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714225U - 一种三维气囊体及鞋底气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维气囊体及鞋底气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14225U
CN206714225U CN201720574795.6U CN201720574795U CN206714225U CN 206714225 U CN206714225 U CN 206714225U CN 201720574795 U CN201720574795 U CN 201720574795U CN 206714225 U CN206714225 U CN 206714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pad
shoe sole
breather pip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747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其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5747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14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14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142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维气囊体及鞋底气垫,属于鞋领域。上述三维气囊体包括多个由热熔性塑胶制得的直径为2‑20mm的中空气囊,每个中空气囊均至少有50%的表面与相邻的中空气囊的表面连接。该三维气囊体表面光滑、不易刮伤,并且弹性好、支撑效果强。上述鞋底气垫包括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第二垫体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垫体靠近鞋底的一侧;第一垫体具有弹性腔体,弹性腔体由上述三维气囊体填充。该鞋底气垫弹性好、不易变形,并且透气、防臭、舒适。

Description

一种三维气囊体及鞋底气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三维气囊体及鞋底气垫。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鞋底气垫具有以下缺点:受力不均匀,容易变形;透气性差,易臭脚。
因此,需要一款弹力较好、透气舒适的鞋底气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三维气囊体,该三维气囊体表面光滑、不易刮伤,并且弹性好、支撑效果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底气垫,该鞋底气垫弹性好、不易变形,并且透气、防臭、舒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三维气囊体,包括多个由热熔性塑胶制得的直径为2-20mm的中空气囊,每个中空气囊均至少有50%的表面与相邻的中空气囊的表面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中空气囊具有气囊壁,气囊壁的厚度为中空气囊的直径的6-15%。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鞋底气垫,包括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第二垫体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垫体靠近鞋底的一侧;第一垫体具有弹性腔体,弹性腔体由上述三维气囊体填充。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弹性腔体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沿鞋底气垫的脚尖端向脚跟端依次设置,第一腔体位于鞋底气垫与脚尖对应的区域并将第一垫体分隔成第一垫区和第二垫区,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均位于第二垫区,且第三腔体位于鞋底气垫与脚跟对应的区域。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腔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沿第一垫体的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于第二垫区的边缘。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垫体还设置有通气部,通气部包括“十”字形的第一通气件,第一通气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第三通气管和第四通气管,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第三通气管和第四通气管分别一一对应地与第一腔体、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通气部还包括第二通气件,第二通气件包括第五通气管、第六通气管、第七通气管和第八通气管,第五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一腔室连通,第六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室连通,第七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室和第三腔体连通,第八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