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62066U - 耳机插座、电子设备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耳机插座、电子设备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62066U CN206962066U CN201720726650.3U CN201720726650U CN206962066U CN 206962066 U CN206962066 U CN 206962066U CN 201720726650 U CN201720726650 U CN 201720726650U CN 206962066 U CN206962066 U CN 2069620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ack
- headset plug
- earphone socket
- terminal
- support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FCVJYKICQNLXAX-XPTLAUCJSA-N (2S)-1-oleoyl-2-methylglycero-3-phosphothi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CCCCCCCC(=O)OC[C@H](OC)COP(O)(O)=S FCVJYKICQNLXAX-XPTLAUCJ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2804 Drug toleran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6781 habitu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耳机插座、电子设备及移动终端,其中耳机插座包括:插孔,用于与耳机插头(10)插接配合;开关端子(20),设置在所述插孔内;以及接地端子(30),设置在所述插孔内,能够在所述耳机插头(10)插入所述插孔后分别与所述开关端子(20)以及所述耳机插头(10)导通。设置一个接地端子(30)就可以具有两种功能,降低了耳机插座的生产成本,并且可以简化零件的组装过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耳机插座、电子设备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诸如手机等电子设备上的通常设置有耳机插座,耳机插座上设置有独立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多个端子。在相关技术中,由于端子数量较多,容易造成零件成本高,组装困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耳机插座、电子设备及移动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耳机插座,包括:插孔,用于与耳机插头插接配合;开关端子,设置在所述插孔内;以及接地端子,设置在所述插孔内,能够在所述耳机插头插入所述插孔后分别与所述开关端子以及所述耳机插头导通。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耳机插座,所述耳机插座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耳机插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耳机插座,所述耳机插座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耳机插座。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耳机插头插入到耳机插座的插孔中后,耳机插座的接地端子既能够与耳机插头导通(即可以与耳机上的接地部导通),也能够与耳机插座上的开关端子导通,从而使耳机电路导通。这样,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就可以具有两种功能,降低了耳机插座的生产成本,并且可以简化零件的组装过程。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耳机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显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耳机插座在耳机插头插入插孔前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显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耳机插座在耳机插头插入插孔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中,使用的如“前、后”等方位词是针对相应零部件使用状态的习惯性定义,在下面的描述中将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内、外”通常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但插孔的内侧和外侧是针对其应用在电子设备上时电子设备的内侧和外侧,例如图1中图面的左侧为插孔的外侧,图面的右侧为插孔的内侧。此外,本公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不表示任何顺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区别一个要素与另一要素。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耳机插座,包括:插孔(未示出),用于与耳机插头10插接配合;开关端子20,设置在插孔内;以及接地端子30,设置在插孔内,能够在耳机插头10插入插孔后分别与开关端子20以及耳机插头10导通,以使耳机电路导通。在本实施方式中,耳机插头10插入到插孔中后,接地端子30既能够与耳机插头10导通(例如可以与下述的欧标耳机上的接地部11导通),也能够与开关端子20导通,从而使耳机电路导通。这样,设置一个接地端子30就可以具有两种功能,降低了耳机插座的生产成本,并且可以简化零件的组装过程。
