门形滑道1-2、电推杆1-3、防护装置1-4、轮椅挂钩1-5和折叠座椅1-6,所述吊板9包括两根竖向板,两根竖向板轴套安装在单元链节内侧,两个竖向板顶端分别固定安装压紧轮10,压紧轮10的轴线与链节轴4-5的轴线平行,两套压紧轮10的轴线与链节轴4-5的轴线构成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度(参见附图14-15),所述弧形杆1-1上端与两根吊杆下端固定连接,两根弧形杆1-1下端固定连接门形滑道1-2,折叠座椅1-6位于门形滑道1-2内侧、且与门形滑道1-2滑动配合,门形滑道1-2的横梁上竖向安装电推杆1-3,电推杆1-3的动作端与折叠座椅1-6铰接(参见附图21),门形滑道1-2外侧设置防护装置1-4,折叠座椅1-6顶部固定设置轮椅挂钩1-5,两根竖向板与单元链节的主轴之间可相互滑动,而且其上端借助于压紧轮与自垂轨道下表面接触,通过设定压紧轮与吊板角度,前压紧轮与外侧自垂轨道配合防止吊板逆时针旋转,后压紧轮与内侧自垂轨道配合防止吊板顺时针旋转,从而在链条拖动吊杆座椅运行过程中,使吊杆座椅始终保持竖直状态,而且不会来回摆动,确保其运行稳定性,为了保证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的靠背两侧还设有安全带。
另外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配套设置轮椅挂钩,在行走不便的人员乘坐时,可以将折叠座椅折叠起来,并将轮椅背部安装的升降杆挂接在两个轮椅挂钩1-5上,确保挂接稳定后操作电推杆向上提升轮椅,防止运行过程中轮椅的行走轮与楼梯台阶干涉,方便所有人群使用。
参见附图16-17所述门形滑道1-2包括横梁和两根开口向内的槽钢,两根槽钢顶端与横梁两端固定连接,参见附图18-19,所述折叠座椅1-6包括竖向设置的上部框架1-6-1、折叠框架1-6-5、靠背1-6-2、固定轴1-6-3、面板1-6-9、导向板1-6-4、斜支撑1-6-7、支撑轴、定位环1-6-10和脚踏1-6-6,所述上部框架1-6-1下部水平安装固定轴1-6-3,固定轴1-6-3两端固定安装导向板1-6-4,折叠框架1-6-5包括四根并列的角钢,四根并列的角钢借助于横向角钢和轴套1-6-13与固定轴1-6-3滑动配合,横向角钢焊接在轴套外侧,四根并列的角钢末端与横向角钢正面下方焊接,位于折叠框架1-6-5中部的两根L形角钢前端铰接斜支撑1-6-7,斜支撑1-6-7下端水平安装支撑轴,所述导向板1-6-4上设置竖向的导向孔1-6-14,支撑轴两端穿设在导向孔1-6-14内,所述定位环1-6-10水平安装在折叠框架1-6-5上表面,面板1-6-9套装在定位环1-6-10外侧,面板1-6-9尾端上表面铰接靠背1-6-2,面板1-6-9前端下表面铰接脚踏1-6-6,靠背1-6-2与定位环1-6-10之间设置锁止机构,锁止机构由插杆和插销构成,本实用新型中的折叠座椅采用三角支撑形式,折叠框架直接与上部框架铰接,折叠框架中部安装斜支撑,而斜支撑的下端借助于支撑轴安装在导向孔内,折叠框架向上旋转实现折叠,折叠时,支撑轴在导向孔内向上运动,参见附图18。
参见附图20,所述定位环1-6-10为截面呈T形的环形结构,其下端面与折叠框架1-6-5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面板1-6-9为中部设置通孔的板状结构,面板1-6-9中部的通孔与定位环1-6-10直径较小段滑动配合,定位环1-6-10外缘上开设三个缺口,相邻缺口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面板1-6-9尾端设置两个支座,靠背1-6-2下端借助于销轴与两个支座铰接,所述靠背1-6-2为框架结构,其中部设置可上下滑动的插杆1-6-11,面板1-6-9尾端设置两个用于插装插杆1-6-11的通孔,靠背1-6-2下端还设有插销1-6-12,插销1-6-12用于和定位环1-6-10外缘上的缺口配合,在需要旋转座椅时,首先向上拉动靠背上的插杆,插杆下端脱离面板上的通孔,向前翻转靠背至其与面板之间的夹角在90度左右,此时的插销脱离定位环上的缺口,然后通过靠背转动面板,面板绕定位环的轴线转动,定位环上的三个缺口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中部的缺口与固定轴相对,其他两个缺口分别位于定位环两侧,面板可以绕定位环的轴线向左或者向右旋转90度,面板和靠背转动90度以后,向后转动靠背,当插杆下端靠近面板上的通孔时,在重力作用下,插杆下端落入通孔,而且靠背向后转动过程中,插销逐渐向上翘起,并卡入对应侧的缺口内,插杆用于防止靠背随意转动,而插销可以固定面板与定位环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运行安全,具体结构参见附图20。
