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705073U - 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05073U
CN206705073U CN201621490787.5U CN201621490787U CN206705073U CN 206705073 U CN206705073 U CN 206705073U CN 201621490787 U CN201621490787 U CN 201621490787U CN 206705073 U CN206705073 U CN 206705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body
locating rod
transmission band
conveyer belt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907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尉律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Hemu Biomass Fu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Hemu Biomass Fu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Hemu Biomass Fu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Hemu Biomass Fu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907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05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05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050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包括支架、排列设置在支架上的若干辊轮以及套设在辊轮上的传送带本体,所述的支架上沿所述传送带本体传输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抵触所述传送带本体两侧壁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所述的支架上设有供所述的第一定位杆与所述的第二定位杆之间朝向相向或相反方向滑移的滑槽,所述的滑槽上设有用于调节定位所述第一定位杆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调节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通过滑槽的设置使得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能朝向相向或相对的方向移动,从而改变传送带本体上放置面的大小,使传送带本体能更好的实现对不同颗粒大小物质的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燃烧作为燃料,一般主要是农林废弃物(如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生物质燃料的应用,实际主要是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将农林废物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各种成型(如块状、颗粒状等)的,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生物质颗粒在加工的过程中要通过传送带进行传输,使生物质燃料的加工更加简便。
公告号为10561961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运输装置,它包括进料装置、送料装置、出料装置和刮料板,所述进料装置的位置设置在送料装置的传送带一端上方;所述出料装置位置设置在送料装置的传动带另一端下方,且传送装置出料端设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与传送装置端部的传送带相切。由于传送带在实现对颗粒较小物料的传输时,较小颗粒物料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且质量较轻,导致其在受到外部气流的作用力以及传输产生的振动力时,容易使物料发生滑落;通过第二辊轮和第三辊轮设置在第一辊轮两侧且远离第一辊轮的一端均朝向垂直于传输方向的一侧倾斜设置,使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之间形成一弧形面,对物料起到夹持与限位的作用,防止物料的滑落。
上述专利中将传送带设置为弧形面用于实现对颗粒较小物质的传输,但传送带在传输的过程也需要实现对大小不同的颗粒物质进行传输,而弧形面的设置方式缩小了传送带的占用面积,使得该种传送带在传输颗粒较大的物质时,会影响到传送带的传输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该传送带能改变传送带本体的放置面大小,在实现对颗粒较小物质良好传输的前提下、提升对较大颗粒物质的传输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包括支架、排列设置在支架上的若干辊轮以及套设在辊轮上的传送带本体,所述的支架上沿所述传送带本体传输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抵触所述传送带本体两侧壁的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所述的支架上设有供所述的第一定位杆与所述的第二定位杆之间朝向相向或相反方向滑移的滑槽,所述的滑槽上设有用于调节定位所述第一定位杆与所述第二定位杆的调节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构件的调节带动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实现在滑槽上朝向相向或相反的方向滑移,使得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能与传送带本体的两侧壁进行抵触,使传送带本体向内凹陷或向外扩张,从而改变传送带的放置面积。当传送带本体在传输颗粒较小的物质时,使传送带本体向内凹陷,从而对颗粒物质起到更好的容置作用;当传送带本体在传输颗粒较大的物质时,使传送带本体表面呈水平放置的状态,增大传送带本体对于颗粒物质的放置面积,提升对较大颗粒物质的传输效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节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滑槽上的齿轮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杆与所述第二定位杆上的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所述的第一齿条与所述的第二齿条均与所述的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中的齿轮带动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实现在滑槽中滑移并使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之间朝向相向或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能对传送带本体的两侧起到抵触作用,从而实现对传送带本体放置面积大小的调节。