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782301U - 一种双腔容料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腔容料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82301U
CN206782301U CN201720474161.3U CN201720474161U CN206782301U CN 206782301 U CN206782301 U CN 206782301U CN 201720474161 U CN201720474161 U CN 201720474161U CN 206782301 U CN206782301 U CN 206782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bottle body
cavity
hole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741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福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4741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82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82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8230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子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双腔容料瓶,包括第一瓶体及第二瓶体,第一瓶体包括第一瓶身及设于第一瓶身一端的瓶嘴,第一瓶体设有第一容腔;第二瓶体包括第二瓶身及与第二瓶身连接的延伸部,第二瓶体设有第二容腔,延伸部螺接于第一瓶身;延伸部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瓶身设有突伸入第一容腔内并用于密封第一通孔的中心塞;在第一容腔内装设第一容料,在第二容腔内装设第二容料,当需要混合第一容料与第二容料时,使用者转动第一瓶身或第二瓶身,直至中心塞自第一通孔内拔出,第一容料与第二容料即可经由第一通孔完成混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快速对两种容料进行混合。

Description

一种双腔容料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子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双腔容料瓶。
背景技术
瓶子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用的物件之一,现有的瓶子大都只有一个容腔,而在现实生活的过程中,使用者往往需要将两种容料混合使用,此时就需要将两种容料分别经由两个瓶子单独存放,待实际使用时,在手动打开两个瓶子进行混合,使用极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腔容料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快速对两种容料进行混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腔容料瓶,包括第一瓶体及第二瓶体,第一瓶体包括第一瓶身及设于第一瓶身一端的瓶嘴,第一瓶体设有贯穿瓶嘴及第一瓶身另一端的第一容腔;第二瓶体包括第二瓶身及与第二瓶身连接的延伸部,第二瓶体设有贯穿延伸部的第二容腔,延伸部螺接于第一瓶身,延伸部位于第一容腔内;延伸部设有突伸入第二容腔内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设有与第二容腔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第一隔板,第一瓶身设有突伸入第一容腔内并用于密封第一通孔的中心塞。
优选地,所述第一瓶身内装设有内瓶,内瓶设有与第一容腔连通并贯穿内瓶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于连通第一通孔,延伸部螺接于内瓶内,中心塞装设于内瓶。
优选地,所述内瓶设有弧形缺槽,沿远离第二瓶身的方向,弧形缺槽的深度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延伸部设有容设于弧形缺槽内的突块,突块远离第二瓶身的一端用于抵接弧形缺槽的侧壁,突块远离延伸部的一端用于抵接第一瓶身的侧壁,突块容设于第一容腔内。
优选地,所述内瓶包括装设于第一瓶身内的第三瓶身、与第三瓶身连接的第二隔板,弧形缺槽自第三瓶身靠近第二瓶身的一端凹设而成,第二通孔设于第二隔板,第二通孔贯穿第二隔板,中心塞装设于第二隔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隔板设有卡孔,中心塞设有彼此间隔的多个弹性卡臂,弹性卡臂突伸入卡孔内并卡持于第二隔板;第二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通孔环绕卡孔设置。
优选地,多个所述弹性卡臂呈环形阵列。
优选地,所述第三瓶身设有第一环形盲槽,第一环形盲槽自第三瓶身的外表面凹设而成,第一环形盲槽内装设有用于抵接第一瓶身的第一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内装设有瓶口塞,延伸部远离第二瓶身的一端设有穿孔,穿孔贯穿延伸部的侧壁,瓶口塞设有突伸入穿孔内的卡块,第一隔板设置于瓶口塞。