参见附图22-26,所述防护装置1-4包括防护框架1-4-10、左防护板1-4-1、右防护板1-4-3、后防护板1-4-2、转接块1-4-6、左侧推杆1-4-7、右侧推杆1-4-9、绳轮1-4-8、连板1-4-11和触头1-4-5,所述防护框架1-4-10水平安装、且两端分别与门形滑道后侧固定连接,防护框架1-4-10两侧分别设置左防护板1-4-1和右防护板1-4-3,防护框架1-4-10后侧设置后防护板1-4-2,左防护板1-4-1、右防护板1-4-3和后防护板1-4-2分别借助于导杆和防护框架1-4-10滑动配合,左防护板1-4-1内侧水平固定左侧推杆1-4-7,右防护板1-4-3内侧水平固定右侧推杆1-4-9,左侧推杆1-4-7和右侧推杆1-4-9中部分别滑动安装转接块1-4-6,后防护板1-4-2内侧铰接两块连板1-4-11,两块连板1-4-11开放端贯穿防护框架1-4-10上的长槽孔后分别与左侧推杆1-4-7和右侧推杆1-4-9上的转接头4-6连接,左侧推杆1-4-7和右侧推杆1-4-9端部均固定安装绳轮1-4-8,所述防护框架1-4-10上端竖向安装立板1-4-4,立板1-4-4上固定安装两个触头1-4-5,两个触头1-4-5之间设置活动导电板,活动导电板借助于弹性导向机构与立板1-4-4连接,活动导电板中部安装拉环,拉环上端借助于螺旋弹簧5-1-5与立板1-4-4上端连接,拉环下端固定连接牵引绳,牵引绳下端绕过防护框架1-4-10上的固定绳轮1-4-8、右侧推杆1-4-9端部的绳轮1-4-8和左侧推杆1-4-7端部的绳轮1-4-8后与防护框架1-4-10固定连接,在链条拖动吊杆座椅运动过程中,当左防护板、右防护板或后防护板碰撞到障碍物时,左防护板和右防护板分别推动左侧推杆和右侧推杆运动,左侧推杆或者右侧推杆运动时,带动其端部的绳轮轴向运动,绳轮运动过程中,拉动防护绳上端向下运动,使导电板脱离两个触头,两个触头与驱动电机的供电线路串联,两个触头之间断开,随即切断驱动电机的电源,实现急停,避免出现故障或者事故,确保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护框架包括呈前后设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左侧推杆和右侧推杆位于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并与前侧板和后侧板上的支座滑动配合,而左侧推杆和右侧推杆上分别滑动安装转接块,转接块的目的在于通过连板连接后防护板,左防护板和右防护板分别推动左侧推杆和右侧推杆轴向运动时,转接块受到连板的限制,不能随左侧推杆或者右侧推杆运动,而当后防护板受到挤压时,通过连板将力传递给转接块,转接块借助于左侧推杆和右侧推杆上设置的限位环来推动左侧推杆和右侧推杆运动,进而拉动导电板向下运动,左侧推杆上的限位环设置在转接块右侧,右侧推杆上的限位环设置在转接块左侧。
实施例二,参见附图27-3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之间的区别在于吊装轨道只包括一根矩形方钢,简化安装结构,矩形方钢仍然借助于角钢与吊架连接,为了适应单根矩形方钢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的链条4包括依次铰接的单元链节,所述单元链节包括链节轴4-5、对称安装在链节轴4-5两端的侧架4-2、安装在侧架4-2两侧的端部支架4-1、横向轮4-3、水平轮4-4和安装在端部支架4-1上的转接头4-6,所述侧架4-2为C形板状结构、且开口向内,两个侧架4-2相对侧下端延伸板分别与链节轴4-5两端固定连接,两个侧架4-2的下部两侧分别焊接端部支架4-1,端部支架4-1为C形杆件,C形杆件的端部分别与侧架4-2的侧面焊接,单元链节前端设置一根端部支架4-1,后端设置两根相互平行的端部支架4-1,前端的端部支架4-1中部为矩形滑轨,矩形滑轨上套装转接头4-6,后端的两个端部支架4-1中部竖向安装矩形滑轨,矩形滑轨上套装转接头4-6,位于前端的转接头4-6和位于后端的转接头4-6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相邻单元链节之间