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00100U - 应急便器 - Google Patents
应急便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00100U CN206700100U CN201621252035.5U CN201621252035U CN206700100U CN 206700100 U CN206700100 U CN 206700100U CN 201621252035 U CN201621252035 U CN 201621252035U CN 206700100 U CN206700100 U CN 2067001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cket
- chamber pot
- emergent
- circle
- upper 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Non-Flushing Toi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户外如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急便器,包括便桶、桶垫和便袋,所述便桶的侧壁上设置有朝向外侧的凸起部,所述便桶的开口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开口的一端朝向所述凸起部,所述便袋套在所述便桶内,所述桶垫隔着所述便袋扣合在所述便桶的开口上。本实用新型的应急便器结构简单,可直接坐便,密闭性好,能防止尿液洒出;且转移或运输时不仅卫生,还能通过分组层叠来节省运输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户外如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急便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应急便器一般为垃圾桶状和盆状,桶状和盆状的应急便器不易于直接坐便,在使用时密闭性差,臭味容易扩散,而且在使用时容易洒出尿液,不适于在车上或帐篷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急便器,其结构简单,可直接坐便,密闭性好,能防止尿液洒出,且转移和运输时不仅卫生,还能通过分组层叠来节省运输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应急便器,包括便桶、桶垫和便袋,所述便桶的侧壁上设置有朝向外侧的凸起部,所述便桶的开口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开口的一端朝向所述凸起部,所述便袋套在所述便桶内,所述桶垫隔着所述便袋扣合在所述便桶的开口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急便器,便桶的开口扣合有桶垫,在使用时,先将便袋套在便桶内,便袋的边沿翻出便桶的开口,然后再隔着便袋扣合上桶垫,使便袋不会脱离。用户在方便时可坐在桶垫上,便桶的侧壁上的凸起部向外凸起,其内侧则为弧形的向外凹陷,凹陷的部位位于便桶的椭圆形开口的一端,能防止尿液飞溅和洒出,特别合适在车上或帐篷中使用。
作为优选的,所述便桶包括底桶和桶圈,所述桶圈的下端口扣合在所述底桶的上端口上,所述桶垫扣合在所述桶圈的上端口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急便器,便桶有底桶和桶圈组装形成,凸起部位于底桶的上端口的边沿和桶圈的下端口的边沿,在分开制造时可以避免凸起部的横向拔模,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而且相同部件之间方便堆叠存放,能节省运输空间。桶圈的下端口设置有环形插条,环形插条可插入底桶的上端口的内侧,可保证底桶与桶圈扣合后不会错位。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桶的上端口为扩口,所述桶圈的上端口小于所述底桶的上端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急便器,桶圈的上端口小于底桶的上端口,即桶圈的大口朝下,小口朝上,这样桶圈扣合在底桶上时,其结构强度大,承重性能好,在使用时不容易损坏。
作为优选的,所述桶垫的下侧设置有弧形插条,所述弧形插条插在所述桶圈的上端口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急便器,桶垫下侧的弧形插条插在桶圈的上端口的内侧,可防止桶垫错位,弧形插条还与套在桶圈内侧的便袋接触,有助于压紧便袋。
作为优选的,所述桶圈的上端口的边沿上朝向所述凹陷部的一端向内侧翘起,相应的,所述桶垫上对应所述桶圈上翘起位置的部位向上翘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急便器,翘起部位位于凸起部的上方,在使用时贴合性好,可增强桶圈的上端口的密闭性,防止臭味散出。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桶的侧壁上设置有竖向的加强筋,所述桶圈的侧壁上设置有竖向和横向的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急便器,底桶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可设置竖向的加强筋,桶圈的侧壁上设置有竖向和横向的加强筋,竖向的加强筋可提高底桶和桶圈在竖直方向上的强度,横向的加强筋可提高桶圈在径向上的强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便袋内预装有吸水生物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急便器,便袋内预装的吸水生物球由亲水性树脂制成,很容易将尿液和粪便内的水分吸入,使便袋内的液体不能洒出,便于存放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应急便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应急便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1便桶;101凸起部;110底桶;120桶圈;121环形插条;2桶垫;201弧形插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应急便器,包括便桶1、桶垫2和便袋,所述便桶1的侧壁上设置有朝向外侧的凸起部101,所述便桶1的开口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开口的一端朝向所述凸起部101,所述便袋套在所述便桶1内,所述桶垫2隔着所述便袋扣合在所述便桶1的开口上。
在以上实施例中,便桶1的开口扣合有桶垫2,在使用时,先将便袋套在便桶1内,便袋的边沿翻出便桶1的开口,然后再隔着便袋扣合上桶垫2,使便袋不会脱离。用户在方便时可坐在桶垫2上,便桶1的侧壁上的凸起部101向外凸起,其内侧则为弧形的向外凹陷,凹陷的部位位于便桶1的椭圆形开口的一端,能防止尿液飞溅和洒出,特别合适在车上或帐篷中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便桶1包括底桶110和桶圈120,所述桶圈120的下端口扣合在所述底桶110的上端口上,所述桶垫2扣合在所述桶圈120的上端口上。
