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4306U - 一种窄间隙t型槽肩测量用千分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窄间隙t型槽肩测量用千分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74306U CN206974306U CN201621203621.0U CN201621203621U CN206974306U CN 206974306 U CN206974306 U CN 206974306U CN 201621203621 U CN201621203621 U CN 201621203621U CN 206974306 U CN206974306 U CN 2069743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 frame
- gauge head
- narrow gap
- microdrum
- microm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9 thermo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窄间隙T型槽肩测量用千分尺,包括尺架、测头、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和测力单元;测头设置在尺架一端的内侧,固定套筒设置在尺架另一端的外侧并且固定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刻度;测微螺杆和测力单元分别设置在微分筒的两端,微分筒套装在固定套筒上并且微分筒的靠近尺架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可动刻度,微分筒一端的测微螺杆穿过固定套筒和尺架另一端至尺架另一端的内侧并与测头相对,微分筒能够通过微分筒或测力单元的旋转在固定套筒上移动并带动测微螺杆靠近或远离测头;测头和/或所述侧微螺杆的端面为凸圆弧面,述设置有测头的尺架一端的宽度小于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的深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量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适用于窄间隙T型槽肩测量用的千分尺。
背景技术
现有火电汽轮机组用汽封圈的截面简图结构如图1所示,汽封圈10加工时需精确测量图1A中的尺寸A,而构成尺寸A的两个面均为圆弧面,加之图1A中槽肩对应凹槽的深度h1的尺寸太窄(仅为13.5mm),导致普通外径千分尺无法测量;同样地,现有火电汽轮机组用汽封体20上的汽封槽结构如图1B所示,该槽用于安装相应规格的汽封圈,该汽封槽在加工时需精确测量尺寸B,构成尺寸B的两个面也均为圆弧面,加之图1B中槽肩对应凹槽的深度h2(约为15mm)和最小宽度m(即两个槽肩之间的距离,约为31.5mm)的尺寸均太窄,导致普通外径千分尺无法测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对这两种产品的窄间隙T型槽肩尺寸进行测量的千分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火电汽轮机组用汽封圈或汽封体上汽封槽的窄间隙T型槽肩进行尺寸测量的千分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窄间隙T型槽肩测量用千分尺,所述千分尺包括尺架、测头、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和测力单元;所述测头设置在尺架一 端的内侧,所述固定套筒设置在尺架另一端的外侧并且固定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刻度;所述测微螺杆和测力单元分别设置在微分筒的两端,所述微分筒套装在固定套筒上并且微分筒的靠近尺架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可动刻度,所述微分筒一端的测微螺杆穿过所述固定套筒和尺架另一端至所述尺架另一端的内侧并与所述测头相对,所述微分筒能够通过所述微分筒或测力单元的旋转在所述固定套筒上移动并带动测微螺杆靠近或远离测头;其中,所述测头和/或所述侧微螺杆的端面为凸圆弧面,所述设置有测头的尺架一端的宽度小于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的深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窄间隙T型槽测量用千分尺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千分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尺架另一端并用于锁定所述测微螺杆位置的锁定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窄间隙T型槽测量用千分尺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测力单元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滚花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窄间隙T型槽测量用千分尺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为火电汽轮机组用汽封圈或火电汽轮机组用汽封体上的凹槽,所述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的深度为13.15~15mm,所述设置有测头的尺架一端的宽度为7~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窄间隙T型槽测量用千分尺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为火电汽轮机组用汽封体上的凹槽时,所述设置有测头的尺架一端的高度小于所述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的最小宽度,所述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的最小宽度为30~35mm,所述设置有测头的尺架一端的高度为15~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窄间隙T型槽测量用千分尺结构简单、制造难度及成本要低,通用性强并可用于一定尺寸范围内其它结构类似产品的测 量,尺架尺寸能够保证测量时不与产品发生干涉并且能够很好地与内弧面贴合,该千分尺的利用率高、操作简单且使用方便,能够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火电汽轮机组用汽封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B示出了火电汽轮机组用汽封体上的汽封槽结构示意图。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窄间隙T型槽测量用千分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图2A中的A向视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窄间隙T型槽测量用千分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3B示出了图3A中的A向视图。