的转接头4-6相互铰接,用于实现相邻单元链节之间的相互摆动,吊装轨道2为一根矩形方钢,链节轴4-5两端的两个侧架4-2分别卡装在矩形方钢的两侧,侧架4-2内侧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轴向相互平行的两套横向轮4-3,两套横向轮4-3分设与矩形方钢上方和下方、且轮缘分别与矩形方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侧架4-2中部还设有水平轮4-4,水平轮4-4的轴线与矩形方钢上表面垂直、且其轮缘与矩形方钢的外侧面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两个滑触机构依然安装在两个侧架的外侧,用于和电排接触实现供电,为了方便安装,在两个侧架下端竖向安装两块延伸板,链节轴则安装在延伸板中部,用于安装吊杆座椅的两块吊板直接安装在链节轴两端的外延段,吊板下端安装吊杆座椅,驱动装置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只是将其安装在单元连接的延伸板下端,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总之,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框架式单元链节连续形成可三维运动的链条,三维链条与吊装轨道配合安装,吊装轨道采用两根或者一个矩形方钢沿要求的三维轨迹安装即可,单元链节的两个侧架套装在矩形方钢上、且借助于水平轮和横向轮与矩形方钢滚动配合,吊装轨道为一根矩形方钢时,单元链节的两个侧架开口向内,借助于横向轮和水平轮安装在矩形方钢两侧,吊装轨道为两根矩形方钢时,单元链节的两个侧架开口向外设置,两根矩形方钢平行设置、且两根矩形方钢位于单元链节两个侧架内侧,侧架依然借助于横向轮和水平轮与矩形方钢接触,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结构更加简单,方便安装;同时与链条配合安装驱动装置和供电装置,驱动装置挂接在链条上、且借助于和吊装轨道平行设置的齿条拖动链条沿着吊装轨道运行,实现三维空间内拖动吊杆座椅,便于在既有楼道内改造安装电梯,而且安装过程中不会破坏既有建筑结构;另外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电池组,电池组直接挂接在链条中部,电池组直接连接供电装置实现充电,供电装置通过电排连通外部电源,电池分别为驱动装置和吊杆座椅的控制装置供电,采用浮充方式,当电池缺电时充电电流自动加大,当电池充满时,充电电流自动变小,24小时保证电源不间断,实现连续行走;本实用新型还与吊杆座椅配套设置防护装置,防护装置的左护板、右护板和后护板分别通过左侧推杆、右侧推杆和连板驱动两个绳轮运动,绳轮在运动过程中拉动拉环,使活动导电板脱离两个触头,切断电源,驱动装置断电,防止座椅在运行中对非乘坐人员造成伤害。
Claims (10)
1.一种楼道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轨道(2)、自垂轨道(8)、齿条(3)、链条(4)、供电装置(5)、驱动装置(6)、电排和吊杆座椅(1),所述吊装轨道(2)借助于吊架(7)安装在楼梯间顶板下表面、且其延伸方向与楼梯扶手延伸方向平行,电排连续设置、且延伸方向与吊装轨道(2)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吊装轨道(2)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吊装轨道(2)倾斜段上方设有与其平行的齿条(3),所述链条(4)与吊装轨道(2)滚动配合,所述自垂轨道(8)固定安装在吊装轨道(2)上方、且与吊架(7)固定连接,所述吊杆座椅(1)吊装在链条(4)尾端,链条(4)两端分别挂接一套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借助于齿轮传动机构与齿条(3)啮合,所述链条(4)中部固定安装两套供电装置(5),两套供电装置(5)分别与两根电排接触、且为驱动装置(6)和吊杆座椅(1)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道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4)包括依次铰接的单元链节,所述单元链