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1298U - 一种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111298U CN207111298U CN201720836042.8U CN201720836042U CN207111298U CN 207111298 U CN207111298 U CN 207111298U CN 201720836042 U CN201720836042 U CN 201720836042U CN 207111298 U CN207111298 U CN 2071112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wind
- generator
- wind direction
- impeller
- lower wi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塔架、机舱、上风向发电单元和下风向发电单元,机舱设置在塔架的顶部,上风向发电单元和下风向发电单元均设置在机舱上;上风向发电单元包括上风向叶轮、上风向主轴和上风向发电机,上风向叶轮设置在机舱的前端,上风向叶轮通过上风向主轴与上风向发电机连接;下风向发电单元包括下风向叶轮、下风向主轴和下风向发电机,下风向叶轮设置在机舱的后端,下风向叶轮通过下风向主轴与下风向发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机组,风能利用率较高、发电效率较高、稳定性较高,有益于降低设备成本和度电成本,适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由于风力发电技术的飞速发展,风电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的风能利用率愈加重要。
目前主流风机分为两种,一种是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另一种是直驱风力发电机组,这两种风电机组采用的都是一个塔筒配套一个叶轮,以及一套发电机系统,由于塔筒造价昂贵,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了器材,而且单位土地面积上的风能利用率较低,发电效率亟待提高。
风机叶片的重量比较大,所以机舱的重心位于机舱的前端,并不是位于塔筒的轴线上,导致产生了不平衡,在静态动态过程中风力发电机组的稳定性均较差。
传统风机的叶轮都处于上风向,偏航动作时需要偏航驱动电机驱动对风,在对风动作时对于偏航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也很高。
鉴于此类情况,加大风电机组的单机发电量已经是现在各大风机厂商的工作重点,单纯的增加塔筒高度、增大叶轮直径会对风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也会增加成本。
因此,如何创设一种风能利用率较高、发电效率较高且稳定性较高的风力发电机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能利用率较高、发电效率较高且稳定性较高的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以克服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组,风能利用率较低,发电效率较低,并且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塔架、机舱、上风向发电单元和下风向发电单元,所述机舱设置在所述塔架的顶部,所述上风向发电单元和下风向发电单元均设置在所述机舱上;所述上风向发电单元包括上风向叶轮、上风向主轴和上风向发电机,所述上风向叶轮设置在所述机舱的前端,所述上风向叶轮通过所述上风向主轴与所述上风向发电机连接;所述下风向发电单元包括下风向叶轮、下风向主轴和下风向发电机,所述下风向叶轮设置在所述机舱的后端,所述下风向叶轮通过所述下风向主轴与所述下风向发电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风向发电单元还包括传动系统,所述上风向发电机采用双馈异步发电机,所述上风向主轴通过所述传动系统与所述双馈异步发电机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风向发电机采用永磁直驱同步发电机。
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风向叶轮与下风向叶轮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风向叶轮的直径小于所述下风向叶轮的直径。
进一步改进,所述风力发电机组为下风向偏航风力发电机组。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一个塔架上同时两组叶轮和两台发电机,两组叶轮同时、分别驱动两台发电机工作,在单位土地面积上能够捕获更多的风能,提高了风能利用率,并且节约了风力发电器材,降低了设备成本,降低了度电成本,并且上风向叶轮和下风向叶轮分置机舱前、后两端的结构,可以通过调节塔筒顶部法兰与机舱连接处的位置来实现平衡,上风向叶轮、下风向叶轮及机舱的重量相对平衡的作用在塔架上,使得该风力发电机组的稳定性相对较高,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2、上风向叶轮和下风向叶轮在风机运行时旋转方向相反,产生的陀螺力矩是相反的,部分力矩相互抵消,有益于提高偏航时的稳定性。
3、上风向叶轮直径要小于下风向叶轮直径,使得风经过上风向叶轮后仍然能够被下风向叶轮很好的利用,以提高下风向发电单元的发电效率。
4、由于下风向叶轮的直径较大,产生的力矩也较大,所以采用下风向偏航不需要偏航驱动装置就能够实现自动对风,对偏航系统的要求较小。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风向叶轮,2、上风向主轴,3、传动系统,4、上风向发电机,5、机舱,6、下风向发电机,7、下风向主轴,8、下风向叶轮,9、塔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塔架9、机舱5、上风向发电单元和下风向发电单元,机舱5设置在塔架9顶部,上风向发电单元和下风向发电单元均设置在机舱5上;上风向发电单元包括上风向叶轮1、上风向主轴2和上风向发电机4,上风向叶轮1设置在机舱5的前端,上风向叶轮1通过上风向主轴2与上风向发电机4连接;下风向发电单元包括下风向叶轮8、下风向主轴7和下风向发电机6,下风向叶轮8设置在机舱5的后端,下风向叶轮8通过下风向主轴7与下风向发电机6连接。
风从上风向叶轮1处吹来,以一定的速度和攻角作用于上风向叶轮1上,使上风向叶轮1产生转矩,驱动上风向主轴2旋转,将风能转化为旋转机械能,上风向主轴2带动上风向发电机4旋转,进而将旋转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然后在经过下风向叶轮8,下风向叶轮8再次将风能转化为旋转机械能,经过下风向主轴7的传递,带动下风向发电机6旋转,第二次将旋转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高了风能利用率和发电效率;并且由于上风向叶轮1和下风向叶轮8分别设置在机舱5的前、后两端,机舱5及上、下风向叶轮1、8的重量相对平衡的作用在塔架9上,使得该风力发电机组的稳定性相对较高。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上风向发电机4采用双馈异步发电机,上风向主轴2通过传动系统3与双馈异步发电机连接;下风向发电机6采用永磁直驱同步发电机,下风向主轴7直接与永磁直驱同步发电机连接。当然,上、下风向发电机4、6不仅限于采用双馈异步发电机和永磁直驱同步发电机。
