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177436U - 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 - Google Patents

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77436U
CN207177436U CN201720910839.8U CN201720910839U CN207177436U CN 207177436 U CN207177436 U CN 207177436U CN 201720910839 U CN201720910839 U CN 201720910839U CN 207177436 U CN207177436 U CN 207177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
saddle
paulin room
curb girder
tens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108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凤良
罗良清
陈名林
许团结
黄彦竹
彭国超
熊文广
陈振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nsaierte T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nsaierte T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nsaierte T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nsaierte T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108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77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77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774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用于撑起马鞍形篷房的篷布,包括两底座及两弧形的侧梁,其中一侧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底座并可相对两底座向一侧枢转摆动,另一侧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底座并可相对两底座向另一侧枢转摆动,篷布固定于两侧梁。本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中设置了两个弧形侧梁,并且两侧梁可分别相对底座向外枢转摆动,将篷布固定于两侧梁后,两个侧梁藉由向外摆动的趋势张紧篷布,使篷房呈现马鞍形。两个侧梁通过连接于中间的篷布相互牵制而处于稳定状态,无需设置另外的支撑结构来支撑侧梁。本张拉结构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现场施工容易。另外,使用本张拉结构撑起的篷房具有占用地面面积小,而遮蔽空间大的特点。

Description

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篷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鞍形篷房的张拉结构。
背景技术
采用马鞍形房顶的建筑物相对于平顶、锥顶或尖顶等形式的建筑在外观上明显不同,具有独特的美感,目前主要运用于体育馆、艺术馆等场馆。假如能够将马鞍形结构运用到篷房上,也能够使篷房具备独特的外观造型,另外马鞍形篷房的内部空间所需支撑结构较少,甚至无需支撑结构,有利于内部空间的利用。然而,马鞍形篷房需以两个斜放抛物线拱作为边缘构件,利用现有的篷房网壳来支撑边缘构件时存在结构过于复杂,成本较高,以及现场施工困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马鞍形篷房的推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马鞍形篷房的支撑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马鞍形篷房支撑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用于撑起马鞍形篷房的篷布,包括两底座及两弧形的侧梁,其中一侧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底座并可相对两底座向一侧枢转摆动,另一侧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底座并可相对两底座向另一侧枢转摆动,篷布固定于两侧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中设置了两端分别连接于两底座的两个弧形侧梁,并且两侧梁可分别相对底座向外枢转摆动,将篷布固定于两侧梁后,两个侧梁藉由向外摆动的趋势张紧篷布,使篷房呈现马鞍形。两个侧梁通过连接于中间的篷布相互牵制而处于稳定状态,无需设置另外的支撑结构来支撑侧梁。本张拉结构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现场施工容易。另外,使用本张拉结构撑起的篷房具有占用地面面积小,而遮蔽空间大的特点。
较佳地,侧梁为桁架梁。侧梁采用桁架梁,能够增强结构强度,提升整个张拉结构的承载能力与安全系数。
具体地,侧梁包括若干相互间隔的弧形的外杆以及多个固定连接于若干外杆之间的连接杆。
更具体地,侧梁包括三个外杆,侧梁的横截面呈三角形。采用三角形结构的侧梁,在保障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能够节省杆件的使用量,节约成本。
较佳地,底座上转动地设有两摆动件,两侧梁的末端分别固定于两摆动件。侧梁通过固定到摆动件上而实现相对底座的枢转摆动。
具体地,底座包括固定轴,摆动件的一端设有套筒,套筒套于固定轴上使摆动件能够相对底座枢转摆动。采用固定轴与套筒配合是实现可转动连接的一种具体方式。
更具体地,两摆动件中包括第一摆动件与第二摆动件,第一摆动件的一端设有相互间隔的两套筒,第二摆动件上设置的一套筒位于第一摆动件上的两套筒之间。
具体地,摆动件呈三角形,侧梁包括三个外杆,三个外杆分别固定于摆动件的三个角落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使用本实用新型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的篷房的形状示意图。
图4是马鞍形篷房另一角度的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用于撑起马鞍形篷房的篷布,张拉结构包括两个弧形的侧梁1及两个相互间隔开的底座2。其中一侧梁1的两端分别活动地连接于两底座2并可相对两底座2向一侧枢转摆动,另一侧梁1的两端分别活动地连接于两底座2并可相对两底座2向另一侧枢转摆动。两个侧梁1分别向外枢转摆动,因此具有彼此远离的趋势。
侧梁1可以是单独的弧形长杆,但考虑到结构强度与安全因素,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侧梁1为更为可靠的桁架梁。侧梁1包括了若干个彼此间隔且相互平行的弧形的外杆11以及多个固定连接于若干外杆11之间的连接杆12,连接杆12为直杆,且长度不一。具体的,外杆11的数量为三个,使得侧梁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多个连接杆12在三个外杆1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可采用本领域中普遍采用的方式。每一个侧梁1可以是一个整体,即侧梁1中的外杆11是从一个底座2横跨到另一个底座2的单体杆件。但是这种整体结构的侧梁1在适应性上稍有不足,因为侧梁1的长度、跨度固定不变,只能使用于特定规格的篷房。故,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可使每一个侧梁1沿其长度分割为若干段,即侧梁1实际为一由多个小段依次连接固定而成的分体结构。这样,便能够通过改变接入的段数来改变整个侧梁1的长度与跨度,从而提高其适应性。至于侧梁1的具体弧形弧度,可根据篷房的实际形状需求而定。
两个底座2是支撑两个侧梁1乃至整个篷房的基座,因此其稳固性最为重要。底座2直接放置于需安装篷房处的地面上,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越大,稳定性越好,但较大的占地面积有碍于对篷房内空间的利用率。如图2中所示,本方案中底座2的下部为工字形结构,其与地面接触面积并不大,因此可采用增加配重的方式来提高其稳定性,或者,可直接将底座2采用膨胀螺栓等连接件固定于地面。
底座2上端具有一固定轴21,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还包括四个摆动件,四个摆动件两两地设于两底座2上。具体的,对应于一个底座2的两个摆动件分别记为第一摆动件31与第二摆动件32,第一摆动件31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套筒41,两个套筒41之间具有间隔,而第二摆动件32一端的中间位置设有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套筒42。第一摆动件31与第二摆动件的套筒42均转动地套在固定轴21上,且第二摆动件32上的套筒42位于第一摆动件31上的两套筒41之间。藉由套筒41、42与固定轴21的配合,两摆动件31、32可相对底座2枢转摆动。本实施例中摆动件31、32的形状与侧梁1的形状匹配,为三角形的板件,侧梁1的三个外杆11分别固定于摆动件31、32的三个角落处,因此,侧梁1便具有相对底座2向外侧枢转摆动的趋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摆动件可以是其他结构,并采用其他方式转动连接于底座2,比如在摆动件上设置销轴并插到底座2上对应的孔位中。另外,当侧梁1不是桁架而是单独的长杆时,也可以不设置摆动件,直接将侧梁1枢接在底座2上。
参照3、图4,在现场安装时,先定位好两个底座2,然后将篷布5的边缘固定到组装好的两个侧梁1上。再将两个侧梁1连同篷布5一起,吊装连接到两个底座2之间。然后使两个侧梁1逐渐向外摆开,直至两个侧梁1将篷布5张拉为马鞍形。除利用侧梁1的自重进行张拉外,还可在侧梁1上连接钢缆并将钢缆向外固定,利用钢缆进一步将篷布拉开。
本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支撑结构相比,由于两个侧梁1通过连接于中间的篷布相互牵制而处于稳定状态,无需设置另外的支撑结构来支撑侧梁1。本张拉结构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现场施工容易。另外,使用本张拉结构撑起的篷房具有占用地面面积小,而遮蔽空间大的特点。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用于撑起马鞍形篷房的篷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底座及两弧形的侧梁,其中一所述侧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底座并可相对两所述底座向一侧枢转摆动,另一所述侧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底座并可相对两所述底座向另一侧枢转摆动,所述篷布固定于两所述侧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为桁架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包括若干相互间隔的弧形的外杆以及多个固定连接于若干所述外杆之间的连接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包括三个所述外杆,所述侧梁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转动地设有两摆动件,两所述侧梁的末端分别固定于两所述摆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固定轴,所述摆动件的一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套于所述固定轴上使所述摆动件能够相对所述底座枢转摆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摆动件中包括第一摆动件与第二摆动件,所述第一摆动件的一端设有相互间隔的两所述套筒,所述第二摆动件上设置的一所述套筒位于所述第一摆动件上的两所述套筒之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呈三角形,所述侧梁包括三个外杆,三个所述外杆分别固定于所述摆动件的三个角落处。
CN201720910839.8U 2017-07-24 2017-07-24 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77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0839.8U CN207177436U (zh) 2017-07-24 2017-07-24 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0839.8U CN207177436U (zh) 2017-07-24 2017-07-24 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77436U true CN207177436U (zh) 2018-04-03