图4示出了将本实用新型的窄间隙T型槽测量用千分尺用于测量汽封圈的窄间隙T型槽肩尺寸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示出了将本实用新型的窄间隙T型槽测量用千分尺用于测量汽封体上汽封槽的窄间隙T型槽肩尺寸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尺架、2-测头、3-测微螺杆、4-锁紧单元、5-固定套管、6-微分筒、7-测力单元;10-汽封圈、20-汽封体、30-千分尺。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窄间隙T型槽测量用千分尺的结构和原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窄间隙T型槽测量用千分尺的结构示意图,图2B示出了图2A中的A向视图。图3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窄间隙T型槽测量用千分尺的结构示意图,图3B示出了图3A中的A向视图。
如图2A至图3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窄间隙T型槽测量用千分尺包括尺架1、测头2、测微螺杆3、固定套管5、微分筒6和测力单元7。其中,尺架1具有千分尺尺架常规的凹形结构,测头2与测微螺距3配合进行尺寸测量,固定套管5、微分筒6和测力单元7配合进行测微螺距3的移动并进行测量读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测头2设置在尺架1一端的内侧,固定套筒5设置在尺架1另一端的外侧并且固定套筒5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刻度(未示出)。测微螺杆3和测力单元7分别设置在微分筒6的两端,微分筒6套装在固定套筒5上并且微分筒6的靠近尺架1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可动刻度(未示出),微分筒6一端的测微螺杆3穿过固定套筒5和尺架1另一端至所述尺架1另一端的内侧并与测头2相对,微分筒6能够通过微分筒6或测力单元7的旋转在固定套筒5上移动并带动测微螺杆3靠近或远离测头2。微分筒6的旋转能够带动测微螺杆3大幅移动,测力单元7的旋转能够带动测微螺杆7小幅移动,从而利用固定刻度和可动刻度配合进行尺寸的精准测量。
其中,测头2和/或侧微螺杆3的端面为凸圆弧面,设置有测头2的尺架1一端的宽度小于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的深度h1或h2。
如图2A和图2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测头2的端面为凸圆弧面;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测微螺杆3的端面为凸圆弧面。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千分尺能够保证与内弧面贴合紧密,准确测量测量面均为圆弧面的尺寸,具体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选择。
优选地,千分尺30还包括设置在尺架1另一端并用于锁定测微螺杆3位置的锁定单元4。此外,测力单元7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防滑滚花纹,以实现旋转时防滑的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优选为图1A所示的火电汽轮机组用汽封圈10或图1B所示的火电汽轮机组用汽封体20上的凹槽,并且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的深度h1或h2为13.15~15mm,则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测头2的尺架1一端的宽度为7~10mm,以保证千分尺30能够顺利地放入产品中测量而不发生干涉。
其中,当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为火电汽轮机组用汽封体上的凹槽时,设置有测头2的尺架1一端的高度小于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的最小宽度m,当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的最小宽度为30~35mm时,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测头2的尺架1一端的高度为15~20mm,以保证千分尺30能够顺利地放入产品中测量而不发生干涉。
优选地,图2A和图2B所示结构的千分尺用于测量汽封圈产品,图3A和图3B所示结构的千分尺用于测量汽封体产品上的汽封槽。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这两种千分尺用于测量时的使用状态。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窄间隙T型槽测量用千分尺的装配方法和使用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装配方法:将测头2固定在尺架1的一端内侧,将固定套管5旋在尺架1的另一端外侧上,保证固定套管上的固定刻度线处于有锁紧装置4一面的中心位置后将固定套管5固定;将测微螺杆3及测力单元7分别旋入微分筒6的两端后,将整个微分筒组件旋在固定套管5上并使测微螺杆3穿过固定套管5与测头2相对,装上锁紧单元4,检查并调整千分尺,保证测头2与测微螺杆3贴死状态下,固定套管5的零位与微分筒6的零位重合,千分尺调整合格后将各部零件固定。注意:调整时,先旋转微分筒6旋钮,直至测微螺杆3要接近测头2时,旋转测力单元7,当测微螺杆3刚好与测头2接触时会听到喀喀声,这时停止转动。
使用方法:以测量汽封圈产品时为例并如图5所示,测量前首先调零,然后在使用该千分尺测量汽封圈尺寸A时,将端部为凸圆弧面的测头2一端贴在内弧面上,调整微分筒6,当测微螺杆3靠近汽封圈外圆时,改旋测力单元7,当测微螺杆3刚好与汽封圈外圆接触时会听到喀喀声,调整位置确保测量到最小尺寸,锁紧锁紧单元4并读取刻度显示数值,得到测量尺寸。其中,本实用新型千分尺的测量原理和读数原理与现有技术中的千分尺一致,在此不作赘述。
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验证,本实用新型的千分尺成功实现了汽封圈及汽封体上窄间隙T型槽肩的尺寸测量,很好地保证了产品的尺寸精度,该千分尺投入使用后减少了卡板、塞规等专用工装的数量,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窄间隙T型槽测量用千分尺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并且相比于使用样板进行检测,该千分尺测量 更加准确;本千分尺尺架小,且测头好和测微螺杆中至少有一端为凸圆弧面,很好地解决了具有窄间隙T型槽肩结构的产品的精确测量问题。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5)