插孔内还可以设置有其他能够与耳机插头10导通的端子以形成完整电路。以欧标(OMPT标准)耳机座为例,如图1所示,欧标耳机的耳机插头10从根部向前端依次为接地部11,麦克风部12,右声道部13以及左声道部14。相应地,欧标耳机座包括用于在耳机插头10插入插孔后与接地部11导通的接地端子30,用于在耳机插头10插入插孔后与麦克风部12导通的麦克风端子40,用于在耳机插头10插入插孔后与右声道部13导通的右声道端子50,以及用于在耳机插头10插入插孔后与左声道部14导通的左声道端子60。即,在本实施例的耳机座中,接地端子30的用于和耳机插头10导通的部分(即接地部11)相较于麦克风端子40的用于和耳机插头10导通的部分(即麦克风部12)位于插孔的外侧。此外,本公开的耳机插座还具有独立侦测开关,即上述的开关端子20,当耳机插头10与插座插接到位后,开关端子20与接地端子30导通,才能够保证耳机电路导通。其中开关端子20、接地端子30、麦克风端子40、右声道端子50以及左声道端子60可以分别独立地设置。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中的接地端子30可以包括:接地端子本体31,从接地端子本体31朝向插孔的轴线延伸的第一支臂32,以及从接地端子本体31朝向开关端子20延伸第二支臂33。其中,第一支臂32可以为具有弹性的支臂,以能够在耳机插头10插入插孔后弹性抵顶在耳机插头10上,使得接地部11与第一支臂32良好的连接,确保电路的通畅。同时,当耳机插头10插入插孔后,可以通过例如下述的推动开关端子20上的弹臂22等形式将第二支臂33与开关端子20接触导通,从而导通耳机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臂32形成在接地端子本体31的前端,并朝向插孔的外侧倾斜延伸,即,第一支臂32同时朝向耳机插头10的根部以及插孔的轴线倾斜延伸。例如在图1示出的图面方向中,第一支臂32朝向左上方延伸。其中,接地端子本体31以及第一支臂32的前端均是指耳机插座接近其开口的方向,即在耳机插头10插入过程中首先与耳机插头配合的部分,例如图1中的图面左侧。这种倾斜延伸的结构可以方便耳机插头10的插入过程,并保证第一支臂32能够始终弹性抵顶在耳机插头10上,保证接地端子30与接地部11始终导通。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耳机插头10能够顺畅地插入到插孔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支臂32的前端沿插孔的径向向外弯折以形成为弧形面,弧形面能够在耳机插头插入插孔后弹性抵顶在耳机插头上,使得第一支臂32具有导向作用,并且更耐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开关端子20可以包括开关端子本体21和连接在开关端子本体21上的弹臂22,弹臂22包括:第一面,能够在耳机插头10插入插孔后弹性抵顶在耳机插头10上;和第二面,能够在耳机插头10插入插孔后弹性抵顶在第二支臂33上。在将耳机插头10插入到插孔的过程中,耳机插头10例如图1中的左声道部14与弹臂22的第一面接触,并推动弹臂22沿轴孔的径向向外移动,使得弹臂22的第二面朝向第二支臂33移动。如图2所示,在耳机插头10插接到位前,开关端子20与第二支臂33不接触,耳机电路不导通;如图3所示,在耳机插头10插接到位后,开关端子20与第二支臂33接触,耳机电路导通。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支臂33可以朝向耳机插头10的插入方向倾斜延伸,这种倾斜结构可以增加第二支臂33与耳机插头10的可接触面积,并使得接地端子30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二支臂33也可以为具有弹性的支臂,以能够在耳机插头10插入插孔后弹性抵顶在弹臂22上。这样,当弹臂22在耳机插头10的推动下弹性抵顶在第二支臂33上后,可以进一步推动第二支臂33移动,从而避免弹臂22的位移过大对第二支臂33造成挤压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支臂33和弹臂22能够更好地接触配合。
上述的弹臂22的第一面上可以设置有绝缘体,即,耳机插头10与开关端子20之间不导电,二者的配合形式只是使得开关端子20能够与接地端子30导通或断开,开关端子起到侦测耳机电路通断的作用。
此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麦克风端子40、右声道端子50以及左声道端子60与耳机插头10接触配合的部分可以设置在插孔轴线的同一侧。由于接地端子30体积较大,接地端子30和开关端子20与耳机插头10接触配合的部分可以设置在插孔轴线的另一侧,以避免接地端子30与麦克风端子40等干涉影响。
基于本公开的前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提出相应的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和与电路板电连接的耳机插座,其中耳机插座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耳机插座。
基于本公开的前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提出相应的移动终端,包括电路板和与电路板电连接的耳机插座,其中耳机插座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耳机插座。在本公开中,移动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音乐播放器或个人数字助理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本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孔,用于与耳机插头(10)插接配合;
开关端子(20),设置在所述插孔内;以及
接地端子(30),设置在所述插孔内,能够在所述耳机插头(10)插入所述插孔后分别与所述开关端子以及所述耳机插头(10)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30)包括:
接地端子本体(31);
第一支臂(32),所述第一支臂(32)从所述接地端子本体(31)朝向所述插孔的轴线延伸,以能够在所述耳机插头(10)插入所述插孔后弹性抵顶在所述耳机插头(10)上;以及
第二支臂(33),所述第二支臂(33)从所述接地端子本体(31)朝向所述开关端子(20)延伸,以能够在所述耳机插头(10)插入所述插孔后与所述开关端子接触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32)形成在所述接地端子本体(31)的前端,并朝向所述插孔的外侧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32)的前端沿所述插孔的径向向外弯折以形成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能够在所述耳机插头(10)插入所述插孔后弹性抵顶在所述耳机插头(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端子(20)包括开关端子本体(21)和连接在所述开关端子本体(21)上的弹臂(22),所述弹臂(22)包括:
第一面,能够在所述耳机插头(10)插入所述插孔后弹性抵顶在所述耳机插头(10)上;和
第二面,能够在所述耳机插头(10)插入所述插孔后弹性抵顶在所述第二支臂(3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绝缘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臂(33)朝向所述耳机插头(10)的插入方向倾斜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臂(33)为弹性支臂,以能够在所述耳机插头(10)插入所述插孔后弹性抵顶在所述弹臂(2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插座还包括麦克风端子(40),设置在所述插孔内,能够在所述耳机插头(10)插入所述插孔后与所述耳机插头(10)导通,所述接地端子(30)的用于和所述耳机插头(10)导通的部分相较于所述麦克风端子(40)的用于和所述耳机插头(10)导通的部分位于所述插孔的外侧。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耳机插座,所述耳机插座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插座。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和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耳机插座,所述耳机插座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插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26650.3U CN206962066U (zh) | 2017-06-21 | 2017-06-21 | 耳机插座、电子设备及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26650.3U CN206962066U (zh) | 2017-06-21 | 2017-06-21 | 耳机插座、电子设备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62066U true CN206962066U (zh) | 2018-02-02 |
Family
ID=61386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726650.3U Active CN206962066U (zh) | 2017-06-21 | 2017-06-21 | 耳机插座、电子设备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6206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19261A (zh) * | 2018-09-20 | 2019-01-01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多路信号的行程开关接触器 |
-
2017
- 2017-06-21 CN CN201720726650.3U patent/CN20696206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19261A (zh) * | 2018-09-20 | 2019-01-01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多路信号的行程开关接触器 |
CN109119261B (zh) * | 2018-09-20 | 2020-04-28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多路信号的行程开关接触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657876U (zh) | 排母四面接触端子 | |
CN205355339U (zh) | 正反插usb插座 | |
CN105490059A (zh) | 正反插usb插座 | |
CN206962066U (zh) | 耳机插座、电子设备及移动终端 | |
CN108448347A (zh) | 一种磁吸连接器 | |
CN105071141B (zh) | 正反插usb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6962067U (zh) | 耳机插座、电子设备及移动终端 | |
CN202103223U (zh) | 音频插座连接器 | |
CN203398401U (zh) | 一种耳机接口结构 | |
CN201397963Y (zh) |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 | |
US768217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 |
CN105655826A (zh) | 一种可双面插接的lightning和Micro-B型两用连接器 | |
CN106505346A (zh) | Usb连接器插座及usb连接器 | |
CN204651544U (zh) | 音频插座以及可穿戴设备 | |
CN205376843U (zh) | 一种集成信号控制的电源连接器 | |
CN201156619Y (zh) | 数据线缆连接器 | |
CN206432427U (zh) | Usb连接器插座、移动装置及usb连接器 | |
US953727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vity plug switch | |
CN203205659U (zh) | 音效输出装置 | |
CN106025741A (zh) | 数据转接连接系统、移动终端以及转接头设备 | |
CN204597113U (zh) | 耳机插座及电子设备 | |
CN105098448B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CN201608392U (zh) | 转接器 | |
CN208158842U (zh) | 耳机夹具 | |
CN206353619U (zh) | Usb连接器插座、移动装置及usb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