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82866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282866U CN207282866U CN201721177238.7U CN201721177238U CN207282866U CN 207282866 U CN207282866 U CN 207282866U CN 201721177238 U CN201721177238 U CN 201721177238U CN 207282866 U CN207282866 U CN 2072828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portion
- tongue plate
- electric connector
- main part
- grafting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绝缘座设有第一插接空间与第二插接空间,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位于第一插接空间内的第一舌板部、位于第二插接空间内的第二舌板部、位于第一舌板部上的第一端子及位于第二舌板部上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舌板部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的延伸的凸出部,所述第二舌板部呈平板状,通过在第一舌板部的平板状的主体部上设置凸出部,使得第一舌板部具有防呆功能,使用者插接对接插头时,与第二舌板部互配的对接插头无法插接至第一舌板部,防止插接的过程中,损坏对接插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和对接连接器插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很多组合式的连接器,可以实现与多个对接插头电性连接。然而,由于连接器不具有防呆结构,导致用户使用时,容易出现错误插接的现象,由于用力过度,导致连接器与对接插头的损坏。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具有防呆结构的电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绝缘座设有第一插接空间与第二插接空间,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位于第一插接空间内的第一舌板部、位于第二插接空间内的第二舌板部、位于第一舌板部上的第一端子及位于第二舌板部上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舌板部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的延伸的凸出部,所述第二舌板部呈平板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主体部设有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凸出部延伸超出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一舌板部包括自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端延伸的一对凸出部,其中一个凸出部延伸出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大于另外一个凸出部延伸出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一端子分别排布在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一舌板部自绝缘座一体延伸形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二舌板部组装至所述绝缘座,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组装至所述第二舌板部的壳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壳体设有固持部,所述绝缘座设有与所述第二插接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固持部收容在所述开口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二舌板部设有顶表面及与顶表面相对的底表面,所述第二端子分别排布在所述第二舌板部的顶表面与底表面。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在第一舌板部的平板状的主体部上设置凸出部,使得第一舌板部具有防呆功能,使用者插接对接插头时,与第二舌板部互配的对接插头无法插接至第一舌板部,防止插接的过程中,损坏对接插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组装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1及固定至绝缘座1的上壳体2与下壳体3。绝缘座1设有第一插接空间10与第二插接空间11。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还包括位于第一插接空间10内的第一舌板部12、位于第二插接空间11内的第二舌板部13、位于第一舌板部12上的第一端子14及位于第二舌板部13上的第二端子15。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舌板部12自绝缘座1一体延伸形成,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第一舌板部12亦可采用组装的方式固定至绝缘座1。第一舌板部12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121及自主体部121的两端延伸的一对凸出部122。主体部121设有相对的上表面1210与下表面1211。所述一对凸出部122延伸超出所述主体部121的上表面1210与下表面1211。其中一个凸出部122延伸出所述主体部121的上表面1210的高度大于另外一个凸出部122延伸出所述主体部121的上表面1210的高度。所述第一端子14分别排布在所述主体部121的上表面1210与下表面121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插接空间11贯穿所述绝缘座1,所述第二舌板部13组装至所述绝缘座1。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第二舌板部13亦可自绝缘座1一体延伸形成。第二舌板部13呈平板状,设有顶表面131及与顶表面131相对的底表面132,所述第二端子15分别排布在所述第二舌板部13的顶表面与底表面132,所述第二舌板部13可供对接插头正反插接。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还包括组装至所述第二舌板部13的壳体16。所述壳体16设有固持部161。所述绝缘座1设有与所述第二插接空间11连通的开口17。所述固持部161收容在所述开口17内。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在第一舌板部12的平板状的主体部121上设置凸出部122,使得第一舌板部12具有防呆功能,使用者插接对接插头时,与第二舌板部13互配的对接插头无法插接至第一舌板部12,防止插接的过程中,损坏对接插头。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绝缘座设有第一插接空间与第二插接空间,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位于第一插接空间内的第一舌板部、位于第二插接空间内的第二舌板部、位于第一舌板部上的第一端子及位于第二舌板部上的第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舌板部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延伸的凸出部,所述第二舌板部呈平板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设有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凸出部延伸超出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舌板部包括自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端延伸的一对凸出部,其中一个凸出部延伸出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大于另外一个凸出部延伸出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分别排布在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舌板部自绝缘座一体延伸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舌板部组装至所述绝缘座,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组装至所述第二舌板部的壳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固持部,所述绝缘座设有与所述第二插接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固持部收容在所述开口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舌板部设有顶表面及与顶表面相对的底表面,所述第二端子分别排布在所述第二舌板部的顶表面与底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77238.7U CN207282866U (zh) | 2017-09-14 | 2017-09-14 | 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77238.7U CN207282866U (zh) | 2017-09-14 | 2017-09-14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282866U true CN207282866U (zh) | 2018-04-27 |
Family
ID=61991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17723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82866U (zh) | 2017-09-14 | 2017-09-14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282866U (zh) |
-
2017
- 2017-09-14 CN CN201721177238.7U patent/CN20728286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79879B2 (en) | Receptacle connector for dual signal transmission protocol | |
TWM582251U (zh) | Connector set with built-in locking mechanism and socket connector thereof | |
US9184531B2 (en) | Receptacle connector | |
TWI382613B (zh) | 電連接器 | |
JP3173283U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201515054U (zh) | 板端电连接器 | |
CN201584527U (zh) | 探针式连接器 | |
US7104813B1 (en) | Power plug structure | |
US7156699B1 (en) | Connector with a capacitor connected to a metal casing | |
TWM482179U (zh) | 電連接器之插座、插頭及其組合構造 | |
WO2019140791A1 (zh) | 数据线连接结构、连接头、连接座、数据线及usb插接头 | |
CN207282866U (zh) | 电连接器 | |
US7527528B2 (en) |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assembly | |
TWM385114U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05178210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882703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662933U (zh) | 插座连接器 | |
TWI487219B (zh) | 電連接器 | |
CN201927751U (zh) | 一种连接器端子组及连接器接口 | |
US20140094064A1 (en) | Card connector structure | |
CN205029107U (zh) | 用于电路板上的超薄usb公头 | |
CN209880991U (zh) | 一种用于led光电电源连接器 | |
CN203607631U (zh) | 电连接器 | |
JP3161166U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209963383U (zh) | 具有内藏式锁定机构的连接器组及其插座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