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09142U - 锅体组件以及电饭煲 - Google Patents
锅体组件以及电饭煲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809142U CN206809142U CN201621493586.0U CN201621493586U CN206809142U CN 206809142 U CN206809142 U CN 206809142U CN 201621493586 U CN201621493586 U CN 201621493586U CN 206809142 U CN206809142 U CN 2068091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
- vacuum kettle
- inner ring
- body assembly
- kettle s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group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905 metal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group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21 anti-sep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8 dipp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锅体组件以及电饭煲,所述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套设于所述锅体的周壁外表面上的环形的真空锅套,所述真空锅套的全部或者与所述锅体贴合的部分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锅体的热膨胀系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利用材料的热胀冷缩原理,装配时将真空锅套加热后使装配处直径增加,再将真空锅套套设于锅体上,安装后真空锅套冷却而箍紧在锅体上。并且,利用真空锅套与锅体的不同热膨胀系数,装配时真空锅套与锅体同时加热,加热时真空锅套相对于锅体有更大的尺寸增加幅度,使装配时真空锅套与锅体的装配处有间隙,冷却后真空锅套与锅体实现紧配合,从而解决安装困难的问题,使安装变得简便且高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体组件以及电饭煲。
背景技术
锅体是电饭煲的核心部件之一,是被加热食物的容器。大部分的锅体一般是实体结构,其由一种材料或多种复合的材料构成。这种锅体虽然加热速度快,但不具阻隔热量流失的功能,在煮饭及保温过程中,热量很容易通过锅具外侧壁面散失掉,造成能量的浪费,同时降低了加热效率。
为了使锅体具有阻隔热量流失的功能,部分电饭煲中在锅体的外表面上设置真空环,但是,这种真空环普遍存在组装不便的问题。
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锅体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锅体组件,旨在解决现有锅体组件组装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套设于所述锅体的周壁外表面上的环形的真空锅套,所述真空锅套的全部或者与所述锅体贴合的部分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锅体的热膨胀系数。
优选地,所述真空锅套的热膨胀系数为16~18W/(m·K);和/或,所述锅体的热膨胀系数为15~18W/(m·K)。
优选地,所述真空锅套为金属件;所述锅体为金属复合件。
优选地,所述金属复合件为铝钢复合件或者铜钢复合件。
优选地,所述真空锅套与所述锅体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真空锅套包括内圈和套设于所述内圈外的外圈,所述内圈沿轴向的相反两端为所述内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外圈沿轴向的相反两端为所述外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内圈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圈的第一端密闭固定接合,所述内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外圈的第二端密闭固定接合,以使得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共同形成真空环腔;其中,所述内圈固定于所述锅体的周壁外表面上且所述内圈的形状与所述锅体的周壁的形状相适配,其中,所述内圈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锅体的热膨胀系数。
优选地,所述外圈的第一端超出所述内圈的第一端,和/或,所述外圈的第二端超出所述内圈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内圈形成为台阶状、喇叭状或者直筒状。
优选地,所述外圈的母线形成为中部向外突出的曲线。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饭煲,其包括煲体、设置于所述煲体上的煲盖以及设置于所述煲体内的如上述的锅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利用材料的热胀冷缩原理,装配时将真空锅套加热后使装配处直径增加,再将真空锅套套设于锅体上,安装后真空锅套冷却而箍紧在锅体上。并且,利用真空锅套与锅体的不同热膨胀系数,装配时真空锅套与锅体同时加热,加热时真空锅套相对于锅体有更大的尺寸增加幅度,使装配时真空锅套与锅体的装配处有间隙,冷却后真空锅套与锅体实现紧配合,从而解决安装困难的问题,使安装变得简便且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3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中的锅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2、图4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中的真空锅套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锅体组件,旨在解决现有锅体组件组装不便的问题。
