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031803U -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31803U
CN207031803U CN201720271922.5U CN201720271922U CN207031803U CN 207031803 U CN207031803 U CN 207031803U CN 201720271922 U CN201720271922 U CN 201720271922U CN 207031803 U CN207031803 U CN 207031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isplay panel
control panel
washing machin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719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佩师
王得军
刘尊安
朱国防
庄儒营
姜永富
张开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719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31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31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31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洗衣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控制盘座、以及开设在所述控制盘座上的衣物投入口,所述洗衣机前侧设有操控和/或显示面板。操控和/或显示面板位于所述洗衣机的前侧,这样操控和/或显示面板不占用控制盘座上的顶部空间,有利于控制盘座顶部的衣物投入口的设计;并通过前置显示,有利于增加客户的体验;以及避免滴落在控制盘座顶面的水的渗入操控和/或显示面板的电器件上,即使有水滴落在操控和/或显示面板的安装间隙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会沿间隙向下流动,增加操控和/或显示面板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置显示的全自动洗衣机。
背景技术
目前,洗衣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洗衣机除了满足基本的洗涤衣物的功能以外,外观结构的新颖、美观更能吸引消费者,也成为各洗衣机生产厂家致力研究的方向。
对于全自动洗衣机,在箱体上设置有控制盘座,在控制盘座的顶面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和洗衣机上盖并排前后设置形成洗衣机的上顶面;这样控制面板占用了控制盘座的部分顶面位置,不利于控制盘座上衣物投入口的增大,以及上盖与控制面板一起形成上顶面,不简约、大方,并且洗衣机顶面不能平齐,不能放置物品。
控制面板安装固定在控制盘座上的容纳槽内,并且控制盘座的顶面与容纳槽的顶面平齐,也就是控制面板的顶面边缘与容纳槽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洒落在控制面板上的水,能够沿间隙进入容纳槽内,可能损坏控制面板的电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洗衣机,操控和/或显示面板前置显示,外观美观、操作方便,有利于衣物投入口的设计,增加客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控制盘座、以及开设在所述控制盘座上的衣物投入口,所述洗衣机前侧设有操控和/或显示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设在所述箱体的前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设在所述控制盘座的前侧面。
进一步的,在所述控制盘座的前侧设有与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控制面板相匹配的、内凹的槽口,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局部或全部嵌入所述槽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位于所述控制盘座的顶壁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的前端面与所述控制盘座的顶壁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盘座至少顶壁向前延伸凸出于所述控制盘座的前壁面形成顶壁延伸部,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顶壁延伸部的下方,所述顶壁延伸部边缘与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的端面相吻合,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左右两端向后延伸形成面板延伸部,所述面板延伸部与所述控制盘座的左右侧壁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盘座前部周向设有台阶结构,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的边缘向后延伸、并扣装于所述台阶结构上,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与所述控制盘座边缘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