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122791U - 一种背光模组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22791U
CN207122791U CN201720938678.3U CN201720938678U CN207122791U CN 207122791 U CN207122791 U CN 207122791U CN 201720938678 U CN201720938678 U CN 201720938678U CN 207122791 U CN207122791 U CN 207122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medium layer
backlight modul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386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祥
徐飙
温科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386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22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22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22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和移动终端,所述背光模组具体包括:光源、柔性电路板、导光板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的粘接介质层;其中,所述粘接介质层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贴合加强结构;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粘接介质层相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所述柔性电路板拱起时所述粘接介质层和所述导光板之间出现缝隙,从而,可以避免所述光源的光线通过所述缝隙直接进入背光显示区域造成的亮暗不均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对于使用体验的极致追求,用户对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外观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显示区域占移动终端正面的表面面积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参照图1,示出了现有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正向示意图,如图1所示,随着移动终端的屏占比增大,相应的,显示区域101的面积越来越大,而用来放置移动终端背光模组的边框102的面积则越来越小,也就是说,边框102的高度越来越小。
参照图2,示出了现有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光源201贴片在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202上,光源201位于导光板203侧面,FPC202和导光板203之间通过双面胶带204连接,当光源201点亮后,导光板203可以将光源201的发出的点光源变成面光源并传递到背光显示区域205。而随着移动终端中用来放置背光模组的边框高度越来越小,从光源201到背光显示区域205的距离D也越来越小,进而导致FPC202与双面胶带204之间的接触面积也越来越小。
参照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3所示,随着FPC202与双面胶带204之间的接触面积也越来越小,FPC202可能会出现拱起的现象,使得双面胶带204与导光板203之间出现缝隙,光源201发出的光线可以直接从所述缝隙进入背光显示区域205(图中未示出),由于光源201发出的光线中,直接进入背光显示区域205的光线和经过导光板203进入背光显示区域205的光线亮度不一致,因此,很容易导致背光显示区域205出现hotspot现象(亮暗不均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现有的移动终端中的背光显示区域容易出现hotspot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移动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柔性电路板、导光板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的粘接介质层;其中
所述粘接介质层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贴合加强结构;
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粘接介质层相邻。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粘接介质层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贴合加强结构,所述贴合加强结构可以增强所述粘接介质层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贴合强度,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所述柔性电路板拱起时所述粘接介质层和所述导光板之间出现缝隙,从而,可以避免所述光源的光线通过所述缝隙直接进入背光显示区域造成的hotspot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正向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导光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具体可以包括:柔性电路板、导光板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的粘接介质层;其中,所述粘接介质层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可以设有贴合加强结构,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粘接介质层相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粘接介质层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贴合加强结构,所述贴合加强结构可以增强所述粘接介质层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贴合强度,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所述柔性电路板拱起时所述粘接介质层和所述导光板之间出现缝隙,从而,可以避免所述光源的光线通过所述缝隙直接进入背光显示区域造成的hotspot现象。
可选地,所述粘接介质层可以为双面胶带,所述双面胶带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PET)基材以及位于所述PET基材两侧的半固化胶液,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双面胶带可以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由于所述双面胶带两侧表面的半固化胶液的粘接作用,所述导光板和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可以通过所述双面胶带实现连接。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粘接介质层的材质也可以为其他的粘接材质,例如:胶水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所述粘接介质层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光源可以贴片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由于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粘接介质层相邻,当所述光源点亮后,所述导光板可以将所述光源发出的点光源变成面光源并传递至背光显示区域,使得所述背光显示区域发光。
可选地,所述光源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灯),LED灯不仅抗震性能好,而且具有节能、健康、环保以及寿命长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所述LED灯可以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与移动终端的主板连接,与移动终端主板上的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配合使用,以实现所述LED灯的开启或关闭,给所述背光模组提供光源。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粘接介质层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贴合加强结构,所述贴合加强结构可以增强所述粘接介质层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贴合强度,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所述柔性电路板拱起时所述粘接介质层和所述导光板之间出现缝隙,从而,可以避免所述光源的光线通过所述缝隙直接进入背光显示区域造成的hotspot现象。
实施例一
参照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柔性电路板401、导光板402、位于导光板401和柔性电路板402之间的粘接介质层403以及位于柔性电路板401上、与导光板402和粘接介质层403相邻的光源404;其中,粘接介质层403与导光板402之间设有贴合加强结构405,贴合加强结构405为凹凸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凹凸结构能够增大粘接介质层403和导光板402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增强粘接介质层403与导光板402之间的贴合强度。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凹凸结构可以设置在导光板402的表面,以用来增大导光板402与粘接介质层403之间的接触面积。
