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1066U -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 - Google Patents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91066U CN207091066U CN201720603825.1U CN201720603825U CN207091066U CN 207091066 U CN207091066 U CN 207091066U CN 201720603825 U CN201720603825 U CN 201720603825U CN 207091066 U CN207091066 U CN 2070910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hole
- water generator
- water
- prot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8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Glycerine Chemical compound OCC(O)CO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YAPQBXQYLJRXSA-UHFFFAOYSA-N theobromine Chemical compound CN1C(=O)NC(=O)C2=C1N=CN2C YAPQBXQYLJRXSA-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2
- 229960004559 theobromine Drugs 0.000 abstract 1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3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868 electroly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378 acidif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GPRLSGONYQIRFK-UHFFFAOYSA-N hydron Chemical compound [H+] GPRLSGONYQIRF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CDBYLPFSWZWCQE-UHFFFAOYSA-L Sodium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Na+].[Na+].[O-]C([O-])=O CDBYLPFSWZWCQE-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1768 cat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M 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27 in vivo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41 cation exchan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92 diminish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651 drink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20188 drinking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Calcium Chemical compound [Ca]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ZAMOUSCENKQFHK-UHFFFAOYSA-N Chlorine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l] ZAMOUSCENKQFH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3351 Melan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KJTLSVCANCCWHF-UHFFFAOYSA-N Ruthenium Chemical compound [Ru] KJTLSVCANCCWH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HCHKCACWOHOZIP-UHFFFAOYSA-N Zinc Chemical compound [Zn] HCHKCACWOHOZI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450 an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00 asep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87 bubb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5 calc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1 calc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555 catalytic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9522 cellular me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0 chlo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1 chl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17 excl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438 eyes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furose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S(=O)(=O)N)=CC(C(O)=O)=C1NCC1=CC=CO1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h2o 