包括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前控板、支架和显示板,所述前控板和显示板分别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控制盘座的前壁面上,所述前壁面设有内凹的容纳腔,所述显示板上向后凸出的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向后伸出的固定爪,所述前壁面设有与所述固定爪相匹配的第一过孔,所述固定爪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容纳腔的后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设有多个向后伸出的卡爪,所述前壁面设有与所述卡爪相匹配的第二过孔,在所述第二过孔的后端面上设有沿所述容纳腔的周壁向后延伸的卡合部,所述卡爪穿过所述第二过孔、并通卡合在所述卡合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卡合部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至少两个卡柱。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上端面与前控板的上端面平齐,所述支架的下端面低于所述前控板的下端面,所述支架的下端面与所述前壁面的下端面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设有用于所述显示板伸出的显示口,在所述支架前端面的显示口周圈设有密封凹槽,所述显示板的前端面与支架板的前端面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板具有与所述显示口相匹配的显示板本体、以及沿所述显示板本体向周向延伸的挡板,所述挡板挡止在所述显示口的后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挡板卡合的、向后伸出的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挡板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前控板上设有向后伸出的定位筋,在所述支架和所述槽口的底部分别对应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筋穿过所述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置显示的全自动洗衣机,操控和/或显示面板位于所述洗衣机的前侧,这样操控和/或显示面板不占用控制盘座上的顶部空间,有利于控制盘座顶部的衣物投入口的设计;并通过前置显示,有利于增加客户的体验;以及避免滴落在控制盘座顶面的水的渗入操控和/或显示面板的电器件上,即使有水滴落在操控和/或显示面板的安装间隙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会沿间隙向下流动,增加操控和/或显示面板的安全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前置显示的全自动洗衣机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控制盘座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控制盘座的前壁面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支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前控板的后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的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部分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洗涤剂盒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2的横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E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2中在出水部竖剖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F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前置显示的全自动洗衣机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中H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洗衣机在正常使用时,相对于使用者来说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阅图1-图2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前置显示的全自动洗衣机的第一个实施例,前置显示的全自动洗衣机,包括箱体1,在箱体1内套装设有外筒和内筒,在箱体1的顶部设有的控制盘座2,在控制盘座2上开设有衣物投入口21,在控制盘座2上铰接有可开闭衣物投入口21的上盖3,在控制盘座2的前侧设有操控显示面板4。这样操控和/或显示面板不占用控制盘座2上的顶部空间,有利于控制盘座2顶部的衣物投入口21的设计;并通过前置显示,有利于增加客户的体验。
