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40661U - 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140661U CN207140661U CN201720855732.8U CN201720855732U CN207140661U CN 207140661 U CN207140661 U CN 207140661U CN 201720855732 U CN201720855732 U CN 201720855732U CN 207140661 U CN207140661 U CN 2071406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untain
- atomization
- nozzle
- spout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本装置包括喷雾装置、喷泉装置、景观装置、水缸、潜水管路、潜水泵,压缩空气机,本实用新型的喷雾装置采用的是压缩空气使液体的雾化以及液滴的破碎原理,本装置应用流体力学原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水雾经射流的作用迅速喷射到空气中,水珠由液态变为气态,对空间进行绝对的无水滴均匀加湿、压尘,喷液,在加湿过程中可消除静电,且控制简单方便接通工作介质即可工作,能耗低,雾化效果好,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庭加湿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夏天的来临,室内空气愈加干燥。干燥是健康的大敌,它不但会使人体内水分大量流失,造成皮肤紧绷、口舌干燥、唇裂、上火等,还能引起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室内空气干燥还会对家具、地板、家电等器物造成危害,减少使用寿命。在当前的市场上,室内的盆景个性百态,引人入胜,但是在家庭的应用中功能相对贫乏。作为家庭当中使用的盆景来说不仅要有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还要有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功能,这样才能有锦上添花的效果。超声波加湿是市场上最为普遍的加湿方式,其强度大,加湿均匀,加湿效率高;节能、省电;超长使用寿命;湿度自动平衡,无水自动保护;兼具医疗雾化、冷敷浴面、清洗首饰等功能。
对于喷雾装置而言,雾化性能是评价其实用价值最为重要的指标。喷雾装置的雾化性能,不仅决定着雾滴滴谱的分布,而且关系着液体雾滴在空气中的排放量,它直接影响着空气加湿效果。在研究喷雾装置的雾化性能时,首先需要从理论上分析雾滴破碎的机理,研究雾滴运动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找出影响雾滴尺寸和均匀性的主要因素;其次,针对喷雾装置内流场的流动情况,找出喷嘴的设计要求及影像雾化的气流参数,并寻找合理的数值求解算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包括喷雾装置、喷泉装置、景观装置、水缸、潜水管路、潜水泵,压缩空气机;潜水管路与潜水泵相连,压缩空气机通过管路与喷雾装置相连,喷雾装置、喷泉装置、景观装置相邻排布于水缸内;
其中,喷雾装置包括上盖体、筒体上外沿、上部筒体、挡板、管壁、锥形槽、底座、水管、收缩型喷管、进水孔、锥形管、卡扣、锥形腔、雾化腔室和雾化喷口,喷雾装置整体呈筒状,分为上部筒体结构和下部筒体结构,二者通过上盖体悬置于筒体上外沿上,并通过卡扣连接;
上部筒体结构由上盖体、上部筒体、挡板和收缩型喷管组成,上盖体设置于上部筒体的上部,上部筒体的下部设置挡板和收缩型喷管;挡板和收缩型喷管之间形成雾化腔室,收缩型喷管为上端收紧的喇叭口结构,下方为入口,上方为出口,所述入口直径为2-8mm,出口直径为0.1-0.3mm,上部为雾化喷口下部筒体结构由锥形管、水管和锥形槽组成,锥形管设置于锥形槽内,水管设置于锥形槽的下方,在管壁的内部,在锥形槽的上沿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孔(其作用是为加湿提供水源,孔将将高过锥型底槽,有利于水的充分利用。底部设置为锥型槽可将管子里的水置于较高的水位以便得到充分利用);
其中,喷泉装置包括喷口盖帽、喷口、喷口连接座、接口盖帽、接口、中心连接器和水平管路,中心连接器的两端设置有水平管路,中心连接器的上端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的上端设置有接口盖帽,水平管路的两端设置有喷口连接座,喷口连接座的上端设置有喷口,所述喷口的上端设置有喷口盖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的喷雾装置利用轻型材料制成,整体质量为10-20kg。