请参照图1、图3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锅体组件包括锅体200和套设于锅体200的周壁外表面上的环形的真空锅套100,真空锅套100的全部或者与锅体200贴合的部分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锅体200的热膨胀系数。其中,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整个真空锅套100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锅体200的热膨胀系数,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真空锅套100上仅与锅体200贴合的部分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锅体200的热膨胀系数。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利用材料的热胀冷缩原理,装配时将真空锅套100加热后使装配处直径增加,再将真空锅套100套设于锅体200上,安装后真空锅套100冷却而箍紧在锅体200上。并且,利用真空锅套100与锅体200的不同热膨胀系数,装配时真空锅套100与锅体200同时加热,加热时真空锅套100相对于锅体200有更大的尺寸增加幅度,使装配时真空锅套100与锅体200的装配处有间隙,冷却后真空锅套100与锅体200实现紧配合,从而解决安装困难的问题,使安装变得简便且高效。其中,真空锅套100与锅体200可优选为过盈配合,以保证真空锅套100与锅体200能够稳定安装。
其中,真空锅套100的热膨胀系数可优选为16~18W/(m·K);和/或,锅体200的热膨胀系数可优选为15~18W/(m·K)。具体地,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真空锅套100的热膨胀系数可为18W/(m·K),并且,锅体200的热膨胀系数可为16W/(m·K),由于真空锅套100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锅体200的热膨胀系数,装配时锅体200和真空锅套100同时加热,加热时真空锅套100相对于锅体200有更大的尺寸增加幅度,从而解决安装困难的问题,使安装变得简便且高效。
在上述实施例中,真空锅套100优选为金属件,例如,不锈钢(例如,SUS202或者SUS304等)、铜或者铝等。与此同时,锅体200优选为金属复合件,例如,铝钢复合件或者铜钢复合件等,只是选材时需要注意使真空锅套100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锅体200的热膨胀系数。其中,锅体200可以由金属复合板经拉伸工艺而制造形成,金属复合板是指在一层金属上覆以另外一种金属的板材,以在不降低使用效果(防腐性能、机械强度等)的前提下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效果,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金属复合板可以为铝钢复合板或者铜钢复合板等。当锅体200由铝钢复合板制成时,锅体200的内侧为铝层而外侧为不锈钢层,当锅体200由铜钢复合板制成时,锅体200的内侧为铜层而外侧为不锈钢层。
进一步地,如图2、图4和图6所示,真空锅套100包括内圈1和套设于内圈1外的外圈2,内圈1沿轴向的相反两端为内圈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外圈2沿轴向的相反两端为外圈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内圈1的第一端与外圈2的第一端密闭固定接合,内圈1的第二端与外圈2的第二端密闭固定接合,以使得内圈1与外圈2共同形成真空环腔3,以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其中,内圈1固定于锅体200的周壁外表面上,内圈1优选为贴合于锅体200的周壁外表面上,内圈1的形状与锅体200的周壁的形状相适配,并且,内圈1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锅体200的热膨胀系数,以便于真空锅套100与锅体200的安装。
其中,内圈1的第一端与外圈2的第一端优选为过盈配合,内圈1的第二端与外圈2的第二端优选为过盈配合,以确保使真空环腔3维持稳定的真空度。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内圈1的第一端与外圈2的第一端还可以是焊接,并且,内圈1的第二端与外圈2的第二端也可以是焊接,以保证内圈1与外圈2的接合强度。
另外,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外圈2的第一端超出内圈1的第一端,和/或,外圈2的第二端超出内圈1的第二端。该实施例中组装真空锅套100时,外圈2与内圈1的接合处位于外圈2之内,被外圈2包裹遮挡,从而提升真空锅套100的美观性。并且,后续将真空锅套100安装于锅体200的周壁外表面上时,接合处位于外圈2与锅体200之间,不需要花费时间和工艺对接合处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到美观的外观,从而使安装变得简便且高效。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内圈1形成为台阶状,即,内圈1的中部靠上的位置形成喇叭状,具体为,内圈1的中部形成为喇叭筒(未标示),而内圈1的上部和下部均分别形成为直筒(未标示),喇叭筒对内圈1的上部和下部进行连接。当然,生产商还可以根据锅体200的形状,适应性对内圈1的形状进行调整,只要保证内圈1与外圈2能够相互匹配即可。例如,在图5和图6中内圈1形成为喇叭状(即,内圈1的母线为直线,且母线与轴线存在夹角),而在图3和图4中内圈1形成为直筒状(即,内圈1的母线与轴线平行),而外圈2的形状和尺寸与内圈1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其中,以一条平面曲线绕其平面上的一条直线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叫旋转曲面,进行旋转的这条平面曲线和指定的直线依次叫做旋转曲面的母线和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外圈2的母线形成为中部向外突出的曲线,以使得真空环腔3具有足够的容积。本实施例中的外圈2为旋转曲面,而图1中外圈2的剖面上的曲线为外圈2的母线。如图4所示,外圈2的母线优选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段21、第二段22、第三段23、第四段24以及第五段25。第一段21与第五段25均与外圈2的轴线平行。另外,第二段22在向下的方向上(即,从与第一段21相接的一端到与第三段23相接的一端)逐渐向外倾斜,第三段23在向下的方向上(即,从与第二段22相接的一端到与第四段24相接的一端)逐渐向内倾斜,第四段24与外圈2的轴线垂直。