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01229U - 转轴离合器及具有其的智能门锁 - Google Patents
转轴离合器及具有其的智能门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801229U CN206801229U CN201720440413.0U CN201720440413U CN206801229U CN 206801229 U CN206801229 U CN 206801229U CN 201720440413 U CN201720440413 U CN 201720440413U CN 206801229 U CN206801229 U CN 2068012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shaft
- main body
- shaft main
- clutch
- clamping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轴离合器和智能门锁。该转轴离合器包括转轴主体、设置在转轴主体的第一侧的前方轴套、设置在转轴主体的第二侧的后方轴套以及安装在转轴主体的离合孔内的离合杆,转轴主体第一侧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顶在转轴主体上,另一端顶推在前方轴套上,前方轴套上设置有卡槽,卡槽具有与离合孔相对导通位置和与离合孔错开的非导通位置;转轴主体的第二侧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的一端抵顶在转轴主体上,另一端抵顶在后方轴套上。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复位弹簧的弹力会消除卡槽和离合孔之间的角度偏差,离合杆将会顺利压入转轴主体的卡槽内部,从而使前把手可以顺利打开大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轴离合器及具有其的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对于多数具有门把手上锁功能的锁体而言,可以实现的功能主要有前后把手上锁、上锁状态前把手空转、前把手合法授权后开锁、后把手开锁等,转轴离合器是实现上述这些功能的关键。
目前常见的转轴离合器主要靠把手弹簧力复位,当零件误差较大时,转轴复位难以到位,容易产生前把手在合法授权后无法开锁的问题。如图1所示,这是一种常见的转轴离合器结构,主要零件有:前方轴套101、后方轴套102、前拨动件103、后拨动件104、转轴主体105、离合杆106、锁紧螺钉107。转轴离合器的各零件中轴重合,转动时,前方轴套101与转轴主体105联动(有周向避空位,上锁后把手上提方向会空转),前方轴套102与转轴主体105联动,前拨动件103与转轴主体105联动(有周向避空位),后拨动件104与转轴主体105联动(有周向避空位)。在合法开锁情况下,离合杆106会被外部机构推入转轴主体105内部,刚好插入前方轴套101的U型槽内。此时,前方轴套101与转轴主体105的联动方式就由原来的有周向避空位变为无避空位,前把手可开锁。当前方轴套101在把手作用下顺时针旋转,由于离合杆106的插入会带动转轴主体105同向旋转,而转轴主体105会带动后拨动件104同向旋转,后拨动件104会拨动主锁舌拨动件,进而令主锁舌缩回锁体内。可见,离合杆的准确插入是一系列动作顺利完成关键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制造误差、把手弹簧力度等原因,前方轴套101在复位后静止时,其U型槽内与离合杆106可能不对中,当角度偏差足够大时,离合杆106便无法插入前方轴套101的U型槽内,导致前把手无法正常打开大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离合器和智能门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智能门锁位容易产生前把手在合法授权后无法开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轴离合器,包括转轴主体、设置在转轴主体的第一侧的前方轴套、设置在转轴主体的第二侧的后方轴套以及安装在转轴主体的离合孔内的离合杆,转轴主体第一侧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顶在转轴主体上,另一端顶推在前方轴套上,前方轴套上设置有卡槽,卡槽具有与离合孔相对导通位置和与离合孔错开的非导通位置;转轴主体的第二侧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的一端抵顶在转轴主体上,另一端抵顶在后方轴套上。
进一步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容纳腔为第一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转轴离合器还包括前拨动件,前拨动件套设在前方轴套的第一侧并用于与锁舌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转轴离合器还包括后拨动件,后拨动件套设在后方轴套的第二侧并用于与锁舌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转轴主体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第一复位弹簧设置在第二弧形凹槽内,第二弧形凹槽与第一弧形凹槽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前方轴套上设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插设在第二弧形凹槽内,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在第二弧形凹槽的侧壁上,另一端顶在第一凸块上;主体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前拨动件上设有第一拨动块,第一拨动块插设在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地,后方轴套上设置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插设在第一弧形凹槽内,弹性复位件的一端抵顶在第一弧形凹槽的侧壁上,另一端顶在第二凸块上;主体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凹槽,后拨动件上设置有第二拨动块,第二拨动块插设在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地,卡槽为U形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门锁,包括转轴离合器,转轴离合器为上述的转轴离合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转轴离合器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锁体装配在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前后把手可以通过方轴,转动前方轴套、后方轴套,使得锁体完成开锁一些列动作。当要开锁,即将主锁舌缩回锁体内部时,前把手需要顺时针旋转(下压)。因为是合法开锁,指纹或密码验证通过后,智能锁的CPU会控制微电机转动,使得滑动件向右滑动,从而让离合压杆将离合杆压入转轴主体内部,插入前方轴套的卡槽内。由于第一复位弹簧的存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弹力会消除卡槽和离合孔之间的角度偏差,离合杆一端将会顺利压入卡槽内部,从而使前把手可以顺利打开大门。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转轴主体的两侧都设置复位元件,即第一复位弹簧和弹性复位件,在前后把手需要对调安装时,不用拆卸仅有的一侧的第一复位弹簧,直接利用预留的弹性复位件进行安装即可,大大提高了门锁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转轴离合器的分解视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离合器的第一分解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转轴主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离合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离合器的第二分解视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离合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锁的立体结构图;以及