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滑槽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的第一齿条与所述的第二齿条朝所述传送带本体传输方向移动的定位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条的设置用于实现对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的限位,使得第一齿条与齿轮、第二齿条与齿轮之间均能保证较好的啮合状态,从而带动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进行更好的滑移。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滑槽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转动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盘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能有更好的施力点,从而更好的带动齿轮进行转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本体的两侧均设有挠性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挠性条的设置增加传送带本体靠近两侧位置的结构强度,使得抵触在传送带本体两侧的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能更好的使柔性的传送带本体沿传送带本体的中部发生形变,从而减少传输中物质颗粒的掉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定位杆与所述的第二定位杆上均同轴设有用于抵触所述传送带本体侧壁的转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辊的设置将滑动摩擦方式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少对传送带本体两侧壁造成的磨损,提升传送带本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辊的下端面设有形状为圆台型的转动块,所述的转动块抵触于所述传送带本体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块的设置用于增大与传送带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能对上翘的传送带本体两端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使传送带本体能稳固的形成一弧形面进行传输。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本体远离所述辊轮的一面设有垂直于所述传送带本体传输方向的挡板,所述的挡板沿所述传送带本体的传输方向间隔排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板的设置增加对传送带本体上物质沿传输方向的阻挡作用力,使物质在传送带本体倾斜设置的传输下不容易发生掉落,提升物质传输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挡板与所述的传送带本体之间插设连接,所述的传送带本体上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与所述的挡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种方式用于实现挡板与传送带本体之间的拆卸连接,使传送带能对较大的杆状物质进行更好的放置,提升传输的稳定性,并增加传送带本体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滑槽的设置使得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能朝向相向或相对的方向移动,从而改变传送带本体上放置面的大小,使传送带本体能更好的实现对不同颗粒大小物质的传输;通过在传送带本体的两侧设置挠性条,用于增加传送带本体两侧的结构强度,使传送带本体能更加稳定的形成一弧形面;并通过挡板的设置增加对物质的阻挡力,使物质的传输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传送带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示挡板与传送带本体的连接结构)。
图中:1、支架;2、辊轮;3、传送带本体;4、第一定位杆;5、第二定位杆;6、滑槽;7、调节构件;7.1、齿轮;7.2、第一齿条;7.3、第二齿条;8、挠性条;9、转动盘;10、皮带;11、转辊;12、转动块;13、挡板;14、连接板;15、螺栓;16、主动辊;17、从动辊;18、电机;19、带轮;20、定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参考图1,包括支架1,支架1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设置有主动辊16、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设置有从动辊17,主动辊16与从动辊17之间平行设置。支架1上固定设有电机18,电机18的转轴与主动辊16的转轴上均固定设有带轮19,两带轮19之间通过皮带10传动连接,用于带动主动辊16转动。主动辊16与从动辊17之间套设有传送带本体3,支架1上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辊轮2,辊轮2与主动辊16平行设置且抵触传送带本体3的内侧壁,辊轮2沿传送带本体3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通过辊轮2的设置抵触传送带本体3,用于增加传送带本体3的承载量。
参考图2,支架1(参考图1)上固定设有截面形状为T字形滑槽6,滑槽6设置在传送带本体3的内部且平行于辊轮2、滑槽6内滑移设置有第一齿条7.2与第二齿条7.3,第一齿条7.2的齿形面与第二齿条7.3的齿形面之间相向且间隔设置,第一齿条7.2与第二齿条7.3分别抵触滑槽6的两侧壁。滑槽6的底部固定设有两条的定位条20,两条的定位条20与滑槽6的滑移方向均平行设置,两条定位条20分别嵌设进第一齿条7.2与第二齿条7.3中,使第一齿条7.2与第二齿条7.3能实现在定位条20上滑移并减少第一齿条7.2与第二齿条7.3产生的位移。
滑槽6内位于第一齿条7.2与第二齿条7.3之间设有齿轮7.1,齿轮7.1均匀第一齿条7.2和第二齿条7.3啮合,用于带动第一齿条7.2与第二齿条7.3滑移。齿轮7.1的轴心处固定设有穿设过滑槽6底部的圆柱(图中未示出),圆柱位于滑槽6的外部固定连接转动盘9,通过转动盘9带动齿轮7.1实现转动。第一齿条7.2上固定连接有垂直于第一齿条7.2的第一定位杆4,第二齿条7.3上固定连接有垂直于第二齿条7.3的第二定位杆5,第一定位杆4与第二定位杆5分别位于传送带本体3(参考图1)的两侧且高度高于传送带本体3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定位杆4与第二定位杆5抵触传送带本体3的两侧壁,改变传送带本体3的放置面大小。
第一定位杆4与第二定位杆5上均同轴设有转辊11,转辊11通过滚轴固定连接在第一定位杆4与第二定位杆5上,通过转辊11抵触传送带本体3两侧,减少对传送带本体3两侧造成的磨损。转辊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形状为圆台型的转动块12,转动块12与转辊11同轴设置,通过转动块12抵触传送带本体3下表面,对传送带本体3实现更好的定位。
