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34658U - 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34658U CN207034658U CN201720906555.1U CN201720906555U CN207034658U CN 207034658 U CN207034658 U CN 207034658U CN 201720906555 U CN201720906555 U CN 201720906555U CN 207034658 U CN207034658 U CN 2070346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ng
- layer
- optical waveguide
- light
- waveguide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6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3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3668 S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1 aluminate salt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923 long-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224 prote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025261 Neoraja caerul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XMYKNCNAZKMVQN-NYYWCZLTSA-N [(e)-(3-aminopyridin-2-yl)methylideneamino]thiourea Chemical compound NC(=S)N\N=C\C1=NC=CC=C1N XMYKNCNAZKMVQN-NYYWCZLT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74 deto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85 dilu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21421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ium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50 screen-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3126 Jaundi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25 Makro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297 Ray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669 SrAl2O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84 Strontium alumi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95 excitation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07 ferro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31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98 laser cu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95 ligh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lithium iron 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Li+].[Fe+2].[O-]P([O-])([O-])=O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88 plas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1 rare earth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910 rare earth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60 silicat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02 straw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435 tend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导光层(3)上方全部或部分地设有长余辉发光材料层(2);导光层(3)侧面按一定规律设有激发光源(5)和反射构件(11);导光层(3)下方设有反射底层(4);导光层(3)与长余辉发光材料层(2)之间设置光扩散片(7)和增亮膜(8),激发光源(5)持续发光或以一定周期或占空比间歇发光;设置补光光源(12),起到色谱补偿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发光亮度高、发光均匀、便于标准化生产等优点,能通过控制激发光源(5)间歇发光提供动态提醒,并在断电时通过余辉应急发光还可按需设计外形,单独使用或制成模组充当组件用于制造节能照明器具或警示指示标识或应急发光器具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发光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
背景技术