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景观装置为装饰假山或其他装饰性景观,用于布置于室内净化室内环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部筒体结构的高度为整体喷雾装置高度的1/3-1/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喷雾装置的外壁上设置有浮球,用于将装置飘浮于水面,使之随水位的增减上下浮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雾化腔室内形成的雾滴直径在3-8μ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喷泉雾化装置的尺寸为:长50-70cm,宽30-50cm,高30-50c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缩型喷管的入口直径为4-6mm,出口直径为0.1-0.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喷雾装置采用的是压缩空气使液体的雾化以及液滴的破碎原理,本装置应用流体力学原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水雾经射流的作用迅速喷射到空气中,水珠由液态变为气态,对空间进行绝对的无水滴均匀加湿、压尘,喷液,在加湿过程中可消除静电,且控制简单方便接通工作介质即可工作,能耗低,雾化效果好,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喷雾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雾装置下部筒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雾装置上部筒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收缩型喷管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为上盖体,2为筒体上外沿,3为上部筒体,4为挡板,5为管壁,6为锥形槽,7为底座,8为水管,9为收缩型喷管,10为进水孔,11为锥形管,12为卡扣,13为锥形腔,14为雾化腔室,15为喷口,16为喷口盖帽,17为雾化喷口,18为喷口连接座,19为接口盖帽,20为接口,21为中心连接器,22为水平管路,23为喷雾装置,24为景观装置,25为喷泉装置,26为潜水管路,27为水缸,28为压缩空气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中所示,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包括喷雾装置、喷泉装置、景观装置、水缸、潜水管路、潜水泵,压缩空气机组成;潜水管路与潜水泵相连,压缩空气机通过管路与喷雾装置相连,喷雾装置、喷泉装置、景观装置相邻排布于水缸内;
其中,喷雾装置包括上盖体、筒体上外沿、上部筒体、挡板、管壁、锥形槽、底座、水管、收缩型喷管、进水孔、锥形管、卡扣、锥形腔、雾化腔室和雾化喷口,喷雾装置整体呈筒状,分为上部筒体结构和下部筒体结构,二者通过上盖体悬置于筒体上外沿上,并通过卡扣连接;
上部筒体结构由上盖体、上部筒体、挡板和收缩型喷管组成,上盖体设置于上部筒体的上部,上部筒体的下部设置挡板和收缩型喷管;挡板和收缩型喷管之间形成雾化腔室,收缩型喷管为上端收紧的喇叭口结构,下方为入口,上方为出口,所述入口直径为5mm,出口直径为0.2mm,上部为雾化喷口下部筒体结构由锥形管、水管和锥形槽组成,锥形管设置于锥形槽内,水管设置于锥形槽的下方,在管壁的内部,在锥形槽的上沿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孔;
其中,喷泉装置包括喷口盖帽、喷口、喷口连接座、接口盖帽、接口、中心连接器和水平管路,中心连接器的两端设置有水平管路,中心连接器的上端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的上端设置有接口盖帽,水平管路的两端设置有喷口连接座,喷口连接座的上端设置有喷口,所述喷口的上端设置有喷口盖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的喷雾装置利用轻型材料制成,整体质量为20kg。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喷雾装置的外壁上设置有浮球,用于将装置飘浮于水面,使之随水位的增减上下浮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雾化腔室内形成的雾滴直径在5μ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喷泉雾化装置的尺寸为:长60cm,宽40cm,高40cm。
喷雾装置装置原理:
空气压缩存在着质量传递问题。动量或能量传递是在半组分的流体中进行的。产生这种传递的原因是由于流场中出现了局部速度或温度差,以致高速度或高温度区的流体将动能或能量传递至低速度或低温度区,是流体的速度或温度有渐趋平衡的趋势,而质量传递则是在气体、液体和可溶固体等所构成的多组分混合物中进行的,当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在流场中出现局部浓度差时,各组分相对与混合物,均从高浓度区将质量传递至低浓度区的趋势,使流场中个组分的浓度渐趋平衡。
