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61813U - 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61813U CN206761813U CN201621095710.8U CN201621095710U CN206761813U CN 206761813 U CN206761813 U CN 206761813U CN 201621095710 U CN201621095710 U CN 201621095710U CN 206761813 U CN206761813 U CN 2067618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uman body
- transition section
- arc transition
- unfolds
- pulling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其包括本体,本体中部为从前往后均为向下和向内两个方向凹陷的圆弧过渡段,所述圆弧过渡段两侧为上部、前后两端均形成外突曲面的球状结构。圆弧过渡段可以对人体的具体部位支撑和牵引,肩托结构实现支撑和按摩,而且硬质材料构成的本体可以使两侧的肩托结构具备身体扩展的功能,整个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成本低廉,可以为人体多个部位使用,达到牵引、按摩和舒展的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人工作越来越忙,长期坐着不动,加上缺少运动,颈椎、腰椎等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颈椎问题,颈椎退变是很多现代人的健康问题之一,颈部损伤、慢性积累性劳损,尤其在工作中的不良姿势和疲劳,均是引起颈椎退变的重要原因。颈椎是人体活动度与负重较大的部位之一,人类的脊柱中有7块颈椎,是体积较小、强度较差、活动频率较高、单位面积承重大,容易劳损的椎体,特别是颈C4-C5和颈C5-C6椎间盘既是颈部的活动中心,又是承受压力最大和较集中的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长期的劳损,以椎间盘变性为先导的颈段脊柱的退变,会产生各种临床表现,逐步形成了颈椎病。由于椎间盘变性,髓核和纤维环含水量减少以及耐压性和耐牵性减低,当受到头颅的重力和头胸间肌肉牵拉力的作用时,变性的椎间盘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隙狭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变小。当颈椎活动时,相邻椎体间的稳定性减小而出现椎骨间失稳、椎体间活动度加大和轻度滑椎,继而出现小关节功能紊乱、半脱位或错位、黄韧带因刺激肥厚,小关节、钩椎关节、椎板以及韧带附着处骨质增生。椎体后缘外侧的骨刺以及钩椎关节和小关节的骨刺,连同后侧方隆突的椎间盘,可以挤压神经根或椎动脉。椎体后方的骨刺连同突向椎管内的椎间盘和水肿的后纵韧带是引起脊髓受压的主要原因。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如有颈椎间盘向后突出或颈椎椎体后骨刺者,极易出现脊髓压迫症状。此外,因颈椎间盘及小关节、韧带的退变,使椎体内外平衡失调,可引起颈部肌肉、筋膜、韧带等损伤表现。
目前有的枕头将枕头本体表面的形状设计成与人体头颈部曲线吻合,通过此结构来增加枕头和头颈部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还有一些针对颈椎矫正、治疗开发的枕头,如在枕套上设置多排均匀分布的突起对整个颈椎进行按摩,突起的排布直接影响到按摩的效果,而多排均匀分布虽然可以对整个颈椎进行按摩,但是影响了针对颈椎特殊部位的按摩,使得按摩效果差。同样的,也有在枕头上设置按摩凸起的,按摩凸起也是没有针对性设置,虽然能够对颈部或者头部进行按摩,但是按摩效果不明显。
二是腰椎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分泌、免疫和骨代谢等发生衰老性改变,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变。日常生活中腰椎的异常应用也会产生腰椎问题,如外力致伤,包括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及慢性积累性损伤,致使椎间关节内应力失衡。引起腰椎退变,增生和椎间关节不稳定。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脊椎腰段是人体全身活动中枢轴,是脊椎主要承载部位,因而腰椎承受载重负荷的机会最多,支撑的重量也最多,其内应力作用亦越强。尤其是腰椎间盘经常处于被压缩、曲伸和扭转的组合性,复杂力学活动中,最容易遭受异常的压应力、拉应力与剪应力的影响,而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从而导致椎间隙狭窄进一步引起椎体边缘及关节突的的增生。