为进一步提高风能的利用率,本实施例中下风向叶轮8与上风向叶轮1旋转方向相反,风经过上风向叶轮1后,短距离内空气的流动轨迹是一条螺旋线,沿主轴方向有径向的动能损失,采用下风向叶轮8与上风向叶轮1旋转方向相反的布置方式,能够获得更大的攻角,降低了气流损失,提高了气动效率。
并且由于上、下风向叶轮1、8旋转方向相反,使得上、下风向叶轮1、8旋转产生并传递到机舱5上的合力矩大幅降低,降低了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对风动作时的陀螺力矩,有益于提高偏航时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将上风向叶轮1的直径设置成小于下风向叶轮8的直径,使得风经过上风向叶轮1后仍然能够被下风向叶轮8很好的利用,以提高下风向发电单元的发电效率。作为优选方案,该风力发电机组为下风向偏航风力发电机组,由于下风向叶轮8的直径较大,产生的力矩也较大,所以采用下风向偏航不需要偏航驱动装置就能够实现自动对风。
本实用新型的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风能利用率较高、发电效率较高、稳定性较高,且偏航时不需要驱动装置就能够实现自动对风,有益于降低设备成本和度电成本,适于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塔架、机舱、上风向发电单元和下风向发电单元,所述机舱设置在所述塔架的顶部,所述上风向发电单元和下风向发电单元均设置在所述机舱上;
所述上风向发电单元包括上风向叶轮、上风向主轴和上风向发电机,所述上风向叶轮设置在所述机舱的前端,所述上风向叶轮通过所述上风向主轴与所述上风向发电机连接;
所述下风向发电单元包括下风向叶轮、下风向主轴和下风向发电机,所述下风向叶轮设置在所述机舱的后端,所述下风向叶轮通过所述下风向主轴与所述下风向发电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向发电单元还包括传动系统,所述上风向发电机采用双馈异步发电机,所述上风向主轴通过所述传动系统与所述双馈异步发电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风向发电机采用永磁直驱同步发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向叶轮与下风向叶轮旋转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向叶轮的直径小于所述下风向叶轮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为下风向偏航风力发电机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36042.8U CN207111298U (zh) | 2017-07-11 | 2017-07-11 | 一种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36042.8U CN207111298U (zh) | 2017-07-11 | 2017-07-11 | 一种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111298U true CN207111298U (zh) | 2018-03-16 |
Family
ID=61575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836042.8U Active CN207111298U (zh) | 2017-07-11 | 2017-07-11 | 一种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11129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20227A (zh) * | 2017-07-11 | 2017-09-01 |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 |
-
2017
- 2017-07-11 CN CN201720836042.8U patent/CN20711129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20227A (zh) * | 2017-07-11 | 2017-09-01 |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564525B1 (en) | Vertical shaft wind power generator driving device for self-adaptive variable-propeller, and wind power generator | |
CN207229300U (zh) | 大功率风力发电系统 | |
CN207111298U (zh) | 一种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 | |
CN107120227A (zh) | 一种双叶轮、双发电机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 | |
CN110513244A (zh) |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全方向可调的风轮装置 | |
CN213144660U (zh) | 一种大功率垂直轴风电机组 | |
CN201650615U (zh) | 双轮高效微风发电装置 | |
CN201982251U (zh) | 一种帆式垂直轴高效率风能转换设备 | |
CN202900531U (zh) | 带叶片配重的垂直轴偏距式风力机 | |
CN205841099U (zh) | 小型便携风力发电机 | |
CN201934257U (zh) | 一种混合有太阳能收集装置的风力发电机叶轮结构 | |
CN201103511Y (zh) | 一种可变桨风轮 | |
CN210371011U (zh) | 一种新型水平轴双转子风力发电机 | |
CN204805038U (zh) | 一种双驱动风力发电装置 | |
CN209275238U (zh) | 具有引导功能的风电机舱轮毂运输支架 | |
CN202971048U (zh) | 直驱式风力发电设备 | |
CN208046499U (zh) | 一种减噪太阳能风力发电机 | |
CN202756173U (zh) | 一种可调速的风轮 | |
CN112096571A (zh) | 一种大功率垂直轴风电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322199A (zh) | 一种风能机 | |
CN221003014U (zh) | 一种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 |
CN111188726A (zh) | 一种新型水平轴双转子风力发电机 | |
CN205370858U (zh) | 一种自动跟随风力发电装置 | |
CN216131026U (zh) | 增速管筒水平轴换向传动风力发电系统 | |
CN202883240U (zh) | 叶片轴竖直的偏距式垂直轴风力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