节包括链节轴(4-5)、对称安装在链节轴(4-5)两端的侧架(4-2)、安装在侧架(4-2)两侧的端部支架(4-1)、横向轮(4-3)、水平轮(4-4)和安装在端部支架(4-1)上的转接头(4-6),所述侧架(4-2)为C形板状结构、且开口向外,两个侧架(4-2)相对侧中部分别与链节轴(4-5)两端固定连接,两个侧架(4-2)的两侧分别焊接端部支架(4-1),端部支架(4-1)为C形杆件,C形杆件的端部分别与侧架(4-2)的侧面焊接,单元链节前端设置一根端部支架(4-1),后端设置两根相互平行的端部支架(4-1),前端的端部支架(4-1)中部为矩形滑轨,矩形滑轨上套装转接头(4-6),后端的两个端部支架(4-1)中部竖向安装矩形滑轨,矩形滑轨上套装转接头(4-6),位于前端的转接头(4-6)和位于后端的转接头(4-6)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相邻单元链节之间的转接头(4-6)相互铰接,用于实现相邻单元链节之间的相互摆动,所述侧架(4-2)的外侧面上固定安装两套横向轮(4-3),两套横向轮(4-3)呈上下布置,横向轮(4-3)的轴线与侧架(4-2)的外侧面垂直,侧架(4-2)外侧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水平板,水平板下表面固定安装水平轮(4-4),水平轮(4-4)的轴线与水平板的下表面垂直,呈上下布置的横向轮(4-3)分别与吊装轨道(2)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水平轮(4-4)与吊装轨道(2)的外侧面接触,吊装轨道(2)为两根平行设置的矩形方钢,单元链节位于两根矩形方钢之间,两根矩形方钢分别位于链节轴(4-5)两端的两个侧架(4-2)开口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道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4)包括依次铰接的单元链节,所述单元链节包括链节轴(4-5)、对称安装在链节轴(4-5)两端的侧架(4-2)、安装在侧架(4-2)两侧的端部支架(4-1)、横向轮(4-3)、水平轮(4-4)和安装在端部支架(4-1)上的转接头(4-6),所述侧架(4-2)为C形板状结构、且开口向内,两个侧架(4-2)相对侧下端延伸板分别与链节轴(4-5)两端固定连接,两个侧架(4-2)的下部两侧分别焊接端部支架(4-1),端部支架(4-1)为C形杆件,C形杆件的端部分别与侧架(4-2)的侧面焊接,单元链节前端设置一根端部支架(4-1),后端设置两根相互平行的端部支架(4-1),前端的端部支架(4-1)中部为矩形滑轨,矩形滑轨上套装转接头(4-6),后端的两个端部支架(4-1)中部竖向安装矩形滑轨,矩形滑轨上套装转接头(4-6),位于前端的转接头(4-6)和位于后端的转接头(4-6)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相邻单元链节之间的转接头(4-6)相互铰接,用于实现相邻单元链节之间的相互摆动,吊装轨道(2)为一根矩形方钢,链节轴(4-5)两端的两个侧架(4-2)分别卡装在矩形方钢的两侧,侧架(4-2)内侧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轴向相互平行的两套横向轮(4-3),两套横向轮(4-3)分设与矩形方钢上方和下方、且轮缘分别与矩形方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侧架(4-2)中部还设有水平轮(4-4),水平轮(4-4)的轴线与矩形方钢上表面垂直、且其轮缘与矩形方钢的外侧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楼道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驱动电机(6-5)、链传动机构(6-1)、底板、主动齿轮(6-3)、被动齿轮(6-2)和驱动电机(6-5),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单元链节下端,主动齿轮(6-3)和被动齿轮(6-2)相互啮合、且位于单元连接的两个侧架(4-2)内侧,驱动电机(6-5)水平安装在底板下表面,驱动电机(6-5)动力输出端借助于链传动机构(6-1)驱动主动齿轮(6-3),被动齿轮(6-2)与齿条(3)