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09 hai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02 health proble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ZSJDYOACSA-N heavy water Substances [2H]O[2H] XLYOFNOQVPJJNP-ZSJDYOAC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54 immer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737 immune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039 immun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38 in vitro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0 me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07 metabol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0755 minera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477 pH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UPIXZLGONUBZLK-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Pt] UPIXZLGONUBZL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254 radic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647 re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7 ruthe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53 tox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65 toxin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3 trace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619 trace minera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87 whit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01 zin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5 zinc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质子水发生器、一种应用该质子水发生器的盛水容器,该质子水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腔体;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阳极电极、阴极电极、及设于所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之间的隔膜,隔膜将所述腔体分隔成容纳阴极电极的阴极室和容纳阳极电极的阳极室,所述壳体还开设有至少一第一通孔和至少一第二通孔,所述阴极室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所述阳极室通过第二通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质子水发生器,可酸碱水分离,并且可对酸碱性水进行双重利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质子水发生器、一种应用该质子水发生器的盛水容器。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水占人体的百分之七十,水质影响体质,水质决定健康,饮用水水质关系着全家人的生命健康,不容忽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的问题,水作为人类身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生存的重要资源,饮用水的健康也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关注。质子水,日本称作“水素水”,也叫富氢水,顾名思义就是水中含有氢离子,氢离子可以中和体内多余的活性氧,结合成水排除体外,帮助细胞新陈代谢,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美白以及祛斑等。
目前市场上提出的一种生成质子水的核心机,即质子水发生器,不能对酸碱水进行分离,导致不能对生成的酸碱性水进行双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质子水发生器,旨在使其能进行酸碱水分离,对生成的酸碱性水进行双重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质子水发生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腔体;
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阳极电极、阴极电极、及设于所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之间的隔膜,隔膜将所述腔体分隔成容纳阴极电极的阴极室和容纳阳极电极的阳极室,所述壳体还开设有至少一第一通孔和至少一第二通孔,所述阴极室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所述阳极室通过第二通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质子水发生器包括: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盖、中壳、及底盖,所述上盖、中壳及底盖共同形成所述腔体,所述上盖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中壳开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中壳包括至少两层壳壁,所述至少两层壳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阳极电极和/或所述阴极电极设置为板状式网状结构或板式多孔结构。