腰椎椎体骨质增生形成的机理主要在于:退变的椎体可以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骨赘。腰椎增生主要表现为腰痛,腰部僵硬,其次是下肢发紧或有麻木感,疼痛程度不一,晨起时腰部僵硬酸痛,稍事活动后反觉减轻;负重和活动增多时加重,当腰椎不稳定时,微小的活动或干扰便可引起急性腰痛。有的病人在急性发作时腰部出现突然卡住性疼痛。活动翻身均困难,并可使疼痛加重。这种病人睡觉时常翻身,因一个姿势睡久后即觉腰痛不适。多数病人为慢性腰痛或慢性腰腿痛,可扩散至一侧或双侧臀部,甚至达膝下,半数病人感到下肢麻木,行走困难。X线片可显示,腰椎椎体边缘唇样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小关节硬化变尖并有骨赘形成。
现有技术中有按摩垫对腰椎进行按摩,这种依靠微电脑控制,虽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但是其成本高昂,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可以对人体进行舒展和牵引的人体舒展牵引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包括本体,本体中部为从前往后均为向下和向内两个方向凹陷的圆弧过渡段,所述圆弧过渡段两侧为模拟膝盖结构的球面。
圆弧过渡段从向下和向内两个方向凹陷,可以形成线条更加流畅、与人体生理曲度更加契合的圆弧,人体具体部位落在该圆弧过渡段时可以获得更舒服的承托和牵引。球面的设计使得整个本体结构更加圆润,更重要的是球面所形成的外突曲面,结构圆润,具备按摩的功能,可以对落在该区域的人体部位进行按摩,同时配合本体中部的圆弧过渡段对球状结构和圆弧过渡段之间的人体部位实现拉伸和舒展。整个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成本低廉,可以为人体多个部位使用,达到牵引、按摩和舒展的功能。
上述方案中,本体底部套有增高脚垫。增高脚垫活动式套在本体底部,用于增高整个设备的高度,可以适应不同体格的人群。
上述方案中,本体前端设有断层式结构,断层式结构中部为向后端凹陷的另一圆弧过渡段,两侧向前端延伸形成肩托结构。断层式结构将本体前端延长了,其另一圆弧过渡段可以承托人体的具体部位,两侧的肩托结构可以支撑也可以按摩还可以舒展人体的具体部位。
上述方案中,断层式结构中的另一圆弧过渡段和本体中部的圆弧过渡段在空间上相互衔接。两个过渡段在空间上衔接,可以使人体能够在自然状态得到圆弧过渡段的支撑,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上述方案中,本体的圆弧过渡段位于后端的部分为比前端部分曲度大的近似半圆曲面。近似半圆曲面的弧度大,可以提供一个大角度的牵引。
上述方案中,近似半圆曲面上设有按摩凸起。按摩凸起可以起到按摩的效果,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起到保健的作用。
上述方案中,本体的圆弧过渡段设置有按摩凸起。按摩凸起可以起到按摩的效果,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起到保健的作用。
上述方案中,本体中部的圆弧过渡段为光滑面。光滑面可以减少圆弧过渡段表面的摩擦力,以获得更好的牵引力。
上述方案中,本体底部设有吸盘。吸盘可以固定整个设备,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设备移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人体舒展牵引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采用硬质材料制作,通过设计圆弧过渡段、肩托结构等,可以对人体多个部位实现支撑、牵引、按摩和舒展,实用性强,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具体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具体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具体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的“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5,本具体实施例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具体包括本体1,本体1中部为凹陷的圆弧过渡段2,圆弧过渡段2向下和向内两个方向凹陷,圆弧过渡段2两侧为模拟膝盖结构的球面5。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圆弧过渡段2设置为光滑面,光滑面可以减少圆弧过渡段2对人体的摩擦力,以使圆弧过渡段2对落在该区域的人体部位实现更好的牵引作用。