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楼道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5)包括固定安装在单元链节两端的两套滑触机构(5-1),两套滑触机构(5-1)竖向固定在两个侧架(4-2)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道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触机构(5-1)包括托板(5-1-6)、两根滑杆(5-1-7)、U形框架(5-1-3)、两块T形板(5-1-4)、碳刷(5-1-1)、矩形框架(5-1-8)、弹簧(5-1-5)和滑轮组(5-1-2),所述托板(5-1-6)固定安装在侧架(4-2)外侧,托板(5-1-6)两端设置竖向通孔,滑杆(5-1-7)穿过竖向通孔设置,U形框架(5-1-3)下表面与两根滑杆(5-1-7)顶端固定连接,滑杆(5-1-7)上套装弹簧(5-1-5),所述U形框架(5-1-3)两个侧板顶端设置水平通孔,矩形框架(5-1-8)水平安装在U形框架(5-1-3)内、且其两端借助于销轴与矩形框架(5-1-8)两个侧板顶端的水平通孔配合,矩形框架(5-1-8)另外两个侧面焊接T形板(5-1-4),T形板(5-1-4)的竖向段垂直安装,所述滑轮组(5-1-2)包括滑轮框架和滑轮,滑轮框架两端分别对称安装两套滑轮,所述碳刷(5-1-1)竖向套装在矩形框架(5-1-8)内,滑轮框架固定套装在碳刷(5-1-1)顶端,T形板(5-1-4)上端内侧借助于销轴与滑轮框架转动配合,滑轮与对应侧的电排下表面滑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楼道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座椅(1)包括吊板(9)、压紧轮(10)、弧形杆(1-1)、门形滑道(1-2)、电推杆(1-3)、防护装置(1-4)、轮椅挂钩(1-5)和折叠座椅(1-6),所述吊板(9)包括两根竖向板,两根竖向板轴套安装在单元链节内侧,两个竖向板顶端分别固定安装压紧轮(10),压紧轮(10)的轴线与链节轴(4-5)的轴线平行,两套压紧轮(10)的轴线与链节轴(4-5)的轴线构成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30度,所述弧形杆(1-1)上端与两根吊杆下端固定连接,两根弧形杆(1-1)下端固定连接门形滑道(1-2),折叠座椅(1-6)位于门形滑道(1-2)内侧、且与门形滑道(1-2)滑动配合,门形滑道(1-2)的横梁上竖向安装电推杆(1-3),电推杆(1-3)的动作端与折叠座椅(1-6)铰接,门形滑道(1-2)外侧设置防护装置(1-4),折叠座椅(1-6)顶部固定设置轮椅挂钩(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楼道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形滑道(1-2)包括横梁和两根开口向内的槽钢,两根槽钢顶端与横梁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折叠座椅(1-6)包括竖向设置的上部框架(1-6-1)、折叠框架(1-6-5)、靠背(1-6-2)、固定轴(1-6-3)、面板(1-6-9)、导向板(1-6-4)、斜支撑(1-6-7)、支撑轴、定位环(1-6-10)和脚踏(1-6-6),所述上部框架(1-6-1)下部水平安装固定轴(1-6-3),固定轴(1-6-3)两端固定安装导向板(1-6-4),折叠框架(1-6-5)包括四根并列的角钢,四根并列的角钢借助于横向角钢和轴套(1-6-13)与固定轴(1-6-3)滑动配合,位于折叠框架(1-6-5)中部的两根L形角钢前端铰接斜支撑(1-6-7),斜支撑(1-6-7)下端水平安装支撑轴,所述导向板(1-6-4)上设置竖向的导向孔(1-6-14),支撑轴两端穿设在导向孔(1-6-14)内,所述定位环(1-6-10)水平安装在折叠框架(1-6-5)上表面,面板(1-6-9)套装在定位环(1-6-10)外侧,面板(1-6-9)尾端上表面铰接靠背(1-6-2),面板(1-6-9)前端下表面铰接脚踏(1-6-6),靠背(1-6-2)与定位环(1-6-10)之间设置锁止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