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75355U - 一种新型直流同步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直流同步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75355U CN206775355U CN201720539153.2U CN201720539153U CN206775355U CN 206775355 U CN206775355 U CN 206775355U CN 201720539153 U CN201720539153 U CN 201720539153U CN 206775355 U CN206775355 U CN 2067753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ynchronous motor
- module
- controlled switch
- switch module
- po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直流同步电机,包括有电机壳体和置于电机壳体内的同步电机转动组件,所述电机壳体内或外侧面固定设有同步电机驱动模块,所述同步电机驱动模块包括控制器和直流输入接口,所述直流输入接口的正极连接端连接有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所述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的负极连接端之间连接有用于向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供电的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所述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负极连接端之间还并联有用于向所述控制器进行供电的直流稳压模块。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直流同步电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同步电机需要用交流电来驱动,而如果是直流电来驱动同步电机,就必须要有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才能胜任,逆变器电路就是由电子电路组成的振荡器,将直流电流转变成正弦波的交流电,再升压或降压压后供同步电机使用,这个转换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直流同步电机,其结构简单易实现,实用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直流同步电机,包括有电机壳体和置于电机壳体内的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所述电机壳体内或外侧面固定设有同步电机驱动模块100,所述同步电机驱动模块100包括控制器1和直流输入接口2,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正极连接端连接有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所述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之间连接有用于向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供电的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4,所述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所述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负极连接端之间还并联有用于向所述控制器1进行供电的直流稳压模块5。
所述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4包括有用于连接在所述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一连接端OUT1之间的第一受控开关模块41、用于连接在所述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二连接端OUT2之间的第二受控开关模块42、用于连接在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一连接端OUT1之间的第三受控开关模块43、以及用于连接在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二连接端OUT2之间的第四受控开关模块44,所述第一受控开关模块41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二受控开关模块42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三受控开关模块43控制信号输入端、第四受控开关模块44控制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
所述第一受控开关模块41包括有NPN三极管Q1、电阻R2、电阻R4、以及N-MOS管U1,所述电阻R2一端与所述N-MOS管U1的D极、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一端、N-MOS管U1的G极相连接,所述N-MOS管U1的S极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一连接端OUT1电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与所述NPN三极管Q1的C极相连接,所述NPN三极管Q1的E极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连接,所述NPN三极管Q1的B极作为所述第一受控开关模块41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
所述第二受控开关模块42包括有NPN三极管Q2、电阻R3、电阻R5、以及N-MOS管U2,所述电阻R3一端与所述N-MOS管U2的D极、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一端、N-MOS管U2的G极相连接,所述N-MOS管U2的S极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二连接端OUT2电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与所述NPN三极管Q2的C极相连接,所述NPN三极管Q2的E极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连接,所述NPN三极管Q2的B极作为所述第二受控开关模块42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
所述第三受控开关模块43包括有电阻R6、以及N-MOS管U3,所述N-MOS管U3的D极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一连接端OUT1电连接,所述N-MOS管U3的S极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电连接,所述N-MOS管U3的G极与所述电阻R6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三受控开关模块43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
所述第四受控开关模块44包括有电阻R7、以及N-MOS管U4,所述N-MOS管U4的D极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二连接端OUT2电连接,所述N-MOS管U4的S极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电连接,所述N-MOS管U4的G极与所述电阻R7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另一端作为所述第四受控开关模块44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
所述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为连接在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正极连接端的正向二极管D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直流同步电机的有益效果是:
1、同步电机驱动模块设在电机壳体内或外侧面上,与同步电机形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优选将同步电机驱动模块内置于电机壳体内,故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
2、本案通过在直流输入接口的正极连接端连接有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所述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的直流输入端、直流稳压模的直流输入端都并联在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输出端与直流输入接口的负极连接端之间,如此,当直流输入接口上反接直流电源时,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不导通,直流稳压模块两输入端之间、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两输入端之间都没有反向直流电压,其避免产生反向电流而烧坏直流稳压模块、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中器件,本案同步电机驱动模块具有防反接保护功能,实用性好。