腔室和第三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垫体具有凹槽,凹槽的槽口朝向第一垫体,且凹槽连接有支撑件,支撑件的一端嵌设于凹槽内,另一端与第一垫体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凹槽内可拆卸连接地连接有吸热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垫体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沿第一垫体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垫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维气囊体及鞋底气垫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热熔性塑胶为中空气囊的原料,更利于中空气囊的相互熔合,并可使三维气囊体所含的中空气囊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每个中空气囊至少有50%的表面与相邻的中空气囊的表面连接,不仅能使相邻的中空气囊之间具有间隙,维持较好的透气性,还能使三维气囊体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使得该三维气囊体表面光滑、不易刮伤,并且弹性好、支撑效果强。
通过用三维气囊体填充弹性腔体,不仅能使鞋底气垫具有弹性,提高使用者活动时脚部的舒适感;其次,弹性腔体具有良好的形变恢复性质,能在长时间使用后,依然能保持鞋底气垫的厚度,较一般鞋底气垫起到一定的增高效果;再次,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的设置,充分符合运动状态下脚部受力特点,从而在节省原料及加工成本的基础上,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鞋底气垫所具有的弹力,以便改善使用者脚部舒适度。该鞋底气垫弹性好、不易变形,并且透气、防臭、舒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底气垫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气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气囊体中的中空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底气垫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鞋底气垫中的第二垫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鞋底气垫;100-第一垫体;101-第一垫区;103-第二垫区;110-弹性腔体;111-第一腔体;113-第二腔体;1131-第一腔室;1133-第二腔室;115-第三腔体;121-第一通气件;1211-第一通气管;1213-第二通气管;1215-第三通气管;1217-第四通气管;123-第二通气件;1231-第五通气管;1233-第六通气管;1235-第七通气管;1237-第八通气管;130-透气孔;200-第二垫体;210-凹槽;211-支撑件;213-吸热件;30-三维气囊体;31-中空气囊;311-气囊壁;312-气囊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左”、“右”、“垂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垂直”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水平”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鞋底气垫10,其包括第一垫体100和第二垫体200。第二垫体200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垫体100靠近鞋底的一侧,以便于清洗和更换。
第一垫体100具有弹性腔体110,弹性腔体110由三维气囊体30填充。本实施例用三维气囊体30填充,不仅能使鞋底气垫10具有弹性,提高使用者活动时脚部的舒适感;其次,弹性腔体110具有良好的形变恢复性质,能在长时间使用后,依然能保持鞋底气垫10的厚度,较一般鞋底气垫10起到一定的增高效果。
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3,上述三维气囊体30包括多个由热熔性塑胶制得的中空气囊31,每个中空气囊31均至少有50%的表面与相邻的中空气囊31的表面连接。采用热熔性塑胶为原料,更利于中空气囊31的相互熔合,并可使中空气囊31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
作为优选地,每个中空气囊31有55-65%的表面与相邻的中空气囊31的表面连接,此连接面积下能使相邻的中空气囊31之间具有间隙,维持较好的透气性,并且该连接面积还能使三维气囊体30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当三维气囊体30中的某个中空气囊31受到负载压力时,其可通过相邻的其它中空气囊31将该负载压力分散,并通过上述与其相邻的中空气囊31依次分散于其它与该中空气囊31未直接接触的中空气囊31,从而降低了该中空气囊31所受压力。此外,当某个中空气囊31被损坏时,三维气囊体30可通过其它中空气囊31的支撑作用,避免大范围泄压,耐用性和寿命均较现有气囊得以提高。
请继续参照图3,中空气囊31包括气囊壁311,气囊壁311围成气囊腔312。中空气囊31内的气压例如可以控制在100-500KPa,较现有的气囊提高了负载和弹力。为使中空气囊31能够具有较高的耐压性,上述气囊壁311可具有一定的厚度,该厚度例如可以为0.1mm,也可以为中空气囊31直径的6-15%,优选为10%。此优选值下,气囊壁311的厚度值较为适中,能够使中空气囊31所具有的耐压力和形变量均较优,能承受不超过250kg的重量。作为可选地,上述中空气囊31的直径优选为2-20mm,具体的,可以为3mm、5mm、8mm、10mm、15mm和20mm。值得说明的是,根据不同制作材料和中空气囊31的性质需求,中空气囊31的直径和壁厚还可以做适当调整。此外,作为可选地,上述中空气囊31的表面均为光滑面,以至于不易刮伤和刮破。