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将操控面板或显示面板设在控制盘座2的前侧,或者将操控和/或显示面板设置在箱体1的前侧。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所示,在控制盘座2的前侧设有与操控显示面板4相匹配的、内凹的槽口22,操控显示面板4容纳在槽口22内,操控显示面板4形成洗衣机上部的前端面。操控显示面板4竖向设在控制盘座2的前侧,这样操控显示面板4不占用控制盘座2上的顶部空间,有利于控制盘座2顶部的衣物投入口21的设计;并通过前置显示,有利于增加客户的体验;以及操控显示面板4竖向前置避免了滴落在控制盘座2顶面的水的渗入,即使有水滴落在操控显示面板4与控制盘座2的安装间隙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会沿间隙向下流动,增加操控显示面板4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13所示,控制盘座2的顶壁23向前延伸凸出于控制盘座的前壁面221形成顶壁延伸部231,操控显示面板4安装固定后,操控显示面板4位于顶壁延伸部231的下方,操控显示面板4的前端面与顶壁延伸部231的前边缘平齐,并且控制盘座4向上并向后倾斜设置,便于对操控显示面板4的操作以及便于观察。通过设置操控显示面板4位于控制盘座2的顶壁延伸部231的下方,使得控制盘座2与顶壁延伸部231的下端面邻接,控制盘座2与顶壁延伸部231之间的间隙接缝位于竖向面上,相比于两者之间的间隙位于顶壁23的顶面上,增加渗水的安全性。
参见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加美观性,操控显示面板4的左右两端具有向后弯曲的延伸部41,延伸部41与控制盘座2的左右侧壁24平齐,这样使得操控显示面板4与控制盘座2装配后的左右两侧的间隙,位于控制盘座2的左右侧面,增加前端面的美观性。
本实施例中,槽口22包括控制盘座2的前壁面221、与左右侧壁24连接的侧边、以及顶壁延伸部231围绕而成的。槽口22为下端和前端敞口的槽。这样操控显示面板4安装后,仅在上端和左右两端与控制盘座2装配,具有安装间隙,有利于增加安装后的美观性。
本实施例中,操控显示面板4包括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前控板42、支架43和显示板44,显示板44从后方卡合固定在支架43上,支架43上设有显示板44向前伸出的显示口431,显示板44的前端面与支架板43的前端面平齐,在显示板44与前控板42之间设有触摸膜(图中未示出),触摸膜贴附在前控板42的后端面上,前控板42的后端面边缘与支架43熔敷固定,在前壁面221设有内凹的容纳腔2211,显示板44上向后凸出的部分位于容纳腔222内。操控显示面板4通过支架43上的卡合固定结构固定在底部221上。
参见图4、图5、7和图10所示,在支架43上设有多个向后伸出的固定爪432,前壁面221上设有与固定爪432相匹配的第一过孔2212,固定爪432穿过第一过孔2212、并通过螺钉固定在容纳腔2211的后端面上。固定爪432具有向后延伸的固定爪本体4321和沿固定爪本体4321的端部向容纳腔2211方向弯曲的固定部4322,在固定部4322上开设有螺钉穿过的通孔,容纳腔2211的后端面上设有相匹配固定的螺钉孔2215;优选在固定爪432设置在支架43的下部,这样便于螺钉的固定,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将固定爪432固定在容纳腔2211的后端面,有利于固定的牢固性,并且便于固定操作。
在支架43设有多个向后伸出的卡爪433,在前壁面221设有与卡爪433相匹配的第二过孔2213,在第二过孔2213的后端面上设有沿容纳腔2211的周壁向后延伸的卡合部2214,卡爪433穿过第二过孔2213、并通卡合在卡合部2214上。在支架43的后端面上设有一圈卡爪433,卡合部2214为间隔平行设置的三个卡柱,卡柱的后端面与卡爪433卡合;通过将卡合部2214设置为间隔平行设置的三个卡柱,有利于增加结构稳定性,增加卡合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支架43的上端面与前控板42的上端面平齐,支架43的下端面低于前控板42的下端面,支架43的下端面与槽口22的下端面平齐。前控板42的下端面较低,操控显示面板4安装后下端部仅能看到前控板42,不能看到内部的支架43、以及槽口22,有利于增加外观的美观性。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7和图9所示,为了增加对于显示板44的保护,避免渗水到达显示板42,在支架43与前控板42之间设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具体的,在支架43前端面的显示口431周圈设有密封凹槽434,在前控板42的后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密封凹槽434相匹配的凸筋421,在密封凹槽434与凸筋421设有密封圈,增加显示板42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1所示,显示板44具有与显示口431相匹配的显示板本体441、以及沿显示板本体441向周向延伸的挡板442,挡板442挡止在显示口431的后部;在支架43上设有与挡板442卡合的、向后伸出的卡扣435,卡扣435与挡板442卡合,实现显示板44卡合固定在支架43上。为了增加操控显示面板4的组装以及安装固定速度,在前控板42上设有向后伸出的定位筋422,在支架43和前壁面221分别对应设有定位孔,定位筋422穿过定位孔,起到安装定位作用,参见图9所示。
