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930813U - 换热器及色轮换热系统及投影设备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及色轮换热系统及投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30813U
CN206930813U CN201720650781.8U CN201720650781U CN206930813U CN 206930813 U CN206930813 U CN 206930813U CN 201720650781 U CN201720650781 U CN 201720650781U CN 206930813 U CN206930813 U CN 206930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
exchange cor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507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高飞
刘宪
王则钦
李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Corp Ltd
Shenzhen Appo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otronic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507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30813U/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00588 priority patent/WO201822354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30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30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换热器的侧板在第二方向的自由端部超出换热芯体的第三表面,并且侧板上设置有连接孔,使得侧板可以直接充当换热器的安装板,两侧板分别与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连接在一起,可以充当支撑换热器的框架,提供换热器整体的安装强度,且换热芯体与水箱连接,减少换热器的焊接零件和焊接步骤,提高焊接良率,减轻换热器重量,降低成本,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换热器及色轮换热系统及投影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包含该换热器的色轮换热系统及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色轮等很多光学器件在工作时,不仅对散热条件要求非常高,同时对密封防尘能力的要求也是十分的苛刻。针对小功率色轮的散热和防尘设计,传统的热管翅片散热器即可满足要求,其可以设计成穿过色轮腔体进入内部,把热量传导出来,同时也能满足色轮的防尘要求;但当面对大功率的色轮时,其散热能力却远远不能满足,此时就需要使用空-液换热方案的换热器。空-液换热方案的换热器主要利用循环液体极高的比热快速带走色轮产生的热量,达成色轮散热要求。换热器、循环风道以及色轮腔体共同组成一套装置,来实现大功率色轮的散热及防尘要求。为做到很好的防尘效果,需要换热器的两个安装面具有很高的平面度,通常需要设计一个框架来实现平面度的要求。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水箱101、框架102、第二水箱103以及换热芯体104,其中换热芯体104需要装进框架102里,在接触部位使用焊粉或焊料把二者焊接在一起,然后再把第一水箱101和第二水箱103分别与框架102的两端通过摩擦焊的工艺焊接在一起。此结构中,换热芯体与框架需要焊接的十分精准,才能保证框架的上下两个安装面的平面度而不至于漏气漏灰尘,且因为二者接触面太多,这就需要换热芯体和框架的加工精度都要非常高。另外,换热芯体和框架焊接一起后尚无法检测焊接质量,也就不能判断密封性能,只有把两端的水箱同时焊接上去后才能通过压力测试的手段来判定所有的焊接质量,一旦压力测试不合格,整个换热装置就只能报废,这就会造成换热装置单价的上升。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换热器以及换热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热器及色轮换热系统及投影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器加工不便,容易漏气,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以及连接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内具有连通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至少一个流道以及围绕所述流道设置的换热翅片,所述换热芯体包括分别与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相连的两第一表面、连接两第一表面的两第二表面和两第三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表面沿平行于所述流道的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三表面沿垂直于所述流道的第二方向设置,所述换热器包括固定在换热芯体第二表面上的侧板,所述侧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自由端分别对应超出所述换热芯体的两第三表面,所述两自由端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连接的连接装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为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换热芯体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换热翅片的堵头,所述堵头分别位于换热翅片靠近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两侧,所述堵头靠近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的外表面与所述流道靠近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的自由端共同形成第一表面。
优选的,所述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表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箱上设置有向换热芯体方向凸出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侧板和所述换热芯体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箱上设置有向换热芯体方向凸出的定位部,所述换热芯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部对应的卡槽,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卡槽配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为螺纹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色轮换热系统,包括具有色轮腔体的壳体、收容在色轮腔体内的色轮和如上所述的换热器,所述壳体与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侧板的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投影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色轮换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换热器的侧板在第二方向的自由端超出换热芯体的第三表面,并且侧板上设置有连接装置,使得侧板可以直接充当换热器的安装板,两侧板分别与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连通在一起,可以充当支撑换热器的框架,提高换热器整体的安装强度,且换热芯体与水箱连接,减少换热器的焊接零件和焊接步骤,提高焊接良率,减轻换热器重量,降低成本,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色轮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100包括第一水箱201、第二水箱203、侧板202和换热芯体204。