从工程的观点,质量传递通常发生在各组分的界面上,如气—固、气—液、液—固其中一种。湍流(或)涡扩散,在湍流运动中,流体质点除了具有时均运动以外,还具有随机的涨落运动,这种运动与分子运动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上则完全相同,后者是物质结构所固有,而前者仍有流动特性所引起,与动量和能量传递相类似。速度与浓度的随机涨落会大大提高质量传递的效率或急剧增强扩散能力,通常认为这些涨落运动与湍流中的涡运动有密切关系,故由涨落运动所引起的扩散系数又称涡扩散。由于湍流量是一种复杂的流动,要从理论或实验上去确定涡扩散系数与时均流动量之间的普适关系是很困难的,因为它不仅对不同流动有不同的值,即使对同一流动,在不同的位置与时间也有不同的值。
压缩空气喷雾装置的设计原理与质量的传递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压缩空气在喷嘴内没有完全膨胀,射流为了膨胀自由射流。
射流与空气发生动量交换、热量交换。由于射流速度较大,且喷嘴出口上游气流有扰动,切向断面不稳定,在该断面上出现漩涡,这些漩涡在流动中做不规则的运动,由此发生微团间的横向动量交换、热量交换,从而形成湍流射流边界层。随着出口距离的增大,湍流边界层不断增后,射流的轴心速度不断下降,从超音速降到亚音速,超音速射流衰减到亚音速之后,可以看作是无激波平行射流。
射流在运动中与周围静止空气发生动量交换,空气不断卷入射流混合区,加上超音速射流呈一定辐射状喷入大气,因此,射流就有横向速度,但与纵向速度相比,横向速度很小,所以,射流中心附近的流线接近平行,可以认为沿轴向的射流速度即可以表征整个射流的速度特征。
喷口状态
压缩机内的气体状态可视为滞止状态:
根据等熵过程能量方程:
其中:k:等熵指数空气为1.4R:气体常数空气为287J/(kg.k)
或
或
断面的参数与滞止参数之间的关系:
将式(3-5)改写为:
由式(3-7)有:
根据等熵过程方程p/ρk=C、状态方程p/ρ=RT和式(3-7),导出:
临界状态:
根据能量方程式(3-6)得:
上式表明,在气体的绝热流动过程中,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大,当地声速减小,当气流被加速到极限速度vmax时,当地声速下降到零;而当气流速度被滞止到零时,当地声速则上升到滞止声速C0。因此,在气流速度有小变大和当地声速由大变小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气流速度v恰好等于当地声速C,即Ma=1的状态。也就是设计所需状态。
将Ma=1分别代入式(3-7)~式(3-10),可得:
对于k=1.4的气体:
喷口处压强
由运动微分方程式和声速公式得:
将式(3-11)代入等熵过程方程的微分式得:
将完全气体状态方程p/ρ=RT写成微分式,得:
将式(3-11)与(3-12)带入上式,整理得:
式(3-11)~(3-13)表明:气流速度v的变化总是与参数ρ、p、T的变化相反。v沿程增大,ρ、p、T必沿程减小,v沿程减小,则ρ、p、T必沿程增大。
因此,要使喷口处有相当大的气体流速,则需要一个较小压强。
喷口截面积
分析流动参数随通道截面积A的变化关系。
将式(3-11)代入连续方程的微分方程整理得:
由式(3-14)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亚声速气流(Ma<1),此时(1-Ma2)>0,dA与dv异号,即通道截面积沿程减小,速度将沿程增大;通道截面积沿程增大,速度将沿程减小。
②超声速气流(Ma>1),此时(1-Ma2)<0,dA与dv同号,即通道截面积沿程减小,速度将沿程减小;通道截面积沿程增大,速度将沿程增大。
③声速气流(Ma=1),此时(1-Ma2)=0,dA=0,说明声速只能出现在管道的最大或最小断面处。当通道截面积沿程增大时,亚声速气流的速度将沿程减小,在最大断面处不可能达到声速;超声速气流的速度将沿程增大,最大断面处也不可能达到声速。因此,声速不可能出现在最大断面处。然而,当通道截面积沿程减小时,亚声速气流的速度将沿程增大,在最小断面处流速达到最大值,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达到声速;超声速气流的速度将沿程减小,在最小断面处流速达到最小值,在一定的条件下该最小值也可能达到声速。因此,声速流动只可能出现在最小断面处。
因此,射流可看作离射流出口很近的一点处置一无限小半径的小孔所喷出的射流流动,喷口的截面积应设为很小面积。
喷管的作用在于把气体的焓降最充分的转化为动能。根据喷管上下游气体压力比的不同,喷管可分为超音速喷管(拉瓦尔喷管)和亚音速喷管(收缩形喷管)两类。当压力比时,采用拉瓦尔喷管可得到超音速气流;当压力比时,采用收缩形喷管可得到亚音速或音速气流。
根据需要采用PARI BOY 037型压缩机,其相关参数分别为:电流0.5A,功率50w,压强1.3Bar=0.13MPa,供气量2700~3250L/min=162~195m3/h。
对入水口断面和出水口断面,试求喷管速度及流量。
喷管出口断面为ρe、Pe、Te,入口断面为ρ0、P0、T0。
根据能量方程:则:
根据状态方程:
利用等熵条件:
因此,式(4-1)还可以写成:
则质量流量:
讨论质量流量Qm随压强的变化:
Ⅰp0=pb由于喷管两端无压差,气体不流动,Qm=0,出口压强pe=pb。