当然,生产商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外圈2的母线设计成其他的形状,例如,图2和图6中所示的形状。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饭煲,其包括煲体、设置于煲体上的煲盖以及设置于煲体内的上述的锅体组件。本实用新型中的电饭煲所具有的优势结构特征及效果与前文中锅体组件所具有的优势结构特征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和套设于所述锅体的周壁外表面上的环形的真空锅套,所述真空锅套的全部或者与所述锅体贴合的部分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锅体的热膨胀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锅套的热膨胀系数为16~18W/(m·K);和/或,所述锅体的热膨胀系数为15~18W/(m·K)。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锅套为金属件;所述锅体为金属复合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复合件为铝钢复合件或者铜钢复合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锅套与所述锅体过盈配合。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锅套包括内圈和套设于所述内圈外的外圈,所述内圈沿轴向的相反两端为所述内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外圈沿轴向的相反两端为所述外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内圈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圈的第一端密闭固定接合,所述内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外圈的第二端密闭固定接合,以使得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共同形成真空环腔;其中,所述内圈固定于所述锅体的周壁外表面上且所述内圈的形状与所述锅体的周壁的形状相适配,其中,所述内圈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锅体的热膨胀系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的第一端超出所述内圈的第一端,和/或,所述外圈的第二端超出所述内圈的第二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形成为台阶状、喇叭状或者直筒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的母线形成为中部向外突出的曲线。
10.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包括煲体、设置于所述煲体上的煲盖以及设置于所述煲体内的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锅体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93586.0U CN206809142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锅体组件以及电饭煲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93586.0U CN206809142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锅体组件以及电饭煲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809142U true CN206809142U (zh) | 2017-12-29 |
Family
ID=60750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93586.0U Active CN206809142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锅体组件以及电饭煲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809142U (zh) |
-
2016
- 2016-12-30 CN CN201621493586.0U patent/CN2068091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04978U (zh) | 一种多功能节能锅 | |
US10034579B2 (en) | Insulated cooking pot with cover | |
CN206809142U (zh) | 锅体组件以及电饭煲 | |
CN201015535Y (zh) | 一种压铸复底锅 | |
CN206687620U (zh) | 内锅套、内锅组件以及电饭煲 | |
CN208658662U (zh) | 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 |
CN208709557U (zh) | 烹饪设备及其煲体 | |
CN206809097U (zh) | 内锅套、内锅组件以及电饭煲 | |
CN103494507B (zh) | 炊具用的锅体 | |
CN205338595U (zh) | 一种多用锅 | |
CN205285954U (zh) | 一种多用炒锅 | |
CN204445446U (zh) | 内锅及电饭煲 | |
CN204427750U (zh) | 内锅及烹饪装置 | |
CN203564068U (zh) | 炊具用的锅体 | |
CN201916949U (zh) | 一种电磁炉多用途装置 | |
CN203555525U (zh) | 一种复底铸铝炊具 | |
CN107752716A (zh) | 锅具及其加工方法、烹饪器具 | |
CN201551143U (zh) | 组接式节能锅具 | |
CN208463666U (zh) | 壶体以及液体加热器 | |
CN208349555U (zh) | 可快速预热的电热水器 | |
CN207492545U (zh) | 锅具及烹饪设备 | |
CN2761093Y (zh) | 电磁炉用火锅锅具 | |
CN217365428U (zh) | 锅具 | |
CN222656850U (zh) | 锅具 | |
CN206365735U (zh) | 一种含铜织网的锅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