优选地,所述瓶口塞设有第二环形盲槽,第二环形盲槽自瓶口塞的外表面凹设而成,第二环形盲槽内装设有用于抵接延伸部的第二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双腔容料瓶还包括螺接于瓶嘴的瓶盖、套设于瓶盖的拧盖,瓶盖的外侧设有彼此间隔的多个第一干涉条,拧盖设有突伸入相邻的第一干涉条之间的第二干涉条;第一瓶身的两端分别抵接拧盖及第二瓶身,拧盖的横截面半径与第一瓶身的横截面半径相同,延伸部的横截面半径小于第二瓶身的横截面半径,第一瓶身的横截面半径与第二瓶身的横截面半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第一容腔内装设第一容料,在第二容腔内装设第二容料,当需要混合第一容料与第二容料时,使用者转动第一瓶身或第二瓶身,直至中心塞自第一通孔内拔出,第一容料与第二容料即可经由第一通孔完成混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快速对两种容料进行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瓶、中心塞、瓶口塞及第二瓶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第一瓶体 2—第二瓶体 3—第一瓶身
4—瓶嘴 5—第一容腔 6—第二瓶身
7—延伸部 8—第二容腔 9—第一隔板
11—第一通孔 12—中心塞 13—内瓶
14—第二通孔 15—弧形缺槽 16—突块
17—第三瓶身 18—第二隔板 19—卡孔
21—弹性卡臂 22—第一密封圈 23—瓶口塞
24—穿孔 25—卡块 26—第二密封圈
27—瓶盖 28—拧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腔容料瓶,包括第一瓶体1及第二瓶体2,本实施例中,第一瓶体1与第二瓶体2的主体轮廓为圆柱形,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将第一瓶体1、第二瓶体2制成长方体形等;第一瓶体1包括第一瓶身3及设置在第一瓶身3一端的瓶嘴4,瓶嘴4位于第一瓶身3的上端,第一瓶体1设置有贯穿瓶嘴4及第一瓶身3另一端的第一容腔5;第二瓶体2包括第二瓶身6及与第二瓶身6连接的延伸部7,延伸部7位于第二瓶身6的上端,第二瓶体2设置有贯穿延伸部7的第二容腔8,延伸部7螺接在第一瓶身3上,延伸部7容设在第一容腔5内;延伸部7设置有突伸入第二容腔8内的第一隔板9,第一隔板9遮盖第二容腔8,第一隔板9设置有与第二容腔8连通的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一隔板9,第一瓶身3设置有突伸入第一容腔5内并用于密封第一通孔11的中心塞12。
当本实用新型的双腔容料瓶制造完成后,即可在第一容腔5内装设第一容料,在第二容腔8内装设第二容料,当需要混合第一容料与第二容料时,使用者转动第一瓶身3或第二瓶身6,使得第一瓶体1与第二瓶体2相对移动,直至中心塞12自第一通孔11内拔出,第一容料与第二容料即可经由第一通孔11完成混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利用两个瓶子分别承装第一容料与第二容料,节省存放两个瓶子所需的空间,同时也便于快速对两种容料进行混合。
所述第一瓶身3内装设有内瓶13,本实施例中,第一瓶身3的内壁凹设有卡槽,卡槽自第一瓶身3靠近第二瓶身6的端面凹设而成,卡槽沿第一瓶身3的长度方向延伸,内瓶13的外侧设置有容设在卡槽内的卡条,内瓶13设置有与第一容腔5连通并贯穿内瓶13的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用于连通第一通孔11,当中心塞12从第一通孔11内拔出后,第一容料依次经由第二通孔14、第一通孔11与第二容料混合;延伸部7螺接在内瓶13内,本实施例中,延伸部7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内瓶1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螺接的内螺纹,中心塞12装设在内瓶13中。
所述内瓶13设置有弧形缺槽15,弧形缺槽15沿内瓶13的瓶体延伸而成,沿远离第二瓶身6的方向,弧形缺槽15的深度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延伸部7设置有容设在弧形缺槽15内的突块16,突块16自延伸部7的外表面一体凸设而成,突块16远离第二瓶身6的一端用于抵接在弧形缺槽15的侧壁上,即突块16的顶端用于抵接在弧形缺槽15远离第二瓶身6的侧壁上,突块16远离延伸部7的一端用于抵接在第一瓶身3的侧壁上,增大第二瓶体2余第一瓶体1之间的干涉力,突块16容设在第一容腔5内。当中心塞12从第一通孔11内拔出后,突块16抵接在弧形缺槽15的侧壁上及第一瓶身3的侧壁上,防止第一瓶体1与第二瓶体2重新恢复原位而致使中心塞12重新封住第一通孔11;当然,如果使用者想要重新利用中心塞12封住第一通孔11,反向转动第一瓶体1或第二瓶体2即可。
所述内瓶13的主体轮廓同样为圆柱形,内瓶13包括装设在第一瓶身3内的第三瓶身17、与第三瓶身17连接的第二隔板18,本实施例中,第三瓶身17与第二隔板18一体设置,卡条自第三瓶身17的外表面一体凸设而成,第二隔板18位于第三瓶身17的上端,弧形缺槽15自第三瓶身17靠近第二瓶身6一端的端面上凹设而成,第二通孔14设置在第二隔板18上,第二通孔14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二隔板18,中心塞12装设在第二隔板18上。
所述第二隔板18设置有卡孔19,本实施例中,卡孔19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二隔板18,中心塞12设置有彼此间隔的多个弹性卡臂21,弹性卡臂21突伸入卡孔19内并卡持在第二隔板18上,利用弹性卡臂21与第二隔板18之间的干涉力将中心塞12与内瓶13安装在一起;优选地,第二通孔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通孔14环绕卡孔19设置,当然,多个第二通孔14可以围绕卡孔19呈环形阵列。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弹性卡臂21呈环形阵列,当弹性卡臂21装设在卡孔19内之后,多个弹性卡臂21分别朝远离卡孔19中心的各个方向膨胀,确保各个方向受力均衡,防止中心塞12因受力不均而歪斜。
所述第三瓶身17上设置有第一环形盲槽,第一环形盲槽自第三瓶身17的外表面凹设而成,第一环形盲槽未贯穿第三瓶身17的侧壁,第一环形盲槽内装设有用于抵接在第一瓶身3的内壁上的第一密封圈22。利用第一密封圈22密封第三瓶身17与第一瓶身3之间的间隙,优选地,第一密封圈22采用软性材料制成,例如,第一密封圈22采用硅胶制成。
