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31945U - 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31945U CN207031945U CN201720740104.5U CN201720740104U CN207031945U CN 207031945 U CN207031945 U CN 207031945U CN 201720740104 U CN201720740104 U CN 201720740104U CN 207031945 U CN207031945 U CN 2070319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composite
- pavement structure
- basic unit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包括路基,还包括于路基上由下而上设置的防浸透加固层、基层、抑裂层、防水粘结层、应力吸收层和面层;防浸透加固层为复合土工膜,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或二灰基层,抑裂层为钢塑复合土工格栅,防水粘结层采用水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应力吸收层采用SBS改性沥青碎石层或橡胶沥青碎石层,面层为改性沥青层。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道路使用性能,避免了基层开裂以及路面反射裂缝现象的发生,减小了载荷应力的影响,实现路面结构层的有效保护,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且不需频繁养护,使得公路工程造价的成本大大降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道路建设中,多采用水泥稳定碎石这一半刚硬结构作路面基层,但水泥稳定碎石这一半刚硬性结构在道路建设中存在较明显的缺陷:1、由于热胀冷缩的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会产生收缩开裂,进而引起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对路况质量造成影响,路表水随着裂缝进入基层和路床基层,加速基层的区域性破坏而大大缩减路面寿命;2、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强度低,承载力有限,在重载车辆的反复冲击下损坏严重,产生坑槽、车辙等,是影响路面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使得国内道路的平均寿命大大降低,而频繁的道路养护,不但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
复合式路面是面层由两层不同材料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能够充分发挥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各自的性能优势,实现柔性路面与刚性路面有效合理的结合,相较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和传统沥青层的路面结构,不但提高了道路性能及行车舒适性,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且相较国外的全厚式全柔性沥青路面结构,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适合我国的大面积道路建设的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提高了道路性能,避免了路面破坏严重、养护费用高等问题,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包括路基,所述路基为压实的地基,还包括于所述路基上由下而上设置的防浸透加固层、基层、抑裂层、防水粘结层、应力吸收层和面层,所述防浸透加固层为复合土工膜,所述抑裂层为钢塑复合土工格栅,所述面层为改性沥青层。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复合土工膜采用短纤针刺复合土工膜或聚酯长丝复合土工膜,且所述复合土工膜与所述基层间填铺有中粗砂砾。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或二灰基层。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防水粘结层采用水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应力吸收层采用SBS改性沥青碎石层或橡胶沥青碎石层。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改性沥青层为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或AC-16改性沥青混合料或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和AC-16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上下铺装面层。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基层的厚度为16-20cm,所述防水粘结层的厚度为1-1.5cm,所述应力吸收层的厚度为1.5-2.5cm,所述改性沥青层的厚度为4-6cm。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路基与基层之间设有的复合土工膜,能够对路面结构起到一定程度的加固作用,使得该复合路面结构的的承载力较传统路面结构有所提高,同时,设有的该复合土工膜当基层出现收缩开裂时,能够防止路表水渗入对压实地基路基的崩解作用,起到对路基的保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基层之上铺装有的钢塑复合土工格栅,能够有效避免基层开裂和面层反射裂缝的产生和扩展,起到保护性弹性膜的作用,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一方面,能够有效抵抗载荷作用到基层上的应力,防止裂缝的产生;另一方面,当裂缝产生后,能够抑制裂缝的继续扩展;此外,钢塑复合土工格栅成本低,施工工艺简单方便。
3、本实用新型铺装有的防水粘结层,实现基层与铺装面层间的有效粘结,采用的水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避免雨水对基层的影响,且具有优良的低温柔韧性和耐热性、耐久性,便于工程施工。
4、本实用新型面层下铺装的SBS改性沥青碎石层或橡胶沥青碎石层作应力吸收层,减弱了载荷应力对路面结构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具有预防、延缓甚至阻止面层反射裂缝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防水、填缝的作用。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改性沥青层,在保证行车舒适性的同时,增强了路面的耐磨性,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能,能够有效减小行车载荷对基层等的冲击作用,避免坑槽、车辙等现象的发生,不需频繁的养护。
6、本实用新型中,复合土工膜与基层间填铺的中粗砂砾,能够有效防止土工膜被尖石刺破现象的发生,起到对复合土工膜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道路使用性能,避免了基层开裂以及路面反射裂缝现象的发生,减小了载荷应力的影响,实现路面结构层的有效保护,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且不需频繁养护,使得公路工程造价的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路基;2-防浸透加固层;3-基层;4-抑裂层;5-防水粘结层;6-应力吸收层;7-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包括路基1,还包括于路基1上由下而上设置的防浸透加固层2、基层3、抑裂层4、防水粘结层5、应力吸收层6和面层7,路基1为压实的地基,为保证复合路面结构的承载力性能,路基1的压实度大于94%。
防浸透加固层2为复合土工膜,为实现路基1的有效加固及防渗透,本实施例中,复合土工膜采用短纤针刺复合土工膜或聚酯长丝复合土工膜,压实的路基1上铺装该复合土工膜,能够对路面结构起到一定程度的加固作用,使得该复合路面结构的的承载力较传统路面结构有所提高,同时,设有的该复合土工膜当基层3出现收缩开裂时,能够防止路表水渗入对压实地基路基1的崩解作用,起到对路基1的保护作用;当然,为能够有效防止土工膜被尖石刺破现象的发生,起到对复合土工膜的保护作用,复合土工膜与基层3间填铺有中粗砂砾。
作为整个道路的承重层,基层3起到稳定路面的作用,为使得路面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得到有效保障,本实施例中,基层3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或二灰基层3,其铺设厚度在16-20cm之间。
基层3之上铺装有的抑裂层4,为钢塑复合土工格栅,能够有效避免基层3开裂和面层7反射裂缝的产生和扩展,起到保护性弹性膜的作用,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一方面,能够有效抵抗载荷作用到基层3上的应力,防止裂缝的产生;另一方面,当裂缝产生后,能够抑制裂缝的继续扩展;此外,钢塑复合土工格栅成本低,施工工艺简单方便。
为实现基层3与铺装面层7间的有效粘结,抑裂层4之上铺设有防水粘结层5,本实施例中,防水粘结层5采用水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5,且铺装厚度为1-1.5cm,采用的水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5能够避免雨水对基层3的影响,且具有优良的低温柔韧性和耐热性、耐久性,便于工程施工。
为减小重载车辆荷载对路面反复冲击的影响,防水粘结层5与面层7之间铺装有应力吸收层6,本实施例中,应力吸收层6采用SBS改性沥青碎石层或橡胶沥青碎石层作应力吸收层6,铺装厚度为1.5-2.5cm,在减弱载荷应力对路面结构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具有预防、延缓甚至阻止面层7反射裂缝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防水、填缝的作用。
