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21522U - 一种尾水提标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尾水提标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121522U CN207121522U CN201721073790.1U CN201721073790U CN207121522U CN 207121522 U CN207121522 U CN 207121522U CN 201721073790 U CN201721073790 U CN 201721073790U CN 207121522 U CN207121522 U CN 2071215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cessing system
- puies forward
- mark processing
- tail water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包括氧化系统和微滤床系统,所述氧化系统和微滤床系统连通。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目前城市生活污水提标改造工艺高成本、高管理以及水质提高幅度小等问题,与现有采用的臭氧活性炭滤池工艺相比,臭氧量节省60%,节能70%,无反冲洗排泥,无需专人管理,水质提高约2倍,出厂排放水可以达到地表水4或5类标准。本实用新型较普通湿地占地面积减少约70%,为未来污水厂双层建设节约用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水提标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为控制水污染,保护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和海洋等地面水以及地下水水质的良好状态,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发展,我国特制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通常被称为污水排放标准,它是根据受纳水体的水质要求,结合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对排入环境的废水中的水污染物和产生的有害因子所作的控制标准。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水排放还停留在1级B的排放标准,提标改造迫在眉睫,但现有主要提标改造还是采用臭氧活性炭滤池的深度处理方式,采用该工艺可实现1级A的排放标准,但是,运行成本很高,若想再提高出水水质则非常困难。而我国整体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很大破坏,自然净化能力非常弱,即使1级A的排放标准对于环境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对于黑臭河的形成也是不小的贡献。因此,排水水质的继续提高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无反冲洗排泥,无需专人管理,出水水质大幅提高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使得出厂排放水可以达到地表水4类或5类标准,以解决目前城市生活污水提标工艺高成本、高管理以及水质提高幅度小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包括氧化系统和微滤床系统,所述氧化系统和微滤床系统连通。
优选地,所述氧化系统包括臭氧机以及依次连通的配水区、预氧化区和集水井,所述臭氧机与所述预氧化区连通。
优选地,所述微滤床系统自上向下设有微滤区、缺氧区以及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与出水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臭氧机通过臭氧输送管与所述预氧化区连通。
优选地,所述臭氧输送管置于预氧化区内的端口设有臭氧扩散器。
优选地,所述臭氧输送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优选地,所述配水区与所述预氧化区之间设有第一溢流堰。
优选地,所述预氧化区与所述集水井之间设有第二溢流堰。
优选地,所述配水区内设有二沉池进水管。
优选地,所述预氧化区上部设有第一排泥管,下部设有第二排泥管。
优选地,所述集水井内安装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通过布水管与微滤区连通。
优选地,所述布水管上设有电磁流量计,用于测量水体流量。
优选地,所述布水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优选地,所述臭氧机通过管式曝气器与缺氧区连通。
优选地,所述管式曝气器与臭氧机连通的一端置于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之间。
优选地,所述微滤区内设有螺旋喷头。
优选地,所述微滤区内设有水生植物。
优选地,所述收集管上设有观察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包括氧化系统和微滤床系统,所述氧化系统和微滤床系统连通。本实用新型首先将污水厂难以继续生物降解的尾水内污染物通过氧化系统氧化破坏成小分子,然后经过喷洒曝气后再进入微滤床系统,污染物在微滤床系统内部可以深度生化处理,较快速碳滤池停留时间长约40倍。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目前城市生活污水提标改造工艺高成本、高管理以及水质提高幅度小等问题,与现有采用的臭氧活性炭滤池工艺相比,臭氧量节省60%,节能70%,无反冲洗排泥,无需专人管理,水质提高约2倍,出厂排放水可以达到地表水4或5类标准。本实用新型较普通湿地占地面积减少约70%,为未来污水厂双层建设节约用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主视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俯视示意图;
1-臭氧机;2-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二沉池进水管;5-臭氧气管;6-配水区;7-预氧化区;8-第一溢流堰;9-臭氧扩散器;10-第一排泥管;11-第二排泥管;12-集水井;13-第一溢流堰;14-提升泵;15-布水管;16-第三阀门;17-电磁流量计;18-管式曝气器;19-缺氧区;20-微滤区;21-收集管;22-螺旋喷头;23-观察孔;24-出水管;25-水生植物;26-臭氧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特征、技术手段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包括氧化系统和微滤床系统,所述氧化系统和微滤床系统连通。本实用新型将污水厂难以继续生物降解的尾水内污染物氧化破坏成小分子,然后经过喷洒曝气后再进入微滤床系统进行深度生化处理,解决目前城市生活污水提标改造工艺高成本、高管理以及水质提高幅度小等问题。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氧化系统包括臭氧机1以及依次连通的配水区6、预氧化区7和集水井12,所述臭氧机1与所述预氧化区7连通。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臭氧机1通过臭氧输送管26与所述预氧化区7连通。所述臭氧输送管26置于预氧化区7内的端口设有臭氧扩散器9。所述臭氧输送管26上设有第一阀门2和第二阀门3。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配水区6内设有二沉池进水管4,所述配水区6与所述预氧化区7之间设有第一溢流堰8,所述预氧化区7上部设有第一排泥管10,下部设有第二排泥管11。
