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5353U - 一种石墨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换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95353U CN207095353U CN201720861890.4U CN201720861890U CN207095353U CN 207095353 U CN207095353 U CN 207095353U CN 201720861890 U CN201720861890 U CN 201720861890U CN 207095353 U CN207095353 U CN 2070953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phite
- housing
- gear
- bearing
- temperature med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石墨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有高温介质入口,底部有高温介质出口,壳体的上下分别有上盖板位于高温介质入口下方、下盖板位于高温介质出口上方,均与壳体的内壁紧密接触,且上下盖板分别与轴承I、轴承II紧密连接,轴承内圈置有石墨块,石墨块上分布有纵向孔,石墨波节管通过插在上下纵向孔而固定,石墨波节管的中部设有齿轮I,齿轮I与齿轮II啮合传动,齿轮II穿出壳体与置于壳体外部的防水电机连接,电机置于壳体外封闭电机壳内,下石墨块上方通向壳体外设有进水口,出水口位于上石墨块下方通向壳体外,石墨波节管增大了换热面积,使换热效果提高,齿轮的啮合传动,带动石墨波节管转动,增加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换热器。
背景技术
石墨换热器是传热组件用石墨制成的换热器,制造换热器的石墨应具有不透性﹐常用浸渍类不透性石墨和压型不透性石墨。石墨换热器工作原理为:根据石墨的耐酸腐蚀性和良好的热传导性能,用石墨制成倒流器件,当两种介质彼此通过时,高温介质不断地把热量传给石墨换热器,低温介质不断从换热器得到热量,从而实现了热交换。根据石墨的特点,目前石墨换热器在冷轧酸洗线、化工、石油及农药等行业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石墨换热器按其结构可分为块孔式、管壳式和板式3种类型。
块孔式:由若干个带孔的块状石墨组件组装而成。其优点是结构强度高,换热安全,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块孔式换热块拼接形成换热芯体,石墨使用量大,成本较高,且冷却介质通道与高温酸液通道之间的间隔较大,冷却效果不佳。
管壳式:按结构又分为固定式和浮头式两种。其优点是石墨管直接与冷却介质接触,换热面积较大,换热效果较好,石墨使用量较少,缺点是结构强度较低,石墨管易破坏。
板式﹕板式换热器用石墨板粘结制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石墨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换热安全,换热管面积大,换热效率高,换热效果好,密封性能好的特点。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高温介质入口,底部设有高温介质出口,上盖板位于高温介质入口下方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上盖板的下端面与轴承I的上端面紧密连接,所述轴承I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紧密连接,所述轴承I内圈置有上石墨块,所述上石墨块上分布有上纵向孔,下盖板位于高温介质出口上方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下盖板的上端面与轴承II的下端面紧密连接,所述轴承II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紧密连接,所述轴承II内圈置有下石墨块,所述下石墨块上分布有下纵向孔,石墨波节管一端插入所述上石墨块上纵向孔,另一端插入所述下石墨块的下纵向孔,所述石墨波节管的中部设有齿轮I,所述齿轮I与齿轮II啮合传动,所述齿轮II穿出壳体与置于壳体外部的电机连接,所述壳体外部密封安装有电机壳,电机置于电机壳内,所述电机为防水电机,位于所述下石墨块上方通向壳体外设有进水口,出水口位于所述上石墨块下方通向壳体外,所述高温介质入口、石墨波节管及高温介质出口三者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均呈圆环状。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I和轴承II为同轴心。
进一步地:所述上石墨块与所述上盖板之间、下石墨块与所述下盖板之间均有密封圈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I与所述齿轮II啮合传动,且传动比为1:5。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波节管的波节比p/D为2.8;p为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D为石墨波节管非波形段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石墨换热器,选择采用石墨波节管具有耐酸腐蚀性和良好的热传导性能,且增大了换热面积,从而使换热效果提高;本实用新型齿轮I与齿轮II的啮合传动,带动石墨波节管转动,增加了工作效率。盖板与轴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保证了由高温介质入口进入的介质不会产生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盖板与上石墨块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2-高温介质入口;3-高温介质出口;4-上盖板;5-轴承I;6-上石墨块;7-上纵向孔;8-下盖板;9-轴承II;10-下石墨块;11-石墨波节管;12-齿轮I;13-齿轮II;14-电机;15-进水口;16-出水口;17-下纵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在图1至图2中,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石墨换热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高温介质入口2,底部设有高温介质出口3,上盖板4位于高温介质入口2下方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上盖板4的下端面与轴承I5的上端面紧密连接,所述轴承I5与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紧密连接,所述轴承I5内圈置有上石墨块6,所述上石墨块6上分布有上纵向孔7,下盖板8位于所述高温介质出口3上方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下盖板8的上端面与轴承II9的下端面紧密连接,所述轴承II9与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紧密连接,所述轴承II9内圈置有下石墨块10,所述下石墨块10上分布有下纵向孔17,石墨波节管11一端插入所述上石墨块上纵向孔7,另一端插入所述下石墨块的下纵向孔17,所述石墨波节管11的中部设有齿轮I12,所述齿轮I12与齿轮II13啮合传动,所述齿轮II13与电机14连接,位于所述下石墨块10上方通向壳体1外设有进水口15,出水口16位于所述上石墨块下方通向壳体1外,所述高温介质入口2、石墨波节管11及高温介质出口3三者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上盖板4与所述下盖板8均呈圆环状。
具体地,所述轴承I5和轴承II9为同轴心。
具体地,所述上石墨块与所述上盖板之间、下石墨块与所述下盖板之间均有密封圈进行密封。
具体地,所述齿轮I12与所述齿轮II13啮合传动,且传动比为1:5。
具体地,所述石墨波节管11的波节比p/D为2.8;p为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D为石墨波节管11非波形段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介质通过高温介质入口进入,经过上盖板,上石墨块的纵向孔流入石墨波节管中,经下石墨块和下盖板,介质在高温介质出口流出;冷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出水口流出;电机带动齿轮II转动,齿轮II与齿轮I通过啮合传动,带动石墨波节管一起转动,从而实现换热效果提高。