长余辉发光材料属于一种蓄光发光材料:它在激发光源的激发下发出可见光,并将获得的部分光能储存起来;激发停止后,它将储存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缓慢释放出来。由于这种特性,长余辉发光材料在应急照明、消防逃生、交通安防等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传统长余辉产品主要利用环境光来激发长余辉发光材料,但是在日常使用中,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激发通常不够充分,故亮度偏低,不能达到实际使用要求。
为此,有人提出将长余辉发光材料与主动发光光源结合起来制作主动发光长余辉器件,通过控制主动发光光源以一定的周期或占空比间歇发光来激发长余辉发光材料,从而在低功耗下提高了长余辉产品的发光亮度。又由于LED光源的独特优点,现在一般优选LED光源作为激发光源制成LED长余辉器件。
现有主动发光长余辉器件的一般做法是在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底面直接设置激发光源。这样做的问题在于:根据光度学理论——发光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长余辉发光材料与主动激发点光源之间的距离太近,则长余辉发光材料在距离主动激发点光源较近的区域的激发光能过剩,在距离主动激发点光源较远的区域的激发光能不足,造成长余辉发光材料受激不均匀从而形成光斑;如果长余辉发光材料与主动激发点光源间的距离太远,激发光在传播途中发生衰减从而使激发光能不能充分利用,余辉发光材料受激发不充分而造成亮度偏低。如专利号CN205723621U提出的一种长余辉LED发光器件,在LED激发光源上方直接设置长余辉发光材料,根据以上分析,会导致整体的发光亮度不够均匀;如又有人提出了一种太阳能LED长余辉球灯,在球灯外壳上均匀地掺入长余辉发光材料,球灯的顶部设置太阳能光伏板,球灯的腔体中央设置LED激发光源,由太阳能光伏板对LED激发光源供电并激发长余辉发光材料;由于LED激发光源为点光源,故发光亮度不够均匀;并且LED激发光源距离长余辉发光材料过远,使得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激发不充分,亮度偏低;并且整个壳体掺杂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成本过高。
由于主动发光长余辉器件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大多处于初级简单应用阶段,技术上还不够成熟,故在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目前市场上一般的主动发光长余辉器件在采用常用规格的小功率LED激发条件下,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余辉维持亮度一般都不超过1cd/m2,绝大多数在几十到几百mcd/m2之间,不能达到实用化的标准;特别是有些产品需要发光亮度高、发光均匀、色相纯度好、能标准化大批量生产的面光源,而应用现有技术还难以达到上述要求。
如何克服现有主动发光长余辉器件发光不均匀、由激发不充分导致的发光亮度偏低及色相纯度差的技术缺陷,且形成模块化生产获得质量可靠的制式化标准产品,特别是进一步提高光源的激发效率和长余辉材料的余辉亮度及色相纯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产业化水平,成了业内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主动发光长余辉器件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
本实用新型兼具普通主动发光器件和长余辉发光器件的功能,通过在长余辉发光材料层的下方直接设置导光层并在导光层的侧面设置激发光源,使长余辉发光材料层激发得更充分,提高了余辉的亮度;设置反射底层,防止光源外漏,以增加光的使用效率,增加了发光亮度;设置光扩散片,光线在经过光扩散片时会不断地在两个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在此同时光线就会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如此便造成了光学扩散,从而使发光均匀;设置增亮膜,借由光的折射与反射来达到汇聚光线、提高正面辉度的目的;设置反射构件,增加激发光源发出的光在导光层中的反射次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光的使用效率;通过设置与激发光源不同波长的补光光源,起到色谱补偿的作用,避免了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发光颜色单一和色相不纯的现象;通过设置滤光层,可以过滤掉不需要的光谱,使发光颜色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等设计,弥补了现有主动发光长余辉器件发光不够均匀的技术缺陷,同时提高了光的使用效率和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激发充分性,从而增加了整体的发光亮度,提高了色相纯度,与设计要求的色谱更匹配;并且便于安装及标准化大规模生产,从而大大提升了长余辉发光器件的产业化水平。
在不增加激发功耗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产品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余辉亮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例如:采用常用规格的小功率LED激发条件下,长余辉发光材料能达到10cd/m2以上的余辉亮度,相比现有产品有了数量级的提高;完全断电后余辉亮度更有大幅度的提高,真正达到了实际应用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包括封装构件、长余辉发光材料层、导光层、反射底层、激发光源;所述的封装构件为边框或面板或底板或其任意二个及以上的组合件;导光层的上方部分地设有长余辉发光材料层或全部地设有长余辉发光材料层,导光层的侧面设有激发光源,导光层的底面上设有反射底层;长余辉发光材料层、导光层、反射底层、激发光源设在封装构件上或封装构件内。
进一步,导光层上设有文字或图案形状的孔洞或凹槽或凹凸结构,长余辉发光材料层设置在导光层的孔洞或凹槽或凹凸结构上。
进一步,长余辉发光材料层和导光层之间设有光扩散片。
进一步,长余辉发光材料层和导光层之间设有增亮膜;所述的增亮膜与长余辉发光材料层之间,或/和,所述的增亮膜与导光层之间还设有光扩散片。
进一步,长余辉发光材料层的上方设有滤光层。
进一步,封装构件为包含结合有文字或图案的面板的封装构件,或包含结合有逆反射材料的面板的封装构件。
