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36753U - 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36753U CN206736753U CN201720386235.8U CN201720386235U CN206736753U CN 206736753 U CN206736753 U CN 206736753U CN 201720386235 U CN201720386235 U CN 201720386235U CN 206736753 U CN206736753 U CN 2067367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b
- sheer pole
- cross tube
- dazzle
- highw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en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属于防眩网或防护栏的结构设计领域,涉及玻璃钢的应用技术,用于公路中间遮光或公路两侧的隔离防护,包括设置在两根相邻立柱之间的主要由左右竖杆和上横杆、下横杆组成的边框及设置在边框内的若干根竖向的隔离棒构成的隔离栅,所述隔离栅的上横杆或下横杆中至少有一根为拱曲形,或者在上横杆和下横杆均为平直形状时,上横杆和下横杆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拱曲的筋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防眩隔离网容易下垂的问题,使相邻立柱之间的间隔距离加长,并具有耐用性好、加工成本低、便于安装和结构简洁美观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眩网或防护栏的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长跨度的玻璃钢防眩隔离网,涉及玻璃钢的应用技术,用于公路中间遮光或公路两侧的隔离防护。
背景技术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经常遇到对向车辆前照灯的强光照射的影响,这种眩光会导致驾驶员视觉机能降低和眼部不适,易产生紧张和疲劳,甚至看不清前方路面情况,是发生交通事故的潜在或间接因素。为了有效减少夜间会车时对对向驾驶员产生的眩光影响,保障行车安全,通常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铁路等道路的中央分隔带设置防眩设施。
目前主要采用的防眩形式有植物防眩、防眩板防眩和防眩网防眩三种。但在环境较为恶劣地带的道路中间种植防眩植物时,存在较难成活、养护成本较高等问题。防眩板的迎风面积较大,大风天气时容易发生折断,而材料厚、强度高的防眩板制作成本也较高。
防眩隔离网是将一定宽度和高度的隔离栅连续设置在道路中央分隔带处,隔离栅上的隔离棒可以起到防眩光的作用。当车前照灯的光束射到隔离栅上时,能够被相邻的隔离棒阻挡,从而满足遮光的要求。同时防眩隔离网也满足横向通视好的要求,使驾驶员能够观察到路对面斜前方的状况,也起到隔离和防护作用,而且白天具有良好的路容景观。
现有的用于高速公路中间的防眩网有金属防眩网和玻璃钢防眩网两种。金属网多为钢板拉伸网,由于金属网易锈蚀、易丢失、用钢量大、浪费钢铁资源,且金属网须进行酸洗镀锌,对环境影响大;近几年在国家环保要求的高压态势下,一些环保不达标及诚信不好的企业进行偷工减料,私自取消了金属网的镀锌工艺,采用厚度不达标的薄壁管和钢板网,致使金属防眩网在使用3~5年后就会陆续出现爆皮、锈洞、锈断碎落等现象。
实用新型CN201120451678.3公开了一种玻璃钢防眩网,包括立柱、边框和隔离棒,该隔离棒起到防眩的作用。立柱的高度和间距为1.5~2米,边框的上横杆、下横杆分别插接于立柱的中部和顶部,上横杆与下横杆中间插接有若干隔离棒和1~3根平直的筋条。外观专利CN201530036763.7公开的防眩、防护网,包括横杆、竖杆、平直的筋条和隔离棒,其中横杆、竖杆的直径大于隔离棒和横向筋条的直径。
隔离网通常设置在公路、铁路、机场和桥梁等两侧或周围,主要起安全防护和隔离的作用。隔离网主要由若干根竖向的隔离棒和几根横向的筋条交错构成的格栅状或网状结构的隔离栅连接而成。实用新型专利CN200920101783.7公开了一种玻璃钢隔离栅,由若干间距为3~15厘米的隔离棒和平直的筋条构成。