优选地,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吸水棉,所述吸水棉容纳于所述阳极室。
优选地,所述阳极电极凸设有第一导电柱,所述阴极电极凸设有第二导电柱,所述隔板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阳极电极设有让位孔,所述第一导电柱容纳于一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导电柱穿过所述让位孔容纳于另一所述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蓄电池,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或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蓄电池和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的电控板,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电控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按钮开关、和/或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的充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盛水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如上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所述质子水发生器可拆卸地部分/完全容纳于所述容器本体内,所述质子水发生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腔体;
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阳极电极、阴极电极、及设于所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之间的隔膜,隔膜将所述腔体分隔成容纳阴极电极的阴极室和容纳阳极电极的阳极室,所述壳体还开设有至少一第一通孔和至少一第二通孔,所述阴极室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所述阳极室通过第二通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隔膜将第一腔体分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
在阳极室中,阳极电极在直流电正电位的作用下,生成氧气,同时由于OH-(氢氧根离子)的减少,并使水的pH值变小,显弱酸性。
在阴极室中,阳极室的H+(氢离子)透过隔膜到达阴极室和原有的H+(氢离子),一起在直流电负电位的作用下,生成氢气,同时由于OH-(氢氧根离子)的增加,并使水的pH值变大,显弱碱性。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组件容纳于壳体的腔体内,电极组件的隔膜将腔体分隔为容纳阴极电极的阴极室和容纳阳极电极的阳极室,所述壳体还开设有至少一第一通孔和至少一第二通孔,所述阴极室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所述阳极室通过第二通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阴极电极生成的弱碱性水可通过第一通孔流出,供用户饮用;阳极电极生成的弱酸性水储存于阳极室,可通过第二通孔倒出使用,以可对弱碱性水和弱酸性水进行双重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质子水发生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图1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质子水发生器一实施例中中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质子水发生器一实施例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质子水发生器一实施例中电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水杯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9为花瓶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10为水壶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11为鱼缸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鱼缸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浴缸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质子水发生器 | 25 | 吸水棉 |
10 | 壳体 | 26 | 第一密封胶圈 |
11 | 上盖 | 27 | 第二密封胶圈 |
12 | 中壳 | 28 | 螺母 |
13 | 底盖 | 29 | 垫片 |
14 | 隔板 | 30 | 电源组件 |
15 | 腔体 | 31 | 蓄电池 |
151 | 第一腔体 | 32 | 电控板 |
1510 | 阴极室 | 33 | 按钮开关 |
1511 | 阳极室 | 34 | 充电接口 |
152 | 第二腔体 | 35 | 引线片 |
111 | 第一通孔 | 131 | 凸块 |
112 | 管口 | 1212 | 卡槽 |
121 | 壳壁 | 1213 | 锯齿形结构 |
1211 | 加强筋 | 40 | 螺钉 |
122 | 安装孔 | 1214 | 安装柱 |
151a | 第一腔体的底壁 | 200 | 水杯 |
20 | 电极组件 | 300 | 花瓶 |
21 | 阳极电极 | 400 | 水壶 |
211 | 第一导电柱 | 401 | 壶盖 |
22 | 阴极电极 | 402 | 壶体 |
221 | 第二导电柱 | 500 | 鱼缸 |
23 | 隔膜 | 600 | 浴缸 |
24 | 支架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出一种质子水发生器100,所述质子水发生器100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有腔体15;
