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37545U - 一种侧按键装配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按键装配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37545U CN207037545U CN201720930092.2U CN201720930092U CN207037545U CN 207037545 U CN207037545 U CN 207037545U CN 201720930092 U CN201720930092 U CN 201720930092U CN 207037545 U CN207037545 U CN 2070375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een
- touch
- assembly structure
- electronic device
- ca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按键装配结构及电子设备,所述侧按键装配结构包括曲面屏以及柔性电路板,所述曲面屏包括主屏以及侧边屏,所述主屏设置于所述前壳上;所述侧边屏由所述主屏沿所述边框向所述后壳延伸形成,所述侧边屏上设置有触摸式按键;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曲面屏与所述前壳之间,且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触摸式传感器,所述触摸式传感器与所述触摸式按键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按键装配结构,通过在曲面屏上设置触摸式按键,避免侧按键对曲面屏的侧边屏的宽度的限制,从而提高曲面屏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按键装配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相机等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曲面屏由于其显示区域大、操作方便以及能耗低等优点,逐渐被广泛应用到电子设备中,对于提高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以及可操作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电子设备中的曲面屏配合设置在壳体上,曲面屏通常包括主屏11以及侧边屏12,主屏设置于壳体13的前面,侧边屏12由主屏沿壳体13的侧边向壳体13的背面延伸。但是,如图1所示,由于壳体13的侧边通常设置有侧按键14,为了保证侧按键14正常工作,在装配曲面屏与侧按键14时,需要在侧边屏12与侧按键之间设置一定的间距,导致侧边屏12沿壳体的侧边延伸的宽度受到限制,从而降低了曲面屏的侧边屏的显示效果。可见,目前的电子设备存在因侧边屏与侧按键存在间隙而限制侧边屏的宽度,导致侧边屏的显示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侧按键装配结构,以解决目前的电子设备存在因侧边屏与侧按键存在间隙而限制侧边屏的宽度,导致侧边屏的显示效果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按键装配结构,应用于包括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主板的电子设备,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后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之间的边框,所述侧按键装配结构包括曲面屏以及柔性电路板,所述曲面屏包括主屏以及侧边屏,所述主屏设置于所述前壳上;所述侧边屏由所述主屏沿所述边框向所述后壳延伸形成,所述侧边屏上设置有触摸式按键;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曲面屏与所述前壳之间,且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触摸式传感器,所述触摸式传感器与所述触摸式按键对应设置。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主板,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后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之间的边框,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上述的侧按键装配结构。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侧按键装配结构包括曲面屏以及柔性电路板,所述曲面屏包括主屏以及侧边屏,所述主屏设置于所述前壳上;所述侧边屏由所述主屏沿所述边框向所述后壳延伸形成,所述侧边屏上设置有触摸式按键;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曲面屏与所述前壳之间,且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触摸式传感器,所述触摸式传感器与所述触摸式按键对应设置。通过在曲面屏上设置触摸式按键,避免侧按键对曲面屏的侧边屏的宽度的限制,从而提高曲面屏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电子设备沿A-A线的部分剖视图;
图6是图3中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包括侧按键装配结构21、壳体22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22内的主板23,所述壳体22包括前壳221、后壳222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壳221和所述后壳222之间的边框223。
如图2所示,所述侧按键装配结构21包括曲面屏211以及柔性电路板(即FPC板)212,所述曲面屏211包括主屏2111以及侧边屏2112,所述主屏2111设置于所述前壳221上;所述侧边屏2112由所述主屏2111沿所述边框223向所述后壳222延伸形成,所述侧边屏2112上设置有触摸式按键21121;所述柔性电路板212设置于所述曲面屏211与所述前壳221之间,且与所述主板23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212上设置有触摸式传感器2121,所述触摸式传感器2121与所述触摸式按键21121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侧边屏2112上设置触摸式按键21121,通过触摸式按键21121实现物理侧按键的功能,可以避免侧边屏2112的宽度受到物理侧按键的限制,从而可以增大曲面屏211的弧度,使侧边屏2112的宽度可以增加,实现曲面屏211的显示效果的增强。
其中,由于侧边屏2112沿边框223延伸的宽度不受侧按键的限制,侧边屏2112的宽度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侧边屏2112的宽度为覆盖边框223的一半宽度;或者也可以设置侧边屏2112的宽度为覆盖边框223的三分之二宽度;可选的,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侧边屏2112覆盖所述边框223,进一步增强曲面屏211的三维显示效果。
另外,触摸式按键21121设置在侧边屏2112上,可以在侧边屏2112上触摸式按键21121的所在区域设置按键标识,以方便用户对触摸式按键21121的触摸操作。其中,该按键标识可以是通过在曲面屏211的生产过程中,对触摸式按键21121的所在区域设置不同的玻璃颜色,形成按键标识;可选的,所述曲面屏211还包括图案层,所述图案层设置于所述触摸式按键21121上,从而使加工简单且标识效果好。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图案层可以为印丝图案层。可以通过印丝工艺在所述触摸式按键21121上形成上述图案层,从而使图案层不易磨损且立体感强。当然,上述图案层也可以通过其他工艺形成,例如:通过转印工艺加工形成图案层,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触摸式传感器2121与触摸式按键21121对应设置,可以是触摸式传感器2121与触摸式按键21121正对设置,也可以是非正对设置,只需使当用户触摸触摸式按键21121时,触摸式传感器2121感应到用户的触摸操作生成电信号,并通过FPC板212将电信号传递至主板23上的处理电路,从而实现按键触摸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触摸式传感器2121可以包括电容触摸式传感器、光感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中的任一种,从而使触摸式传感器2121的感应灵敏度高,提升触摸式按键21121的触摸灵敏度。当然,上述触摸式传感器2121还可以是超声波传感器以及距离传感器等,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其中,上述触摸式传感器2121设置于FPC板212上,其可以是贴设于FPC板212上的贴片元器件;也可以是设置于FPC板212上的感应区域,例如:当触摸式传感器2121为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时,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可以是设置在FPC板212上的感应区域,通过该感应区域的焊盘与地极构成静态电容,当有人体手指靠近触摸按键时,人体的寄生电容耦合到静态电容上,使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的电容值增大并转换成电信号,当静态电容的电容值超过一定阈值时,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确定手指按下并实现触摸式按键21121的按键功能。
