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92389U - 一种飞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292389U CN207292389U CN201721181369.2U CN201721181369U CN207292389U CN 207292389 U CN207292389 U CN 207292389U CN 201721181369 U CN201721181369 U CN 201721181369U CN 207292389 U CN207292389 U CN 2072923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gear
- shaft
- transmission shaft
- undercarri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466 anti-cip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飞机,包括机身和起落架,起落架包括轮轴、传动轴和第一机轮;第一机轮安装于轮轴上,且第一机轮能够随便轮轴一起转动;传动轴用于驱动轮轴转动,其中,传动轴的一端与轮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传动,传动轴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与机身内的驱动装置的主动齿轮相啮合。本实用新型可以缩短获得起飞速度时飞机的行驶路程,从而可实现适当缩短跑道长度,避免较多的空间占用,有利于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飞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固定翼飞机,在起飞时,需要足够长的跑道,以获得起飞速度,但是较长的跑道就意味着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间,不利于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定翼飞机在起飞时,需要足够长的跑道,以获得起飞速度,但是较长的跑道就意味着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间,不利于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机,包括机身和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包括轮轴、传动轴和第一机轮;所述第一机轮安装于所述轮轴上,且所述第一机轮能够随所述轮轴一起转动;所述传动轴用于驱动所述轮轴转动,其中,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轮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传动,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机身内的驱动装置的主动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为锥齿轮传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轮轴上的第一锥齿轮,以及固定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起落架还包括轮轴壳,所述轮轴及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均设置于所述轮轴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起落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所述轮轴壳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所述机身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为液压式阻尼减震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为伞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为伞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上还安装有齿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在所述传动轴的轴向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起落架为飞机后起落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飞机,包括机身和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包括轮轴、传动轴和第一机轮;所述第一机轮安装于所述轮轴上,且所述第一机轮能够随所述轮轴一起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机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机轮分别固定于所述轮轴的两端;
所述传动轴用于驱动所述轮轴转动,其中,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轮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传动,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机身内的驱动装置的主动齿轮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机,包括机身和起落架,起落架包括轮轴、传动轴和第一机轮;第一机轮安装于轮轴上,且第一机轮能够随轮轴一起转动;传动轴用于驱动轮轴转动,其中,传动轴的一端与轮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传动,传动轴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 第一从动齿轮与机身内的驱动装置的主动齿轮相啮合。通过机身内的驱动装置带动传动轴转动,而传动轴再带动轮轴转动,轮轴带动第一机轮运动,这样便实现了对起落架的轮子进行驱动,从能够作为辅助推力,并配合飞机的螺旋桨产生的推力,以增大飞机起飞的总推力,既而能够缩短获得起飞速度的时间,也既缩短了获得起飞速度时飞机的行驶路程,从而可以适当缩短跑道长度,避免较多的空间占用,有利于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飞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飞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
101-轮轴;102-传动轴;103-第一机轮;104-第一从动齿轮;105-主动齿轮;106-机身;107-第一锥齿轮;108-第二锥齿轮;109-轮轴壳;110-轴承;111-支撑架;112-套管;113-棱柱结构;114-止挡块;115-弹簧;116-伸缩装置;117-压块;118-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飞机,包括机身106和起落架,起落架包括轮轴101、传动轴102和第一机轮103;第一机轮103安装于轮轴101上,且第一机轮103能够随轮轴101一起转动;传动轴102用于驱动轮轴101转动,其中,传动轴102的一端与轮轴101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传动,传动轴102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104,第一从动齿轮104与机身106内的驱动装置(未示出)的主动齿轮105相啮合。