电极组件20,所述电极组件20设于所述腔体15内;所述电极组件20包括阳极电极21、阴极电极22、及设于所述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之间的隔膜23,隔膜23将所述腔体15分隔成容纳阴极电极22的阴极室1510和容纳阳极电极21的阳极室1511,所述壳体10还开设有至少一第一通孔111和至少一第二通孔,所述阴极室1510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壳体10外部连通,所述阳极室1511通过第二通孔与所述壳体10外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隔膜23将腔体15分隔成阴极室和1510阳极室1511:
在阳极室1511中,阳极电极21在直流电正电位的作用下,生成氧气,同时由于OH-(氢氧根离子)的减少,并使水的pH值变小,显弱酸性。
阳极反应:(4OH-)-(4e-)=2H2O+O2↑,放出氧气。
在阴极室1510中,阳极室1511的H+(氢离子)透过隔膜15到达阴极室1510和原有的H+(氢离子),一起在直流电负电位的作用下,生成氢气,同时由于OH-(氢氧根离子)的增加,并使水的pH值变大,显弱碱性。
阴极反应:2H++2e-=H2↑
阴极室1510生成的具有活性的弱碱性水和氢气通过第一通孔111流出,供用户饮用;阳极室1511的弱酸性水留在阳极室1511。到此,已实现酸碱水不能互动以实现酸碱水分离。
可以理解地,阴极室1510中阴极电极22电解水有如下特点及功用:
1.呈弱碱性,能中和体内各种酸性代谢物,防止体质酸性化,消除多种疾病隐患;
2.消除体内过多“自由基”对人体侵害,延缓组织器官衰老。
3.渗透力与溶解力强,有效促进新陈代谢,对人体进行“体内清洗”,迅速排除体内毒素,提高人体免疫机能。
4.含电解态矿物质(如钙、镁、锌等),易于人体吸收,有效补充微量矿物元素。
5.含氧量高,迅速补充运动中丧失的氧分;使花、鱼特别鲜活。
阳极室1511中阳极电极21电解水有如下的特点及功用:
1.呈弱酸性,符合人体表皮的酸度要求,能有效清除毛孔内污垢,收敛皮肤,增强弹性,可用于美容护理。
2.酸性电解水,有较好的抑除菌毒功效,可用来清洗身体及其他日常用品,可收敛割伤口,迅速止血除菌,并可有效处理皮肤炎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通孔,使得当需要使用时,阳极室1511生成的弱酸性水可通过第二通孔排出,可供用户使用。
综上以达到双重使用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地,由于质子水发生器100设有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壳体外部连通,从而该质子水发生器100应用安装在盛水容器内时,一般可配备气管将第二通孔与盛水容器外部连通,防止普通水进入到阳极室1511内。或者采用收集装置,如收集袋、收集瓶等,使得阳极室1511生成的氧气可回收利用,可以理解地,阳极室1511的阳极电极21电解水时除了生成的氧气外,还会生成臭氧、氯气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通过气管或收集装置收集,使得这些有害物质不被饮用。
可以理解地,隔膜15通常采用阳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为聚丙烯纤维材质,它只允许阳离子H+(氢离子)通过,而阻止阴离子通过,水和气体基本不能通过,只能稍微渗透。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地,所述腔体15内容置有隔板,隔板14将腔体15隔开成第一腔体151和第二腔体152,保证第一腔体151中的水不能进入第二腔体152,该第一腔体151相当于质子水生成区,及电极组件设置于第一腔体151,该第二腔体152相当于电路区,电路区设有电源组件,为电极组件提供直流电,该第一通孔111相当于质子水生成区的进出水口,该第二通孔相当于排气孔和阳极室的排水口。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地,质子水发生器100的形状可以为圆柱形、球形、方形、甚至是多边形或异形形状。参照图2和图3,以质子水发生器100的形状为圆柱形列举一实施例:
阳极电极21、阴极电极22、隔膜23、以及支架24均为板式圆盘状,该阳极电极21、阴极电极22、隔膜23、以及支架24的面积大小与第一腔体15的面积相等,安装顺序:分别是阳极电极22、隔膜23、支架24、阴极电极22装入第一腔体15,由于面积相等,隔膜23将第一腔体15分隔成阴极室1510和阳极室1511,水流进阴极室1510经过阴极电极22的网孔再通过隔膜23进入阳极室1511,阳极室1511中阳极电极21与第一腔体15的底壁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用于容纳经阳极电极21电解后从阳极电极21孔隙流出的弱酸性水。
参照图8,以应用于一普通水杯200为例:开启质子水发生器100的电源组件30,将质子水发生器100直接放入该水杯200中,当水杯200中有水时,水会从第一通孔111进入至第一腔体151,并通过电极组件20进行电解,电解产生的质子水又会从第一通孔111流出进入水杯中,如此不断交互最终将普通水变成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质子水。此时,要配有气管,气管一端连通第二通孔,气管的另一端处于水杯外。
当然该质子水发生器100还可以作为水杯200的底座,壳体10直接连接水杯的杯体,此时,第二通孔直接与大气压连通,但需要防止阳极室的水漏出,通常设定电极组件的工作时间,到达预设时间停止工作,从而根据生产的水量,将第二通孔设置在水位的上面,由于气体密度小可以通过,而液体就不能通过,当然还可以设置一气液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质子水发生器100,作为生成质子水的核心机,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生成质子水的容器、装置、设备中,如水杯200、花瓶300、水壶400、鱼缸500、浴缸600、饮水机、净水器、茶壶、自来水管道、淋浴头、水龙头、水机的管道、水箱等,该质子水发生器100相当于发动机一样,需要动力的机器设备都可以安装上发动机提供动力。该质子水发生器100的实用新型构思又类似于热得快的实用新型,作为加热的核心部件,成本比专门的加热水壶低很多。该质子水发生器100应用广泛,且具有互换性,可实现标准化生产。从设计看,可以根据应用的产品设计出一批具有互换性的标准的质子水发生器100,如此将简化设计工作量,缩短周期。从制造看,质子水发生器100的零、部件可分别同时加工,有利于实现专业化协作生产,使生产效率高,降低成本。从装配看,安装简单,有利于装配过程连续顺利地进行,提高装配生产效率。从使用看,方便维修,缩短修理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同理,在本实施例中,质子水发生器100应用在水壶400中,参照图9和图10,水壶400包括壶体402和盖合所述壶体402的壶盖401,质子水发生器100可以直接放入或粘在壶体402内的底壁,参照图10质子水发生器100还可以应用在花瓶300中,花瓶300底部设有容置槽,质子水发生器100可以直接放入或粘在容置槽内。参照图11、12、13,如鱼缸500和浴缸600内可以放入,或粘入质子水发生器100,或在鱼缸500和浴缸600内设置设备质子水发生器的特定的安装结构,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本实施例中,该质子水发生器100的壳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盖11、中壳12、及底盖13,所述中壳12设有所述腔体15,所述上盖11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一通孔111,所述中壳开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二通孔。