另外,上述侧边屏2112可以设置一个触摸式按键21121,如只设置一个电源触摸键;也可以设置至少两个触摸式按键21121,例如:可选的,所述侧边屏2112上可以设置有三个触摸式按键21121,所述三个触摸式按键21121为电源触摸式按键、音量增加触摸式按键以及音量减小触摸式按键,且每一触摸式按键21121均对应设置有一触摸式传感器2121,以实现电子设备的电源及音量控制按键触摸功能,使用户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FPC板212与所述主板23电连接,可以是FPC板212由前壳221的侧边绕过,与主板23实现电连接;或者,如图6所示,所述前壳221上开设有通孔2211;所述主板23上设置有接触弹片231,所述柔性电路板212穿过所述通孔2211与所述接触弹片231接触,从而易于实现FPC板与主板23的连接。
另外,为了使曲面屏211与壳体22之间连接稳固,可以通过在曲面屏211与壳体22上设置卡口与卡扣实现曲面屏211与壳体22的连接;或者,如图7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壳221与所述主屏2111之间的粘接层24,通过粘接层24将曲面屏211与壳体22粘接,使曲面屏211与壳体22连接稳固且易于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边框223可以是与前壳221或者后壳222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前壳221、后壳222以及边框223设置为分离结构,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侧按键装配结构包括曲面屏以及柔性电路板,所述曲面屏包括主屏以及侧边屏,所述主屏设置于所述前壳上;所述侧边屏由所述主屏沿所述边框向所述后壳延伸形成,所述侧边屏上设置有触摸式按键;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曲面屏与所述前壳之间,且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触摸式传感器,所述触摸式传感器与所述触摸式按键对应设置。通过在曲面屏上设置触摸式按键,避免侧按键对曲面屏的侧边屏的宽度的限制,从而提高曲面屏的显示效果。
基于上述侧按键装配结构2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壳体22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22内的主板23,所述壳体22包括前壳221、后壳222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壳221和所述后壳222之间的边框223,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上述的侧按键装配结构21。
由于电子设备本体的结构是现有技术,侧按键装配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已进行详细说明,因此,本实施例中对于具体的电子设备的结构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壳221与所述主屏2111之间的粘接层24。
可选的,所述前壳221上开设有通孔2211;所述主板23上设置有接触弹片231,所述柔性电路板212穿过所述通孔2211与所述接触弹片231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还可以是其它电子设备,如数码相机、电子书、导航仪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侧按键装配结构,应用于包括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主板的电子设备,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后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之间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按键装配结构包括:
曲面屏以及柔性电路板,所述曲面屏包括主屏以及侧边屏,所述主屏设置于所述前壳上;所述侧边屏由所述主屏沿所述边框向所述后壳延伸形成,所述侧边屏上设置有触摸式按键;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曲面屏与所述前壳之间,且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触摸式传感器,所述触摸式传感器与所述触摸式按键对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按键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屏覆盖所述边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按键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屏还包括图案层,所述图案层设置于所述触摸式按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按键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为印丝图案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按键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式传感器包括电容触摸式传感器、光感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按键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屏上设置有三个触摸式按键,所述三个触摸式按键为电源触摸式按键、音量增加触摸式按键以及音量减小触摸式按键。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主板,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后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之间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按键装配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壳与所述主屏之间的粘接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接触弹片,所述柔性电路板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接触弹片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移动上网装置、可穿戴式设备、数码相机、电子书或导航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30092.2U CN207037545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一种侧按键装配结构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30092.2U CN207037545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一种侧按键装配结构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37545U true CN207037545U (zh) | 2018-02-23 |
Family
ID=61463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30092.2U Active CN207037545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一种侧按键装配结构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037545U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62769A (zh) * | 2018-03-09 | 2018-08-2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494908A (zh) * | 2018-03-09 | 2018-09-0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和制造方法 |