具体而言,起落架位于机身106的下方,第一机轮103与轮轴101固定连接;机身106内的驱动装置可以为电机或发动机。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带动主动齿轮105转动,主动齿轮105使第一从动齿轮104转动,而第一从动齿轮104使传动轴102转动。
该实施例提供的飞机,通过机身106内的驱动装置带动传动轴102转动,而传动轴102再带动轮轴101转动,轮轴101带动第一机轮103运动,这样便实现了对起落架的轮子进行驱动,从能够作为辅助推力,并配合飞机的螺旋桨产生的推力,以增大飞机起飞的总推力,既而能够缩短获得起飞速度的时间,也既缩短了获得起飞速度时飞机的行驶路程,从而可以适当缩短跑道长度,避免较多的空间占用,有利于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齿轮传动机构为锥齿轮传动机构。
具体而言,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套设于轮轴101上的第一锥齿轮107,以及固定于传动轴102的一端的第二锥齿轮108;第一锥齿轮107与第二锥齿轮108相啮合。第一锥齿轮107与转轴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107转动,能够使轮轴101转动;传动轴102的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108转动,第二锥齿轮108转动以带动第一锥齿轮107转动。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起落架还包括轮轴壳109,轮轴101及齿轮传动机构均设置于轮轴壳109内。轮轴101与轮轴壳109之间还设置有轴承110,轴承110套设于轮轴101上,用于使轮轴101能够相对于轮轴壳109发生运动,也就是说,轮轴壳109不会随着轮轴101一起转动。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起落架还包括支撑架111,支撑架111的下端与轮轴壳109连接,支撑架111的上端与机身106连接。通过支撑架111以实现轮轴壳109与机身106的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当起落架为可收起形式的降落架时,支撑架111能够相对于机身106发生相对的转动,以实现支撑架的收起。
具体而言,支撑架1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架111沿轮轴壳109的轴向间隔布设。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支撑架111可以实现轮轴壳109与机身106的刚性连接或缓冲连接。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第一从动齿轮104为伞齿轮,主动齿轮105为伞齿轮。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第一机轮1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机轮103分别固定于轮轴101的两端。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飞机可以为固定翼飞机,该固定翼飞机可以为模型飞机、小型飞机、舰载机等;另外,该实施例中的起落架还可以具有收起装置,以实现收入机身106内,对于具有收起装置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收起装置,与本实用新型关联性不大,因此在以下各实施例中不做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中为了清楚的区分轮轴壳109与其它部件,因此对轮轴壳109采用虚线来表示;还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传动轴可以为折叠式的传动轴,或软轴,这样起落架收落时便可以不受限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中的飞机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二公开的内容。
参见图3和图4所示,该实施例中,机身106上还安装有齿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从动齿轮104在传动轴102的轴向上的位置。述样可以动态实现第一从动齿轮104与主动齿轮105的啮合情况,保证了主动齿轮105与第一从动齿轮104之间的正常传动。
该实施例中,起落架还包括套管112,传动轴102穿设于套管112中,套管112与轮轴壳109和/或支撑架111固定连接,以实现套管112不会随承传动轴102一起转动。传动轴102的另一端为径向截面呈多边形的棱柱结构113,第一从动齿轮104安装于棱柱结构113上,第一从动齿轮104能够沿传动轴102的轴向发生位移,且第一从动齿轮104不能与传动轴102之间发生绕传动轴102的轴线的相对转动。套管112内设置止挡块114,止挡块114与第一从动齿轮104之间设置有弹簧115;弹簧115与第一从动齿轮104之间设置有垫片118,用于防止弹簧115直接抵接于第一从动齿轮104上。机身106上还安装有伸缩装置116,伸缩装置116的伸缩能够使第一从动齿轮104在传动轴102的轴向上的位置发生变化。伸缩装置116的伸缩杆固定有一压块117;压块117与第一从动齿轮104的上端面的边缘相抵接,当伸缩杆收缩时,压块117能够向下压第一从动齿轮104,使第一从动齿轮104向下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套管112靠近机身106的一端还可以连接一伸缩套,这样可以避免套管112与机身106之间发生碰撞。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伸缩装置116可以液压杆、液压缸、电动缸或气缸。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4中为了清楚的区分轮轴壳 109、套管112与其它部件,因此对轮轴壳109和套管112均采用虚线来表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中的飞机是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三公开的内容。
该实施例中,支撑架为液压式阻尼减震器,这样可以实现对机身的缓冲。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四中的飞机是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实施例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四公开的内容。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起落架为飞机后起落架;这样可以通过实现对飞机进行后驱动。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可以在跑道上安装传送带加速装置,这样,当飞机在传送带加速装置上时,传送带加速装置可以实现对飞机的又一次加速;跑道上可以安装多个传送带加速装置,相邻两个传送带加速装置可以相距30m~50m;另外,还可以在传送带加速装置的设定位置安装感应装置,当检测到飞机将要到达该传送带加速装置时,使该传送带加速装置自动启动。另外,当起落架为飞机后起落架时,需要两个飞机后起落架的第一机轮均被机身内的驱动装置驱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Claims (10)