其中,该上盖11、中壳12以及底盖13可一体成型,当然还可以将上盖11和/或底盖13与中壳12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当上盖11设置成与中壳12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时,方便上盖11更换,可以理解地,上盖11设有第一通孔111,该第一通孔111相当于质子水发生器100的进出水口,该第一通孔111的大小形状均可随意变换,也即上盖11的出入水口可以设计成不同图案形状,适用于水杯、花瓶400、鱼缸500、浴缸600等,尤其是透明的水杯、花瓶400、鱼缸500,由于电解时有气体排出,从而透过水杯可以看到冒不同水泡,给人一种视觉享受。参照图1和图6,图1和图6中质子水发生器100的上盖11不同使得水杯中形成水泡不同,图6上盖11凸设有两个管口112,该两管口112对应与两个第一通孔111连通进而与第一腔体151连通,带有该上盖11的质子水发生器100放入水杯中,使得杯中会像喷泉似得冒泡。
其中,根据应用不同上盖11可以配备多种,如图1和图6中两种,图1中的上盖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11,该第一通孔111为圆形孔和条形孔,该圆形孔沿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中间设有呈间隔设置的圆弧形条形孔,形成图案状。图6中的上盖11凸设有两个管口112,其中,该两个管口112可设置为橡胶口采用标准橡胶管道的尺寸设置,比如接到净水器管道上,就根据净水器的管道标准设计,保证能接上。当然,净水器内部有水箱,质子水发生器100还可以装入净水器的水箱内部,此时图3和图6中的两种上盖11均可以使用,当然上盖11的第一通孔111还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当底盖13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于中壳12时,方便对第二腔体152内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更换维修。
参照图2、图4、图5,底盖13与中壳12的连接方式为:所述底盖13凸设有凸块121,所述中壳12的壳壁设有卡槽1212,所述凸块121与所述卡槽卡合1212。
可以理解地,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该质子水发生器100可分为不同系列,比如应用于冷水和热水中,该质子水发生器100可分为只应用于冷水系列,和冷热水均适用系列。从而其采用的结构设计也不同。针对冷水系列,该质子水发生器100的壳体10无需进行防热的结构设计,壳体10的厚度可从经济性问题考虑满足条件情况下厚度越薄制造成本越低为准。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中壳12设置至少两层壳壁121,至少两壳壁121之间形成有间隙。
本技术方案主要针对冷热均可适用系列,通过设置成双壳体10或多壳体10结构,电源组件30的各电子元器件装在壳体10的内壁,内壁与外壁之间有间隙使得该质子水发生器100放入热水中时温度不易传导至内部,如此可防止第二腔体152内部温度过高烫坏电源组件30中的各电子元器件,保证了各电子元器件能长时间稳定工作。
其中,壳体10的外壁还可采用导热系数小的轻质保温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地,所述电极组件20包括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的形状通常可以为平板式的如饼状、环状、片状;立体式的如球状、柱状,棒状等。
优选地,所述阳极电极21和/或所述阴极电极22设置为板状式网状结构或板式多孔结构。使得电极的接触面积大,电解效果好,且电解时产生的质子水具有更多的细微气泡,使水更具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的形状通常可以为平板式的如饼状、环状、片状;立体式的如球状、柱状,棒状等。
进一步地,为了延长电极使用寿命和提高电解效率,阳极电极21上涂有钛、钌等氧化物涂层或者铂金属(白金)涂层;阴极电极22由不锈钢网制成,阴极电极22上面涂有镍涂层,具有催化加速电解反应,降低析氢过电位的特性。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电解效果更佳,将所述阳极电极21和/或所述阴极电极22的厚度设置为1~10毫米。
可以理解地,理论上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距离越近越好,但必须不能接触发生短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阳极电极21和所述阴极电极22邻近所述阳离子隔膜23设置。将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紧密的设置既可以减小水对阳离子隔膜23的冲击,又可以使得电压能设置的更低,更加节能环保。
进一步地,当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采用板式网状或板式多孔结构时,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的表面无法做很平整,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之间设置隔膜23,当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夹紧隔膜23时会导致隔膜23变形,扭曲。在本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在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之间设置支架24,用于将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隔开,避免隔膜23变形扭曲。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4设有用于安装阴极电极22的安装槽。便于阴极电极22安装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20还包括吸水棉25,所述吸水棉25容纳于所述阳极室1511,也即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151a与所述阳极电极21之间。如此可以使得阳极电极21在工作过程一直都可以接触到水,水不易很快流失。