Ⅱp0>pb>p*气体经收缩喷管,压强沿程减小,出口压强pe=pb〉p*。流速沿程增大,但在管出口处未能达到声速ve<C0。喷管出口流速流量可按式(4-2)和式(4-3)计算。
Ⅲp0>pb=p*气体经收缩管加速后,在出口达到声速,ve=C*,即Ma=1。此时,出口速度达最大值vemax,流量大最大值Qmmax。出口压强pe=pb=p*。由式,得:
将上式带入式(3-11)和(3-12)中可得收缩喷管出口断面的最大流速vemax和喷管内的最大质量流量Qmmax,即:
Ⅳp0>p*>pb由于亚声速气流经收缩喷管不可能达到超声速,故气流在喷管出口处的速度仍为声速,vemax=C*,出口处的压强仍为临界压强,pe=p*〉pb。此时,因收缩喷管出口断面处已达到临界状态,出口断面外存在的压差扰动不可能向喷管内逆流传播,故气流从出口出的压强p*降至背压pb的过程只能在喷管外完成,这就是质量流量Qm不完全按照式(4-3)变化的根本原因。
确定临界参量和临界截面尺寸
临界参量:
临界压力为:p*=0.528p0=0.528×0.13=0.06864MPa
临界温度为:T*=0.833T0=0.833×293=244.069K
临界密度为:
临界速度为:
截面尺寸:
根据PARI BOY喷雾装置喷管入口直径为5mm,出口直径为0.2mm,依此数据进行设计计算。
因此,选用收缩型喷管。
综上所述,气体经收缩管加速后,须在出口处达到声速,由此可得:
收缩喷管出口处达到声速,即临界状态,ve=C*。
ve=C*=313.16m/s
ρe=ρ*=0.979kg/m3
出口喷管射流雾化机理
射流与空气发生动量交换、热量交换。由于射流速度较大,且喷嘴出口上游气流有扰动,切向断面不稳定,在该断面上出现漩涡,这些漩涡在流动中做不规则的运动,由此发生微团间的横向动量交换、热量交换,从而形成湍流射流边界层。扰动及动能交换使得液体沿喷管两端的孔道上升至喷口端面,由于气流很大,将液体射到喷口上面的挡板上,撞击加速雾化。
喷泉原理及工作流程
原理是个动量守恒,从大半径管道到小半径管道,产生一个速度的变化,冲向背离地面的方向。大半径的速度由泵带动,小半径中的速度是原来速度,与动量转化速度。需要选择一个微元计算动量守恒,这样能求出一个速度,这个速度是出口速度,然后就是一个上抛运动了,这个是理想的情况,没有摩擦,没有风。将喷泉的盖帽和底座连接在一起,之后形成喷泉的造型,将整个喷泉和潜水泵连接在一起,通电即可以实现喷泉的功能。开泵前,吸入管和泵内必须充满液体。开泵后,叶轮高速旋转,其中的液体随着叶片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扩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从泵出口,排出管流出。此时,在叶片中心处由于液体被甩向周围而形成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液体的真空低压区,液池中的液体在池面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入管流入泵内,液体就是这样连续不断地从液池中被抽吸上来又连续不断地从排出管流出。
接口和喷口构件形状
接口和喷口是喷泉装置的最重要构件,其决定了喷泉的形状。接口和喷口为螺纹连接。在接口螺纹处的四周打上小孔,当潜水泵把水通过横向连接管和竖连接管输送到接口和喷口螺纹连接处时。水通过接口螺纹四周的小孔涌到接口和喷口预留的配合间处,均匀的通过喷口向外涌出。接口和喷口配合程度,及接口螺纹处四周小孔的位置通过实验得知。在加工时要保证螺纹尺寸精度,保证接口和喷口的外形要美观适应景观的要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装置、喷泉装置、景观装置、水缸、潜水管路、潜水泵,压缩空气机;潜水管路与潜水泵相连,压缩空气机通过管路与喷雾装置相连,喷雾装置、喷泉装置、景观装置相邻排布于水缸内;
其中,喷雾装置包括上盖体、筒体上外沿、上部筒体、挡板、管壁、锥形槽、底座、水管、收缩型喷管、进水孔、锥形管、卡扣、锥形腔、雾化腔室和雾化喷口,喷雾装置整体呈筒状,分为上部筒体结构和下部筒体结构,二者通过上盖体悬置于筒体上外沿上,并通过卡扣连接;
上部筒体结构由上盖体、上部筒体、挡板和收缩型喷管组成,上盖体设置于上部筒体的上部,上部筒体的下部设置挡板和收缩型喷管;挡板和收缩型喷管之间形成雾化腔室,收缩型喷管为上端收紧的喇叭口结构,下方为入口,上方为出口,所述入口直径为2-8mm,出口直径为0.1-0.3mm,上部为雾化喷口下部筒体结构由锥形管、水管和锥形槽组成,锥形管设置于锥形槽内,水管设置于锥形槽的下方,在管壁的内部,在锥形槽的上沿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孔;