目前使用的如上述专利公开的玻璃钢防眩隔离网,相邻立柱之间的间隔一般仅为1.5~2.5米。由于防眩隔离网的立柱间距或者说边框的上下横杆的长度越长,越容易下垂,为了防止下垂,现有的玻璃钢防眩隔离网的相邻立柱之间的跨度不能太大。因此安装防眩隔离网时,立柱使用量非常大,且需要相应地在道路中间建设大量的立柱基础或钢结构支架进行固定,存在浪费资源、建设成本高和施工劳动量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跨度的防眩目玻璃钢护栏,能够克服防眩隔离网容易下垂的问题,使相邻立柱之间的间隔距离加长,并具有耐用性好、加工成本低、便于安装和结构简洁美观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包括设置在两根相邻立柱之间的主要由左右竖杆和上横杆、下横杆组成的边框及设置在边框内的若干根竖向的隔离棒构成的隔离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栅的上横杆或下横杆中至少有一根为拱曲形;或者在上横杆和下横杆均为平直形状时,上横杆和下横杆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拱曲的筋条。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横杆为上拱形状时,或者下横杆为下拱形状时,上横杆和下横杆之间设置有筋条,所述筋条是拱曲的筋条或平直的筋条的任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拱曲的筋条的形状包括上拱、下拱或波浪形弯曲。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拱曲的上横杆、下横杆和筋条在自由状态下是平直的,或是具有小于穿上隔离棒后的弯曲度,组装后形成拱曲。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隔离棒与上横杆、下横杆以及筋条为穿插结构;所述上横杆、下横杆和筋条上设有与隔离棒紧密配合的孔,隔离棒穿于上横杆、下横杆及筋条上的孔内;在组装成隔离栅后,上横杆、下横杆、筋条上的孔是竖直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横杆为上拱形状时,或下横杆为下拱时,上横杆和下横杆之间不设置筋条;隔离棒与上横杆、下横杆为穿插结构,上横杆和下横杆上设有与隔离棒紧密配合的孔,隔离棒穿于上横杆、下横杆的孔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横杆和下横杆为平直形状时,筋条还包括至少一根平直的筋条,拱曲的筋条位于平直的筋条的上部、下部或者两个平直筋条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横杆、下横杆与竖杆之间、以及立柱与上横杆、下横杆之间通过管件连接,所述管件包括前后分体的对开型的三通管件、四通管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对开型的三通管件或四通管件包括异型三通管件和异型四通管件,异型三通管件和异型四通管件的侧管为相对于竖管向上或向下倾斜的与拱曲的上横杆或下横杆的弯曲度对应的非直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对开型三通管件还包括竖管两侧无伸出的侧管或者侧管伸出较短的结构;所述对开型四通管件为竖管上下两端之一无伸出端或者竖管伸出较短的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隔离网能够很好地解决了防眩隔离栅长跨度容易下垂的问题,使相邻立柱之间的间隔距离加长,不仅减少了立柱用量,降低了材料消耗及工程造价,还减少了现场安装工作量,增加了结构强度,提高了耐用性能;由于防眩隔离网与立柱之间采用了前后分体的对开型的连接件,使安装及维修更换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具有结构轻盈简洁、美观大方、动感视觉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组装隔离栅时,先将自由状态为平直的上横杆弯曲成上拱形状、下横杆弯曲成下拱形状、或将筋条弯曲成上拱、下拱或波浪形,然后用隔离棒穿在拱曲的横杆或筋条上,由于拱曲的横杆和筋条具有张力作用,使竖向的隔离棒始终受到撑力,可以克服防眩隔离网跨度较长时,容易发生下垂的问题。上横杆、下横杆和筋条在自由状态下为平直型或仅带有很小程度的自由弯曲。当玻璃钢隔离棒穿过设置在上横杆、下横杆或筋条上的孔时,上横杆、下横杆或筋条得以在隔离棒之间固定并发生弯曲,成为拱曲的横杆或筋条,并对相接触但无明显形变的隔离棒产生弹性作用力。当上横杆为上拱形状时,或下横杆为下拱形状时,隔离棒的长度也随上拱或下拱弯曲度而变化。当横杆为拱曲形状时,隔离栅内可以不包括拱曲的筋条或平直的筋条,也可以包括拱曲的筋条和平直的筋条。在拱曲的筋条或横杆的弹性限度范围内,当拱曲的筋条或横杆的弯曲程度越大,或者与自由状态相比发生的形变越大时,对隔离棒的弹性作用力越大。
上横杆、下横杆、平直的筋条和拱曲的筋条上设置的孔的形状和孔径大小与隔离棒的形状和粗细相一致,从而能够使两者紧密配合,连接更加紧固,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增强了整体的机械强度,更加坚固耐用,延长了防眩隔离网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防眩隔离网上安装的上拱的横杆和拱曲的筋条材质轻便、构造简洁,不会给防眩隔离网增加过多负重或迎风面阻力,而且加工成本不高,组装也十分方便。只需要在设计好弯曲度后,按照隔离棒的形状和粗细进行打孔,相邻孔之间的间距取决于拱曲的横杆和筋条组装后的弯曲度和隔离棒的间距。拱曲的横杆和筋条在组装前均保持平直板型,利用加工厂的机械装配平台,即可将上横杆、下横杆、筋条与隔离棒一次性完成穿插和成型组装。
