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然而原厂车的一些配置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消费者会在使用时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加装一些个性化的辅助配置,如在车轮的轮辋上加装爆胎安全锁以提升车辆的安全性,但是由于车轮独特的结构设计,若想在不降轮胎拆下的前提下在轮辋上加装一些配置是很难实现的。
现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专用工具,这种工具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挤压轮胎使轮胎在轴向上发生形变从而将轮辋裸露出来,这种工具可以实现在不将轮胎从车轮上拆下的前提下便可在轮辋上加装辅助配置。但是这种工具是采用螺纹推进的方式挤压轮胎,完成一次安装往往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是几十分钟,效率非常低,另外由于该工具的工作原理使得这种工具均是采用金属等硬质材料制得,这样不但存在刮伤车轮的风险,而且还因质量重、体积大等原因使得携带和使用都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旨在实现在不将轮胎从车轮的轮辋上卸下的前提下将轮辋裸露出来,以便在轮辋上加装辅助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包括轮胎固定装置和车轮顶出装置,其中,所述轮胎固定装置采用柔性材质制得,该轮胎固定装置具有一半包围的空腔,该空腔用于容置所述轮胎并使轮胎固定装置固定所述轮胎;所述车轮顶出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空腔内的主气囊,该主气囊上设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嘴。
优选地,所述车轮顶出装置还包括呈环状设置的副气囊,该副气囊位于所述轮胎固定装置内且环绕在所述主气囊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主气囊顶部中心位置设有硬质的定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气嘴设置在定位结构上,且该气嘴的高度小于定位结构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主气囊和/或副气囊通过魔术贴固定于所述轮胎固定装置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主气囊和/或副气囊采用PVC材料制得。
优选地,所述轮胎固定装置为布袋。
优选地,所述布袋的袋口设有用于收紧袋口的绑带。
优选地,所述轮胎固定装置包括支撑件、设置在该支撑件边缘的若干固定带,以及在该固定带的自由端设置的固定件。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固定带长度的自锁件。
本实用新型的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采用了柔性材质的轮胎固定装置,一方面彻底消除了刮伤车轮的风险,另外一方面极大的降低了产品的质量,使用和携带都十分方便。采用充气式的车轮顶出装置大幅度提高了如爆胎安全锁等辅助配置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一实施例在未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一实施例在未使用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一实施例在车轮未顶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一实施例在车轮未顶出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一实施例在车轮顶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一实施例在车轮顶出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另一实施例在未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另一实施例在车轮未顶出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是一种能够在不将轮胎从车轮的轮辋上卸下的情况下将车轮的轮辋裸露出来的专用工具,用于在给轮辋上加装如爆胎安全锁等辅助配置时使用。为了更好地介绍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的结构特征,首先必须先介绍一下车轮的特征,通常情况下车轮包括用于安装轮胎310的轮辋320、用于支撑轮辋320的轮辐330,以及连接车轴与轮辐330的轮毂340,该轮辋320呈具有一定高度的环状设置,轮辐330呈平板状或类平板状设置在轮辋320内,使得轮辋320和轮辐330 连接后整体呈近类盆状设置,轮毂340设置在轮辐330的中心位置,且该轮毂340的中心位置具有一通孔。