进一步,长余辉发光材料层为设置成文字或图案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层,或为带有镂空或/和透光的文字或图案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层;或为带有孔洞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层。
进一步,导光层侧面还设有具有光反射功能的反射构件。
进一步,导光层的侧面还设有不同波长的补光光源。
进一步,激发光源连有具有特定功能的控制电路,所述的特定功能为:控制激发光源的发光功率的功能,或/和,控制激发光源以一定的周期或占空比间歇发光的功能。
进一步,激发光源和补光光源分别连有具有特定功能的控制电路,所述的特定功能为:控制激发光源与补光光源的发光功率的功能,或/和,控制激发光源与补光光源以一定的周期或占空比间歇发光的功能。
进一步,控制电路还通过线路连接有蓄电元件,或蓄电元件和充放电组件,或蓄电元件和充放电组件及光伏器件。
封装构件:
封装构件为一次成型或分次组合的透光体或部分透光体,材质一般为玻璃或橡胶或塑料或金属等,形状按需设计,主要起透光、容纳、承压、支撑、保护、固定、安装等作用。
封装构件一般包括边框或面板或底板等。其中,最简单的封装构件仅包含单独的边框;此时,各元器件一般固定在封装构件的边框上。
封装构件上可以设有凹凸结构如凸筋或支撑等,从而形成凹槽或孔洞或分区,并起到加强的作用。所述的凹槽或孔洞或分区用于设元器件,可以通过封装胶填充或部分填充,从而把各元器件结合为一体,还能提高防水性能。
特别地,各元器件通过封装胶封装并结合成一体时,封装胶固化成型后自然充当了封装构件的作用。
有时,当用于制造某些发光器材时,器材本身的壳体或构件可以充当封装构件。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
长余辉发光材料属于一种蓄能发光材料,一般是指长余辉发光粉或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介质的混合物或混合加工物。其中加工物是指发光粉和透明介质混合,经过加热固化或反应固化或经过注塑、挤出等工艺的成型物。长余辉发光粉优先选择发光性能好的掺稀土的碱土铝酸盐类或硅酸盐类,如发蓝绿光的Sr4Al14O25或黄绿光的SrAl2O4,或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的透明介质为透光性好的塑料树脂、橡胶或者玻璃等。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起到当激发光源停止发光后通过余辉特性继续发光的作用。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的形状可以按照实际需求自行设计;一般为层状结构,优选制成刚性或柔性的片材。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可以预先成型,设置在封装构件的发光面上,或与透明介质混合浇注在封装构件的凹槽或孔洞或分区内;也可以将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介质混合直接灌注在封装构件的凹槽或孔洞或分区内;还可以与透明介质混合直接加工成封装构件,并充当长余辉发光材料层的作用。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可以部分地设置在发光面上,可以呈网格状设置,或排列成文字或图案等制成阳版,或在长余辉发光材料层上设置有凹槽或孔洞,或镂空文字及图案等。
特别地,长余辉发光材料层为分区域设置的发蓝绿光的Sr4Al14O25: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和发黄绿光的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组合,从而使发光模式更多样化。
导光层:
导光层利用光线在介质中折射率的差异而发生全反射现象,藉由网点微结构破坏将光线引导由表面射出,包括导光板、导光片或导光膜等,多由PMMA或透明PC料制造,具有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和良好的光学特性,用于接受光源,引导光的散射方向,以提高光辉度及控制亮度均匀。
从外形上区分,导光层主要分为平面和折面两种。根据生产的工艺流程,导光层又分为印刷式与非印刷式两种。印刷式是以网板印刷的方式印上扩散点;而非印刷时是利用设定好网点或纹路的模具制作而成。其中,非印刷式包括机械加工、蚀刻及薄板取代等方式。
导光层为导光板时,导光板一般采用雕刻或网印等工艺,可以结合实际需要,其雕刻或网印可以是满版的;或局部导光的,局部导光的区域构成图案或文字等。反射底层:
反射底层可以是具有光学反射功能的反射膜、反射片、反射板、反射涂层等,优选白色反射层。其制作材质主要为PET及PC基材等,反射率最高可达90%。
一般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反射底层设置在导光层的底部。其作用是当激发光源发光时,反射底层将从导光层折射的光线反射,使之进入光传导区内,从而提高了激发光强,使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激发更充分并提高了整体的发光亮度;当激发光源熄灭时,将长余辉发光材料射入导光层的余辉光反射回去,起到反射增亮的作用。特别地,反射底层可以是设置在底板上的具有反光能力的贴膜、油漆层、墨层或电镀层等,最简单的反射底层为底板上的白色涂层。
激发光源:
激发光源可以是CCFL、LED、OLED等,优选草帽式LED或带有刚性或柔性电路板并按一定规律排列在电路板上的SMD贴片式或COB集成式LED。激发光源通常采用发光波长与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激发光谱相匹配的激发光源,以利于激发长余辉发光材料层。
激发光源上可以带有反光杯、反射膜等反射构件。
滤光层:
滤光层为能够衰减光的强度、改变光谱成分的光学元件,主要通过塑料或玻璃片再加入特种染料或颜料等制作而成。例如可以按需设置高通、低通或带通滤光层等,把不需要的光谱成分过滤掉。
光扩散片:
光扩散片是以透镜片或棱镜片或反射膜等片材为代表的扩散片,可以是单层或多层,其主要功能为通过反射、折射、散射、衍射等达到光扩散的效果。
光扩散片使用的材质主要包括PET和PC基材两种,正面光滑,反面粗糙。其中PET材质的光扩散片制作方法是在PET基板上涂布扩散层透明树脂混合光扩散材料制成;而PC材质的光扩散片主要利用的是滚轴热压形成凹凸粗糙面。
光扩散片还可以通过反射、折射、散射、衍射等达到不同波长光混色的功能。
增亮膜:
增亮膜为以棱镜片为代表的增亮膜。光自光扩散片射出后,其光的指向性较差,因此可以利用增亮膜来修正光的方向。其原理是借由光的折射与反射来达到汇聚光线、提高正面辉度的目的,以增加光线自光扩散片射出后的使用效率,使得整体的发光器件的辉度大幅度提高,最高可以达到60%-100%。