防眩隔离网的迎风面积小,大风天气不易被损坏,养护费用也较低。防眩隔离网用于公路中间起防眩作用时,隔离栅高度一般为70至100厘米,即下横杆与中央分隔带护栏顶面平齐或略低,避免下横杆与护栏顶之间留缝漏光,而影响防眩效果。不同粗细、形状和间隔距离的隔离棒的遮光角度也不同。相同粗细的隔离棒,间距越小,遮光效果越好,但横向通透性越差;反之,间距越大,遮光效果越差,通透性越好。当隔离栅用于公路两侧起隔离防护作用时,其高度一般为150~180厘米,下横杆距离地面10~15厘米。
本实用新型采用玻璃钢作为防眩隔离网的材质,与金属材料相比,具有质量轻、耐酸碱、不锈蚀、不导电、无盗用价值、节约钢材和节能减排等优点。同时,玻璃钢还具有一定的弹塑性,用以制作拱曲的横杆或筋条时,能够同时满足不增加负重、便于弯曲且坚固耐用的使用要求。如果其表面进行喷塑处理,可进一步增强其抗腐蚀、耐酸碱和抗老化的性能,延长防眩隔离网的使用寿命,增加防护栏的美观和视觉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使用对开型管件将各部件连接固定,可以使安装和维修时装卸更加简单方便。对开型管件为前后分体式结构,由完全对称的前后两个半片组成。组装隔离栅时,将竖杆放置在横杆的预定位置后,用相应管件的前后两个半片合抱住,再用螺栓将其固定。在安装防眩隔离网时,立柱先按设定的间距埋入混凝土基础中或通过对开型法兰固定在桥涵构造物的钢支架上或中央整体式混凝土护栏上,然后将提前组装好的隔离栅的上下横杆放置在立柱的相应高度位置,直接通过对开型管件与立柱固定。对开型管件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的非分体式管件只能从一头依次插入或抽出,在间距固定后不便于装卸的问题,使维修时需拆解的相关联部件大大减少,明显提高了安装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对开型异型三通和异型四通包括竖直方向的主管和两旁的侧管。对开型异型三通的侧管与水平线有一定倾斜角,其主管的轴线与侧管的轴线之间所成夹角为非垂直夹角,该夹角与横杆的拱曲形状和弯曲度相对应,从而使拱曲的横杆更便于安装,固定更加稳固。隔离栅的上、下横杆向外伸出的部分分别通过三通管件和四通管件与立柱进行连接。当下横杆下拱时,使用主管与侧管为非垂直设置的对开型异型四通,当下横杆平直时,使用主管与侧管为垂直设置的对开型异型四通。对开型异型四通省去了其中一端竖管的外伸管壁,对开型异型三通省去了侧管的外伸管壁,或侧管、竖管的伸出长度较短,此改进的好处在于可以减轻自重、降低成本、节省材料,且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目前现有的玻璃钢防眩隔离网的跨度(相邻立柱之间间距)一般为1.5~2.5米,本实用新型在高度、材质和其他构造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单是增加拱曲的横杆或筋条这一改进,就可达到使其跨度延长一倍左右的效果。每4~6米长度的防眩隔离网便能节省一套立柱、立柱基础或相应的金属钢支架、两根竖杆以及相应的固定连接件。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长跨度公路防眩隔离网,能够节约大量资源、成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也缩短了安装工期,从长远和综合效果来看,能够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是能够很好的解决隔离栅下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长跨度公路防眩隔离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离棒穿于波浪形拱曲的筋条的孔内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隔离棒穿于上拱的筋条的孔内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长跨度公路防眩隔离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长跨度公路防眩隔离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长跨度公路防眩隔离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长跨度公路防眩隔离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长跨度公路防眩隔离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长跨度公路防眩隔离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对开型三通后半片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对开型异型四通后半片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对开型异型三通后半片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对开型异型三通后半片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对开型异型三通后半片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对开型异型四通后半片示意图;