换热芯体204连接第一水箱201和第二水箱203,其中第一水箱201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进水嘴20101和出水嘴20102,在安装时,将第一水箱201的进水嘴20101接通水源,出水嘴20102则接通排水处;当往第一水箱201的进水嘴20101通水时,水进入第一水箱20101,经过换热芯204再进入到第二水箱203,然后水再从第二水箱203经换热芯204进入到第一水箱201从第一水箱201的出水嘴20102排出,由于产品内部的热量传递到换热芯40上,流通的水将换热芯40上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对产品的散热。
其中换热芯体204包括至少一个流道2041以及围绕流道2041设置的换热翅片2042。优选的,流道2041为多个,在换热芯体204内形成多个流体平面。相邻两个流道2041之间均夹设有换热翅片2042,即换热翅片2042围绕流道2041设置从而实现流道2041内液体与换热翅片2042的热量交换。
换热芯体204包括分别与第一水箱201和第二水箱203相连的两第一表面20401、连接两第一表面20401的两第二表面20402和两第三表面20403,其中第二表面20402沿平行于流道2041即平行于流体平面的第一方向设置,第三表面20403沿垂直于流道2041的第二方向设置。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20401、第二表面20402和第三表面20403都是平面,即整个换热芯体204形成一个立方体,在可选择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非平面结构。
进一步的,换热芯体204还包括用于防止水浸入到换热翅片2042内的堵头2043,每组换热翅片均设置有一对堵头2043,分别位于换热翅片2042靠近两第一平面20401即靠近第一水箱201和第二水箱203的两侧。同一侧相邻两个堵头2043夹设在流道2041的自由端,堵头2043靠近第一水箱201和第二水箱203的外表面与流道2041的自由端共同形成第一表面20401。
侧板202贴设在换热芯体的第二表面20402上,且侧板202在第二方向上的自由端超出换热芯体的两第三表面20403,侧板202在沿第一方向上的自由端与第一表面20401平齐。进一步的,侧板202在第二方向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连接的连接装置2021,使得侧板在第二方向上的平面作为换热器的安装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装置2021为连接孔,优选的,连接孔为螺纹孔,安装方式为螺钉固定。在可选择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为由焊锡组成的焊接面、由粘胶组成的粘结面等,固定方式采用焊接或是粘胶,也是可以实施的,只要可以保证换热器的安装,形成安装面,即是可以实施的。
这样的结构,首先,侧板202在沿第一方向上的自由端与第一表面20401平齐,可以便于侧板202和换热芯体204与水箱的固定,以便保证水箱与流道的密封性能。侧板202在第二方向上的两自由端分别对应超出换热芯体的两第三表面20403,两自由端上均设置有连接装置2021,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连接孔。这样,不仅可以便于换热器的安装,同时,在自由端上设置连接孔,也便于在其上采用各种加工方式对连接孔进行加工,例如钻出螺纹孔等。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采用的侧板需要保证厚度足够,优选为在5-7mm之间,这样,可以保证产品的性能。
第一水箱201和第二水箱203上均设置有向换热芯体204方向凸出的焊接部2011,焊接部2011与侧板202和换热芯体204焊接固定。参照图4和图5,焊接部2011抵接在侧板202和换热芯体204的交界处,具体为抵接在侧板202和堵头2043的交界处,并在此处进行焊接固定。优选的,在侧板202和焊接部2011之间进行焊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水箱201上还设置有向换热芯体204方向凸出的定位部2012,对应的,换热芯体204的堵头2043上设置有与定位部2012对应设置的卡槽20431,定位部2012与卡槽20431配合设置,实现第一水箱201与换热芯体204之间的定位,以保证水箱与流道的密封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换热器在安装时,首先,在换热芯体与第一水箱201、第二水箱203的接触部位使用焊粉,把这几个部件焊接在一起;如图4和图5所示,使得定位部2012与卡槽20431相匹配以保证流道与水箱完整密封对接。焊接后需要测试耐压性能,以保证加工好的半成品不漏水,如果出现漏水,则需要补焊,直至耐压测试通过;然后使用摩擦焊工艺,将两个侧板与两个水箱焊接在一起,这样两个水箱与换热芯体的两个侧板就合围成一个框架,可以保证换热器整体的强度;在形成的框架的上下两个面上使用铣刀加工,以保证足够的平面度;最后在上述两个面上设计几个螺纹孔,以便固定换热器。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换热器的色轮换热系统和投影设备,色轮换热系统包括具有色轮腔体200的壳体、收容在色轮腔体200内的色轮300、风扇400和换热器100,换热器100安装在色轮腔体200中以形成循环风道以冷却色轮300。其中壳体与侧板202通过连接孔2021连接在一起,具体的,为通过连接孔2021进行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换热器的侧板在第二方向的自由端超出换热芯体的第三表面,并且侧板上设置有连接装置,使得侧板可以直接充当换热器的安装板,两侧板分别与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连接在一起,可以充当支撑换热器的框架,提高换热器整体的安装强度,且换热芯体与水箱连接,减少换热器的焊接零件和焊接步骤,提高焊接良率,减轻换热器重量,降低成本,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以及连接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内具有连通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至少一个流道以及围绕所述流道设置的换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相连的两第一表面、连接两所述第一表面的两第二表面和两第三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表面沿平行于所述流道的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三表面沿垂直于所述流道的第二方向设置,所述换热器包括固定在所述换热芯体第二表面上的侧板,所述侧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自由端分别对应超出所述换热芯体的两第三表面,所述两自由端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连接的连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还设置有分别位于换热翅片靠近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两侧的堵头,所述堵头用于防止水浸入到所以散热翅片上,所述堵头靠近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的外表面与所述流道靠近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的自由端共同形成第一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表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上设置有向换热芯体方向凸出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侧板和所述换热芯体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上设置有向换热芯体方向凸出的定位部,所述换热芯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部对应的卡槽,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卡槽配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螺纹孔。