增亮膜主要以多元酯或聚碳酸酯或PET涂层等为材料,通常使用两片增亮膜。彼此方向垂直,将光集中从而增加辉度。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可以是简单控制电路,或者IC控制电路等,能控制电路的启闭,对激发光源持续供电,或按一定周期或占空比对激发光源间歇供电。
光伏器件:
光伏器件一般包括单晶硅光伏器件或多晶硅光伏器件等,具体可以是太阳能板或太阳能薄膜等。
光伏器件能够利用环境光发电,一般兼具照度传感器的功能:控制电路能够根据光伏器件检测到的照度数值控制发光器件自动启闭。
反射构件:
反射构件一般包括反射碗、反射杯、反射膜等,一般设在导光层侧面的边框上,能将各个方向入射来的光线反射回去,从而增加光在导光层的反射次数,提高光的使用效率,起反射增亮的作用,通常使用黏胶将主动激发光源和导光层粘合在一起,或直接把导光层的侧面和反射构件粘合在一起。
补光光源:
补光光源为发光波长与激发光源的发光波长不同的主动发光器件,具体可以是LED、OLED等,一般设置在导光层的侧面,可以与激发光源5间隔或错位设置,主要起光谱补偿的作用,从而避免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发光颜色单一和色相不纯的现象,与设计要求的色谱更匹配。
整个发光器件既可以制成刚性,也可制做成柔性;既可以制成双面发光的结构,也可以制成单面发光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产品能提供发光亮度高、发光均匀、适于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的长余辉面光源;
2、在同等的功耗下能够使光的利用更充分,从而提高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激发效果,并增加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
3、通过设置光扩散片,使得激发光源发光更均匀,从而使发光器件发光更柔和;通过设置反射底层和反射构件,增加光分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了发光器件的整体发光亮度,最高可以达到30%以上;通过设置增亮膜,使得发光器件的正面辉度大幅度提高,最高可以达到60%-100%;通过设置与激发光源不同波长的补光光源,起到色谱补偿的作用,避免了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发光颜色单一和色相不纯的现象;通过设置滤光层,可以过滤掉不需要的光谱,使发光颜色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本实用新型产品便于组装及模块化生产,可直接使用或制成模组用作二次开发组件用于制造各种节能照明器具或警示指示标识或应急发光器具等,应用领域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柔性长余辉面光源器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软磁性长余辉面光源器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四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刚性弧面型长余辉面光源器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五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太阳能长余辉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六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太阳能长余辉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七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牌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八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封装结构可以遵照以上专利精神按需设计,能通电用作或作为二次组件用于制造面板灯、应急灯、发光逃生标识、户外发光广告牌等,广泛应用于交通、消防、建筑、船舶等领域。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其结构包括:封装构件110112、长余辉发光材料层120、导光层130、反射底层140、激发光源150、光扩散片170、控制电路190、反射构件1110、补光光源1120。
封装构件110112:
封装构件110112包括封装底座110和透明封装胶112。其中封装底座110为ABS材质通过注塑一次成型的带有边框和底板的设有向上开口腔体的方形结构;透明封装胶112为PU树脂透明胶,封装底座110通过透明封装胶112将各元器件封装在封装底座110的腔体内。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120: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120采用亚克力透明树脂与发光颜色为黄绿色的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2:1混合,然后通过浇注法预制成3mm厚度的片材,并用切割机切割成长方形,并用激光密集打孔。
导光层130:
导光层130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在光学级的亚克力板材底面用UV网版印刷技术印上导光点。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层130正面射出,使导光层130均匀发光。
导光层130通过透明封装胶112粘合固定在长余辉发光材料层120的底部。
反射底层140:
反射底层140为白色塑料片材,通过透明封装胶112粘合固定在导光层130的底部。激发光源150:
激发光源150为蓝光贴片式2835LED,与补光光源1120间隔排列成直线并焊接在PCB线路板上,并通过导线和控制电路190连接。
PCB线路板通过透明封装胶112粘合固定在导光层130相对的两个侧面。
光扩散片170:
光扩散片170采用PC板材,利用的是滚轴热压形成凹凸粗糙面。
控制电路190:
控制电路190能控制激发光源150以10s的周期、10%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材料层120。
控制电路190通过封装胶粘合固定在封装底座110上。
反射构件1110:
反射构件1110为白色PC反光膜,粘贴在导光层130的另两个侧面。
补光光源1120:
补光光源1120为黄绿色贴片式2835LED,与激发光源150间隔排列成直线焊接在在PCB线路板上,并通过导线和控制电路190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通电后能够自动以10s的周期和10%的占空比对补光光源1120供电,及对激发光源150供电并激发长余辉发光材料,色相纯度高,通电余辉维持发光亮度能达到10cd/m2,完全断电后的余辉亮度更有大幅度的提高,具有耗电省、激发亮度高、保障性高等优点,可通电用作面板灯等,或在其发光面上印刷图形、符号或文字,可作为组件与其他器件结合制成户外发光广告、交通指示标识、消防安全标识等。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柔性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其结构包括:封装构件210、长余辉发光材料层220、导光层230、反射底层240、激发光源250。
封装构件(210):
透明封装胶为PU树脂透明胶,充当封装构件。长余辉发光材料层220、导光层230、反射底层240、激发光源250通过透明封装胶封装并结合成一体。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220: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220为采用透明PU树脂和发光颜色为黄绿色的SrAl2O4长余辉发光材料粉混合均匀后固化形成的柔性长条状结构。
导光层230:
导光层230使用合成树脂加上扩散材料SiO2/TiO2再加上稀释剂所混合调配的油墨印刷在柔性PMMA板上制成,通过透明封装胶粘合固定在长余辉发光材料层220的底部。
反射底层240:
反射底层240为3M柔性棱镜反光条,通过透明封装胶粘合固定在导光层230的底部。激发光源250:
激发光源250采用蓝光贴片式335侧发光灯珠,排列成直线焊接在柔性电路板上制成,其发光面耦合到导光层230的侧面。
本实施例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柔性长余辉面光源器件,通电余辉维持发光亮度能达到8cd/m2,完全断电后的余辉亮度更有大幅度的提高,对人眼舒适度高,易安装,可以作为组件用于制作各种发光器件。可以连上电源或电池,用于制作例如缠绕在树木或电线杆等上的普通照明或装饰,或缠绕在道路两边的栏杆上的指示、诱导标识,或缠绕在环卫工人或交警的手臂上的示警标识等。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软磁性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其结构包括:封装构件(310)、长余辉发光材料层320、导光层330、反射底层340、激发光源350、光扩散片370。
封装构件(310):
透明封装胶为PU树脂透明胶,充当封装构件。长余辉发光材料层320、导光层330、反射底层340、激发光源350、光扩散片370通过透明封装胶封装并结合成一体。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320: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320为采用透明PU树脂和发光颜色为黄绿色的SrAl2O4长余辉发光材料粉混合均匀后固化形成的柔性长条状结构。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320的发光面上镂空有文字和图案。
导光层330:
导光层330使用合成树脂加上扩散材料SiO2/TiO2再加上稀释剂所混合调配的油墨印刷在柔性PMMA板上制成,通过透明封装胶粘合固定在光扩散片370的底部。
反射底层340:
反射底层340为磁性反射膜,分三层:顶层为反射层,中间为胶粘层,底层为磁性橡塑层。反射底层340通过透明封装胶粘合固定在导光层330的底部。
激发光源350:
激发光源350采用蓝光贴片式335侧发光灯珠,排列成直线焊接在柔性电路板上制成,其发光面耦合到导光层330的侧面。
光扩散片370:
光扩散片370为柔性XLK100扩散膜,通过透明封装胶粘合固定在长余辉发光材料层320的底部。
此实施例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软磁性长余辉面光源器件,通电余辉维持发光亮度能达到5cd/m2,完全断电后的余辉亮度更有大幅度的提高。由于自身具有铁磁性,可以作为组件用于制作各种发光器件,例如吸附在道路两边的钢制栏杆上的临时性质的交通安防标志,或缠绕在环卫工人或交警的手臂上的示警标识等。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刚性弧面型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其结构包括:封装构件410412、长余辉发光材料层420、导光层430、反射底层440、激发光源450、光扩散片470、增亮膜480。
封装构件410412:
封装构件410412包括封装底座410和透明封装胶412:其中封装底座410为ABS材质通过注塑一次成型的弧面结构;透明封装胶412为环氧树脂透明胶。长余辉发光材料层420、增亮膜480、光扩散片470、导光层430、反射底层440、封装底座410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并通过透明封装胶412结合成一体。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420: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420为采用PU透明树脂与发光颜色为黄绿色的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1:1混合,然后通过浇注法预制成2mm厚度的片材,并用激光切割机切割成与封装底座410相对应的弧面。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420的发光面上镂空有文字信息。
导光层430:
导光层430为在光学级亚力克板材上雕刻网状格线,利用导光层表面雕刻的格线的折射使光线漫射,实现光源照明转变为面光源。
反射底层440:
反射底层440为纳米银镀膜。
激发光源450:
激发光源450以蓝光贴片2835灯珠排列成直线焊接在线路板上,其发光面耦合到导光层430的侧面。
光扩散片470:
光扩散片470为柔性XLK100扩散膜,通过透明封装胶412粘合固定在增亮膜480的底部。
增亮膜480:
增亮膜480为柔性多功能棱镜片,通过透明封装胶412粘合固定在长余辉发光材料层420的底部。