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这种石墨换热器结构较简单,操作可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石墨换热器耐腐蚀性能好,传热面不易结垢,传热性能良好,石墨比重小重量轻。
Claims (6)
1.一种石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高温介质入口(2),底部设有高温介质出口(3),上盖板(4)位于高温介质入口(2)下方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上盖板(4)的下端面与轴承I(5)的上端面紧密连接,所述轴承I(5)与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紧密连接,所述轴承I(5)内圈置有上石墨块(6),所述上石墨块(6)上分布有上纵向孔(7),下盖板(8)位于高温介质出口(3)上方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下盖板(8)的上端面与轴承II(9)的下端面紧密连接,所述轴承II(9)与壳体(1)内壁固定紧密连接,所述轴承II(9)内圈置有下石墨块(10),所述下石墨块(10)上分布有下纵向孔(17),石墨波节管(11)一端插入所述上石墨块上纵向孔(7),另一端插入所述下石墨块的下纵向孔(17),所述石墨波节管(11)的中部设有齿轮I(12),所述齿轮I(12)与齿轮II(13)啮合传动,所述齿轮II(13)穿出壳体与置于壳体外部的电机(14)连接,所述壳体外部密封安装有电机壳,电机置于电机壳内,所述电机(14)为防水电机,位于所述下石墨块(10)上方通向壳体(1)外设有进水口(15),出水口(16)位于所述上石墨块(6)下方通向壳体(1)外,所述高温介质入口(2)、石墨波节管(11)及高温介质出口(3)三者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4)与所述下盖板(8)均呈圆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I(5)和轴承II(9)为同轴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石墨块(6)与所述上盖板(4)之间、下石墨块(10)与所述下盖板(8)之间均有密封圈进行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I(12)与所述齿轮II(13)啮合传动,且传动比为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波节管(11)的波节比p/D为2.8;p为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D为石墨波节管(11)非波形段的直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61890.4U CN207095353U (zh) | 2017-07-14 | 2017-07-14 | 一种石墨换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61890.4U CN207095353U (zh) | 2017-07-14 | 2017-07-14 | 一种石墨换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95353U true CN207095353U (zh) | 2018-03-13 |
Family
ID=61545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861890.4U Active CN207095353U (zh) | 2017-07-14 | 2017-07-14 | 一种石墨换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09535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06279A (zh) * | 2019-04-18 | 2019-07-12 | 绍兴柯桥佳宇兴腾染整有限公司 | 一种印染废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
CN113035387A (zh) * | 2021-03-05 | 2021-06-25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高效运行的pcs长期冷却水箱 |
-
2017
- 2017-07-14 CN CN201720861890.4U patent/CN20709535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06279A (zh) * | 2019-04-18 | 2019-07-12 | 绍兴柯桥佳宇兴腾染整有限公司 | 一种印染废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
CN113035387A (zh) * | 2021-03-05 | 2021-06-25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高效运行的pcs长期冷却水箱 |
CN113035387B (zh) * | 2021-03-05 | 2022-11-18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高效运行的pcs长期冷却水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23512B (zh) | 具有分时冷却及加热功能的层叠式组合换热器 | |
CN102620582A (zh) | 一种能够实时监测泄漏的安全性换热器 | |
CN207095353U (zh) | 一种石墨换热器 | |
CN106160341A (zh) | 具有直冷结构的电机 | |
CN106500532A (zh) | 一种螺旋式微通道换热器 | |
CN114111417B (zh) |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 |
CN205940230U (zh) | 一种压缩空气用水冷却器 | |
CN212658118U (zh) | 翅片换热器 | |
CN110186025A (zh) | 一种熔盐电蓄热锅炉 | |
CN218821800U (zh) | 一种换热器组件 | |
CN219064219U (zh) | 一种采用螺旋折流板的高效换热器 | |
CN215261301U (zh) | 一种异形管板结构 | |
CN213841839U (zh) | 一种大通量石墨换热器 | |
CN109297321A (zh) | 一种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用多组份防爆换热装置 | |
CN202993918U (zh) | 一种壁挂炉换热器 | |
CN211717223U (zh) | 冷却器 | |
CN217636940U (zh) | 一种新下法兰结构的水冷热屏 | |
CN202196640U (zh) | 一种变压器用的冷却装置 | |
CN114485218A (zh) | 一种下密上疏双螺旋翅片换热器 | |
CN218916010U (zh) | 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 |
CN221259587U (zh) | 一种双层冷却的列管式冷却装置 | |
CN106767053B (zh) | 板式换热器 | |
CN206095001U (zh) | 一种换热器 | |
CN214307695U (zh) | 一种串联式制冷换热器 | |
CN107490311B (zh) | 自驱式磁流体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19 Address after: 154200 graphite Industrial Park, Luobei County, Hegang, Heilongjiang Patentee after: Luobei Olympic star's novel material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158200 No. 16, 8510 farm, Jidong County, Jixi, Heilongjiang 16 Patentee before: Heilongjiang Aoyv Graphite Deep-Processing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