CN108512956A (zh) * | 2018-03-09 | 2018-09-0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9782944A (zh) * | 2018-12-11 | 2019-05-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的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1010466A (zh) * | 2019-11-22 | 2020-04-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和显示屏安装方法 |
CN111447761A (zh) * | 2020-03-27 | 2020-07-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1562811A (zh) * | 2020-04-27 | 2020-08-2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触控操作的控制方法 |
CN112019661A (zh) * | 2019-05-30 | 2020-1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 |
US11800000B2 (en) | 2018-12-29 | 2023-10-24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Electronic terminal and mobile phone |
-
2017
- 2017-07-28 CN CN201720930092.2U patent/CN20703754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62769B (zh) * | 2018-03-09 | 2021-05-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494908B (zh) * | 2018-03-09 | 2021-07-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和制造方法 |
CN108512956A (zh) * | 2018-03-09 | 2018-09-0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462769A (zh) * | 2018-03-09 | 2018-08-2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WO2019169955A1 (en) * | 2018-03-09 | 2019-09-12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US10520984B2 (en) | 2018-03-09 | 2019-12-3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JP2021502602A (ja) * | 2018-03-09 | 2021-01-28 |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電子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8494908A (zh) * | 2018-03-09 | 2018-09-0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和制造方法 |
WO2020119493A1 (zh) * | 2018-12-11 | 2020-06-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的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9782944A (zh) * | 2018-12-11 | 2019-05-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的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
US11553078B2 (en) | 2018-12-11 | 2023-01-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ouchscreen response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US11800000B2 (en) | 2018-12-29 | 2023-10-24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Electronic terminal and mobile phone |
CN112019661A (zh) * | 2019-05-30 | 2020-1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 |
CN111010466A (zh) * | 2019-11-22 | 2020-04-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和显示屏安装方法 |
CN111447761A (zh) * | 2020-03-27 | 2020-07-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1562811A (zh) * | 2020-04-27 | 2020-08-2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触控操作的控制方法 |
WO2021218769A1 (zh) * | 2020-04-27 | 2021-11-0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触控操作的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037545U (zh) | 一种侧按键装配结构及电子设备 | |
US11809672B2 (en) | Touch sensor detector system and method | |
US9465477B2 (en) | Resistive touch sensor system and method | |
US9807919B2 (en) |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aths | |
CN105631421B (zh) | 一种具有指纹传感器封装结构的移动终端 | |
JP5846930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WO2015154465A1 (zh) | 一种具有扩展按键的终端 | |
JPWO2013141292A1 (ja) | 入力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携帯端末 | |
US20170242543A1 (en) | Display device | |
TW201342139A (zh) | 觸控顯示面板 | |
CN107492716B (zh) | 控制方法、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9066056B (zh) |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
US20130314327A1 (en) | Frameless touch panel | |
CN213243972U (zh) | 一种终端设备及用于该终端设备的压感模组 | |
CN202523042U (zh) | 一种带虚拟按键的电容式手机触摸屏 | |
CN106961791B (zh) | 一种模块化组件及移动终端 | |
JP6062022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206993082U (zh) | 按键模组及显示设备 | |
CN201562096U (zh) | 双触控式手持电子装置 | |
TWI469030B (zh) | 具有觸控按鍵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 |
CN107302353A (zh) | 按键模组及显示设备 | |
CN103685656A (zh) | 电容触控屏手机 | |
CN107506074B (zh) | 触摸显示屏及触控终端 | |
US20220019298A1 (en) | Housing including conductive part,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 |
CN106407774A (zh) | 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