在以上实施例中,便桶1有底桶110和桶圈120组装形成,凸起部101位于底桶110的上端口的边沿和桶圈120的下端口的边沿,在分开制造时可以避免凸起部101的横向拔模,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而且相同部件之间方便堆叠存放,能节省运输空间。桶圈120的下端口设置有环形插条121,环形插条121可插入底桶110的上端口的内侧,可保证底桶110与桶圈120扣合后不会错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桶110的上端口为扩口,所述桶圈120的上端口小于所述底桶110的上端口。
在以上实施例中,桶圈120的上端口小于底桶110的上端口,即桶圈120的大口朝下,小口朝上,这样桶圈120扣合在底桶110上时,其结构强度大,承重性能好,在使用时不容易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桶垫2的下侧设置有弧形插条201,所述弧形插条201插在所述桶圈120的上端口的内侧。
在以上实施例中,桶垫2下侧的弧形插条201插在桶圈120的上端口的内侧,可防止桶垫2错位,弧形插条还与套在桶圈120内侧的便袋接触,有助于压紧便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桶圈120的上端口的边沿上朝向所述凹陷部的一端向内侧翘起,相应的,所述桶垫2上对应所述桶圈120上翘起位置的部位向上翘起。
在以上实施例中,翘起部位位于凸起部101的上方,在使用时贴合性好,可增强桶圈120的上端口的密闭性,防止臭味散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桶110的侧壁上设置有竖向的加强筋,所述桶圈120的侧壁上设置有竖向和横向的加强筋。
在以上实施例中,便袋内预装的吸水生物球由亲水性树脂制成,很容易将尿液和粪便内的水分吸入,使便袋内的液体不能洒出,便于存放和清理。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应急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便桶(1)、桶垫(2)和便袋,所述便桶(1)的侧壁上设置有朝向外侧的凸起部(101),所述便桶(1)的开口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开口的一端朝向所述凸起部(101),所述便袋套在所述便桶(1)内,所述桶垫(2)隔着所述便袋扣合在所述便桶(1)的开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桶(1)包括底桶(110)和桶圈(120),所述桶圈(120)的下端口扣合在所述底桶(110)的上端口上,所述桶垫(2)扣合在所述桶圈(120)的上端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桶(110)的上端口为扩口,所述桶圈(120)的上端口小于所述底桶(110)的上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垫(2)的下侧设置有弧形插条(201),所述弧形插条(201)插在所述桶圈(120)的上端口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应急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桶(110)的侧壁上设置有竖向的加强筋,所述桶圈(120)的侧壁上设置有竖向和横向的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袋内预装有吸水生物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52035.5U CN206700100U (zh) | 2016-11-16 | 2016-11-16 | 应急便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52035.5U CN206700100U (zh) | 2016-11-16 | 2016-11-16 | 应急便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00100U true CN206700100U (zh) | 2017-12-05 |
Family
ID=60471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252035.5U Active CN206700100U (zh) | 2016-11-16 | 2016-11-16 | 应急便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00100U (zh) |
-
2016
- 2016-11-16 CN CN201621252035.5U patent/CN2067001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33056B2 (en) | Non-spill drinking container assembly | |
US20020011494A1 (en) | Splash proof lid assembly | |
US20110036851A1 (en) | Container closure | |
US8459490B1 (en) | Easy grip mixing bowls | |
US20100108701A1 (en) | Splash-resistant drinking device | |
CN205493411U (zh) | 一种可靠防止液体漏出的环保杯盖 | |
US12137847B2 (en) | Portable urinal | |
CN108516246A (zh) | 一种家居生活用隐藏式垃圾收集装置 | |
US20100127011A1 (en) | Lid having a flip top cover | |
CN206700100U (zh) | 应急便器 | |
CN201328672Y (zh) | 一种方便接水的翻盖式电压力锅 | |
CN210842543U (zh) | 具有自吸功能的饮料杯 | |
US20230399156A1 (en) | Dual-purpose cup | |
CN212698606U (zh) | 一种环保防漏水壶 | |
CN210102444U (zh) | 粉状食品桶 | |
CN207791738U (zh) | 一种带垃圾箱的井盖 | |
CN208278486U (zh) | 可变成高脚杯的瓶子 | |
US20150328041A1 (en) | Women's portable urinal | |
CN221635499U (zh) | 一种便捷装配式吸嘴 | |
CN201015520Y (zh) | 防漏杯盖 | |
CN209863163U (zh) | 一种新型饮料套杯 | |
CN210471794U (zh) | 一种水杯 | |
CN208030846U (zh) | 一种长吸管水杯 | |
CN218635754U (zh) | 一种倾倒防漏防滑塑料杯 | |
CN204606533U (zh) | 一种可自动关闭出水口的不漏容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