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73662U - 卡箍结构 - Google Patents
卡箍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73662U CN207073662U CN201720881342.8U CN201720881342U CN207073662U CN 207073662 U CN207073662 U CN 207073662U CN 201720881342 U CN201720881342 U CN 201720881342U CN 207073662 U CN207073662 U CN 2070736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ear
- ear
- yoke configurations
- clip
- bui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080 chela (arthropods)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箍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所述卡箍结构包括:卡箍本体,以及与卡箍本体一体连接的第一夹持耳和第二夹持耳;所述第一夹持耳上设有悬臂钩,第二夹持耳上设有锁紧孔;所述悬臂钩在所述第一夹持耳和第二夹持耳相互靠近时,穿过所述锁紧孔钩住所述第二夹持耳。所述卡箍结构既能满足狭小空间对卡箍的灵活安装要求,又不易产生变形,因而不影响其紧固效果,因此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卡箍配合卡箍钳难以在狭小的安装空间里使用,以及自带弹簧夹的预张开弹性卡箍钳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导致紧固效果变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卡箍结构。
背景技术
弹性卡箍是一种常见的管道连接处紧固件,在汽车行业机舱管路中软硬管连接时被广泛使用。弹性卡箍解决了小直径软硬管连接容易出现死角,避免了管路漏液漏气等问题。
传统的弹性卡箍需要由卡箍钳全程进行配合才能安装到管道连接处。然而,随着汽车机舱布置的日趋紧凑,机舱管路的安装空间愈发狭小,传统的弹性卡箍配合卡箍钳已难以在机舱管路的狭小安装空间里使用。
另一种自带弹簧夹的预张开弹性卡箍,虽然可满足上述空间要求,但由于其在装配前长时间处于预张开状态,因此其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导致紧固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箍结构,其既能满足狭小空间对卡箍的灵活安装要求,又不易产生变形、不影响紧固效果,从而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卡箍配合卡箍钳难以在狭小的安装空间里使用的问题,以及自带弹簧夹的预张开弹性卡箍钳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导致紧固效果变差的问题。
基于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箍结构,包括:卡箍本体,以及与卡箍本体一体连接的第一夹持耳和第二夹持耳;
所述第一夹持耳上设有悬臂钩,第二夹持耳上设有锁紧孔;
所述悬臂钩在所述第一夹持耳和第二夹持耳相互靠近时,穿过所述锁紧孔钩住所述第二夹持耳。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耳与卡箍本体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耳与卡箍本体的另一端一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锁紧孔为方形孔。
可选地,所述卡箍结构还包括:装配部件;
所述装配部件包括:装配部件本体、设在装配部件本体上的顶出臂和夹紧臂。
可选地,所述顶出臂上设有U型定位面。
可选地,所述装配部件本体中具有一环扣。
可选地,所述卡箍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卡箍结构既能满足狭小空间对卡箍的灵活安装要求,又不易产生变形,因而不影响其紧固效果,因此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卡箍配合卡箍钳难以在狭小的安装空间里使用,以及自带弹簧夹的预张开弹性卡箍钳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导致紧固效果变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卡箍结构(处于自由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卡箍结构(处于预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卡箍结构中的装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卡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卡箍装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卡箍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卡箍结构包括:卡箍本体4,以及与卡箍本体4一体连接的第一夹持耳31和第二夹持耳32。