8.一种色轮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色轮腔体的壳体、收容在色轮腔体内的色轮和如权利要求1到7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所述壳体与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侧板的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
9.一种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色轮换热系统。
CN201720650781.8U 2017-06-06 2017-06-06 换热器及色轮换热系统及投影设备 Active CN206930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50781.8U CN206930813U (zh) 2017-06-06 2017-06-06 换热器及色轮换热系统及投影设备
PCT/CN2017/100588 WO2018223545A1 (zh) 2017-06-06 2017-09-05 换热器及色轮换热系统及投影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50781.8U CN206930813U (zh) 2017-06-06 2017-06-06 换热器及色轮换热系统及投影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30813U true CN206930813U (zh) 2018-01-26

Family

ID=61345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50781.8U Active CN206930813U (zh) 2017-06-06 2017-06-06 换热器及色轮换热系统及投影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30813U (zh)
WO (1) WO201822354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03003B2 (en) * 2004-12-24 2007-12-04 Showa Denko K.K. Heat exchanger
FR3019639B1 (fr) * 2014-04-04 2019-05-17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changeur de chaleu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9737778B (zh) * 2014-08-27 2020-10-27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
CN205209301U (zh) * 2015-11-23 2016-05-04 深圳市正仁电子有限公司 密封换热器
CN206096736U (zh) * 2016-06-20 2017-04-12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换热器、色轮散热模组和投影装置
CN206057780U9 (zh) * 2016-07-27 2017-06-06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色轮装置及投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223545A1 (zh) 2018-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6133B (zh) 液冷式散熱模組
US20170142867A1 (en) Liquid-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server
CN112969349B (zh) 一种多热源散热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CA3166112A1 (en) Heat dissipation plate for chip heat dissipation, server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and heating device
CN205281101U (zh) 一种集成型液冷系统及投影设备
CN206686504U (zh) 热管水冷散热装置
WO2018176535A1 (zh) 一种新型机械泵液冷散热系统
WO2021114376A1 (zh) 一种服务器液冷散热器
CN207518047U (zh) 激光器冷却系统
CN108235653A (zh) 一种液冷型平板铝热管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WO2018049996A1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双循环环境温度控制装置
CN109219305B (zh) 一种液冷机箱及其插件
CN104244682B (zh) 一种适用于雷达天线的液冷插箱
CN206657307U (zh) 板式水冷显卡散热器
CN107977064A (zh) 一种服务器的水冷散热装置及其散热方法
CN101510661A (zh) 一种激光散热装置及其方法
CN207833444U (zh) 一种服务器的水冷散热装置
CN206930813U (zh) 换热器及色轮换热系统及投影设备
CN207836048U (zh) 一种液冷型平板铝热管散热器
CN107197611A (zh) 一种拆卸方便的高效节能散热板组件
CN211481780U (zh) 一种水冷散热器
CN209424528U (zh) 一种铸造模具快速降温冷却器
CN204718449U (zh) 一种全铝电动汽车水冷散热器
JP2007208154A5 (zh)
CN213423872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计算机主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20-22, 20-22 headquarters building, 63 high tech Zone, Xuefu Road,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APPOTRONIC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Road, 63 Xuefu Road, high-tech zone, 21 headquarters building, 22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UANG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518000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Road, 63 Xuefu Road, high-tech zone, 21 headquarters building, 22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UANG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Xili town Cha Guang road Shenzhe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application Industrial Park 401

Patentee before: APPOTRONICS Corp.,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