下面说明衣物投入口21的设置,参见图2所示,衣物投入口21设在控制盘座2的顶壁23上,顶壁23的后部用于铰接上盖3,前部用于形成衣物投入看21。衣物投入口21为规则平滑的圆形,使得布置在控制盘座2内的管路可采用标准的弧形弯管贴合衣物投入口21的圆形进行布置,这样使得控制盘座2内的空间利用率提高,并且控制盘座2围成规则的空间形状,便于内部器件的布置;避免了采用异型件,降低了制造成本,以及安装方便;并且在衣物取出时,平滑的圆形衣物投入口21对衣物不会挂扯,避免了对衣物造成损伤。此外,圆形的衣物投入口增加美观性,视觉效果较好;在控制盘座2上设置圆形衣物投入口5,使得控制盘座2的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下面说明洗涤剂盒的设置,参见图11-图22所示,洗涤剂盒6呈悬臂状设置在衣物投入口5内,洗涤剂盒6的后端通过安装槽与控制盘座4结合,洗涤剂盒6的前部凸出在衣物投入口5中。这样便于在注水过程中观察洗涤剂盒6的情况,避免洗涤剂盒的出水部堵塞造成电器损坏的情况;以及洗涤剂盒6悬臂在衣物投入口5内,使得流出的水流不受到控制盘座4的限制,从洗涤剂盒6流出的水流直接喷洒入内筒,从悬臂在衣服投入口的洗涤剂盒6到内筒3之间没有阻挡,具有较大的喷洒空间,有利于增加注水的喷洒范围,增加了洗衣机内衣物与喷洒水流的接触,喷洒的水流对衣物形成冲刷效果,有利于衣物上污垢的去除,提高洗衣机的洗净比;并且在洗衣机启动后的进水浸湿阶段,内筒中的下部衣物被水面浸湿下沉,上部衣物被喷洒的水流浸湿,以及浸湿后使得重量增加下沉,缩短了衣物浸湿需要的时间,增加了浸泡时间,有利于衣物上污垢的去除,提高了洗衣机的洗净比;并且洗涤剂盒6的外形尺寸可以不受控制盘座4的器件腔的空间形状的限制,增加了洗涤剂盒6设计的灵活性。
洗涤剂盒6包括洗涤剂投入盒61、进水盒62和水盒盖64,其中,洗涤剂投入盒61和进水盒62之间形成条形的储水腔63,储水腔63为沿洗涤剂盒6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或者说是左右方向的条形。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洗涤剂投入盒61和进水盒62,以及在洗涤剂盒61和进水盒62之间形成条形的储水腔63,通过设置储水腔63有利于对于出水水量供应,有助于出水水流的稳定;通过设置储水腔63为条形,加大了洗涤剂盒流出水流的宽度,使得水流喷洒到内桶中的范围较大,增加了洗衣机内衣服与喷洒水流的接触,喷洒的水流对衣物形成冲刷效果,有利于衣物上污垢的去除,提高洗衣机的洗净比;并且在洗衣机启动后的进水浸湿阶段,上部衣物被喷洒的水流浸湿使得重量增加下沉,缩短了衣物浸湿需要的时间,增加了浸泡时间,有利于衣物上污垢的去除,提高了洗衣机的洗净比。并且通过在洗涤剂投入盒61和进水盒62之间形成储水腔63,这样有效地利用了洗涤剂投入盒61和进水盒62的部分结构形成储水腔63的腔壁,有利于洗涤剂盒6结构的紧凑以及材料成本的降低。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7和图18所示,进水盒62上设有与储水腔63相匹配的条状出水部621,通过设置条状出水部621,使得从出水部621流出的水流的宽度较大,喷洒到洗衣机内桶后的喷洒范围较大,增加了洗衣机内衣服与喷洒水流的接触,喷洒的水流对衣物形成冲刷效果,有利于衣物上污垢的去除,提高洗衣机的洗净比。
本实施例中,进水盒62为顶部敞开的盒体,洗涤剂投入盒61位于该盒体内,水盒盖64与进水盒62的顶部相匹配,水盒盖64位于洗涤剂投入盒61的上侧,洗涤剂投入盒6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洗涤剂投入腔614,在水盒盖64上设置有与洗涤剂投入腔614相对应的洗涤剂投放口641。具体的,洗涤剂投入盒61位于进水盒62形成的盒体内,两者并通过螺钉固定,水盒盖64卡合固定在洗涤剂投入盒61上。或者说进水盒62和水盒盖64包覆在洗涤剂投入盒61的外侧,这样有利于增加洗涤剂盒6的外观美观性,以及有利于增加洗涤剂盒6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7所示,储水腔63由沿洗涤剂投入盒61背面向下延伸的筋形成的进水腔611、以及沿进水盒62的正面向上延伸的筋形成的出水部621密封形成。本实施例中,通过进水腔611和出水部621密封形成的储水腔63,使得流入储水腔63的液体形成一定的压力从条状出水部621均匀流出;有利于增加水流对内桶内衣物的冲刷,以及扩大了流入内桶的水流喷洒范围,有利于提高了洗衣机的洗净比。
参见图16、图17和图20所示,在洗涤剂投入盒61背面向下延伸的筋形成的进水腔611,在进水盒62的出水部621外周设置一圈筋,使之与出水部621外周之间形成凹槽部6212;其中,进水腔611的下端部位于凹槽部6212内、并与凹槽部6212密封。通过进水腔611和凹槽部6212密封形成储水腔63,便于水流充满储水腔63,并利于水流到达从条状出水部621的各处流出的水流的流速和流量相同或者相近,形成均匀的水流;有利于增加水流从出水部621流出后,对内桶内衣物的冲刷,以及扩大了流入内桶的水流喷洒范围,进一步提高了洗衣机的洗净比。
本实施例中,储水腔63是由专门设置的进水腔611和出水部621围成,使得储水腔63的形状以及大小的设置有利于储水腔63内水流到达出水部621后的分流,能够更好的保证从出水部621流出的水流的均匀度。
本实施例中,在出水部621的底部的长度方向、或者说是左右方向上开设有一排间隔设置的若干出水孔623,使得进入储水腔63的水从一排出水孔623同时流下,每个出水孔623都流出水柱,从而形成美观的水帘形水流,也增加了洗涤剂盒6注水时的喷洒范围。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5、图19和图11所示,在洗涤剂投入盒61具有一体成型的引流管613,引流管613与储水腔63连通;其中引流管613位于洗涤剂投入盒61左右方向的中间,并向后伸出。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4所示,出水孔623的上端面为水平面,由于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位于储水腔63的水进入出水孔623时形成旋流,通过设置出水孔623的上端面为水平面有利于位于储水腔63内的水进入出水孔623,避免形成紊乱的水流,造成对于从出水孔623流出的水流的方向以及压力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出水孔623具有上端的进水口6231和下端的出水口6232,设置储水腔63的进水面积,即引流管613的出水口6131的面积,与所有的出水孔623的出水口6232的面积之和相等,也就是储水腔63的入水面积和出水面积相等,使得储水腔63的入水压力和出水压力相同。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出水孔623的高度,使得从出水孔623的出水口6232流出的水流为水柱,形成水帘形水流,以及增加对于内桶中衣物的喷洒效果,设置出水部621的底部具有沿进水盒62的下表面向下的延伸部,这样使得出水孔623的高度增加,能够水流从出水孔623下端的出水口6232流出后形成水柱,使得水流从出水口6232喷射而出冲刷内桶中衣物,提高洁净比。