作为可选地,本实施中鞋底气垫10的弹性腔体110可以分布于整个鞋底气垫10。此时,三维气囊体30填充于整个鞋底气垫10,也即该鞋底气垫10为三维全撑气垫(图未示)。
此外,弹性腔体110还可以仅分布于鞋底气垫10的部分区域,例如可以分布于鞋底气垫10对应脚跟的区域。此时,三维气囊体30填充于该区域的弹性腔体110,也即该鞋底气垫10为三维半撑气垫(如图4所示)。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弹性腔体110例如可以包括第一腔体111、第二腔体113和第三腔体115。第一腔体111、第二腔体113和第三腔体115沿鞋底气垫10的脚尖端向脚跟端依次设置。其中,第一腔体111位于鞋底气垫10与脚尖对应的区域并将第一垫体100分隔成第一垫区101和第二垫区103,第二腔体113和第三腔体115均位于第二垫区103,且第三腔体115位于鞋底气垫10与脚跟对应的区域。
因在运动过程中,脚部主要是脚尖和脚跟受力,故鞋底气垫10上的与脚尖和脚跟对应的第一腔体111和第三腔体115所受到的力较第二腔体113要大。为使鞋底气垫10的形变较为缓和及一致,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11和第三腔体115所填充的三维气囊体30中的每个中空气囊31均有60-65%的表面与相邻的中空气囊31的表面连接,而第二腔体113所填充的三维气囊体30中的每个中空气囊31均有50-60%的表面与相邻的中空气囊31的表面连接。由此,第一腔体111、第三腔体115较第二腔体113在相同作用力下所产生的形变量更小。
进一步地,第二腔体113包括第一腔室1131和第二腔室1133,第一腔室1131和第二腔室1133沿第一垫体100的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于第二垫区103的边缘。作为可选地,第一腔室1131和第二腔室1133的朝向鞋底气垫10中心的一面为弧面,以提高第二腔体113与脚部的贴合度,在运动过程中,可为第二腔体113所对应的脚部提供支撑,分散受力。
承上,通过第一腔体111、第二腔体113和第三腔体115的设置,充分符合运动状态下脚部受力特点,从而在节省原料及加工成本的基础上,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鞋底气垫10所具有的弹力,以便改善使用者脚部舒适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垫体100还设置有通气部,作为可选地,上述通气部包括“十”字形的第一通气件121。具体地,第一通气件12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气管1211、第二通气管1213、第三通气管1215和第四通气管1217。也即第一通气管1211的一端、第二通气管1213的一端、第三通气管1215的一端和第四通气管1217的一端相互连通;第一通气管1211的另一端与第一腔体111连通,第二通气管1213的另一端与第一腔室1131连通,第三通气管1215的另一端与第二腔室1133连通,第四通气管1217的另一端与第三腔体115连通。
设置第一通气件121可以调节第一腔体111、第一腔室1131、第二腔室1133和第三腔室的压力。当第一腔体111受到脚尖的作用力时,第一腔体111靠近脚尖一侧的中空气囊31受到向下的压力而向下挤压,并将压力传递至与其相邻的其它中空气囊31,此时,第一腔体111内的三维气囊体30较其它位置的三维气囊体30在水平位置上要更低,通过第一通气管1211将压力传至第一腔室1131、第二腔室1133和第三腔体115,从而可达到平衡第一腔体111、第一腔室1131、第二腔室1133和第三腔体115的压力的效果,使脚部受力均匀,缓解疲劳感,提升舒适度。
同理的,当第三腔体115受到脚跟的作用力时,第三腔体115靠近脚跟一侧的中空气囊31受到向下的压力而向下挤压,并将压力传递至与其相邻的其它中空气囊31,并通过第四通气管1217将压力传至第一腔室1131、第二腔室1133和第三腔体115,从而达到平衡第一腔体111、第一腔室1131、第二腔室1133和第三腔体115的压力的效果。
作为可选地,上述通气部还包括第二通气件123,第二通气件123包括第五通气管1231、第六通气管1233、第七通气管1235和第八通气管1237。第五通气管12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体111和第一腔室1131连通,第六通气管12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室1133连通,第七通气管123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室1131和第三腔体115连通,第八通气管123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腔室1133和第三腔体115连通。
由此,第一腔体111的压力不仅可通过第一通气件121传递给第一腔室1131、第二腔室1133和第三腔体115;还可直接通过第五通气管1231、第六通气管1233分别传送至第一腔室1131和第二腔室1133,再由第七通气管1235和第八通气管1237传送至第三腔体115。因此,提高了鞋底气垫10各个受力点的压力平衡效率,避免鞋底气垫10某个区域受力较多或较重引起不可恢复的变形,弹性降低,造成使用者长时间运动后脚部疲劳酸痛的现象。
此外,通过通气部还可使第一腔体111、第二腔体113和第三腔体115之间的气体相互流通,尤其是在某个腔体受力压力的情况下,该区域中空气囊31所具有的压力大于其它腔体所具有的压力,因此,即可通过压力差将该区域中空气囊31之间的气体通过通气部挤压至其它腔体,达到透气的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垫体200具有凹槽210,凹槽210的槽口朝向第一垫体100。该凹槽210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为鞋底气垫10内的气体流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其还能设置支撑件211,支撑件211的一端嵌设于凹槽210内,另一端与第一垫体100连接,以避免三维气囊体30中的中空气囊31,特别是靠近鞋底端的中空气囊31大面积被刮破而造成塌陷。