Family

ID=61737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1083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77436U (zh) 2017-07-24 2017-07-24 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774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3181A (zh) * 2018-08-27 2019-01-01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大跨上层联方形内环马鞍形双层索杆张拉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3181A (zh) * 2018-08-27 2019-01-01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大跨上层联方形内环马鞍形双层索杆张拉结构
CN109113181B (zh) * 2018-08-27 2021-01-01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大跨上层联方形内环马鞍形双层索杆张拉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00166Y (zh) 一种折叠床架及交叉架
DK2707322T3 (en) Tower Turntable
CN207177436U (zh) 马鞍形篷房张拉结构
CN105484503B (zh) 一种倾斜梭形空间桁架吊装方法
CN201116267Y (zh) 一种内爬塔吊的外挂支承装置
CN207538522U (zh) 一种安全型站台雨棚站房
CN116397932A (zh) 下承式平面桁架用稳定工装及施工方法
CN201050178Y (zh) 圆盘组合支撑架
CN208473268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家庭装修脚手架
CN206570926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装配式钢结构梁板
CN20853409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板拼装用支撑装置
CN102431915B (zh) 一种起重机x型支腿及设有该支腿的起重机
CN208310149U (zh) 坡道斜面施工平台底座
CN208965387U (zh) 基于拱桥斜拉扣挂体系的扣索鞍装置
CN206554604U (zh) 一种易于折叠的伞型帐篷支撑架
CN207194156U (zh) 一种穹顶钢结构建筑
CN216973904U (zh) 一种双承重索系的联方型索结构体系
CN205346678U (zh) 塔式起重机标准节连接结构
CN2212618Y (zh) 不锈钢焊接空心球网架节点
CN208329704U (zh) 一种市政园林古建筑修复装配支撑结构
CN208105813U (zh) 大跨度悬空模板支撑结构
CN212896821U (zh) 一种拱券钢结构
CN211260557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路灯杆
CN2661840Y (zh) 通信灯塔的塔顶平台
CN219431453U (zh) 下承式平面桁架用稳定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