本实施例中,设置出水孔623的轴截面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通过设置出水孔623为锥形,有利于对于出水口6232的水量供应,形成连续的出水水流。具体设置出水孔623的上端面进水口6231直径与下端面出水口6232直径的比为1.5-3;设置出水孔623的高度使得从出水孔623流出的水流为连续的水柱,水流在具有一定高度出水孔623内的流动,使得水流的流向整流为出水孔623的轴线方向,使得从出水口6232流出后为水柱,从而整个出水部623形成水帘形水流冲刷内桶中衣物,有利于提高洁净比。避免从出水口6232流出后为发散的水流。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5和图17所示,洗涤剂投入盒61上具有两个洗涤剂投入腔614,洗涤剂投入腔614位于引流管613两侧;引流管613为位于储水腔63中部。设置距离引流管613出水口6131近的出水孔623的高度较高,使得水需要稍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出水孔623的出水口,也就是出水部621的下端面处;距离引流管613出水口6131远的出水孔623的高度较矮,使得水需要稍短的时间就能达到出水孔623的出水口6232,也就是出水部621的下端面处。进入储水腔63内的水,首先到达距离引流管613出水口近的出水孔623,经稍长时间达到出水孔623的出水口;之后水到达距离引流管613出水口远的出水孔623,经稍短时间达到出水孔623的出水口,这样就使得出水部621上的多个出水孔623的出水尽量保持一致,以及有利于形成水帘形水流,参见图10和图11所示。
本实施例中,出水孔623的高度不同,通过出水部621的底部中部具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使得中部的出水孔623的高度增加;这样还使得出水部621底部的上表面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凸起结构,有利于从从储水腔63中部流入的水,沿着凸起的斜面从中部向左右两侧流淌,有利于储水腔63内的水更快的到达出水部621上的多个出水孔623内。出水部621的下端面为中间下凸的弧形面,也使得中间的出水孔623的高度比两侧的高。
本实施例中,在进水盒62的下端开设有透水孔624,这样使得进入进水盒62与洗涤剂投入盒61之间的水可以通过透水孔624流入内桶中。
在进水盒62的倾斜板上设置有内凹的功能腔628,功能腔628设置在出水部621的后部,进水盒还具有封闭功能腔628的功能腔盖629,功能腔盖629固定在下进水盒62上内凹的功能腔628的端部,功能腔盖628位于倾斜板所在的倾斜面内。在功能腔628内可以设置附加的功能模块,本实施例中,设置有杀菌消毒模块,具体为杀菌消毒灯,通过灯光的照射进行消毒。
参阅图23-图2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前置显示的全自动洗衣机的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操控显示面板与控制盘座的装配不同,其他可以在于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在控制盘座2前部周向设有台阶结构28,也就是控制盘座2的前壁与顶壁23、侧壁24之间形成台阶结构28,操控显示面板的边缘向后延伸、并扣装于台阶结构28上,操控显示面板安装后与控制盘座2边缘相匹配,也就是与控制盘座2的顶壁23、侧壁24平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全自动洗衣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控制盘座、操控和/或显示面板以及开设在所述控制盘座上的衣物投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洗衣机前侧;所述控制盘座至少顶壁向前延伸凸出于所述控制盘座的前壁面形成顶壁延伸部,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顶壁延伸部的下方,所述顶壁延伸部边缘与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的端面相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盘座的前侧设有与操控和/或显示面板相匹配的、内凹槽口,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局部或全部嵌入所述槽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左右两端向后延伸形成面板延伸部,所述面板延伸部与所述控制盘座的左右侧壁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盘座前部周向设有台阶结构,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的边缘向后延伸、并扣装于所述台阶结构上,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与所述控制盘座边缘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和/或显示面板包括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前控板、支架和显示板,所述前控板和显示板分别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控制盘座的前壁面上,所述前壁面设有内凹的容纳腔,所述显示板上向后凸出的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向后伸出的固定爪,所述前壁面设有与所述固定爪相匹配的第一过孔,所述固定爪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容纳腔的后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多个向后伸出的卡爪,所述前壁面设有与所述卡爪相匹配的第二过孔,在所述第二过孔的后端面上设有沿所述容纳腔的周壁向后延伸的卡合部,所述卡爪穿过所述第二过孔、并通卡合在所述卡合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前控板的上端面平齐,所述支架的下端面低于所述前控板的下端面,所述支架的下端面与所述前壁面的下端面平齐。