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延伸部7内装设有瓶口塞23,瓶口塞23容设在第二容腔8内,延伸部7远离第二瓶身6的一端设置有穿孔24,优选地,穿孔24贯穿延伸部7的侧壁,瓶口塞23设置有突伸入穿孔24内的卡块25,卡块25自瓶口塞23的外表面一体凸设而成,第一隔板9设置在瓶口塞23上。本实施例中,穿孔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穿孔24围绕第二容腔8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卡块25的数量同样为多个,每一卡块25分别突伸入一个穿孔24内。
本实施例中个,所述瓶口塞23设置有第二环形盲槽,第二环形盲槽自瓶口塞23的外表面凹设而成,第二环形盲槽未贯穿瓶口塞23的侧壁,第二环形盲槽内装设有用于抵接在延伸部7的内壁上的第二密封圈26。利用第二密封圈26密封延伸部7与瓶口塞23之间的间隙,优选地,第二密封圈26采用软性材料制成,例如,第二密封圈26采用硅胶制成。
所述双腔容料瓶还包括螺接在瓶嘴4上的瓶盖27、套设在瓶盖27外侧的拧盖28,瓶盖27的外侧设置有彼此间隔的多个第一干涉条,第一干涉条自瓶盖27的外表面一体凸设而成,拧盖28设置有突伸入相邻的第一干涉条之间的第二干涉条;当第一容腔5内的容料与第二容腔8内的容料混合完成后,转动拧盖28,利用第一干涉条与第二干涉条之间的彼此卡持,即可轻松拧掉瓶盖27,然后即可将混合后的容料经由瓶嘴4倒出。
所述第一瓶身3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拧盖28上及第二瓶身6上,拧盖28的横截面半径与第一瓶身3的横截面半径相同,一方面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容料瓶的整体美观性,另一方面也增大拧盖28的横截面半径,使得使用者利用较小的力即可拧掉瓶盖27;延伸部7的横截面半径小于第二瓶身6的横截面半径,第一瓶身3的横截面半径与第二瓶身6的横截面半径相同,确保本实用新型的容料瓶的整体尺寸的一致性,提升容料瓶的整体美观性。
实际制造时,将所述瓶口塞23安装在延伸部7内,然后将容料经由第一通孔11注入到第二容腔8中;将中心塞12安装在内瓶13的第二隔板18上,之后再将内瓶13连同中心塞12螺接在延伸部7上,利用中心塞12密封住第一通孔11,然后再将第一瓶体1装设在第一瓶体1的延伸部7上,随后将另一种容料经由瓶嘴4注入到第一容腔5内,然后再将瓶盖27螺接在瓶嘴4上,最后再将拧盖28安装在瓶盖27上。当需要第一容腔5内的容料与第二容腔8内的容料混合时,转动第一瓶体1或第二瓶体2,使得第一瓶体1与第二瓶体2相对移动,直至中心塞12不再堵塞第一通孔11,此时第一容腔5内的容料即可经由第二通孔14、第一通孔11与第二容腔8内的容料混合,为了加快两种容料的混合速度,使用者还可以上下左右摇晃本实用新型的容料瓶,当两种容料混合完成后,使用者拧掉瓶盖27,将混合后的两种容料经由瓶嘴4倒出。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双腔容料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瓶体及第二瓶体,第一瓶体包括第一瓶身及设于第一瓶身一端的瓶嘴,第一瓶体设有贯穿瓶嘴及第一瓶身另一端的第一容腔;第二瓶体包括第二瓶身及与第二瓶身连接的延伸部,第二瓶体设有贯穿延伸部的第二容腔,延伸部螺接于第一瓶身,延伸部位于第一容腔内;延伸部设有突伸入第二容腔内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设有与第二容腔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第一隔板,第一瓶身设有突伸入第一容腔内并用于密封第一通孔的中心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容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身内装设有内瓶,内瓶设有与第一容腔连通并贯穿内瓶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于连通第一通孔,延伸部螺接于内瓶内,中心塞装设于内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腔容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设有弧形缺槽,沿远离第二瓶身的方向,弧形缺槽的深度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延伸部设有容设于弧形缺槽内的突块,突块远离第二瓶身的一端用于抵接弧形缺槽的侧壁,突块远离延伸部的一端用于抵接第一瓶身的侧壁,突块容设于第一容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腔容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包括装设于第一瓶身内的第三瓶身、与第三瓶身连接的第二隔板,弧形缺槽自第三瓶身靠近第二瓶身的一端凹设而成,第二通孔设于第二隔板,第二通孔贯穿第二隔板,中心塞装设于第二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腔容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设有卡孔,中心塞设有彼此间隔的多个弹性卡臂,弹性卡臂突伸入卡孔内并卡持于第二隔板;第二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通孔环绕卡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腔容料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性卡臂呈环形阵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腔容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瓶身设有第一环形盲槽,第一环形盲槽自第三瓶身的外表面凹设而成,第一环形盲槽内装设有用于抵接第一瓶身的第一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容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内装设有瓶口塞,延伸部远离第二瓶身的一端设有穿孔,穿孔贯穿延伸部的侧壁,瓶口塞设有突伸入穿孔内的卡块,第一隔板设置于瓶口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腔容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口塞设有第二环形盲槽,第二环形盲槽自瓶口塞的外表面凹设而成,第二环形盲槽内装设有用于抵接延伸部的第二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容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容料瓶还包括螺接于瓶嘴的瓶盖、套设于瓶盖的拧盖,瓶盖的外侧设有彼此间隔的多个第一干涉条,拧盖设有突伸入相邻的第一干涉条之间的第二干涉条;第一瓶身的两端分别抵接拧盖及第二瓶身,拧盖的横截面半径与第一瓶身的横截面半径相同,延伸部的横截面半径小于第二瓶身的横截面半径,第一瓶身的横截面半径与第二瓶身的横截面半径相同。