面层7为改性沥青层,采用的改性沥青层相较传统的沥青层路面结构,在保证行车舒适性的同时,增强了路面的耐磨性,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能,能够有效减小行车载荷对基层3等的冲击作用,避免坑槽、车辙等现象的发生,不需频繁的养护;本实施例中,改性沥青层铺装厚度为4-6cm,采用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或AC-16改性沥青混合料,为使得路面结构性能更佳,采用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和AC-16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上下铺装结构,铺装厚度为10-12cm,当然,也可在AC-16改性沥青混合料下增铺装AC-20改性沥青混合料,铺装厚度为8cm左右,以更加有效的提高路面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包括路基,所述路基为压实的地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于所述路基上由下而上设置的防浸透加固层、基层、抑裂层、防水粘结层、应力吸收层和面层;所述防浸透加固层为复合土工膜,所述抑裂层为钢塑复合土工格栅,所述面层为改性沥青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土工膜采用短纤针刺复合土工膜或聚酯长丝复合土工膜,且所述复合土工膜与所述基层间填铺有中粗砂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或二灰基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粘结层采用水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吸收层采用SBS改性沥青碎石层或橡胶沥青碎石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沥青层为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或AC-16改性沥青混合料或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和AC-16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上下铺装面层。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的厚度为16-20cm,所述防水粘结层的厚度为1-1.5cm,所述应力吸收层的厚度为1.5-2.5cm,所述改性沥青层的厚度为4-6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40104.5U CN207031945U (zh) | 2017-06-23 | 2017-06-23 | 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40104.5U CN207031945U (zh) | 2017-06-23 | 2017-06-23 | 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31945U true CN207031945U (zh) | 2018-02-23 |
Family
ID=61468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74010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31945U (zh) | 2017-06-23 | 2017-06-23 | 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031945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30174A (zh) * | 2019-05-27 | 2019-08-16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 |
CN110904851A (zh) * | 2019-12-17 | 2020-03-24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桥面铺装方法 |
CN112144397A (zh) * | 2019-06-28 | 2020-12-29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抗车辙和防水功能的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 |
CN113774748A (zh) * | 2021-08-20 | 2021-12-10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高韧性格栅加筋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
-
2017
- 2017-06-23 CN CN201720740104.5U patent/CN20703194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30174A (zh) * | 2019-05-27 | 2019-08-16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 |
CN112144397A (zh) * | 2019-06-28 | 2020-12-29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抗车辙和防水功能的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 |
CN110904851A (zh) * | 2019-12-17 | 2020-03-24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桥面铺装方法 |
CN113774748A (zh) * | 2021-08-20 | 2021-12-10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高韧性格栅加筋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031945U (zh) | 一种复合式路面结构 | |
CN102817299B (zh) | 一种城市沥青路面修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US7621693B2 (en) | Asphalt fiber panels for pavement construction and repair | |
CN204825551U (zh) | 一种防水防裂沥青路面结构 | |
CN111962350A (zh) | 土工格室加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及面层板厚度计算方法 | |
CN111455768A (zh) | 一种柔性路基沥青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6512547U (zh) | 一种修复型沥青路面 | |
CN205368926U (zh) | 透水性强的园路路面层结构 | |
CN109811748A (zh) | 一种冻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处理方法 | |
US8858115B2 (en) | Pothole and utility cut repair overlay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 |
CN202849895U (zh) | 一种城市沥青路面修复结构 | |
CN113863083B (zh) | 一种基于三明治结构的长寿命路面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 |
CN103541287B (zh) | 全面防水增强路基的路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522056A (zh) | 基于沥青路面的刚柔复合基层路段的设计方法 | |
CN210657855U (zh) | 一种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 |
CN216786738U (zh) | 一种公路沥青路面结构 | |
CN205062611U (zh) | 一种园路路面铺装层结构 | |
CN109033714B (zh) | 一种控制路基路面协调变形的设计方法 | |
CN103556558B (zh) | 路基分层全包的路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6065443A (zh) | 一种重载交通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0086044U (zh) | 一种用于装配式桥梁的桥面铺装结构 | |
CN207003164U (zh) | 一种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 | |
CN206090645U (zh) | 地下集水坑电梯井的防水结构 | |
CN219157314U (zh) | 一种现状道路改造的零废弃低碳路面结构 | |
CN217438600U (zh) | 一种抗反射裂缝改性沥青路面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310000 15-16 floor, Qianjiang building, 2031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interchang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15-16 floor, Qianjiang building, 2031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Jiaogong Qianchao Construction Co. 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