此实施例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刚性弧面型长余辉面光源器件,镂空区透出的光不经过长余辉发光材料层420射出,从而具有较好的远程指示功能;其余光射入并激发长余辉发光材料层420,从而具有较好的近程辅助照明功能,通电余辉维持发光亮度能达到10cd/m2,完全断电后的余辉亮度更有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弧面形状可以按需设计,能作为组件用于制作各种发光器件。例如通过胶连接或铆连接等安装在电线杆、水泥柱等上作为辅助照明和诱导标识等,也可以结合反光材料做成警示柱等交通安防设备。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太阳能长余辉灯,包括封装构件610612613、长余辉发光材料层620、导光层630、反射底层640、激发光源650)、控制电路690、光伏器件6100、蓄电元件6130。
封装构件610612613:
封装构件610612613包括封装基座610、发光灯罩612和透明封装胶613。其中封装基座610通过ABS材质通过注塑多次成型后组合而成,其上部为正六边形底板,下部为安装底座,安装底座上设有螺丝孔,用于安装固定;发光灯罩612为PC材质通过注塑一次成型的、设有底部开口腔体的六棱柱透光罩,发光灯罩612的顶部设有方形凹槽;透明封装胶613为环氧树脂透明胶;封装基座610上部的正六边形底板嵌入发光灯罩612的底部开口并通过封装胶结合成背光灯本体;各元器件通过透明封装胶613封装在背光灯的本体内。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620: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620为环氧透明树脂与发光颜色为黄绿色的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1:1混合后通过浇注法预制成2mm厚度的长方形片材,通过透明封装胶613粘合固定在发光灯罩612的内侧面上。
导光层630:
导光层630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在光学级的亚克力板材底面用UV网版印刷技术印上导光点,并经过裁切加工成方形片材,通过透明封装胶613粘合固定在长余辉发光材料层620的底部。
反射底层640:
反射底层640为方形3M棱镜反射层,通过透明封装胶613粘合固定在导光层630的底部。
激发光源650:
激发光源650为COB封装的蓝光贴片式LED,排列,成直线焊接在白底的方形铝基电路板上,通过透明封装胶613粘合固定在导光层630的两侧。
控制电路690:
控制电路690为带有STC12C5410AD单片机的控制电路,能控制电路昼夜自动通断和蓄电元件6130的充放电,并控制蓝光LED以10s的周期、10%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材料层620。
光伏器件6100:
光伏器件6100为2.5V/480MAH方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封装胶粘合固定在发光灯罩612的顶部凹槽内。
蓄电元件6130:
蓄电元件6130为2.4V/1600MAH镍氢蓄电池,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690相连。
此实施例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太阳能长余辉灯能在控制电路控制下昼夜自动启闭,通电余辉维持发光亮度能达到6cd/m2,完全断电后的余辉亮度更有大幅度的提高,具有不耗市电、持续发光时间长、对人眼的舒适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公园、庭院、草坪、广场等场合。
实施例六
如图7所示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太阳能长余辉灯,包括封装构件710711、长余辉发光材料层720、导光层730、反射底层740、激发光源750、控制电路790、光伏器件7100、蓄电元件7130。
封装构件710711:
封装构件710711包括封装底壳710和透明封装胶711。其中封装底壳710由ABS材质通过注塑多次成型后组合而成,其上部为圆柱体凸起,下部为安装底座,安装底座上设有螺丝孔,用于安装固定;透明封装胶711为环氧树脂透明胶,各元器件通过透明封装胶711封装在长余辉发光材料层720的腔体内。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720: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720为环氧透明树脂与发光颜色为黄绿色的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1:1混合后固化成型的、设有底部开口腔体的圆柱体结构,其顶部设有方形凹槽;封装底壳710上部的圆柱体凸起嵌入长余辉发光材料层720的底部开口并通过封装胶结合成背光灯本体。
导光层730:
导光层730使用合成树脂加上扩散材料SiO2/TiO2再加上稀释剂所混合调配的油墨印刷在柔性PMMA板上制成圆柱面,通过透明封装胶711粘合固定在长余辉发光材料层720的内表面上。
反射底层740:
反射底层740为3M柔性棱镜反光膜,通过透明封装胶711粘合固定在导光层730的底面上。
激发光源750:
激发光源750为COB封装的蓝光贴片式LED,均匀排布在环形铝基电路板上。环形铝基电路板通过透明封装胶粘合固定在导光层730的底边。
控制电路790:
控制电路790为带有intel MCS51单片机的控制电路,能控制电路昼夜自动通断和蓄电元件7130的充放电,并控制蓝光LED以15s的周期、10%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材料层720。
光伏器件7100:
光伏器件7100为2.5V/480MAH方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封装胶粘合固定在长余辉发光材料层720的顶部凹槽内。
蓄电元件7130:
蓄电元件7130为3.2V/1300MAH磷酸铁锂蓄电池,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790相连。
此实施例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太阳能长余辉灯能在控制电路控制下昼夜自动启闭,通电余辉维持发光亮度能达到5cd/m2,完全断电后的余辉亮度更有大幅度的提高,具有不耗市电、持续发光时间长、对人眼的舒适度高灯优点,适用于公园、庭院、草坪、广场等场合。
实施例七
如图8所示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牌,包括封装构件811812813814、长余辉发光材料层820、导光层830、反射底层840、激发光源850、控制电路890、蓄电元件8130。