3、本案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受控开关模块和第四受控开关模块的导通来对同步电机转动组件进行正向供电,以及通过控制第二受控开关模块和第三受控开关模块的导通来对同步电机转动组件进行反向供电,从而驱动同步电机转动组件转动,其直交流变换方便,并且导通时间可控,便于同步电机转动组件转速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的电连接结构示图。
图2是本案的控制器。
图3是本案的直流输入接口、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以及直流稳压模块。
图4是本案的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直流同步电机,包括有电机壳体和置于电机壳体内的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所述电机壳体内或外侧面固定设有同步电机驱动模块100,本实用新型优选将同步电机驱动模块100固定设在电机壳体内部,为此,人们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产品直接与交流电连接使用,具有方便的特点;且本实用新型优选将同步电机驱动模块100内置于电机壳体内,所述同步电机驱动模块100包括控制器1和直流输入接口2,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正极连接端连接有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所述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之间连接有用于向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供电的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4,所述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所述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负极连接端之间还并联有用于向所述控制器1进行供电的直流稳压模块5。
如上所述,本案通过在直流输入接口2的正极连接端连接有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所述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4的直流输入端、直流稳压模块5的直流输入端都并联在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与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之间,如此,当直流输入接口2上反接直流电源时,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不导通,直流稳压模块5两输入端之间、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4两输入端之间都没有反向直流电压,其避免产生反向电流而烧坏直流稳压模块5、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4中器件,本案同步电机驱动模块100具有防反接保护功能,实用性好。
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4包括有用于连接在所述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一连接端OUT1之间的第一受控开关模块41、用于连接在所述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二连接端OUT2之间的第二受控开关模块42、用于连接在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一连接端OUT1之间的第三受控开关模块43、以及用于连接在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二连接端OUT2之间的第四受控开关模块44,所述第一受控开关模块41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二受控开关模块42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三受控开关模块43控制信号输入端、第四受控开关模块44控制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
如上所述,具体工作时,本案控制器1通过控制第一受控开关模块41和第四受控开关模块44的导通来对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进行正向供电,以及通过控制第二受控开关模块42和第三受控开关模块43的导通来对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进行反向供电,从而驱动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转动,其直交流变换方便,并且导通时间可控,便于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转速的控制。
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受控开关模块41包括有NPN三极管Q1、电阻R2、电阻R4、以及N-MOS管U1,所述电阻R2一端与所述N-MOS管U1的D极、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一端、N-MOS管U1的G极相连接,所述N-MOS管U1的S极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一连接端OUT1电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与所述NPN三极管Q1的C极相连接,所述NPN三极管Q1的E极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连接,所述NPN三极管Q1的B极作为所述第一受控开关模块41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
所述第二受控开关模块42包括有NPN三极管Q2、电阻R3、电阻R5、以及N-MOS管U2,所述电阻R3一端与所述N-MOS管U2的D极、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一端、N-MOS管U2的G极相连接,所述N-MOS管U2的S极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二连接端OUT2电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与所述NPN三极管Q2的C极相连接,所述NPN三极管Q2的E极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连接,所述NPN三极管Q2的B极作为所述第二受控开关模块42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
所述第三受控开关模块43包括有电阻R6、以及N-MOS管U3,所述N-MOS管U3的D极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一连接端OUT1电连接,所述N-MOS管U3的S极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电连接,所述N-MOS管U3的G极与所述电阻R6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三受控开关模块43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
所述第四受控开关模块44包括有电阻R7、以及N-MOS管U4,所述N-MOS管U4的D极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二连接端OUT2电连接,所述N-MOS管U4的S极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电连接,所述N-MOS管U4的G极与所述电阻R7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另一端作为所述第四受控开关模块44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
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为连接在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正极连接端的正向二极管D10。