1.一种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和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包括轮轴、传动轴和第一机轮;所述第一机轮安装于所述轮轴上,且所述第一机轮能够随所述轮轴一起转动;所述传动轴用于驱动所述轮轴转动,其中,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轮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传动,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机身内的驱动装置的主动齿轮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为锥齿轮传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轮轴上的第一锥齿轮,以及固定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还包括轮轴壳,所述轮轴及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均设置于所述轮轴壳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所述轮轴壳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所述机身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液压式阻尼减震器。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为伞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为伞齿轮。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上还安装有齿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在所述传动轴的轴向上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为飞机后起落架。
10.一种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和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包括轮轴、传动轴和第一机轮;所述第一机轮安装于所述轮轴上,且所述第一机轮能够随所述轮轴一起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机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机轮分别固定于所述轮轴的两端;
所述传动轴用于驱动所述轮轴转动,其中,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轮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传动,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机身内的驱动装置的主动齿轮相啮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81369.2U CN207292389U (zh) | 2017-09-14 | 2017-09-14 | 一种飞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81369.2U CN207292389U (zh) | 2017-09-14 | 2017-09-14 | 一种飞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292389U true CN207292389U (zh) | 2018-05-01 |
Family
ID=62441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181369.2U Active CN207292389U (zh) | 2017-09-14 | 2017-09-14 | 一种飞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29238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85823A (en) * | 2019-06-25 | 2021-01-27 | Airbus Operations Ltd | A landing gear drive system clutch assembly |
-
2017
- 2017-09-14 CN CN201721181369.2U patent/CN20729238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85823A (en) * | 2019-06-25 | 2021-01-27 | Airbus Operations Ltd | A landing gear drive system clutch assembly |
GB2585823B (en) * | 2019-06-25 | 2023-01-18 | Airbus Operations Ltd | A landing gear drive system clutch assembly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80070B (zh) | 一种可自助转换式陆空两用飞行器 | |
CN106240262B (zh) | 翼轮复合移动飞行两栖机器人装置 | |
CN202054140U (zh) | 无人飞行器机翼变后掠蜗杆传动机构 | |
CN204802082U (zh) | 水陆空三栖共轴四旋翼飞行器 | |
CN106741912B (zh) | 一种可折叠长航时多旋翼无人机 | |
CN105253296B (zh) | 一种起落架收放装置 | |
CN205971817U (zh) | 用于无人机的起落架组件及具有其的无人机 | |
CN102596718A (zh) | 倾转旋翼航空器 | |
CN107444609B (zh) | 一种具有高负载能力且延长续航时间的农药喷洒无人机 | |
JP2008543676A (ja) | 飛行機の着陸装置用の小型操舵装置 | |
CN103072690A (zh) | 单涵道共轴旋翼/螺旋桨碟形飞行器 | |
CN207292389U (zh) | 一种飞机 | |
CN203832749U (zh) | 飞机起落架 | |
CN109334972A (zh) | 一种具有着陆缓冲功能的四旋翼无人机 | |
CN106114820A (zh) | 一种两翼可同步同轴同面变后掠角的无人飞行器变翼机构 | |
CN105173074A (zh) | 一种双涵道倾转飞行器 | |
CN205044954U (zh) | 一种同轴双浆油电混合旋翼机 | |
CN207466966U (zh) | 一种油动变距四旋翼无人机 | |
CN204452933U (zh) | 皮带传动多旋翼无人机 | |
CN105539821A (zh) |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的变形折叠结构 | |
CN102910287B (zh) | 旋翼飞行器 | |
CN207985205U (zh) | 一种六轴环抱式折叠植保机 | |
CN205574264U (zh) | 起落架结构和无人机 | |
CN108639320A (zh) | 一种双旋翼无人直升机 | |
CN207514205U (zh) | 共轴飞行器传动装置及飞行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