CN201720474161.3U 2017-05-02 2017-05-02 一种双腔容料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82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4161.3U CN206782301U (zh) 2017-05-02 2017-05-02 一种双腔容料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4161.3U CN206782301U (zh) 2017-05-02 2017-05-02 一种双腔容料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82301U true CN206782301U (zh) 2017-12-22

Family

ID=60709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74161.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82301U (zh) 2017-05-02 2017-05-02 一种双腔容料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8230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6019A (zh) * 2017-05-02 2017-07-21 罗福云 一种双腔容料瓶
WO2020206571A1 (en) * 2019-04-12 2020-10-15 Elc Management Llc Reconfigurable container-closure system
RU2758157C1 (ru) * 2018-04-25 2021-10-26 Компани Жервэ Данон Контейнер со множеством отделений, содержащий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опряжения для смешивания содержимых,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акого контейнера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6019A (zh) * 2017-05-02 2017-07-21 罗福云 一种双腔容料瓶
CN106966019B (zh) * 2017-05-02 2018-05-18 罗福云 一种双腔容料瓶
RU2758157C1 (ru) * 2018-04-25 2021-10-26 Компани Жервэ Данон Контейнер со множеством отделений, содержащий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опряжения для смешивания содержимых,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акого контейнера
WO2020206571A1 (en) * 2019-04-12 2020-10-15 Elc Management Llc Reconfigurable container-closure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6019B (zh) 一种双腔容料瓶
CN206782301U (zh) 一种双腔容料瓶
CN112811015A (zh) 一种环抱式双腔瓶体
WO2021078017A1 (zh) 一种加料盖
CN206782484U (zh) 一种双腔式容料瓶
CN204624204U (zh) 一种旋转选择式按压双剂瓶
CN104358889A (zh) 一种防止阀盖脱出的水嘴
CN203958914U (zh) 一种瓶罐的密封结构
CN206590348U (zh) 一种高效定量药瓶
CN206427488U (zh) 一种奶粉盒和奶粉盒的盒盖
CN205499722U (zh) 一种袋嘴及安全便捷式包装袋
CN221025196U (zh) 一种双腔双料混合使用容器的开启结构
CN217349011U (zh) 瓶盖及容器瓶
CN205288444U (zh) 容量瓶
CN208683442U (zh) 一种红酒罐
CN211443389U (zh) 一种组合式储物瓶盖
CN104058159B (zh) 一种玻璃瓶瓶塞
CN215827165U (zh) 一种便携式扁式分装瓶
CN216995685U (zh) 一种外腔存储式瓶盖
CN204433421U (zh) 一种多功能洗浴瓶
CN206679539U (zh) 一种洗护用品瓶
CN203469027U (zh) 方便使用药瓶
CN108639549B (zh) 一种容器盖
CN210094659U (zh) 一种旋转开合的管状瓶
CN206734925U (zh) 两用酒瓶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5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5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