实施中,污水厂二沉池出水通过二沉池进水管4收集到配水区6中,再经过第一溢流堰8均匀配水至预氧化区7内,臭氧机1生成臭氧通过臭氧扩散器9进入预氧化区7对难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再次预氧化破坏其分子链,尾气携带大部分颗粒物上浮经第一排泥管(也即气浮)10排出预氧化区7,重质颗粒物则经过第二排泥管11外排。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预氧化区7与所述集水井12之间设有第二溢流堰13。所述集水井12内安装有提升泵14,所述提升泵14通过布水管15与微滤床系统连通。实施中,经预氧化区7预氧化的水经过第二溢流堰13均匀配水至集水井12内,安装于集水井12内的提升泵14通过布水管15将预氧化水布至微滤床系统中。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布水管15上设有电磁流量计17,具体可用于测量水体流量。所述布水管15上还设有第三阀门16。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微滤床系统自上向下设有微滤区20、缺氧区19以及收集管21,所述收集管21与出水管24连接,将经过处理的尾水达标排放。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臭氧机1通过管式曝气器18与缺氧区19连通。所述管式曝气器18与臭氧机1连通的一端置于第一阀门2和第二阀门3之间。
实施中,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管式曝气器18定期向缺氧区19通入臭氧气体,对于积累在介质料周围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定期氧化处理,有效避免微滤区20的堵塞问题。本实用新型微滤区20内部通过设置再次氧化设备,使得污水厂尾水污染物去除效率达到40-50%。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微滤区20内设有螺旋喷头22,除高效富氧外也避免了中等菌团体的堵塞问题。
优选地,所述微滤区20内设有水生植物25。本实用新型微滤区20由多层次多介质及水生植物25构成生态平衡体,具有再次消化和反硝化功能。
本实用新型微滤床系统作为生态湿地的一个高效分支,具有独特的结构构造,通过自上向下设置含有水生植物的微滤区20、缺氧区19以及收集管21,能够有别于常规的快速碳滤池和普通湿地,形成独特的植物微生物生态平衡,污染物在其内部可以深度生化处理,较快速碳滤池停留时间长约40倍。本实用新型合理利用生物热能来缓解冬季低温微生物活性差的问题。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收集管21上设有观察孔23,以方便观察水质情况。
本实用新型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工作原理如下:污水厂二沉池出水通过二沉池进水管4收集到配水区6中,再经过第一溢流堰8均匀配水至预氧化区7内,将第一阀门2和第二阀门3打开,臭氧机1生成臭氧通过臭氧输送管26的臭氧扩散器9进入预氧化区7对难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再次预氧化破坏其分子链,尾气携带大部分颗粒物上浮经第一排泥管(也即气浮)10排出预氧化池,重质颗粒物则经过第二排泥管11外排,第三阀门16开通,预氧化水经提升泵14布水至微滤区20,微滤区20由多层次多介质及水生植物25构成生态平衡体,具有再次消化和反硝化功能,微滤区20内布水时采用了高效富氧螺旋喷头22,除高效富氧外也避免了中等菌团体的堵塞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缺氧区19通有管式曝气器18定期通入臭氧气体,对于积累在介质料周围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定期氧化处理,有效避免微滤区20的堵塞问题,经过处理的尾水通过收集管21送到出水管24达标排放。
综上,与现有采用的臭氧活性炭滤池工艺相比,本实用新型臭氧量节省60%,节能70%,无反冲洗排泥,无需专人管理,水质提高约2倍,出厂排放水可以达到地表水4或5类标准。本实用新型较普通湿地占地面积减少约70%,为未来污水厂双层建设节约用地。本实用新型合理利用生物热能来缓解冬季低温微生物活性差等问题,为污水厂全绿化工艺建设提供技术储备。
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以水工作介质进行描述,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其他液体或其它形态的物质作为工作介质达到治理目的的,也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8)
1.一种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系统和微滤床系统,所述氧化系统和微滤床系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系统包括臭氧机以及依次连通的配水区、预氧化区和集水井,所述臭氧机与所述预氧化区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床系统自上向下设有微滤区、缺氧区以及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与出水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机通过臭氧输送管与所述预氧化区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输送管置于预氧化区内的端口设有臭氧扩散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输送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区与所述预氧化区之间设有第一溢流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氧化区与所述集水井之间设有第二溢流堰。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区内设有二沉池进水管。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氧化区上部设有第一排泥管,下部设有第二排泥管。