球面5前后两端外突可以形成一个支撑结构,可以对落在该区域的人体部位进行支撑和定位。而且球面5可以对落在对应区域的人体部位达到或按摩或舒展的作用,为设备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使用方式。
本体1前端设有断层式结构4,断层式结构4中部为向后端凹陷的另一圆弧过渡段6,两侧向前端延伸形成肩托结构3,断层式结构4中的另一圆弧过渡段6和本体1中部的圆弧过渡段2在空间上相互衔接。
如图5所示,断层式结构4、肩托结构3、球状结构5的组合设置使得设备的侧面形成一个类似三角形结构,三角形在所有平面多边形中是最具稳定性的,通过此类似三角形结构的设置可以提升设备的稳固度。
本体1的圆弧过渡段2位于后端的部分为比前端部分曲度大的近似半圆曲面7。
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两个圆弧过渡段以及本体1后端的近似半圆曲面7可以作为人体部位的支撑面,圆弧结构和曲面结构具有一定的牵引作用,具有一定弯曲度的人体部位落在上述结构上时,人体的弯曲部位紧贴上述结构,配合肩托结构或者球面5,可以带来或牵引或按摩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按摩的效果,近似半圆曲面7、本体1的圆弧过渡段2、断层式结构4的另一圆弧过渡段6和肩托结构处均可以设置按摩凸起,按摩凸起可以根据人体具体某个部位的穴位设置,使按摩凸起能够针对穴位进行按摩,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起到保健的作用。优选地,按摩凸起可以采用磁石突起,磁石具有按摩和磁疗作用,具有缓解失眠、病痛等效果,提升设备的按摩和保健功能。更优选地,磁石为铁氧体磁石。
为了避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移位,本体1底部设有吸盘。吸盘可以固定整个设备,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移位。
为了适应不同体格的人群,本体1底部还可以活动式地套上增高脚垫,通过增高脚垫增高本体1的高度。具体实现时,本体1底部四个脚设置有地脚,地脚的设置使得本体1底部形成十字形镂空结构,增高脚垫可以卡套在地脚上,吸盘可以设置各个地脚上也可以设置在增高脚垫的底部上。
具体使用时,本体1具备一定的硬度,人的颈部或者后脑或者肩部或腰部等其他部位对本体1的挤压都不会造成本体1凹陷,保证了本体1的牵引和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人体舒展牵引设备是一个多功能健康设备,主要作用为牵引拉伸颈椎和腰椎,防治颈椎病和腰椎病,还可以用于肩部、背部、臀部、大腿、小腿等部位的牵引拉伸和肌肉放松,也可以用于矫正和预防含胸,没有美臀、美腿的效果。同时可做为瑜伽或平躺运动的一种辅助器材,使瑜伽通过高难度动作才能达到的效果轻松实现。下面例举一些使用方式,但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使用方式一,设备作为枕头使用,此时人从近似半圆曲面7到圆弧过渡段2前端部分的方向枕在设备上,颈部直接落在该近半圆曲面7上,近半圆弧度大,可以承托并贴着脖子;断层式结构4中部的另一圆弧过渡段6最佳高度为整个设备的1/3高度,其可以适度托住头颅,配合适当的宽度和长度以及近似半圆曲面7两侧及球面5后端部分的球面结构共同支撑肩部,该反面拉伸牵引方式可以使两个肩部、颈部三点与设备接触形成一平面的稳定结构,一般情况下这种模式的拉伸牵引颈椎C3-C4处于圆弧过渡段2前端部分和近似半圆曲面7这两个曲面的最高点,保证了拉伸牵引的舒适度、牵引强度和位置准度,既可以对头部实现自然的承托,还可以使头部达到一个牵引、舒展和放松的状态,枕着非常舒服,有利于睡眠健康。此状态下,可以通过人体位置的微调使得圆弧过渡段2两侧的球面5对准人颈部的风池穴,利用球面5对风池穴进行按摩。整个使用状态中,头部、颈部都得到支撑和牵引,既可以实现自然的承托,还可以使各个部位达到一个舒展和放松的状态,再加上按摩效果,舒适保健,用户体验度好。
使用方式二,设备作为枕头使用时,人体的肩部落在设备两边的最前端,通过断层式结构4的肩托结构3顶住限位,颈部落在圆弧过渡段2上,头尽量后仰,由于向下和向内两个方向凹陷,圆弧过渡段2的弧度契合人体的颈椎弧度,颈部紧贴圆弧过渡段2并从圆弧过渡段2前端延伸到后端,头部距离地(床)具有一定距离,处在悬空状态,一般离地约1.5-2.5cm。此模式下主要用于牵引拉伸颈C1-C2和颈C2-C3椎间盘,此时整个颈部和头部处在放松自然的状态,舒适度高。
在此状态下,圆弧过渡段2的按摩凸起9与颈部接触,会对颈部接触面进行按摩,达到按摩放松的效果。