其中,1-基础,2-立柱,3-隔离棒,4-拱曲的筋条,5-平直的筋条,6-上横杆,7-异型三通,8-异型四通,9-竖杆,10-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用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以此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包括设置在两根相邻立柱2之间的隔离栅,隔离栅主要由边框及设置在边框内的若干根竖向的隔离棒3构成。边框包括上横杆6、下横杆和左、右两根竖杆9。隔离栅的上横杆6或下横杆中至少有一根为拱曲形,或者在上横杆6和下横杆均为平直形状时,上横杆6和下横杆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拱曲的筋条4。拱曲的筋条在自由状态下是平直的,或是具有小于穿上隔离棒后的弯曲度。隔离棒3与筋条、上横杆6、下横杆为穿插结构,筋条、上横杆6和下横杆上设有孔,隔离棒3穿于上横杆6、下横杆及筋条上的孔内,隔离棒3与孔是紧密配合的。
当隔离栅的横杆为拱曲形状时,上横杆6和下横杆之间可以不设置筋条,也可以设置筋条,所设置的筋条可以是拱曲的筋条4,也可以是平直的筋条5,或者两者的组合。上横杆6可以为上拱形状,下横杆可以为下拱形状。当上横杆6和下横杆为平直形状时,隔离栅的上横杆6和下横杆之间设置有筋条,并且所述筋条至少包括一根为拱曲的筋条4,也可以同时再设置若干根平直的筋条5。
本实施例的上下横杆为平直型,隔离栅中包括两根向上弯曲的拱曲的筋条4和两根平直的筋条5,拱曲的筋条4一个位于上面的平直的筋条上方,一个位于下面的平直的筋条下方。
横杆与竖杆9之间,以及立柱2与横杆之间通过前后分体的对开型管件连接;横杆与竖杆9之间通过对开型异型三通7固定连接(在工厂车间内组装完成),中间立柱2与横杆之间通过对开型三通管件、四通管件或异形四通8固定连接(在施工现场安装完成)。对开型三通管件和异型三通管件的结构为竖管两侧无伸出的侧管,或侧管的伸出长度较短。对开型四通管件为竖管上下两端之一无伸出端或者竖管伸出较短的结构;防眩隔离网起始端和终端的立柱采用对开型弯头和对开型三通与上横杆6和下横杆固定连接(在施工现场安装完成)。图10、图11和图12分别为对开型三通、异形四通和异型三通的后半片示意图,其前半片与后半片完全对称,前后两个半片将所要连接的立柱2、横杆或竖杆9合抱住后,通过螺栓在螺栓孔10处固定。立柱2、边框、隔离棒3和筋条、对开型异型三通7、三通、异形四通8和弯头等连接件为玻璃钢材质,玻璃钢表面均采用喷塑处理。立柱2底部埋于混凝土基础1中,也可以固定在公路桥涵构造物的钢支架上,或固定在公路分隔带的整体式混凝土护栏上。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在立柱、边框和隔离棒的结构、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上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包括一根平直的筋条5和两根拱曲的筋条4,两根拱曲的筋条4分别位于平直的筋条5的上方和下方。上方的拱曲的筋条4的弯曲形状为向下弯曲,下面的拱曲的筋条4的弯曲形状为上拱。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在立柱、边框和隔离棒的结构、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上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包括一根平直的筋条5和一根拱曲的筋条4,拱曲的筋条位于平直的筋条5的上方。拱曲的筋条4的弯曲形状为波浪形。如图2所示为隔离棒3穿于波浪形的筋条4的孔内的剖面图。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在立柱、边框和隔离棒的结构、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上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包括两根平直的筋条5和一根拱曲的筋条4,拱曲的筋条位于两根平直的筋条5的中间。拱曲的筋条的弯曲形状为波浪形。如图2所示为隔离棒3穿于波浪形拱曲的筋条4的孔内的剖面图。
实施例5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在立柱、边框和隔离棒的结构、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上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包括三根拱曲的筋条4,但不包括平直的筋条。两根上拱的筋条位于隔离栅上部两侧位置,一根下拱的筋条位于隔离栅下部中间位置,各筋条均未在水平方向上单独贯穿整个隔离栅,中间的下拱的筋条与两侧的上拱的筋条有过渡衔接之处,下拱的筋条和两侧的上拱的筋条头部可以有几根隔离棒3同时插接,但相互之间可以无交叉连接。
