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148526U - 介质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48526U
CN207148526U CN201720995684.2U CN201720995684U CN207148526U CN 207148526 U CN207148526 U CN 207148526U CN 201720995684 U CN201720995684 U CN 201720995684U CN 207148526 U CN207148526 U CN 207148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medium
detection hole
protrusion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956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本幹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09956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48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48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48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该介质输送装置包括具备传送面的输送导件,在所述输送导件的传送面上并列设置有多个突出量固定的输送辊,在所述输送辊之间安装有通过传感器检测介质的检测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孔一侧或两侧处设置有不超出所述输送辊突出量的凸起。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介质因为前端变形而与检测孔或输送辊的辊边等地方产生卡、挂等现象,减少卡纸或噪声,同时提高输送效率。此外,还可以减少因为介质本身的褶皱而造成的卡纸现象。

Description

介质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形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防止介质输送过程中产生褶皱的介质输送装置,以及采用该介质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办公场所,多是使用一套图像形成装置(MFP:Multi-FunctionalPeripheral)以作为公用办公设备,图像形成装置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动作:原稿供给装置用于摆放或输送原稿,扫描单元通过曝光来获取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并发送至图像形成单元,图像形成单元使光学模拟图像信号在感光部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再利用转印部使静电潜像形成色调剂图像后转印到由供纸装置输出的介质上,再由定影单元对介质进行定影后排出到排纸部。
以往,为方便介质输送,使用模塑成形品的输送导件以简化制作过程和控制形状,输送导件上以不影响纸张输送的方式设置有用于介质输送用的辊孔,和用于传感器检测的检测孔。输送导件使经过的介质形成弯曲传送的路径,在辊孔内安装有两个以上并列设置的输送辊,检测孔位于输送辊之间,当介质被输送辊夹持输送时,由于介质的尺寸和材质不同,可能在输送辊的夹持下前端形成相应的弯曲,从而与检测孔发生触碰,导致褶皱及产生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介质输送过程中产生褶皱的介质输送装置,以及采用该介质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介质输送装置,包括具备传送面的输送导件,在所述输送导件的传送面上并列设置有多个突出量固定的输送辊,在所述输送辊之间安装有通过传感器检测介质的检测孔,所述检测孔一侧或两侧处设置有不超出所述输送辊突出量的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原稿供给装置,用于输送原稿;
扫描单元,扫描原稿以获取光学模拟图像信号;
图像形成部,将所述光学模拟图像信号转换至感光部上形成色调剂图像;
转印部,将形成在所述感光部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介质上后输出;
介质输送装置,用于输送介质,包括具备传送面的输送导件,在所述输送导件的传送面上并列设置有多个突出量固定的输送辊,在所述输送辊之间安装有通过传感器检测介质的检测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孔一侧或两侧处设置有不超出所述输送辊突出量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介质因为前端变形而与检测孔或输送辊的辊边等地方产生卡、挂等现象,减少卡纸或噪声,同时提高输送效率。此外,还可以减少因为介质本身的褶皱而造成的卡纸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介质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各图中同一地方以同一符号标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是作为复合机的MFP(Multi-FunctionPeripherals)、打印机或复印机等设备。以下的说明中以MFP为例来进行说明。
MFP 100包括一个用于安装各部件的本体11,在本体11的上部设置有输送原稿的原稿供给装置12和操作面板13。操作面板13包括由各种键构成的操作部14以及触摸板式的显示部15。
在原稿供给装置12的下部设置有读取原稿的扫描单元16,扫描单元16通过光打印头的曝光来获取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在本体11内还安装有图像形成单元17和容纳各种尺寸介质的多个供纸盒18构成的供纸装置。
图像形成单元17包括提供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各种颜色的色调剂盒28(28Y、28M、28C、28K),和根据扫描单元16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生成图像的感光部20Y、20M、20C、20K,以及将感光部20Y、20M、20C、20K上的图像一次转印至转印带21的转印部。在感光部20Y、20M、20C、20K处安装有清理感光鼓上残留色调剂的清洁单元。每个感光部设置有一个感光鼓,清洁单元一般包括设置在感光鼓轴向上的刮粉刀和清洁刀,刮粉刀和清洁刀可以在感光鼓转动时,对感光鼓表面残留的色调剂进行清理。
转印带21架设在驱动辊32以及从动辊33、34上,驱动辊32与二次转印辊35相对配置。介质S通过驱动辊32与二次转印辊35之间时,二次转印辊35施加转印电压将转印带21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介质S上。在转印带21的从动辊34附近设置有清理转印带21上色调剂的清洁器36。
在供纸装置到二次转印辊35之间,设有取出供纸盒18内的介质S的分离辊37和传送辊38,在二次转印辊35的下游设置有对介质S上图像定影的定影装置39。在定影装置39的下游设置有将介质S向排纸部41排出的传送辊40。
进一步,在定影单元装置的下游还可以设置双面传送路径42。双面传送路径42使介质S反转后向二次转印辊35方向引导,以对介质S进行双面印刷。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介质输送装置包括具备传送面51的输送导件50,在输送导件50的传送面51上并列设置有多个棍孔52,每个辊孔52中分别安装有突出量固定的输送辊55,各输送辊55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在输送辊55之间安装有通过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介质S通过的检测孔53,在检测孔53的一侧或两侧处设置有不超出输送辊55突出量的凸起54。
传送面51为介质S由供纸盒18中输出后经过的通道面,传送面51是一个弯曲面,以使由供纸盒18中水平输出的介质S,变成向上方输出。介质S在输送辊55处进入夹持面51,并在输送辊55的转动下继续前进,安装在检测孔53内的传感器通过检测孔53是否被遮挡来判断当前位置是否有介质S输送。
凸起54可以位于检测孔53左方或右方,也可以在每个相邻的输送辊之间设置一个,凸起54与输送辊55平行且低于输送辊55夹持介质S的夹持点处,当介质输送至检测孔处时,其前端可被凸起顶起而与输送辊的夹持点对应,从而轻易进入夹持点。本实施方式可以防止介质S因为前端变形而与检测孔53或输送辊55的辊边等地方产生卡、挂等现象,减少卡纸或噪声,同时提高输送效率。此外,还可以减少因为介质本身的褶皱而造成的卡纸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输送辊55相对传送面51的突出量为1.5mm左右,而凸起54的高度为1.2mm左右。该高度的设置可以在凸起54和输送辊55之间形成一个倾斜的坡面,使经过凸起54的介质S可以很方便的进入输送辊55的夹持点处。
进一步地,为方便介质S输送,该凸起54的表面可以设置成弧形表面,该弧形表面由介质S的进入端向介质S的排出端方向延伸。凸起54的表面至少由检测孔53的下端处延伸至检测孔53的上端处。该凸起54的上端可以延伸至上方的输送辊55的辊隙之间。为方便介质S输送,凸起54的最高点位置可以与检测孔53的下部位置对应,该结构可以使介质S在进入检测孔53的区域时,即被凸起54顶起而顺利进入输送辊55的夹持点。
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要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围内。