使用方式三:设备作为枕头使用时,人体的肩部靠在断层式结构4的肩托结构3上,颈部落在并紧贴圆弧过渡段2,头尽量后仰,使头处于若即若离的位置为最佳位置,即头发和头皮刚好接触地(床),开始时也可以头部完成触地。此模式下,颈C4-C5和颈C5-C6椎间盘得到牵引拉伸。由于肩部落在肩托结构3,使得肩托结构3可以对人体的肩部进行定位,圆弧过渡段2向下和向内两个方向凹陷,使得颈C4-C5和颈C5-C6椎间盘能够精准地落在圆弧过渡段2的最高点,颈部紧贴圆弧过渡段2并得到圆弧过渡段2的延伸和牵引,一定角度的牵引和拉伸可以精确地对颈C4-C5和颈C5-C6进行颈椎病变的预防,还可以进行颈椎病变的矫正和治疗,对颈椎的病变具备一定的纠正作用,达到精准定位精准预防和矫正的目的。这种结构相对于已有的颈椎治疗枕头而言,对调整部位的定位精准度更高,而且使用过程中是通过颈部以及双肩与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形成一平面的稳定结构,相当于三点定位,使得定准稳固,而已有的颈椎治疗枕头由于只有颈部与枕头的弧面接触,使用过程容易出现偏移,定位不稳。
此状态下,人体利用肩托结构3对肩部进行支撑,外突的肩托结构3刚好对准人体肩部的肩井穴,此巧妙的设计可以直接利用肩托结构3对肩井穴进行按摩,具有一定的按摩保健作用;为了增强按摩的效果,还可以在肩托结构3对准穴位的位置设置按摩凸起,利用按摩凸起按摩,特别是利用磁石进行按摩,按摩效果更好。
通常拉伸牵引颈椎间盘越后的,头部后仰角度越大,脖子打开舒展的角度也越大,拉伸牵引的颈椎间盘越全面。相对于使用方式二,此方式下颈部和头部更往后延伸和牵引,近似半圆曲面7配合圆弧过渡段2前端对颈部进一步的牵引并引导人的后脑向下和向内,头部与设备底部所在的支撑面若即若离甚至头部会与设备底部所在的支撑面接触,此状态下人的头部可以得到最好的放松,舒适度体验良好,而且颈部位于更后的位置,利用圆弧过渡段2和近似半圆曲面7得到更大角度的弯曲和牵引,牵引强度大,对颈椎生理曲度病变的预防和调整效果更好。
使用方式四,设备作为枕头使用时,人体的肩部靠在断层式结构4的肩托结构3的中部位置,头部离地约1-1.5cm,此位置主要牵引拉伸颈C3-C4椎间盘。
而且此方式下,肩托结构3和圆弧过渡段2以及近似半圆曲面7上可以针对肩部、颈部、后脑的穴位设置按摩凸起9,人体肩部、颈部和后脑可以通过位置微调对准对应的按摩凸起9,利用按摩凸起9对肩部的穴位如肩井穴、对颈部的穴位如大椎穴、对后脑的穴位如风池穴、风府穴、天柱穴、玉枕穴等进行按摩,使肩部、颈部、后脑得到更好的刺激和放松。
将本实用新型作为枕头开始使用时,建议先基于使用方式一的反面牵引拉伸,即头部对着后面而躺,近似半圆曲面7让头部后仰程度小,牵引拉伸的强度也相应较小,此为本实用新型的初级牵引拉伸模式,此模式颈椎中间部位基本处于设备最高点,重点牵引拉伸颈椎C3-C4椎间盘,做牵引拉伸时收膝弯曲。
适应了初级牵引拉伸后(一般建议每天用两次,一次5-30分钟,6-10天后使用次级牵引拉伸),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次级牵引拉伸(一般建议每天用两次,一次5-30分钟),即头对着正面而躺,颈部落在圆弧过渡段2的前端部分。正面牵引拉伸可根据出现症状选择使用方式二至四,三种模式可根据不同颈椎问题选用,一般情况下是颈C4-C5和颈C5-C6椎间盘容易出问题。正常人脖子长度范围在10—18cm之间,牵引部位需各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慢慢去体会调节,若一次拉伸牵引30分钟的,建议移动脖子和双肩的位置牵引不同的部位。双手的位置有三种方式:1、收拢放于腹部,掌心向下;2、双手打开平举,掌心向上;3、双手上举于头部上方伸直,掌心向上。双脚的位置有两种:1、双脚伸直自然伸展,在做腰部和臀部牵引拉伸时可加大强度;2、收膝弯曲,可使重心后移,此时人体的腿部会对腰椎施加一个从腿部到腰椎的作用力,而头部靠在设备上,设备对人体施加一个从头部到腰椎的作用力,两个作用力相互作用在人的腰椎上,对腰椎实施一个挤压作用,有利于腰椎的弯曲和放松。
人体颈部对着设备正面躺时即使用方式二至四,通过设备圆弧过渡段2两侧所形成的两个球面结构以及肩托结构3所形成的球面结构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得肩部有不同的接触点,使得人体颈椎落在圆弧过渡段2最高点的颈椎骨有所不同,同时肩部也与颈椎一起组成三点成一平面的稳定结构,让精准拉伸不同颈椎位置得以实现,达到精准定位和精准调整纠正的目的。模拟两个膝盖的球面5因为有合适的距离和高度,让拉伸牵引扩大到整个脊柱。
使用方式一至四利用了设备圆弧过渡段2前后曲度不对称的特点,正反面均可使用,能进行颈椎牵引拉伸颈部不同位置,而且两面的牵引拉伸强度不同,适用于颈椎病不同程度的患者和用于低头族缓解颈椎肌肉、韧带疲劳,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使用方式五,牵引拉伸腰椎,此时可以结合两个设备使用。头部朝一设备的圆弧过渡段2前端部分,并尽量后仰触地,人体的腰眼对着另一个设备球面5的最高位躺下,双手的位置有三种方式:1、收拢放于腹部,掌心向下;2、双手打开平举,掌心向上;3、双手上举于头部上方伸直,掌心向上。双脚的位置有两种:1、双脚伸直自然伸展;2、膝盖收拢。双手上举于头部上方伸直搭配双脚伸直自然伸展,为腰椎牵引拉伸最大强度姿势,一次时间5-20分钟,可调整位置拉伸牵引不同的腰椎间盘,修复改善腰椎盘突出和腰肌劳损。