其中,喷泉装置包括喷口盖帽、喷口、喷口连接座、接口盖帽、接口、中心连接器和水平管路,中心连接器的两端设置有水平管路,中心连接器的上端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的上端设置有接口盖帽,水平管路的两端设置有喷口连接座,喷口连接座的上端设置有喷口,所述喷口的上端设置有喷口盖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的喷雾装置的整体质量为10-20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景观装置为装饰假山或其他装饰性景观,用于布置于室内净化室内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筒体结构的高度为整体喷雾装置高度的1/3-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装置的外壁上设置有浮球,用于将装置飘浮于水面,使之随水位的增减上下浮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雾化腔室内形成的雾滴直径在3-8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泉雾化装置的尺寸为:长50-70cm,宽30-50cm,高30-5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型喷管的入口直径为4-6mm,出口直径为0.1-0.2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55732.8U CN207140661U (zh) | 2017-07-14 | 2017-07-14 | 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55732.8U CN207140661U (zh) | 2017-07-14 | 2017-07-14 | 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140661U true CN207140661U (zh) | 2018-03-27 |
Family
ID=61675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85573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40661U (zh) | 2017-07-14 | 2017-07-14 | 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14066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38015A (zh) * | 2018-07-25 | 2018-11-20 | 安徽远锦文化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假山景观用组合式旋转水帘喷泉 |
-
2017
- 2017-07-14 CN CN201720855732.8U patent/CN20714066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38015A (zh) * | 2018-07-25 | 2018-11-20 | 安徽远锦文化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假山景观用组合式旋转水帘喷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95236B (zh) | 一种通风装置 | |
CN102588353A (zh) | 自激振荡式射流真空泵 | |
CN101920162A (zh) | 一种烟气动力式湿法脱硫超声波雾化装置及其应用 | |
CN106678087A (zh) | 一种用于调节工质基本状态参数的装置 | |
CN207140661U (zh) | 一种喷泉雾化盆景结构 | |
CN207064252U (zh) | 一种射流自吸泵 | |
CN207146770U (zh) | 一种喷泉雾化装置 | |
CN209271716U (zh) | 一种高效喷射器 | |
CN201935326U (zh) | 一种通风装置 | |
CN103447184A (zh) | 一种脉冲水射流吸气雾化装置 | |
CN210753292U (zh) | 一种基于气泡切割的新型雾化喷嘴 | |
CN111111535A (zh) | 一种油田用聚合物混合溶解装置 | |
CN210131548U (zh) | 气液混合增压装置 | |
CN206836015U (zh) | 一种射流式螺旋出口的混药器 | |
CN206500313U (zh) | 雾气喷泉水池 | |
CN201586589U (zh) | 智能高雾化加水装置 | |
CN212237064U (zh) | 一种油田用聚合物混合溶解装置 | |
CN201255604Y (zh) | 一种漩流引风雾化喷头 | |
CN209415860U (zh) | 一种基于引射器的造雪机 | |
CN109253518A (zh) | 一种喷泉雾化装置 | |
CN213314025U (zh) | 一种产生微米级干雾的喷雾箱 | |
CN204542975U (zh) | 一种喷香装置 | |
CN208734613U (zh) | 改进型的射流泵 | |
CN110653027B (zh) | 一种大米抛光机 | |
CN210079836U (zh) | 一种二级旋混柔性喷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7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