Claims (10)

1.介质输送装置,包括具备传送面的输送导件,在所述输送导件的传送面上并列设置有多个突出量固定的输送辊,在所述输送辊之间安装有通过传感器检测介质的检测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孔一侧或两侧处设置有不超出所述输送辊突出量的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辊的突出量为1.5mm,所述凸起的高度为1.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的表面为弧形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的表面由所述检测孔的下端处延伸至所述检测孔的上端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的最高点位置与所述检测孔的下部位置对应。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稿供给装置,用于输送原稿;
扫描单元,扫描原稿以获取光学模拟图像信号;
图像形成部,将所述光学模拟图像信号转换至感光部上形成色调剂图像;
转印部,将形成在所述感光部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介质上后输出;
介质输送装置,用于输送介质,包括具备传送面的输送导件,在所述输送导件的传送面上并列设置有多个突出量固定的输送辊,在所述输送辊之间安装有通过传感器检测介质的检测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孔一侧或两侧处设置有不超出所述输送辊突出量的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辊的突出量为1.5mm,所述凸起的高度为1.2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的表面为弧形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的表面由所述检测孔的下端处延伸至所述检测孔的上端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的最高点位置与所述检测孔的下部位置对应。
CN201720995684.2U 2017-08-08 2017-08-08 介质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207148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95684.2U CN207148526U (zh) 2017-08-08 2017-08-08 介质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95684.2U CN207148526U (zh) 2017-08-08 2017-08-08 介质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48526U true CN207148526U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65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95684.2U Active CN207148526U (zh) 2017-08-08 2017-08-08 介质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48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8851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985568B2 (en) Paper discharge devic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07148526U (zh) 介质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206117805U (zh) 原稿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6606793U (zh) 原稿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10064581U (zh) 纸张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208079209U (zh) 原稿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KR20190124014A (ko) 화성형성장치 이송장치상의 센서 클리닝
CN207867220U (zh) 原稿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58793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0739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6696592U (zh) 原稿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9973921U (zh) 介质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7867219U (zh) 原稿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207867218U (zh) 原稿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209514314U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210199513U (zh) 纸张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7869201U (zh) 供纸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209765263U (zh) 原稿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209514304U (zh) 纸张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210199512U (zh) 穿孔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20108096A (ja)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016421B1 (en) Belt positioning structure, belt roller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08079208U (zh) 原稿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219442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