如上所述,本案保护的是一种新型直流同步电机,一切与本案结构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都应示为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新型直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机壳体和置于电机壳体内的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所述电机壳体内或外侧面固定设有同步电机驱动模块(100),所述同步电机驱动模块(100)包括控制器(1)和直流输入接口(2),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正极连接端连接有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所述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之间连接有用于向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供电的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4),所述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所述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负极连接端之间还并联有用于向所述控制器(1)进行供电的直流稳压模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直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控直交流变换模块(4)包括有用于连接在所述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一连接端(OUT1)之间的第一受控开关模块(41)、用于连接在所述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二连接端(OUT2)之间的第二受控开关模块(42)、用于连接在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一连接端(OUT1)之间的第三受控开关模块(43)、以及用于连接在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二连接端(OUT2)之间的第四受控开关模块(44),所述第一受控开关模块(41)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二受控开关模块(42)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三受控开关模块(43)控制信号输入端、第四受控开关模块(44)控制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直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控开关模块(41)包括有NPN三极管Q1、电阻R2、电阻R4、以及N-MOS管U1,所述电阻R2一端与所述N-MOS管U1的D极、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一端、N-MOS管U1的G极相连接,所述N-MOS管U1的S极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一连接端(OUT1)电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与所述NPN三极管Q1的C极相连接,所述NPN三极管Q1的E极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连接,所述NPN三极管Q1的B极作为所述第一受控开关模块(41)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
所述第二受控开关模块(42)包括有NPN三极管Q2、电阻R3、电阻R5、以及N-MOS管U2,所述电阻R3一端与所述N-MOS管U2的D极、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一端、N-MOS管U2的G极相连接,所述N-MOS管U2的S极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二连接端(OUT2)电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与所述NPN三极管Q2的C极相连接,所述NPN三极管Q2的E极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连接,所述NPN三极管Q2的B极作为所述第二受控开关模块(42)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
所述第三受控开关模块(43)包括有电阻R6、以及N-MOS管U3,所述N-MOS管U3的D极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一连接端(OUT1)电连接,所述N-MOS管U3的S极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电连接,所述N-MOS管U3的G极与所述电阻R6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三受控开关模块(43)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
所述第四受控开关模块(44)包括有电阻R7、以及N-MOS管U4,所述N-MOS管U4的D极与所述同步电机转动组件(M)的第二连接端(OUT2)电连接,所述N-MOS管U4的S极与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负极连接端电连接,所述N-MOS管U4的G极与所述电阻R7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另一端作为所述第四受控开关模块(44)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直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正向导通模块(3)为连接在所述直流输入接口(2)的正极连接端的正向二极管D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39153.2U CN206775355U (zh) | 2017-05-15 | 2017-05-15 | 一种新型直流同步电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39153.2U CN206775355U (zh) | 2017-05-15 | 2017-05-15 | 一种新型直流同步电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75355U true CN206775355U (zh) | 2017-12-19 |
Family
ID=60640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539153.2U Active CN206775355U (zh) | 2017-05-15 | 2017-05-15 | 一种新型直流同步电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75355U (zh) |
-
2017
- 2017-05-15 CN CN201720539153.2U patent/CN2067753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333900U (zh) | 低功耗待机保护电路及空调器 | |
CN111769630B (zh) | 电力低压直流冗余供电系统 | |
WO2013000182A1 (zh) | 逆变电路 | |
CN116191647A (zh) | 一种电力设备应急供电电源 | |
CN104122803A (zh) | 一种太阳能待机供电装置 | |
CN206775355U (zh) | 一种新型直流同步电机 | |
CN220539912U (zh) | 风扇驱动电路及便携式风扇 | |
CN212989932U (zh) | 一种低功耗的低压吹风筒电路 | |
CN207368912U (zh) | 电机刹车电路及舵机 | |
CN206313697U (zh) | 一种开关磁阻电机硬件控制装置 | |
CN203787687U (zh) | 切断式节电插座 | |
CN207601543U (zh) | 一种oled显示屏纹绣机控制系统 | |
CN205977764U (zh) | 直流风扇受控调速电路 | |
TWI544720B (zh) | With the plug with the wind to the battery | |
CN203840244U (zh) | 用于电动铆钉枪的驱动机构 | |
CN106655965A (zh) | 一种开关磁阻电机硬件控制装置 | |
CN101162183A (zh) | 可逆直流传动试验台的新型节能控制系统 | |
CN201285523Y (zh) | 风光互补独立逆变电源的直流稳压电路 | |
CN206017227U (zh) | 一种风扇停转智能控制电路及其计算机电源 | |
TWI609560B (zh) | Limited current saving AC motor | |
CN204190548U (zh) | 电动推杆 | |
CN113972881B (zh) | 一种交流电机线圈的供电控制电路 | |
CN204669261U (zh) |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 | |
CN204794027U (zh) | 一种直流有刷电机的续流保护电路 | |
CN104253417A (zh) | 过零信号产生和同步通讯电路、方法及家电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