使用方式六,牵引拉伸胸椎。头朝设备正面即圆弧过渡段2前端部分,尽量后仰触地,肩胛骨的中间部位和下端分别对着设备球面5最高处(分两次牵引拉伸),双手和双脚位置如使用方式五,建议多用双手平举姿势,一次时间5-20分钟,此模式可调整位置拉伸牵引不同的胸椎间盘,矫正含胸和驼背,改善肩周炎,辅助美胸。
使用方式七,牵引拉伸骶骨和腿部。头朝设备正面,头部触地,臀部最高处对准设备球面5最高处平躺,手和脚的位置如使用方式五,一次时间5-20分钟,此模式可以修复改善骶骨曲度,达到美臀效果。
使用方式八,健腹美腿模式。头朝设备正面,头部触地平躺,臀部靠在设备上,双手扶设备前端,双腿绷直上举,腿与腹部保持约90度角,每次保30-120秒,或者双腿做“踩单车”运动。
使用方式九,放松小腿模式。头朝设备正面,头部触地平躺,两个小腿用适度力量分别敲打设备的双凸,是放松小腿很好的方式,一次时间5-10分钟。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还可以多个结合使用。如采用三个本体同时使用,人平躺时,人的颈部、腰部和腿部下分别通过一个本体承托,三个本体的支撑对人体形成三个支点,人体其他部位处于悬空状态,对于每个本体而言,其肩托结构3、圆弧过渡段2的特殊设计均能够对颈部、腰部、腿部形成一个牵伸的作用。一本名为《牵伸技术——运动训练与损伤预防》、常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书中明确记载了“牵伸技术从医学专业上来说是通过施加拉力使肌肉和肌腱延长的一种技术”,该书还分别剖析了牵伸的种类、牵伸的练习、牵伸的益处等内容。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正是利用牵伸的作用,通过三个本体对人体三个部位进行支撑的同时,还利用肩托结构3、圆弧过渡段2的结构设计对人体的颈部、腰部、腿部施加或相同或不同的拉力和牵引力,使人体从上到下都处于一个牵伸的状态,使得人体的肌肉和肌腱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延长,利用牵伸可以改善人体的肌肉状态,改善人体软组织的新陈代谢,还可以提高关节运动范围,减少肢体僵硬或者疼痛,使人做完牵伸后感觉到愉快并且舒畅,肌肉得到放松。
本实用新型的人体舒展牵引设备结构设计独特,让颈部、胸部、腰部、臀部等紧贴在设备的圆弧过渡段2或球面5上,以设备为支点,利用头部、颈部、胸部、腰部、臀部、腿部等固有的重量组成人体的杠杆力学体系,对颈椎、胸椎、腰椎、骶骨(曲)等进行物理牵引拉伸,给脊柱一个跟平时工作或娱乐相反方向的作用力,慢慢矫正修复脊柱固有的生理曲度,增宽椎间隙、恢复脊椎的稳定性及正常生理功能,放松舒缓颈椎、胸椎、腰椎、骶骨等部位周围的肌肉、韧带、血管和神经组织。其表现在颈椎牵引拉伸上的具体作用有:
增宽椎间隙、恢复颈椎的稳定性及正常生理功能;
缓解肌肉痉挛,剥离、松懈粘连组织,消除炎症、水肿;
增大椎间孔、椎间隙,牵开有皱褶或骨化的韧带,使受压的神经根、脊髓得以改善环境,改善其血液供应,有助于神经组织功能的恢复;
牵开迂曲的椎动脉,恢复颈椎于椎动脉长度的比例关系,保持椎动脉通畅,维持正常脑血液供应,恢复正常脑组织功能;
其表现在腰椎牵引拉伸上的具体作用:
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
减少椎间盘内压;
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
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
多种功能有机合理结合,多维度都可以使用,大部分都可以采用卧式方式使用,静态自我拉伸牵引,可控程度最高,安全性最好。在做颈椎拉伸牵引时肩颈紧贴设备曲度,利用头部重力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做牵引,而且根据情况头部可着地,拉伸牵引位置可调,完全在个人能承受的状况下完成,是一个舒适放松享受的过程,在做胸部、背部、腰部、臀部等部位拉伸牵引时,也可以根据情况调节脚和手的位置,所以舒适感也同样很强,让人体在安静放松休憩状态下达到休息、放松、按摩和保健等作用。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于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中部为从前往后均为向下和向内两个方向凹陷的圆弧过渡段,所述圆弧过渡段两侧为模拟膝盖结构的球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本体底部套有增高脚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本体前端设有断层式结构,断层式结构中部为向后端凹陷的另一圆弧过渡段,两侧向前端延伸形成肩托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肩托结构处设置有按摩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断层式结构中的另一圆弧过渡段和本体中部的圆弧过渡段在空间上相互衔