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内安装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通过布水管与微滤区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上设有电磁流量计,用于测量水体流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机通过管式曝气器与缺氧区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曝气器与臭氧机连通的一端置于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区内设有螺旋喷头。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区内设有水生植物。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水提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上设有观察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73790.1U CN207121522U (zh) | 2017-08-25 | 2017-08-25 | 一种尾水提标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73790.1U CN207121522U (zh) | 2017-08-25 | 2017-08-25 | 一种尾水提标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121522U true CN207121522U (zh) | 2018-03-20 |
Family
ID=61611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073790.1U Active CN207121522U (zh) | 2017-08-25 | 2017-08-25 | 一种尾水提标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12152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94549A (zh) * | 2019-11-14 | 2021-05-14 | 北京远浪潮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高负荷、防堵塞型轻质超高孔隙率植物滤床工艺技术及方法 |
CN113620540A (zh) * | 2021-09-06 | 2021-11-09 | 深圳市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 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循环系统 |
-
2017
- 2017-08-25 CN CN201721073790.1U patent/CN20712152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94549A (zh) * | 2019-11-14 | 2021-05-14 | 北京远浪潮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高负荷、防堵塞型轻质超高孔隙率植物滤床工艺技术及方法 |
CN113620540A (zh) * | 2021-09-06 | 2021-11-09 | 深圳市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 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循环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590508U (zh)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6830565A (zh) | 一种废水深度脱氮除碳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 |
CN103508640B (zh) | 一种废水处理和污泥减量稳定化的装置及其废水处理方法 | |
CN102161554A (zh) | 一种厌氧水解酸化和ao-sbr一体化污水处理反应池 | |
CN104710018A (zh) | 一种厌氧氨氧化细菌多相混培物的淹没式喷射回流快速扩增培养装置与方法 | |
CN112897835A (zh) | 一种将厌氧消化污泥驯化为Feammox功能污泥的制备装置及驯化方法 | |
CN207121522U (zh) | 一种尾水提标处理系统 | |
CN106517524B (zh) | 一种微曝气折流湿地滤池处理城镇污水的装置和方法 | |
CN111138046A (zh) | 一种基于深度提标的后置反硝化脱氮滤池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 |
CN207986978U (zh) | 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5645699A (zh) | 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 |
CN104528922A (zh) | 一种上向流式曝气生物滤池 | |
CN106336011A (zh) | 用连续式反冲洗反硝化深床滤池处理污水厂尾水的方法 | |
CN104591409B (zh) | 利用低c/n比干清粪养猪场废水的微氧生物处理装置处理养猪废水的方法 | |
CN201395543Y (zh) | 曝气沉淀式污水处理装置 | |
CN111115987A (zh) | 一种污水的准iv类水提标改造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 |
CN207973640U (zh) | 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205933394U (zh) | 一种中置好氧硝化、两端缺氧反硝化脱氮装置 | |
CN108862571A (zh) | 一种一体式生物曝气处理设备 | |
CN201825822U (zh) |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臭氧-baf集成反应装置 | |
CN205258129U (zh) | 一种小流量污水深度脱氮除磷装置 | |
CN205347127U (zh) | A2/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2894345U (zh) | 养殖场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1946685U (zh) | 一种基于深度提标的后置反硝化脱氮滤池装置 | |
CN205222939U (zh) | 一种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组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