卡箍本体4通常为圆环形,以利于所述卡箍结构卡合紧固在常见的圆柱状目标对象(例如管道)上。
所述第一夹持耳31上设有悬臂钩1,第二夹持耳32上设有锁紧孔2。通常,锁紧孔2(也称锁紧槽)可以是方形孔。
所述悬臂钩1在所述第一夹持耳31和第二夹持耳32相互靠近时,穿过所述锁紧孔2钩住所述第二夹持耳32(参见图2)。
本实施例所述卡箍结构,使用前处于自由状态(即自然收缩状态,参见图1),此时卡箍本体4未受外力作用,直径最小。使用时,在安装到目标对象(例如软硬管路连接处)前,先夹紧第一夹持耳31和第二夹持耳32,使这二者相互靠近,此过程中,第一夹持耳31上的悬臂钩1穿过(伸入)第二夹持耳32上的锁紧孔2,随即便可钩住第二夹持耳32,此时卡箍本体4处于张开状态(也称预张开状态,参见图2),其直径为最大张开直径;然后,将卡箍本体4套入目标对象,并使悬臂钩1从第二夹持耳32上脱落下来,而后从锁紧孔2中退出(包括完全退出或不完全退出),即可将所述卡箍结构卡合紧固在目标对象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卡箍结构,通过第一夹持耳31上的悬臂钩1与第二夹持耳32上的锁紧孔2的配合,无需全程借助卡箍钳,因此能适应狭小空间内的灵活高效装配;同时,由于所述卡箍结构在使用前一直未受外力作用,处于自由状态,其仅在使用时才调整为预张开状态,因此不易产生变形,因而不会影响其紧固效果。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卡箍结构既能满足狭小空间对卡箍的灵活安装要求,又不易产生变形,因而不影响其紧固效果,因此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卡箍配合卡箍钳难以在狭小的安装空间里使用,以及自带弹簧夹的预张开弹性卡箍钳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导致紧固效果变差的问题。并且,所述卡箍结构不需额外增加弹簧夹等部件,因此可相应降低制造成本。
应用中,所述第一夹持耳31与卡箍本体4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耳32与卡箍本体4的另一端一体连接,以便于对第一夹持耳31和第二夹持耳32进行夹紧、松开等操作。
可选地,所述卡箍本体4可由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卡箍结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图4所示,所述卡箍结构还包括装配部件10。
其中,所述装配部件10包括装配部件本体5、设在装配部件本体5上的顶出臂6和夹紧臂8。
具体地,所述顶出臂6上设有U型定位面7。其中,U型定位面7为具有U型凹槽的定位面。
所述顶出臂6在所述装配部件套到所述第一夹持耳31和第二夹持耳32上时,将所述悬臂钩1从所述第二夹持耳32上顶掉。
本实施例所述卡箍结构,使用时,在安装到目标对象前,先夹紧第一夹持耳31和第二夹持耳32(可通过卡箍钳等现有工具进行操作),使这二者相互靠近,此过程中,第一夹持耳31上的悬臂钩1穿过(伸入)第二夹持耳32上的锁紧孔2,随即便可钩住第二夹持耳32,此时卡箍本体4处于预张开状态,其直径为最大张开直径;然后,将所述装配部件10沿图4箭头方向套住所述第一夹持耳31和第二夹持耳32,由此装配部件本体5上的顶出臂6将所述悬臂钩1从第二夹持耳32上顶掉(即,使所述悬钩臂1从第二夹持耳32上脱落),悬臂钩1随即从锁紧孔2中退出(包括完全退出或不完全退出),第二夹持耳32在回弹力的作用下顺势落到U型定位面7上的U型槽中(即U型定位面7相当于对第二夹持耳32进行辅助定位),并且由于回弹力的作用,所述第一夹持耳31和第二夹持耳32回弹并抵在顶出臂6和夹紧臂8内。然后,将所述卡箍结构套入目标对象。最后,将所述装配部件10从所述第一夹持耳31和第二夹持耳32上拔出,即可将所述卡箍结构卡合紧固在目标对象上。
可见,所述装配部件10可通过顶出臂6有效地将悬臂钩1从第二夹持耳32上顶掉,使悬臂钩1从锁紧孔2中退出,并可通过U型定位面7对第二夹持耳32进行辅助定位。同时,由于所述装配部件10比较小巧,因此并不影响所述卡箍结构在狭小空间的使用。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装配部件本体5中具有一环扣9(例如圆形通孔),以便于通过手指伸入环扣9中,从而将所述装配部件10从所述第一夹持耳31和第二夹持耳32上拔出。
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卡箍装配部件,所述卡箍装配部件可用于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卡箍结构配合使用。
如图5所示,所述卡箍装配部件包括:装配部件本体5、设在装配部件本体5上的顶出臂6和夹紧臂8。所述顶出臂6上设有U型定位面7。
所述顶出臂6在所述卡箍装配部件套到所述卡箍结构的第一夹持耳31和第二夹持耳32上时,将所述悬臂钩1从所述第二夹持耳32上顶掉。可选地,所述装配部件本体5中具有一环扣9。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显然,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箍本体(4),以及与卡箍本体(4)一体连接的第一夹持耳(31)和第二夹持耳(32);
所述第一夹持耳(31)上设有悬臂钩(1),第二夹持耳(32)上设有锁紧孔(2);