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本体的圆弧过渡段位于后端的部分为比前端部分曲度大的近似半圆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近似半圆曲面上设有按摩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本体的圆弧过渡段设置有按摩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本体中部的圆弧过渡段为光滑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人体舒展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本体底部设有吸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95710.8U CN206761813U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95710.8U CN206761813U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61813U true CN206761813U (zh) | 2017-12-19 |
Family
ID=60647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9571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61813U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61813U (zh) |
-
2016
- 2016-09-30 CN CN201621095710.8U patent/CN20676181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64827B (zh) | 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 | |
CN205181548U (zh) | 一种脊椎舒展矫正器 | |
KR20090102595A (ko) | 개량형 척추교정장치 | |
MX2008012196A (es) | Sistema y metodos para promover la salud. | |
RU2329014C2 (ru) | Способ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и лечения деформаций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и ортопедический комплект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 |
Gelabert | Dancers' spinal syndromes | |
CN201906170U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动按摩垫 | |
CN202844032U (zh) | 养生椅 | |
CN106344342A (zh) | 一种脊柱复位及训练康复器 | |
CN202146415U (zh) | 脊椎运动器 | |
Freedman | Yoga for Pregnancy, Birth and Beyond: Stay Strong, Supported, and Stress-free | |
CN206543220U (zh) | 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 | |
CN106419369A (zh) | 一种颈枕 | |
CN206044926U (zh) | 腰肌训练健康椅 | |
CN102397144B (zh) | 养骨健身器 | |
CN206761813U (zh) | 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 | |
CN206792527U (zh) | 一种人体舒展牵引设备 | |
CN106726062A (zh) | 一种人体舒展设备 | |
CN206355200U (zh) | 颈椎腰椎悬吊牵引装置 | |
CN204766061U (zh) | 颈腰椎间盘病防治用膝关节垫 | |
US8011047B2 (en) | Spinal relaxation apparatus | |
JP6978101B2 (ja) | 指圧器具、指圧器具セット及びその配置構造 | |
CN207733967U (zh) | 一种加热型颈枕 | |
CN111938995A (zh) | 一种脊柱治疗用按摩仪 | |
CN204972109U (zh) | 一种旋脊复位按摩理疗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