楼道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1-6-10)为截面呈T形的环形结构,其下端面与折叠框架(1-6-5)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面板(1-6-9)为中部设置通孔的板状结构,面板(1-6-9)中部的通孔与定位环(1-6-10)直径较小段滑动配合,定位环(1-6-10)外缘上开设三个缺口,相邻缺口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面板(1-6-9)尾端设置两个支座,靠背(1-6-2)下端借助于销轴与两个支座铰接,所述靠背(1-6-2)为框架结构,其中部设置可上下滑动的插杆(1-6-11),面板(1-6-9)尾端设置两个用于插装插杆(1-6-11)的通孔,靠背(1-6-2)下端还设有插销(1-6-12),插销(1-6-12)用于和定位环(1-6-10)外缘上的缺口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楼道座椅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1-4)包括防护框架(1-4-10)、左防护板(1-4-1)、右防护板(1-4-3)、后防护板(1-4-2)、转接块(1-4-6)、左侧推杆(1-4-7)、右侧推杆(1-4-9)、绳轮(1-4-8)、连板(1-4-11)和触头(1-4-5),所述防护框架(1-4-10)水平安装、且两端分别与门形滑道后侧固定连接,防护框架(1-4-10)两侧分别设置左防护板(1-4-1)和右防护板(1-4-3),防护框架(1-4-10)后侧设置后防护板(1-4-2),左防护板(1-4-1)、右防护板(1-4-3)和后防护板(1-4-2)分别借助于导杆和防护框架(1-4-10)滑动配合,左防护板(1-4-1)内侧水平固定左侧推杆(1-4-7),右防护板(1-4-3)内侧水平固定右侧推杆(1-4-9),左侧推杆(1-4-7)和右侧推杆(1-4-9)中部分别滑动安装转接块(1-4-6),后防护板(1-4-2)内侧铰接两块连板(1-4-11),两块连板(1-4-11)开放端贯穿防护框架(1-4-10)上的长槽孔后分别与左侧推杆(1-4-7)和右侧推杆(1-4-9)上的转接头(4-6)连接,左侧推杆(1-4-7)和右侧推杆(1-4-9)端部均固定安装绳轮(1-4-8),所述防护框架(1-4-10)上端竖向安装立板(1-4-4),立板(1-4-4)上固定安装两个触头(1-4-5),两个触头(1-4-5)之间设置活动导电板,活动导电板借助于弹性导向机构与立板(1-4-4)连接,活动导电板中部安装拉环,拉环上端借助于螺旋弹簧(5-1-5)与立板(1-4-4)上端连接,拉环下端固定连接牵引绳,牵引绳下端绕过防护框架(1-4-10)上的固定绳轮(1-4-8)、右侧推杆(1-4-9)端部的绳轮(1-4-8)和左侧推杆(1-4-7)端部的绳轮(1-4-8)后与防护框架(1-4-10)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27187.9U CN207312881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楼道座椅电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27187.9U CN207312881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楼道座椅电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312881U true CN207312881U (zh) | 2018-05-04 |
Family
ID=62433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2718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12881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楼道座椅电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312881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35403A (zh) * | 2017-07-28 | 2017-10-10 | 河北致德楼道电梯销售有限公司 | 楼道座椅电梯 |