封装构件811812813814815:
封装构件811812813814815由封装底壳811、发光面板812、左边框814、右边框813、透明封装胶815组成。其中封装底壳811为不锈钢钣金加工制成的顶部及两边开口的方形底壳;发光面板812为玻璃材质的方形透光体,其上贴有镂空有消防逃生标志的图案和文字的逆反射膜;左边框814、右边框813由ABS材质通过注塑一次成型;透明封装胶815为环氧树脂透明胶;透明封装胶815为环氧树脂透明胶;发光面板812与左边框814、右边框813分别嵌入封装底壳811的顶部与两边开口内并通过封装胶封装成带有密闭腔体的标志牌本体;各元器件通过透明封装胶815封装在标志牌本体的腔体内。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820: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820为环氧透明树脂与发光颜色为黄绿色的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1:1混合后预制成的、消防逃生标志的图案和文字形状的片材,通过透明封装胶815粘合固定在发光面板812的底部。
导光层830:
导光层830为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在光学级的亚克力板材底面用UV网版印刷技术印上导光点,并经过裁切加工成的片材,通过透明封装胶815粘合固定在长余辉发光材料层820的底部。
反射底层840:
反射底层840为方形棱镜反射层,通过透明封装胶815粘合固定在导光层830的底部。激发光源850:
激发光源850采用蓝光贴片式335侧发光灯珠,排列成直线焊接在刚性条状电路板上制成。刚性条状电路板通过封装胶粘合固定在左右边框814813上,此时其发光面耦合到导光层830的两侧。
控制电路890:
控制电路890为带有STC12C5A60S2单片机的控制电路,能控制蓄电元件8130的充放电,并控制蓝光LED持续发光或以9s的周期、11%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材料层820。
蓄电元件8130:
蓄电元件8130为2.4V/1600MAH镍氢蓄电池,并通过电路与控制电路890相连。
此实施例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牌,在控制电路890控制下:平时由市电对激发光源850持续供电,停电时由蓄电元件8130对激发光源850以9s的周期、11%的占空比间歇供电,在蓄电元件8130电能不足或器件损坏时依靠长余辉发光材料层820通过余辉特性继续发光,能在各种恶劣条件下起应急指示作用,因此具有极高得保障度。
本实施例产品发光时,发光面上阳版长余辉发光材料层820的区域发光,其余部分不发光,并具有余辉亮度高的优点,通电余辉维持发光亮度能达到9cd/m2,完全断电后的余辉亮度更有大幅度的提高,,主要设置在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应在疏散走道的墙上,
实施例八
如图9所示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其结构包括:封装构件121112121213、长余辉发光材料层1220、导光层1230、反射底层1240、激发光源1250、控制电路1290、反射构件12110。
封装构件121112121213:
封装构件121112121213包括封装底座1211、发光面板1212和透明封装胶1213。其中封装底座1211为ABS材质通过注塑一次成型的带有边框和底板的设有向上开口腔体的方形结构;发光面板1212为透明PC通过注塑一次成型的方形板材;透明封装胶1213为PU树脂透明胶。发光面板1212嵌入封装底座1211的向上开口内并通过封装胶结合成面光源器件本体;各元器件通过透明封装胶1213封装在面光源器件本体的腔体内。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1220:
长余辉发光材料层1220采用液态PU透明树脂与发光颜色为黄绿色的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混合均匀后,直接浇注在导光层1230的凹槽内流平固化。
导光层1230:
导光层1230为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在光学级的亚克力板材底面用UV网版印刷技术印上导光点。
导光层1230上设有文字形状的凹槽。
反射底层1240:
反射底层1240为白色塑料片材,通过透明封装胶1213粘合固定在导光层1230的底部。激发光源1250:
激发光源1250为蓝光贴片式2835LED,排列成直线焊接在PCB线路板上,并通过导线和控制电路1290连接。
PCB线路板通过透明封装胶1213粘合固定在导光层1230相对的两个侧面。
控制电路1290:
控制电路1290通过线路与激发光源1250相连,能控制激发光源1250以9s的周期、11.1%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材料层1220。
控制电路1290通过封装胶粘合固定在封装底座1211上。
反射构件12110:
反射构件12110为白色PC反光膜,粘贴在导光层1230的另两个侧面。
本实施例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通电后能够自动以9s的周期和11.1%的占空比对激发光源1250供电并激发长余辉发光材料,通电余辉维持发光亮度能达到12cd/m2,完全断电后的余辉亮度更有大幅度的提高,具有耗电省、激发亮度高、保障性高等优点,可通电用作面板灯等,或在其发光面上印刷图形、符号或文字,可作为组件与其他器件结合制成户外发光广告、交通指示标识、消防安全标识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方案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构件(1)、长余辉发光材料层(2)、导光层(3)、反射底层(4)、激发光源(5);所述的封装构件(1)为边框或面板或底板或其任意二个及以上的组合件;导光层(3)的上方部分地设有长余辉发光材料层(2)或全部地设有长余辉发光材料层(2),导光层(3)的侧面设有激发光源(5),导光层(3)的底面上设有反射底层(4);长余辉发光材料层(2)、导光层(3)、反射底层(4)、激发光源(5)设在封装构件(1)上或封装构件(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层(3)上设有文字或图案形状的孔洞或凹槽或凹凸结构,长余辉发光材料层(2)设置在导光层(3)的孔洞或凹槽或凹凸结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