作为可选地,上述支撑件211具有弹性,但其弹性优选等于或大于中空气囊31的弹性,以便达到支撑三维气囊体30的作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件211数量可以为多个,不仅可以对应弹性腔体110设置,还可设置对应第一垫体100中非弹性腔体110的区域。较佳地,支撑件211例如可以为圆柱体。
因运动过程中,脚部容易产热,热量积累于鞋底气垫10中,不仅能容易使脚出汗,产生不良气味,还容易滋生细菌。鉴于此,本实施例中的凹槽210内还可拆卸地连接有吸热件213,以吸收鞋内的热量,降低脚部温度,起到一定的防臭效果。因该吸热件213与凹槽210、第二垫体200和第一垫体100均为可拆卸连接,故当不需要吸热件213时,可将其从第二垫体200的凹槽210内拆除。作为可选地,上述吸热件213例如可以为冰袋。
为进一步提高本鞋底气垫10的透气性,第一垫体100还可开设有透气孔130,透气孔130沿第一垫体100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垫体100。通过设置透气孔130,可加强第一垫体100与第二垫体200之间的空气流通,增强整个鞋底气垫10的透气性。取出鞋底气垫10后,也有利于鞋底气垫10与外部空气的流通,便于鞋底气垫10内部不良气体的散发。
综上,上述鞋底气垫10的原理如下:通过在与脚部主要受力区域设置由三维气囊体30填充的弹性腔体110,可提高鞋底气垫10的弹力,减小形变量,使脚部受力均匀。第一腔体111、第二腔体113和第三腔体115之间连通有第一通气件121和第二通气件123,不仅可平衡第一腔体111、第二腔体113和第三腔体115所受压力,缓解脚部疲劳感,而且还可流通三者之间的空气,提升透气性和舒适度。在第二垫体200设置凹槽210,不仅可为鞋底气垫10内的气体流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还可通过设置支撑件211,避免三维气囊体30中的中空气囊31,特别是靠近鞋底端的中空气囊31大面积被刮破而造成塌陷。凹槽210内可拆卸地连接有吸热件213,不仅可吸收鞋内的热量,降低脚部温度,起到一定的防臭效果,而且还可根据需要便捷地进行拆除和更换。第一垫体100设置的透气孔130,有利于加强第一垫体100与第二垫体200之间的空气流通,增强整个鞋底气垫10的透气性。
通过将中空气囊31熔合成三维气囊体30,可在当三维气囊体30被锐物刺穿时,仅有被刺的中空气囊31破损泄压,而不影响其它中空气囊31的支撑效果,不会造成更大范围的泄压,耐用寿命更好。并且,可使空气被限制在独立的中空气囊31内,避免鞋底气垫10在负压时因为气体流动性导致重心横向移位,也即避免中空气囊31整体贯通时,鞋底气垫10由于负载使空气向四周流动,减弱负载弹性。
故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气囊体30,该三维气囊体30表面光滑、不易刮伤,并且弹性好、支撑效果强。此外,该鞋底气垫10弹性好、不易变形,并且透气、防臭、舒适。
以上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三维气囊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由热熔性塑胶制得的直径为2-20mm的中空气囊,每个所述中空气囊均至少有50%的表面与相邻的所述中空气囊的表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气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气囊具有气囊壁,所述气囊壁的厚度为所述中空气囊的直径的6-15%。
3.一种鞋底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垫体和第二垫体,所述第二垫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垫体靠近鞋底的一侧;所述第一垫体具有弹性腔体,所述弹性腔体由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气囊体填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底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腔体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沿所述鞋底气垫的脚尖端向脚跟端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鞋底气垫与脚尖对应的区域并将所述第一垫体分隔成第一垫区和第二垫区,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均位于所述第二垫区,且所述第三腔体位于所述鞋底气垫与脚跟对应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沿所述第一垫体的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垫区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底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体还设置有通气部,所述通气部包括“十”字形的第一通气件,所述第一通气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第三通气管和第四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三通气管和所述第四通气管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鞋底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部还包括第二通气件,所述第二通气件包括第五通气管、第六通气管、第七通气管和第八通气管,所述第五