CN201720271922.5U 2017-03-20 2017-03-20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 Active CN207031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1922.5U CN207031803U (zh) 2017-03-20 2017-03-20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71922.5U CN207031803U (zh) 2017-03-20 2017-03-20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31803U true CN207031803U (zh) 2018-02-23

Family

ID=61471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71922.5U Active CN207031803U (zh) 2017-03-20 2017-03-20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318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1404A1 (zh) * 2017-03-20 2018-09-27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
CN110195326A (zh) * 2018-02-27 2019-09-03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1404A1 (zh) * 2017-03-20 2018-09-27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
CN108625111A (zh) * 2017-03-20 2018-10-09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
CN108625111B (zh) * 2017-03-20 2024-09-06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
CN110195326A (zh) * 2018-02-27 2019-09-03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
CN110195326B (zh) * 2018-02-27 2023-04-28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5111A (zh)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
CN207031837U (zh) 一种顶开式洗衣机
CN106609440B (zh)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
CN107044035B (zh) 一种洗衣机贮水槽以及洗衣机
JP6721356B2 (ja) 水洗式便器
CN207031803U (zh)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
CN107137035A (zh) 一种一体式水槽洗碗机
CN107630332A (zh) 一种洗衣机进水盒组件及洗衣机
CN107570483A (zh) 超声波清洗槽及具有该清洗槽的洗涤设备
WO2016173408A1 (zh) 一种排水防虹吸装置及安装此装置的洗衣机
CN207537752U (zh) 一种具有圆投入口的全自动洗衣机
CN106609442B (zh) 具有悬臂式洗涤剂盒的全自动洗衣机
CN107059352A (zh) 洗衣机贮水槽以及洗衣机
CN107447447B (zh) 一种洗衣机的洗涤剂盒以及全自动洗衣机
CN108691160A (zh) 一种顶开式洗衣机及其开盖方法
CN202982289U (zh) 一种壁挂式多功能洗牙器
CN207933733U (zh) 一种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CN109957926B (zh) 一种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CN108625115A (zh) 一种洗涤剂盒以及全自动洗衣机
CN207537742U (zh) 一种洗衣机进水盒组件及洗衣机
CN207933731U (zh) 一种自动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CN108691159B (zh) 一种具有圆投入口的全自动洗衣机
CN207537750U (zh) 一种洗衣机的底座组件
CN222565681U (zh) 感应肥皂器
CN214897230U (zh) 一种弗洛洁排水效果可视化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