实施例6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在立柱、边框和隔离棒的结构、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上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包括一根上拱的上横杆6,隔离栅内不设置拱曲的筋条和平直的筋条。上拱的上横杆6与竖杆9之间通过如图13所示的对开型异型三通7连接,上横杆6延伸到隔离栅外部的部分与立柱2之间通过如图14所示的对开型异型三通7连接,异型三通的侧管相对于竖管为向上或向下倾斜的非直角结构,其倾斜的角度与上横杆6的弯曲度相对应。
实施例7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在立柱、边框和隔离棒的结构、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上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包括一根上拱的上横杆6和一根下拱的下横杆,隔离栅内设置两根平直的筋条5,但不设置拱曲的筋条。上拱的上横杆6以及下拱的下横杆与竖杆9之间通过如图13所示的对开型异型三通7连接,拱曲的上横杆6延伸到隔离栅外部的部分与立柱2之间通过如图14所示的对开型异型三通7连接,拱曲的下横杆延伸到隔离栅外部的部分与立柱2之间通过如图15所示的对开型异型四通8连接。异型三通和异型四通竖直方向的主管与两旁的侧管为非垂直设置,侧管相对于竖管为向上或向下倾斜的结构,其倾斜角度与上横杆6或下横杆的弯曲度相对应。
上述实施例仅仅列举了长跨度防眩隔离网的几种形式,包括不同数量、形状和位置关系的筋条和上、下横杆的组合,不是穷举,其它数量、形状和位置关系的组合也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包括设置在两根相邻立柱(2)之间的主要由左右竖杆(9)和上横杆(6)、下横杆组成的边框及设置在边框内的若干根竖向的隔离棒(3)构成的隔离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栅的上横杆(6)或下横杆中至少有一根为拱曲形;或者在上横杆(6)和下横杆均为平直形状时,上横杆和下横杆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拱曲的筋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其特征在于:上横杆(6)为上拱形状时,或者下横杆为下拱形状时,上横杆和下横杆之间设置有筋条,所述筋条是拱曲的筋条(4)或平直的筋条(5)的任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其特征在于:拱曲的筋条(4)的形状包括上拱、下拱或波浪形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拱曲的上横杆(6)、下横杆和筋条(4)在自由状态下是平直的,或是具有小于穿上隔离棒后的弯曲度,组装后形成拱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其特征在于:隔离棒(3)与上横杆(6)、下横杆以及筋条为穿插结构;所述上横杆、下横杆和筋条上设有与隔离棒紧密配合的孔,隔离棒穿于上横杆、下横杆及筋条上的孔内;在组装成隔离栅后,上横杆(6)、下横杆、筋条(4)上的孔是竖直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其特征在于:上横杆(6)为上拱形状时,或下横杆为下拱时,上横杆和下横杆之间不设置筋条;隔离棒(3)与上横杆(6)、下横杆为穿插结构,上横杆和下横杆上设有与隔离棒紧密配合的孔,隔离棒穿于上横杆、下横杆的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其特征在于:上横杆(6)和下横杆为平直形状时,筋条还包括至少一根平直的筋条(5),拱曲的筋条(4)位于平直的筋条(5)的上部、下部或者两个平直筋条的中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其特征在于:上横杆(6)、下横杆与竖杆(9)之间、以及立柱(2)与上横杆(6)、下横杆之间通过管件连接,所述管件包括前后分体的对开型的三通管件、四通管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开型的三通管件或四通管件包括异型三通管件和异型四通管件,异型三通管件和异型四通管件的侧管为相对于竖管向上或向下倾斜的与拱曲的上横杆或下横杆的弯曲度对应的非直角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开型三通管件还包括竖管两侧无伸出的侧管或者侧管伸出较短的结构;所述对开型四通管件为竖管上下两端之一无伸出端或者竖管伸出较短的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86235.8U CN206736753U (zh) | 2017-04-13 | 2017-04-13 | 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86235.8U CN206736753U (zh) | 2017-04-13 | 2017-04-13 | 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36753U true CN206736753U (zh) | 2017-12-12 |