层(2)和导光层(3)之间设有光扩散片(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层(2)和导光层(3)之间设有增亮膜(8);所述的增亮膜(8)与长余辉发光材料层(2)之间,或/和,所述的增亮膜(8)与导光层(3)之间还设有光扩散片(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层(2)的上方设有滤光层(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装构件(1)为包含结合有文字或图案的面板的封装构件,或包含结合有逆反射材料的面板的封装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层(2)为设置成文字或图案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层,或为带有镂空或/和透光的文字或图案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层;或为带有孔洞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层(3)侧面还设有具有光反射功能的反射构件(1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层(3)的侧面还设有不同波长的补光光源(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发光源(5)连有具有特定功能的控制电路(9),所述的特定功能为:控制激发光源(5)的发光功率的功能,或/和,控制激发光源(5)以一定的周期或占空比间歇发光的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发光源(5)和补光光源(12)分别连有具有特定功能的控制电路(9),所述的特定功能为:控制激发光源(5)与补光光源(12)的发光功率的功能,或/和,控制激发光源(5)与补光光源(12)以一定的周期或占空比间歇发光的功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9)还通过线路连接有蓄电元件,或蓄电元件和充放电组件,或蓄电元件和充放电组件及光伏器件(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06555.1U CN207034658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06555.1U CN207034658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34658U true CN207034658U (zh) | 2018-02-23 |
Family
ID=61462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06555.1U Active CN207034658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03465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36822A1 (zh) * | 2019-09-01 | 2021-03-04 | 王定锋 | 一种镶嵌式的长条形柔性面板灯及其制作方法 |
-
2017
- 2017-07-28 CN CN201720906555.1U patent/CN20703465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36822A1 (zh) * | 2019-09-01 | 2021-03-04 | 王定锋 | 一种镶嵌式的长条形柔性面板灯及其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944046U (zh) | 一种直下式led背光的长余辉发光器件 | |
CN104199496B (zh) | 一种太阳能长余辉发光系统的激发方法 | |
CN101749554A (zh) | 节能超薄led平面显示灯 | |
CN201063225Y (zh) | 环氧树脂led节能发光牌 | |
CN206786577U (zh) | 一种带有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太阳能道钉灯 | |
CN106836045A (zh) | 一种带有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太阳能反光玻璃道钉灯 | |
CN207034658U (zh) | 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面光源器件 | |
CN206890416U (zh) | 一种长余辉灯 | |
CN107687135A (zh) | 一种太阳能发光道钉灯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1326928Y (zh) | 节能超薄led平面显示灯 | |
CN201465466U (zh) | 一种二合一大功率led显示屏 | |
CN207028605U (zh) | 一种直下式led背光的长余辉安防标识 | |
CN207663085U (zh) | 一种带有激发光源的长余辉回复反射器 | |
JP5707514B2 (ja) | 蓄光性材料組成物、led光源用エンベロープ部材及び残光性照明装置 | |
CN215220187U (zh) | 一种具有长余辉发光功能的插孔式Led光源及带有该光源点阵的发光标识 | |
CN207134097U (zh) | 一种侧入式背光的长余辉安防标识 | |
CN207112425U (zh) | 一种带有透镜的led长余辉发光体 | |
CN207422056U (zh) | 一种带有面光源的太阳能发光道钉灯 | |
CN107390309A (zh) | 一种带有激发光源的长余辉回复反射器 | |
CN207883259U (zh) | 一种长余辉地名标牌 | |
CN111948854A (zh) | 一种基于芯片级发光面的超薄直下式背光模组 | |
CN207065481U (zh) | 一种带有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回复反射器 | |
CN201651912U (zh) | 带导光板和灯罩的led应急灯 | |
CN105717959A (zh) | 一种太阳能长余辉发光系统及其激发方法 | |
CN110922964A (zh) | 一种电光源激发长余辉材料混光发光的方法与基于该方法制造的混光发光体及其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