具体的,参照图2,阳极室1511设有阶梯槽,吸水棉25安装于阶梯槽的搭肩处,吸水棉25与第一腔体的底壁151a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用于容置阳极电极21电解后产生的酸性水。
在本实施例中,吸水棉25采用无毒环保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阳极电极21凸设有第一导电柱211,所述阴极电极22凸设有的第二导电柱221,所述隔板14设有两个第二通孔122,所述阳极电极21设有让位孔,所述第一导电柱211容纳于一所述第二通孔122,所述第二导电柱221穿过所述让位孔容纳于另一所述第二通孔122。
为防止水进入第二腔体152,一般第二通孔122会通过密封件进行密封设置。
具体地,每一第二通孔122容纳有一第一密封胶圈26,第一导电柱211和第二导电柱221穿过第一密封胶圈26容纳于第二通孔122中。
可以理解地,电极组件20和电源组件30的连接的方式还可以直接采用导线进行连接。对应的,采用密封胶密封第二通孔122。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组件20还包括螺母28,所述的第一导电柱211和第二导电柱221的自由端穿过第二通孔122,且该自由端设有外螺纹,该螺母28与该自由端螺纹连接以固紧,防止阳极电极21和阴极电极22松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电柱221的自由端还设有垫片29,垫片29设于螺母28和隔板14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组件20还包括第二密封胶圈27,第二密封胶圈27设于螺母28和隔板1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4的安装槽的槽壁还开设有安装孔,供第二导电柱221通过,起到定位固定第二导电柱221的作用,防止第二导电柱221偏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30还包括蓄电池31,所述电极组件20与所述蓄电池31电性连接,或所述电源组件30还包括蓄电池31和与所述蓄电池31电性连接的电控板32,所述电极组件20与所述电控板32电性连接。
实施例方式一:该质子水发生器100的电源组件30只设有蓄电池31,不具有其他智能功能,电用完可以更换蓄电池31。
实施方式二:该质子水发生器100的电源组件30设有蓄电池31和电控板32,可以理解地,该电控板32上设有芯片,该电控板32可以针对不同功能相应的设有控制电路和/或执行元件,如控制开关、指示灯、报警器等。该指示灯可以为不同颜色的LED灯,用作不同提示。
相对实施方式一和实施方式二,实施方式一价格便宜,实施方式二更节能环保,更具智能化。
优选地,所述电源组件30还包括引线片35,引线片35设于螺母28与垫片29之间,该引线片35用于方便导线连接蓄电池31的正负极与电极组件20。
优选地,第二腔体152设有容纳蓄电池31的安装槽,还可以在安装槽内填充填充物使得蓄电池31安装更加紧固,不易松动。
实施方式二中,电控板32的芯片可以为单片机,该单片机具有水检测电路,当电极组件20接触到水后,电源组件30才会开启,电极组件20才会进行电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30还包括与所述蓄电池31电连接的按钮开关33,和/或与所述蓄电池31连接的充电接口34。该按钮开关33用于控制电源组件30的启停,该蓄电池31可以为可充电电池,充电接口34用于给蓄电池31充电。
当然可以理解地,按钮开关33只适合应用某些场合,假如将质子水发生器设置在净水器、水龙头上又有设置不同的开启方式。
其中,该充电接口34可以为USB接口。
当然还可以不设置充电接口34,采用设置无线充电的方式,也即设置接收线圈,可以通过无线充电底座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述第二腔体152的腔壁沿周向设置有锯齿形结1213。如此加强了壳体10的强度。当然当电控板32设置有指示灯时,该壳体10采用棱镜或玻璃材质时,锯齿形结构使得灯光灯光更加璀璨。
在本实施例中,就材质来说,该质子水发生器100可以为塑料、玻璃、水晶杯、陶瓷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盛水容器,该盛水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质子水发生器,所述质子水发生器可拆卸地容纳于所述容器本体内,该质子水发生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盛水容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该盛水容器可以为水杯200、花瓶300、水壶400、浴缸600、鱼缸500、饮水机、净水器、茶壶、自来水管道、淋浴头、水龙头、水机的管道、水箱等。
可以理解地,根据电极组件进行电解时,氧气脱离电极的快慢,氧气脱离的慢就会产生臭氧。可以理解地,臭氧具有消毒杀菌作用。进一步可以理解地,氧气脱离的快慢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电流的大小、电极的大小、电极采用的材料、电极的装配、以及是否加隔膜。
当盛水容器为鱼缸500时,电解产生的质子水有利于鱼的健康,通常将该盛水容器的核心机质子水发生100器设置成能产生微量臭氧,对鱼水进行消毒,防止鱼得病。
当盛水容器为花瓶300时,质子水发生器产生的质子水可以促进植物的生成,通常将该盛水容器的核心机质子水发生器也设置成能产生微量臭氧,如此花瓶水就不易变质、发臭。当然可以根据应用不同进行特定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质子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腔体;
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阳极电极、阴极电极、及设于所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之间的隔膜,隔膜将所述腔体分隔成容纳阴极电极的阴极室和容纳阳极电极的阳极室,所述壳体还开设有至少一第一通孔和至少一第二通孔,所述阴极室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所述阳极室通过第二通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水发生器包括:
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盖、中壳、及底盖,所述上盖、中壳及底盖共同形成所述腔体,所述上盖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中壳开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二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包括至少两层壳壁,所述至少两层壳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电极和/或所述阴极电极设置为板状式网状结构或板式多孔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吸水棉,所述吸水棉容纳于所述阳极室。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电极凸设有第一导电柱,所述阴极电极凸设有第二导电柱,隔板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阳极电极设有让位孔,所述第一导电柱容纳于一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导电柱穿过所述让位孔容纳于另一所述安装孔。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子水发生器还包括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蓄电池,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或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蓄电池和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的电控板,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电控板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按钮开关、和/或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的充电接口。
10.一种盛水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1-9任一所述的质子水发生器,所述质子水发生器可拆卸地部分/完全容纳于所述容器本体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603825.1U CN207091066U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603825.1U CN207091066U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91066U true CN207091066U (zh) | 2018-03-13 |
Family
ID=61551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603825.1U Active CN207091066U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09106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69208A (zh) * | 2021-09-28 | 2021-12-10 | 广东喜玛拉雅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富氢水喷雾装置 |
-
2017
- 2017-05-26 CN CN201720603825.1U patent/CN20709106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69208A (zh) * | 2021-09-28 | 2021-12-10 | 广东喜玛拉雅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富氢水喷雾装置 |
CN113769208B (zh) * | 2021-09-28 | 2023-08-15 | 广东喜玛拉雅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富氢水喷雾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43832B (zh) | 一种便携式富氢水水杯 | |
CN107032454A (zh) |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及质子水发生器的电流控制方法 | |
CN207091066U (zh) |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 | |
CN202968214U (zh) | 一种电解水槽 | |
CN206034575U (zh) | 一种食品净化水槽 | |
CN207091067U (zh) |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 | |
KR101735766B1 (ko) | 산소 및 수소 공급장치 | |
CN205999085U (zh) | 一种便携式可伸缩富氢水杯 | |
CN207699681U (zh) | 一种家用电解发生器 | |
CN203715348U (zh) | 氢负离子电位水生成器 | |
CN202272792U (zh) | 一种电解制水机 | |
CN205227656U (zh) | 一种智能净化加湿器 | |
CN205115612U (zh) | 一种新型超纯氢气发生器 | |
CN107082472A (zh) |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及质子水发生器的控制方法 | |
CN206197667U (zh) | 一种杀菌富氢水杯 | |
CN206137790U (zh) | 富氢uvled消毒水杯 | |
CN207259214U (zh) | 质子水发生器、盛水容器 | |
CN2310770Y (zh) | 多孔式氢氧发生器 | |
CN210643795U (zh) | 一种带有自动上水功能的净化机 | |
CN208916882U (zh) | 一种用于电解水的电极装置 | |
CN2630259Y (zh) | 次氯酸钠消毒液发生器 | |
CN201704108U (zh) | 一种太阳能充电式电解食盐水杀菌器 | |
CN206298653U (zh) | 一种制备半胱氨酸的电解装置 | |
CN201648069U (zh) | 产生电解水的滤水壶 | |
CN201214684Y (zh) | 水电解分离制取氢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