下面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的具体结构,该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具体包括轮胎固定装置和车轮顶出装置。其中,该轮胎固定装置具有一半包围的空腔,该空腔用于容置车轮和轮胎310并使轮胎固定装置对轮胎310进行固定。轮胎固定装置整体可呈收口的盆状设置。在使用时,可将安装有轮胎310的车轮放置到轮胎固定装置的空腔内,使轮胎固定装置对轮胎310进行包裹和固定,而在轮胎固定装置开放端的轮辐330则被裸露出来。为了保护轮胎310 和车轮,防止在操作的过程中划伤、刮花轮胎310和车轮,该轮胎固定装置应采用柔性材料制得。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两种形式的轮胎固定装置,第一种如图1至6所示,该轮胎固定装置可以是呈盆状设置的布袋111,该布袋111应选用抗拉强度较高的布料制得。为了防止轮胎310从布袋111中滑出,该布袋111的袋口应呈缩口设置。在布袋111的袋口处优选还设有用于收紧袋口的绑带112,在将安装有轮胎310的车轮放置到布袋111内,然后拉紧绑带112,将轮胎310稳定的固定在布袋111内。第二种如图7和8所示,该轮胎固定装置还可以包括支撑件121、设置在该支撑件121边缘的若干固定带122,以及在该固定带122的自由端设置的固定件123。在使用时可将支撑件121放置到安装有轮胎310的车轮下,然后将固定带122向上拉起,最后利用固定件 123将固定带122的自由端固定到轮胎310的边缘。为了安装方便,同时也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的轮胎310,该固定件123上还设有用于调整固定带122长度的自锁件(图中未标出)。两种方式是基于一个构思设计的,均是采用柔性材质的布袋111或固定带122对轮胎310进行固定。该车轮顶出装置包括主气囊210,该主气囊210上设有用于充放气的气嘴230。在使用时首先将未充气的车轮顶出装置放置到轮胎固定装置的空腔内;然后再将安装有轮胎310的车轮也放置到该空腔内内使车轮顶出装置位于轮辐330与轮胎固定装置的底面(布袋111的袋底或支撑件121的顶面)之间,并通过轮胎固定装置将轮胎310固定,防止轮胎310脱离轮胎固定装置;最后通过气嘴230向车轮顶出装置内充气,由于轮胎310被轮胎固定装置所固定,因此充气后的体积变大的车轮顶出装置会将车轮从轮胎固定装置中顶出,从而使车轮的轮辋320 露出,以便将如爆胎安全锁等辅助配置安装到轮辋320上的轮辋320槽中,同时在车轮的带动下轮胎310也会被挤压发生形变。在完成安装后打开车轮顶出装置的气嘴230进行放气,轮胎310弹性恢复原来的状态,从而完成如爆胎安全锁等辅助配置的安装。
由于在轮胎固定装置的底部与轮胎310接触的位置没有有效的支撑,在对车轮顶出装置进行充气时,轮胎固定装置的底部会发生形变,导致对轮胎310的固定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一问题该车轮顶出装置还可以包括副气囊220,该副气囊220呈环状设置,在使用时位于轮胎固定装置内且环绕在主气囊210 的底部设置,副气囊220被夹持在轮胎310与轮胎固定装置的底部(布袋111 的袋底或支撑件121的顶面)之间,当副气囊220充气后可以对轮胎固定装置的底部进行支撑,防止了轮胎固定装置受力发生形变,保证了轮胎固定装置对轮胎310的固定效果。另外,该副气囊220还可以起到使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使车轮的轮辋与轮胎分离的工具兼容不同尺寸的轮胎310的作用,当轮胎310的胎宽较宽时,可对副气囊220少充气甚至是不充气,当胎宽较窄时,可对副气囊220多充气。综合考虑柔韧性和耐磨性,该主气囊210和副气囊 220优选采用PVC材料制得。需要说明的是,该主气囊210与副气囊220可以分体设置,两气囊相互独立,各自单独进行充放气。也可以一体设置,两气囊相互连通,统一进行充放气。考虑到在使用时主气囊210和副气囊220 位置的因素,当两气囊为一体设置时统一进行充放气的气嘴230优选设置在主气囊210上。
在将车轮顶出时,该主气囊210位于轮辋320中央的圆柱形空间内,故该主气囊210也优选呈与该空间适配的圆柱形设置。在主气囊210的顶部设有一硬质的定位结构240,该定位结构240可贯穿轮辐330中心的轮毂340。定位结构240的设置能够对主气囊210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主气囊210的位置发生偏移。
该气嘴230可设置在定位结构240的中部,且气嘴230的高度应小于定位结构240的高度,使定位结构240还能够起到保护气嘴230的作用,防止气嘴230被碰伤。
该主气囊210和/或副气囊220与轮胎固定装置可以是分体设置,也可以与轮胎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粘接或采用魔术贴将主气囊210和/或副气囊220固定在轮胎固定装置的底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