1.一种窄间隙T型槽肩测量用千分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千分尺包括尺架、测头、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和测力单元;
所述测头设置在尺架一端的内侧,所述固定套筒设置在尺架另一端的外侧并且固定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刻度;
所述测微螺杆和测力单元分别设置在微分筒的两端,所述微分筒套装在固定套筒上并且微分筒的靠近尺架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可动刻度,所述微分筒一端的测微螺杆穿过所述固定套筒和尺架另一端至所述尺架另一端的内侧并与所述测头相对,所述微分筒能够通过所述微分筒或测力单元的旋转在所述固定套筒上移动并带动测微螺杆靠近或远离测头;
其中,所述测头和/或所述测微螺杆的端面为凸圆弧面,所述设置有测头的尺架一端的宽度小于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窄间隙T型槽肩测量用千分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千分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尺架另一端并用于锁定所述测微螺杆位置的锁定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窄间隙T型槽肩测量用千分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单元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滚花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窄间隙T型槽肩测量用千分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为火电汽轮机组用汽封圈或火电汽轮机组用汽封体上的凹槽,所述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的深度为13.15~15mm,所述设置有测头的尺架一端的宽度为7~1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窄间隙T型槽肩测量用千分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为火电汽轮机组用汽封体上的凹槽时,所述设置有测头的尺架一端的高度小于所述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的 最小宽度,所述待测窄间隙T型槽肩对应的凹槽的最小宽度为30~35mm,所述设置有测头的尺架一端的高度为15~2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03621.0U CN206974306U (zh) | 2016-11-08 | 2016-11-08 | 一种窄间隙t型槽肩测量用千分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03621.0U CN206974306U (zh) | 2016-11-08 | 2016-11-08 | 一种窄间隙t型槽肩测量用千分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74306U true CN206974306U (zh) | 2018-02-06 |
Family
ID=61414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203621.0U Active CN206974306U (zh) | 2016-11-08 | 2016-11-08 | 一种窄间隙t型槽肩测量用千分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74306U (zh) |
-
2016
- 2016-11-08 CN CN201621203621.0U patent/CN2069743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32070A (zh) | 一种采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非接触式R-test测量仪标定方法 | |
CN101936697B (zh) | 一种测量仪 | |
CN106767259A (zh) | 一种多功能测量仪 | |
CN202255165U (zh) | 一种游标卡尺 | |
CN203432506U (zh) | 一种用于零件内孔测量的量规 | |
CN207197480U (zh) | 一种基于气浮平台的位移传感器校准装置 | |
CN203908460U (zh) | 一种大尺寸内外径精密测量表架 | |
CN203636509U (zh) | 三向切削力测量装置 | |
CN206974306U (zh) | 一种窄间隙t型槽肩测量用千分尺 | |
CN204165530U (zh) | 注射器式微小位移测量仪 | |
CN205037837U (zh) | 一种检测坩埚内宽的装置 | |
CN104713516A (zh) | 一种沉孔角度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
CN204514252U (zh) | 沉孔角度的测量量规 | |
CN104697423B (zh) | 沉孔角度的测量量规以及测量方法 | |
CN104482831A (zh) | 一种孔系内高精度槽宽及槽深测量方法 | |
CN201397109Y (zh) | 气缸体轴承座侧面位置度检具 | |
CN105333790A (zh) | 用于测量机匣内环形定位槽的量具及测量方法 | |
CN205808384U (zh) | 特殊扣油套管内螺纹密封面深度测量仪 | |
CN204730799U (zh) | 汽封圈加工变形量检测装置 | |
CN102798327A (zh) | 一种外圆直径检具 | |
CN113494890A (zh) | 基于fpi干涉仪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精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 |
CN202188816U (zh) |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组垂直度检测尺校准装置 | |
CN202522196U (zh) | 测长机用指示表检测夹具 | |
CN201751805U (zh) | 一种测量仪 | |
CN207007029U (zh) | 一种柴油机机体孔系测量用大直径内径千分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