所述悬臂钩(1)在所述第一夹持耳(31)和第二夹持耳(32)相互靠近时,穿过所述锁紧孔(2)钩住所述第二夹持耳(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耳(31)与卡箍本体(4)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耳(32)与卡箍本体(4)的另一端一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孔(2)为方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配部件(10);
所述装配部件(10)包括:装配部件本体(5)、设在装配部件本体(5)上的顶出臂(6)和夹紧臂(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臂(6)上设有U型定位面(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件本体(5)中具有一环扣(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本体(4)由弹性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81342.8U CN207073662U (zh) | 2017-07-19 | 2017-07-19 | 卡箍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81342.8U CN207073662U (zh) | 2017-07-19 | 2017-07-19 | 卡箍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73662U true CN207073662U (zh) | 2018-03-06 |
Family
ID=61522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88134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73662U (zh) | 2017-07-19 | 2017-07-19 | 卡箍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07366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54020A (zh) * | 2019-10-09 | 2020-04-24 | 青岛健动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杠铃卡扣和杠铃 |
-
2017
- 2017-07-19 CN CN201720881342.8U patent/CN20707366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54020A (zh) * | 2019-10-09 | 2020-04-24 | 青岛健动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杠铃卡扣和杠铃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073662U (zh) | 卡箍结构 | |
CN204387552U (zh) | 管接头快插结构 | |
US20110314641A1 (en) | Cable binding device | |
CN203371207U (zh) | 焊接排气歧管时定位支架的结构 | |
CN105583298A (zh) | 与主管连接的分管连接端成型模具 | |
CN202972213U (zh) | 一种波纹管卡件 | |
CN204900447U (zh) | 具有连接固定结构的隔热材料覆盖件 | |
CN206677058U (zh) | 弯管定位工装 | |
CN210099886U (zh) | 卡箍装配工装 | |
CN105422987A (zh) | 一种管线夹 | |
CN207647957U (zh) | 一种汽车拉索固定卡扣 | |
CN214699612U (zh) | 一种自张开弹簧卡箍 | |
US10036500B2 (en) | Hose clamp | |
CN204592476U (zh) | 角阀与管道的快速连接结构 | |
CN203109573U (zh) | 一种用于高压燃油管端盖与接头压装的装置 | |
CN211550851U (zh) | 一种汽车用管路快速对插装置 | |
CN110261039B (zh) | 一种飞机导管综合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 |
CN202401077U (zh) | 皮革冲孔机的冲子装夹装置 | |
CN203201918U (zh) | 便于拆装的旋塞阀固定装置 | |
CN201772146U (zh) | 一种管夹 | |
CN208997511U (zh) | 一种管道法兰连接夹具 | |
CN206512471U (zh) | 洗衣机 | |
CN212004649U (zh) | 一种阀门防脱接头 | |
WO2020024510A1 (zh) | 一种管夹组件、空调器及管路固定方法 | |
CN204852772U (zh) | 一种起重机液压管道门闩式接口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2 Address after: 10130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Renhe Town,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