Family
ID=60558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386235.8U Active CN206736753U (zh) | 2017-04-13 | 2017-04-13 | 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3675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36037A (zh) * | 2017-04-13 | 2017-06-13 | 河北京通玻璃钢有限公司 | 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 |
US11318999B2 (en) * | 2018-05-24 | 2022-05-03 | Nissan Motor Co., Ltd. | Body side panel |
-
2017
- 2017-04-13 CN CN201720386235.8U patent/CN20673675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36037A (zh) * | 2017-04-13 | 2017-06-13 | 河北京通玻璃钢有限公司 | 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 |
CN106836037B (zh) * | 2017-04-13 | 2022-06-24 | 河北京通玻璃钢有限公司 | 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 |
US11318999B2 (en) * | 2018-05-24 | 2022-05-03 | Nissan Motor Co., Ltd. | Body side panel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95660B (zh) | 多功能拱形组合预应力城市地下管廊及其制备工艺 | |
CN206736753U (zh) | 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 | |
CN201165641Y (zh) | 绿化隔离带 | |
CN204510188U (zh) | 一种防风固沙系统 | |
CN206873317U (zh) | 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 | |
CN206189313U (zh) | 一种公路安全钢索护栏 | |
CN106836037A (zh) | 一种长跨度的公路防眩隔离网 | |
CN204876639U (zh) | 拼接型雨棚架 | |
CN209339019U (zh) | 一种钢混结构的防风雪廊棚 | |
CN208441018U (zh) | 一种安装方便的市政用护栏 | |
CN107989472A (zh) |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 | |
CN206916637U (zh) | 一种抗大风沙天气环境的城市街巷 | |
CN203256773U (zh) | 大截面拱形预应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 |
CN202227548U (zh) | 张拉式金属板幕墙 | |
CN207194258U (zh) | 多跨度灵活组合的横梁整体式折线单元幕墙系统 | |
CN201241434Y (zh) | 组合式雨搭 | |
CN202466917U (zh) | 一种气楼架 | |
CN202809529U (zh) | 交通护栏 | |
CN204782261U (zh) | 栅栏用立柱 | |
CN208486655U (zh) | 一种用于基坑临边防护栏杆 | |
CN221895650U (zh) | 一种新型公路用隔离栅 | |
CN2693926Y (zh) | 厂房通风百叶外墙 | |
CN206110715U (zh) | 一种房屋式雨棚 | |
CN205205644U (zh) | 一种跨江大桥电缆钢架结构 | |
CN103938716B (zh) | 一种连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