图8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锁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转轴主体;11、第一弧形凹槽;12、第二弧形凹槽;13、离合孔;14、第一凹槽;15、第二凹槽;20、前方轴套;21、第一凸块;22、卡槽;30、后方轴套;31、第二凸块;40、第一复位弹簧;50、弹性复位件;60、前拨动件;61、第一拨动块;70、后拨动件;71、第二拨动块;80、离合杆;02、前面板;03、后面板;04、锁体;401、主锁舌;402、微电机;403、滑动件;404、离合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参见图2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轴离合器,该转轴离合器包括转轴主体10、设置在转轴主体10的第一侧的前方轴套20、设置在转轴主体10的第二侧的后方轴套30以及安装在转轴主体10的离合孔13内的离合杆80,转轴主体10第一侧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0,第一复位弹簧40的一端抵顶在转轴主体10上,另一端顶推在前方轴套20上,前方轴套20上设置有卡槽22,卡槽22具有与离合孔13相对的导通位置和与离合孔13错开的非导通位置;转轴主体10的第二侧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弹性复位件50,弹性复位件50的一端抵顶在转轴主体10上,另一端抵顶在后方轴套30上。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转轴离合器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40,如图7所示,锁体04装配在前面板02和后面板03之间,前后把手可以通过方轴,转动前方轴套20、后方轴套30,使得锁体04完成开锁一些列动作。如图8所示,当要开锁,即将主锁舌401缩回锁体04内部时,前把手需要顺时针旋转(下压)。因为是合法开锁,指纹或密码验证通过后,智能锁的CPU会控制微电机402转动,使得滑动件403向右滑动,从而让离合压杆404将离合杆80压入转轴主体10内部,插入前方轴套20的卡槽22内。由于第一复位弹簧40的存在,第一复位弹簧40的弹力会消除卡槽22和离合孔13之间的角度偏差,使得卡槽22与离合孔13处于导通位置,进而离合杆80一端能够顺利压入转轴主体10的卡槽22内部,从而使前把手可以顺利打开大门。
此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转轴主体10的两侧都设置复位元件,即第一复位弹簧40和弹性复位件50,在前后把手需要对调安装时,不用拆卸仅有的一侧的第一复位弹簧40,直接利用预留的弹性复位件50进行安装即可,大大提高了门锁的安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复位件50为弹簧。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弹簧设置为弹性橡胶垫或者橡胶圈等弹性结构,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的其他变形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容纳腔为第一弧形凹槽11,便于提高转轴离合器的空间利用率,适配其它部件的旋转运动。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弧形凹槽11设置为长条形凹槽或者圆形空腔等结构,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的其他变形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的转轴离合器还包括前拨动件60,前拨动件60套设在转轴主体10的第一侧,并用于与锁舌组件连接,便于实现前把手开锁。
本实施例中的转轴离合器还包括后拨动件70,后拨动件70套设在转轴主体10的第二侧,并用于与锁舌组件连接,便于实现后把手开锁。
对应地,本实施例中的转轴主体10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12,第一复位弹簧40设置在第二弧形凹槽12内,第二弧形凹槽12与第一弧形凹槽11对称设置,进一步提高转轴离合器的空间利用率,适配其它部件的旋转运动。
再次结合图2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前方轴套20上设有第一凸块21,第一凸块21插设在第二弧形凹槽12内,第一复位弹簧40的一端顶在第二弧形凹槽12的侧壁上,另一端顶在第一凸块21上; 转轴主体10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4,前拨动件60上设有第一拨动块61,第一拨动块61插设在第一凹槽14内,使得整个转轴离合器的变得十分结构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工作时,前方轴套20转动,此时,在离合杆80插设在卡槽22内,通过离合杆80的作用下,带动转轴主体10转动,转轴主体10转动,在第一凹槽14的槽壁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拨动块61运动,从而使前拨动件60转动,并带动锁舌组件回缩,实现开锁。
优选地,后方轴套30上设置有第二凸块31,第二凸块31插设在第一弧形凹槽11内,弹性复位件50的一端抵顶在第一弧形凹槽11的侧壁上,另一端顶在第二凸块31上;转轴主体10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凹槽15,后拨动件70上设置有第二拨动块71,第二拨动块71插设在第二凹槽15内,进一步使得整个转轴离合器的变得十分结构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样地,后方轴套30转动,此时,通过离合杆80的作用下,带动转轴主体10转动,转轴主体10转动,在第二凹槽15的槽壁的作用下,带动第二拨动块71运动,从而使后拨动件70转动,并带动锁舌组件回缩,实现开锁。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卡槽22为U形槽,便于与离合孔13对齐和并便于离合杆80的插入。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卡槽22设置为长条槽等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门锁,该智能门锁包括转轴离合器,该转轴离合器为上述的转轴离合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传统的转轴离合复位时,是靠把手的复位带动转轴的复位,其复位准确性取决于把手的复位准确性,但由于把手自身的复位准确度不高,故转轴复位后存在一定的角度偏差,本实用新型利用弹簧的弹力,消除细微偏差,提高产品功能可靠性,通过让前方轴套复位到位,有效解决因离合误差等原因前把手无法开锁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轴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主体(10)、设置在所述转轴主体(10)的第一侧的前方轴套(20)、设置在所述转轴主体(10)的第二侧的后方轴套(30)以及安装在所述转轴主体(10)的离合孔(13)内的离合杆(80),所述转轴主体(10)第一侧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0),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0)的一端抵顶在所述转轴主体(10)上,另一端顶推在所述前方轴套(20)上,所述前方轴套(20)上设置有卡槽(22),所述卡槽(22)具有与所述离合孔(13)相对的导通位置和与所述离合孔(13)错开的非导通位置;