参照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导光板的局部示意图,如图5所示,导光板402的表面可以设有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能够增大导光板402的表面面积,因此,当导光板402与粘接介质层403(图中未示出)接触连接时,导光板402与粘接介质层403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可以增大,相应的,导光板402与粘接介质层403之间的贴合强度也可以增强。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增强粘接介质层403与导光板402之间的贴合强度,可以避免柔性电路板401拱起时粘接介质层403与导光板402之间出现缝隙,从而,可以避免光源404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缝隙直接进入背光显示区域造成的hotspot现象。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凹凸结构可以为规则的结构,例如:所述凹凸结构的凹陷部可以为等距、等深分布的半球形结构等。同时,所述凹凸结构也可以为不规则的结构,例如,所述凹凸结构的各凹陷部之间的距离、以及各凹陷部的形状和深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所述凹凸结构设置成规则的结构或者不规则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所述凹凸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凹凸结构能够增大所述粘接介质层和所述导光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增强所述粘接介质层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贴合强度,故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所述柔性电路板拱起时所述粘接介质层和所述导光板之间出现缝隙,从而,可以避免所述光源的光线通过所述缝隙直接进入背光显示区域造成的hotspot现象。
实施例二
参照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柔性电路板601、导光板602、位于导光板602和柔性电路板601之间的粘接介质层603以及位于柔性电路板601上、与导光板602和粘接介质层603相邻的光源604;其中,粘接介质层603与导光板602之间设有贴合加强结构605,贴合加强结构605为热熔胶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热熔胶结构能够增强粘接介质层603与导光板602之间的贴合强度,并且可以防止光源604发出的光线通过。
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背光模组完成装配之后,可以通过对粘接介质层603、导光板602的四周进行点胶形成所述热熔胶结构,所述热熔胶结构不仅可以增强粘接介质层603与导光板402之间的贴合强度,而且,可以防止光源604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热熔胶结构进入背光显示区域,从而可以避免所述背光显示区域形成hotspot现象。
可选地,所述热熔胶结构的材料可以为无影胶(Ultraviolet Rays glue,UV胶),UV胶具有粘接强度高、固化速度高、对环境空气无污染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塑料与塑料、塑料与玻璃、塑料与金属等材料的粘接。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他类型的热熔胶材料制作所述热熔胶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所述热熔胶结构的具体材料不做限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热熔胶结构不仅可以所述增强粘接介质层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贴合强度,故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所述柔性电路板拱起时所述粘接介质层和所述导光板之间出现缝隙,从而,可以避免所述光源的光线通过所述缝隙直接进入背光显示区域造成的hotspot现象;而且,所述热熔胶结构还可以防止光线通过所述热熔胶结构进入背光显示区域,从而可以避免所述背光显示区域形成hotspot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中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导光板可以为一体的结构,由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导光板为一体的结构,因此,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贴合强度较强,能够避免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导光板之间产生缝隙,从而,可以避免光线通过所述缝隙直接进入背光显示区域造成的hotspot现象。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所述导管板可以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进行加工,形成一体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背光模组。在所述移动终端中,所述背光模组可以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主板连接,并通过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上的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配合使用,给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提供光源。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可穿戴式设备等移动终端,本实用新型对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具体类型不做具体限定。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和一种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柔性电路板、导光板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的粘接介质层;其中
所述粘接介质层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贴合加强结构;
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粘接介质层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加强结构为凹凸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加强结构为热熔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结构的材料为UV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LED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介质层为双面胶带。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1720938678.3U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背光模组和移动终端 Active CN207122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38678.3U CN207122791U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背光模组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38678.3U CN207122791U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背光模组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22791U true CN207122791U (zh) 2018-03-20

Family

ID=61613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38678.3U Active CN207122791U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背光模组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227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0375A (zh) * 2019-07-24 2020-09-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0375A (zh) * 2019-07-24 2020-09-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43390A (zh) 显示屏组件、电子装置及显示屏组件的制作方法
CN20437727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5245648A (zh) 2.5d玻璃处理工艺、手机玻璃屏结构及手机
CN10963738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1838270U (zh) 一种led柔性显示屏
CN104235689A (zh) 前置面光源、制作方法及含有该前置面光源的显示装置
CN203644006U (zh) 一种内嵌式电容触摸屏
WO2021068395A1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3150970B (zh) Led显示装置
CN206332720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7122791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移动终端
CN105717708A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1698377U (zh) 具照明光源的触控板模块
CN102810018A (zh) 触控显示板
CN107561626A (zh) 一种导光结构和移动终端
CN201655215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logo发光装置
CN203453897U (zh) 一种led灯带
CN208239756U (zh) 一种基于cog技术的同屏双模仪表显示器
CN101634916B (zh) 具有图像层的触控面板结构
CN101446701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06363215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1986019A (zh) 一种拼图式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2838280U (zh) 薄膜感应器、包含该感应器的电容触摸屏及其终端产品
CN206547119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2488511U (zh) 触摸屏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