CN111547603A (zh) * | 2020-05-14 | 2020-08-18 | 河北致德楼道电梯销售有限公司 | 具有电缆随动功能的楼道座椅电梯 |
CN111823214A (zh) * | 2020-07-22 | 2020-10-27 |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调整夹紧力的轨道巡检机器人驱动装置 |
CN117509011A (zh) * | 2023-12-12 | 2024-02-06 | 山东华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回空钩欧式输送机 |
-
2017
- 2017-07-28 CN CN201720927187.9U patent/CN20731288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35403A (zh) * | 2017-07-28 | 2017-10-10 | 河北致德楼道电梯销售有限公司 | 楼道座椅电梯 |
CN107235403B (zh) * | 2017-07-28 | 2023-06-09 | 美康达智能科技(山东)有限责任公司 | 楼道座椅电梯 |
CN111547603A (zh) * | 2020-05-14 | 2020-08-18 | 河北致德楼道电梯销售有限公司 | 具有电缆随动功能的楼道座椅电梯 |
CN111547603B (zh) * | 2020-05-14 | 2021-09-07 | 河北致德楼道电梯销售有限公司 | 具有电缆随动功能的楼道座椅电梯 |
CN111823214A (zh) * | 2020-07-22 | 2020-10-27 |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调整夹紧力的轨道巡检机器人驱动装置 |
CN117509011A (zh) * | 2023-12-12 | 2024-02-06 | 山东华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回空钩欧式输送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312881U (zh) | 楼道座椅电梯 | |
CN107814294B (zh) | 楼道电梯 | |
CN105645226B (zh) | 家用楼道吊杆座椅电梯 | |
CN205241002U (zh) | 楼道吊杆座椅电梯 | |
CN106672752B (zh) | 楼道座椅电梯 | |
CN107235403A (zh) | 楼道座椅电梯 | |
CN205061259U (zh) | 一种双向楼梯升降机 | |
CN204897083U (zh) | 直驱电梯转向机构 | |
KR101466229B1 (ko) | 태양발전 겸용 비상대피구 | |
CN205932816U (zh) | 楼道电梯 | |
CN104876089A (zh) | 直驱电梯转向机构 | |
CN206886479U (zh) | 楼道座椅电梯 | |
CN103991802B (zh) | 一种可搭乘司机人员的大型塔式起重机 | |
CN111547603B (zh) | 具有电缆随动功能的楼道座椅电梯 | |
CN221295818U (zh) | 改进型爬楼装置及其相关爬楼轨道、传动机构、载人机构 | |
CN107857185B (zh) | 楼道座椅电梯 | |
CN106379795B (zh) | 一种齿轮传动的循环式电梯 | |
CN208948625U (zh) | 牵引式滑行电梯 | |
CN205346565U (zh) | 连续可变升降楼梯 | |
CN205132831U (zh) | 智能楼道代步升降电梯 | |
CN104444713B (zh) | 一种小型旋转电梯 | |
CN103693367B (zh) | 烟草烤房辅助挂烤装置 | |
CN105649387A (zh) | 一种框架式无干扰立体停车设备 | |
CN209354045U (zh) | 折叠式悬梯 | |
CN208454198U (zh) | 一种电梯急停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