所述转轴主体(10)的第二侧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弹性复位件(50),所述弹性复位件(50)的一端抵顶在所述转轴主体(10)上,另一端抵顶在所述后方轴套(3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50)为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为第一弧形凹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离合器还包括前拨动件(60),所述前拨动件(60)套设在所述转轴主体(10)的第一侧并用于与锁舌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离合器还包括后拨动件(70),所述后拨动件(70)套设在所述转轴主体(10)第二侧并用于与锁舌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主体(10)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12),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0)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凹槽(12)内,所述第二弧形凹槽(12)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1)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轴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方轴套(20)上设有第一凸块(21),所述第一凸块(21)插设在所述第二弧形凹槽(12)内,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0)的一端顶在所述第二弧形凹槽(12)的侧壁上,另一端顶在所述第一凸块(21)上;
所述转轴主体(10)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4),所述前拨动件(60)上设有第一拨动块(61),所述第一拨动块(61)插设在所述第一凹槽(14)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轴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方轴套(30)上设置有第二凸块(31),所述第二凸块(31)插设在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1)内,所述弹性复位件(50)的一端抵顶在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1)的侧壁上,另一端顶在所述第二凸块(31)上;
所述转轴主体(10)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凹槽(15),所述后拨动件(70)上设置有第二拨动块(71),所述第二拨动块(71)插设在所述第二凹槽(15)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2)为U形槽。
10.一种智能门锁,包括转轴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离合器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轴离合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40413.0U CN206801229U (zh) | 2017-04-25 | 2017-04-25 | 转轴离合器及具有其的智能门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40413.0U CN206801229U (zh) | 2017-04-25 | 2017-04-25 | 转轴离合器及具有其的智能门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801229U true CN206801229U (zh) | 2017-12-26 |
Family
ID=60737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40413.0U Active CN206801229U (zh) | 2017-04-25 | 2017-04-25 | 转轴离合器及具有其的智能门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80122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38715A (zh) * | 2021-06-30 | 2021-09-03 | 珠海优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离合器和锁体 |
-
2017
- 2017-04-25 CN CN201720440413.0U patent/CN20680122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38715A (zh) * | 2021-06-30 | 2021-09-03 | 珠海优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离合器和锁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65071C (zh) | 带有机械离合部件的电子锁芯 | |
CN200985674Y (zh) | 圆筒锁及钥匙 | |
CN108278052A (zh) | 开关锁机构和锁具组件以及车辆 | |
CN105386654A (zh) | 电子锁锁芯及电子锁 | |
CN206801229U (zh) | 转轴离合器及具有其的智能门锁 | |
CN205370163U (zh) | 电子锁锁芯及电子锁 | |
CN111809983B (zh) | 一种轴向闭锁机构、锁具及其解闭锁方法 | |
CN106088823A (zh) | 一种月牙型防盗弹子门锁组件 | |
CN109281543A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盗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 | |
CN202596355U (zh) | 一种行李箱密码锁 | |
CN219262013U (zh) | 一种充电枪密码锁 | |
CN209538883U (zh) | 一种防盗门锁机构 | |
CN212535336U (zh) | 一种密码开锁执手 | |
CN203403734U (zh) | 指纹防盗锁具 | |
CN108166844A (zh) | 拨轮组件以及联动锁芯 | |
JPS6012512B2 (ja) | シリンダ錠 | |
CN211647695U (zh) | 密码拉链锁 | |
CN207609264U (zh) | 拨轮组件以及联动锁芯 | |
CN109184335B (zh) | 一种锁及其钥匙 | |
CN109653602B (zh) | 包括弹键闩自动松开结构的数字门锁 | |
CN1109801C (zh) | 自编码机械密码锁 | |
CN208251835U (zh) | 一种钥匙和锁 | |
CN207920292U (zh) | 一种具有用钥匙开锁时通过电磁离合解锁功能的锁体 | |
CN209908118U (zh) | 一种分体拨轮锁体机构 | |
CN206942375U (zh) | 一种高可靠性防盗锁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20 Address after: 519085 No. 68, Jinhong 7th Road, High-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1 E301-17, 1 Harbin Industrial Road, Tangjia Bay, Zhuhai high tech Zone,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UHAI UTAIOT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