参考图3,传送带本体3的上表面插设固定有挡板13,挡板13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本体3的传输方向垂直设置且沿传送带本体3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传送带本体3上表面一体连接有连接板14,螺栓15穿过连接板14与挡板13螺纹连接用于固定挡板13,挡板13、传送带本体3和连接板14的材料均为橡胶。传送带本体3靠近两侧的位置粘接固定有挠性条8,通过挠性条8使传送带本体3的两侧实现更好的定位,挠性条8可为铁丝条。
工作过程中:
当传送带本体3上传输的物质颗粒较大时,工作人员转动转动盘9,通过齿轮7.1带动第一定位杆4与第二定位杆5朝向相对的方向移动,使传送带本体3形成一平面抵触在辊轮2上。电机18驱动主动辊16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本体3实现传输,增大传送带本体3对物质颗粒的放置面积,提升传送带本体3的传输效率,由于挠性条8具有很好的弹性形变,使得传送带本体3在传输到弯角处时也能很好的带动挠性条8进行转弯,转弯后的挠性条8被传送带本体3所拉直,从而能保证传送带本体3的平行传输。
当要实现对颗粒较小的物质进行传输时,工作人员转动转动盘9,通过齿轮7.1带动第一定位杆4与第二定位杆5朝向相向方向移动,转辊11抵触传送带本体3的侧壁、转动块12抵触传送带本体3的底部使传送带本体3中部能向内凹陷,能对颗粒物质起到更好的容置作用,用于实现对颗粒物质的传输。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包括支架(1)、排列设置在支架(1)上的若干辊轮(2)以及套设在辊轮(2)上的传送带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上沿所述传送带本体(3)传输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抵触所述传送带本体(3)两侧壁的第一定位杆(4)与第二定位杆(5),所述的支架(1)上设有供所述的第一定位杆(4)与所述的第二定位杆(5)之间朝向相向或相反方向滑移的滑槽(6),所述的滑槽(6)上设有用于调节定位所述第一定位杆(4)与所述第二定位杆(5)的调节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构件(7)包括转动设置在滑槽(6)上的齿轮(7.1)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杆(4)与所述第二定位杆(5)上的第一齿条(7.2)与第二齿条(7.3),所述的第一齿条(7.2)与所述的第二齿条(7.3)均与所述的齿轮(7.1)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6)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的第一齿条(7.2)与所述的第二齿条(7.3)朝所述传送带本体(3)传输方向移动的定位条(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6)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齿轮(7.1)转动的转动盘(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本体(3)的两侧均设有挠性条(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位杆(4)与所述的第二定位杆(5)上均同轴设有用于抵触所述传送带本体(3)侧壁的转辊(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辊(11)的下端面设有形状为圆台型的转动块(12),所述的转动块(12)抵触于所述传送带本体(3)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本体(3)远离所述辊轮(2)的一面设有垂直于所述传送带本体(3)传输方向的挡板(13),所述的挡板(13)沿所述传送带本体(3)的传输方向间隔排列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13)与所述的传送带本体(3)之间插设连接,所述的传送带本体(3)上固定设有连接板(14),所述的连接板(14)与所述的挡板(13)之间通过螺栓(15)连接。
CN201621490787.5U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05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90787.5U CN206705073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90787.5U CN206705073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05073U true CN206705073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71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9078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05073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050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8022A (zh) * 2018-02-27 2018-07-03 湖北文理学院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双余度制动系统执行装置及汽车制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8022A (zh) * 2018-02-27 2018-07-03 湖北文理学院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双余度制动系统执行装置及汽车制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74734U (zh) 一种卧式煤球烘干机链板输送装置
CN210260067U (zh) 一种碳带生产用传送装置
CN200985313Y (zh) 移动式翻抛机
CN207078727U (zh) 一种输送线转角定位机构
CN111891706A (zh) 一种污泥制砖生产用砖料输送式码垛装置
CN110713009A (zh) 一种玻璃布片上片机
CN204384783U (zh) 一种可调节料斗提升装置
CN214877884U (zh) 一种用于氧化铝粉生产的螺杆输送设备
CN206705073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用传送带
CN203047977U (zh) 移动式皮带输送装置
CN104409765A (zh) 一种电池片上料装置
CN214030713U (zh) 一种翻斗式的收粮提升机
CN204872479U (zh) 一种用于茶叶烘干冷却的茶叶冷却输送机
CN204197821U (zh) 一种轻质物料提升装置
CN207973138U (zh) 一种轻型皮带机
CN207784149U (zh) 一种糕点加工用螺旋冷却塔
CN111170028A (zh) 一种硫磺多料斗进料输送体系
CN216004203U (zh) 升降移栽输送机
CN112978416B (zh) 一种木材卸货装置
CN212173862U (zh) 硫磺料斗多向进料旋转座
CN205150963U (zh) 能够提高传输效率的食品输送系统
CN201458260U (zh) 一种改进型板链式输送机尾轮装置
CN207030500U (zh) 卸煤装置
CN211077332U (zh) 一种轴管生产的上料装置
CN114955143B (zh) 一种自动开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912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