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六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七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八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底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体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一垫体,且所述凹槽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嵌设于所述凹槽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垫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底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可拆卸连接地连接有吸热件。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底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体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沿所述第一垫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垫体。
CN201720574795.6U 2017-05-22 2017-05-22 一种三维气囊体及鞋底气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14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4795.6U CN206714225U (zh) 2017-05-22 2017-05-22 一种三维气囊体及鞋底气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4795.6U CN206714225U (zh) 2017-05-22 2017-05-22 一种三维气囊体及鞋底气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14225U true CN206714225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13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7479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14225U (zh) 2017-05-22 2017-05-22 一种三维气囊体及鞋底气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142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0324A (zh) * 2018-10-04 2020-04-14 安熙正 基于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鞋底及其制造方法
CN112690535A (zh) * 2019-10-23 2021-04-23 清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囊结构以及其应用以及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0324A (zh) * 2018-10-04 2020-04-14 安熙正 基于中空多面体单元格的鞋底及其制造方法
CN112690535A (zh) * 2019-10-23 2021-04-23 清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囊结构以及其应用以及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14225U (zh) 一种三维气囊体及鞋底气垫
CN104106876B (zh) 一种多用途复合鞋底及包含该鞋底的运动鞋
CN208301086U (zh) 一种3d打印负泊松比多孔运动鞋中底
CN204048259U (zh) 一种多用途复合鞋底及包含该鞋底的运动鞋
CN107019288A (zh) 一种三维气囊体及鞋底气垫
CN204048260U (zh) 一种多用途鞋底及包含该鞋底的运动鞋
CN110236260A (zh) 基于负泊松比元胞结构的鞋
CN206507422U (zh) 一种具有缓冲回弹减震功能的舒适鞋
CN107672204A (zh) 一种带有气囊的发泡鞋底的制备方法和鞋子
CN207355595U (zh)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记忆海绵鞋垫
CN206949654U (zh) 鞋垫
CN209202225U (zh) 一种发泡热塑性弹性体鞋垫
CN108851334B (zh) 一种磁力减震和透气的多功能鞋底及鞋
CN220607507U (zh) 3d打印的鞋底及应用该鞋底的鞋
CN202168507U (zh) 透气鞋
CN106418893A (zh) 减震鞋底及减震鞋
CN207744755U (zh) 防臭换气鞋襄
CN204070767U (zh) 一种减震平衡循环透气健康养生鞋
CN204861472U (zh) 一种弹性鞋垫
CN216493768U (zh) 一种防断裂的凉鞋用pp中底
CN206729316U (zh) 一种鞋子
CN206675084U (zh) 减震透气鞋
CN204827856U (zh) 压缩机脚垫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3234120U (zh) 新型填充式鞋底
CN210901649U (zh) 透气鞋垫底部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