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98899U - 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98899U CN206698899U CN201720538933.5U CN201720538933U CN206698899U CN 206698899 U CN206698899 U CN 206698899U CN 201720538933 U CN201720538933 U CN 201720538933U CN 206698899 U CN206698899 U CN 2066988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edling
- connecting rod
- bolt
- seedling bed
- side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054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栽培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包括:苗桶,苗床,升降结构;所述的苗床分为上下两层,升降结构位于下层,苗桶位于上层;所述的苗桶由底面和围绕底面的侧壁组成;底面与侧壁相抵接,并可沿所述的侧壁上下滑动;所述的升降结构由支撑杆、2根连接杆、螺栓和与螺栓相适应的螺帽组成;支撑杆顶部与所述的底面相连接,并且可相对底面转动;下端与连接杆相连,并且可相对于连接杆进行转动;连接杆设有穿孔,螺栓穿过穿孔将2根连接杆相连接,螺帽设于所述螺栓的两末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移出的育苗床,能有效避免育苗杯或者育苗袋的翻倒,又便于种苗的移出,便于管理和大田移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种苗的成活率、缩短种苗培育的时间,目前通常采用在大棚内育苗,然后再移栽到大田中。为了便于管理,通常在大棚内设置苗床,再将育苗杯或者育苗袋放置在苗床上进行培育种苗。为了更好的管理,通常将育苗杯或者育苗袋排列在育苗床上,相互之间倚靠,保持直立,然后再在周围加以固定。这样在移出育苗杯或者育苗袋的过程中,由于育苗杯或者育苗袋之间相互倚靠,移出的过程中要考虑移出的前后顺序,如果操作不当,极易发生育苗杯或者育苗袋翻倒,损伤幼苗。为了更好的固定幼苗,也可在育苗床设置凹槽,将育苗杯或者育苗袋放置在凹槽内,这样虽然可以避免育苗杯或者育苗袋的翻倒,但是移栽的时候,育苗杯或者育苗袋不方便取出,大大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可以将育苗袋或者育苗杯固定在苗床上,需要移栽的过程中,又可很快将育苗袋或者育苗杯移出苗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包括:苗桶,苗床,升降结构;所述的苗床分为上下两层,所述的升降结构位于下层,所述的苗桶设置与上层;所述的苗桶由底面和侧壁组成,所述的侧壁围绕所述的底面设置;所述的底面与所述的侧壁相抵接,并可沿所述的侧壁上下滑动;所述的升降结构由支撑杆、连接杆、螺栓以及与螺栓相适应的螺帽组成;所述的连接杆为2根,所述的支撑杆顶部与所述的底面相连接,并且可相对所述的底面转动;下端与所述的连接杆相连,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的连接杆进行转动;所述的连接杆设有穿孔,所述的螺栓穿过穿孔将2根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的螺帽设于所述螺栓的两末端。
进一步,每两根支撑杆交叉设置形成一组,每组之间平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杆为2组。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杆平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杆与所述的底面相铰接。
进一步,所述的苗床下层对应所述连接杆末端滑动的位置设有滑轨,所述的连接杆末端可在滑轨内滑动。
进一步,所述的螺栓可在其中一根连接杆的穿孔内转动;另一根所述的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螺栓螺纹相咬合的螺旋。
进一步,所述的螺栓的末端可在所述的穿孔内转动。
进一步,所述的螺栓远离穿孔的末端设有旋钮。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杆可相对于所述底面在竖直方向上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苗床上设有苗桶,育苗杯或者育苗袋可以放入育苗桶中,能有效避免育苗杯或者育苗袋的翻倒,便于日常管理。苗桶的底面连接有升降结构,培育种苗的过程中,将底面调低,可保证育苗杯或者育苗袋留置在苗桶中;需要将种苗移出的时候,将底面升高,育苗杯或者育苗袋即可上升移出苗桶,便于将种苗移出进行大田移栽。连接杆直接通过螺栓相连接,需要升高底面高度时,向螺栓的中心两个螺帽,使2跟连接杆之间的距离靠近,支撑杆朝竖直方向移动,使底面升高,当底面升高至所需的高度,停止旋转,利用螺帽将支撑杆固定在螺栓上合适的位置即可;反之,将螺帽松开,支撑杆向水平方向移动,底面即可下降。此外,由于苗桶高于苗床,在种苗的生长过程中,随着种苗的长高,可以调低底面的高度,利用苗桶的边缘对种苗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有效防止种苗由于地上部分生长旺盛,导致种苗重心不稳而发生倾斜等问题。同时,螺栓穿过连接杆将2根连接杆相连接,也可以稳定2根连接杆的相对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实施例1的升降结构与苗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实施例1的升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实施例1的升降结构与苗桶连接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实施例1的连接杆与螺栓连接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实施例2的升降结构与苗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实施例2的连接杆与螺栓连接结构俯视图。
图中,1为苗桶,2为苗床,3为升降结构,11为底面,12为侧壁,31为支撑杆,32、33分别为2根连接杆,34为螺栓,35为螺帽,4为穿孔,5为滑轨,6为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包括:苗桶1,苗床2,升降结构3;所述的苗床分为上下两层,所述的升降结构位于下层,所述的苗桶设置与上层;所述的苗桶由底面11和侧壁12组成,所述的侧壁围绕所述的底面设置;所述的底面与所述的侧壁相抵接,并可沿所述的侧壁上下滑动;所述的升降结构由支撑杆31,2根连接杆32、33,螺栓34以及与螺栓相适应的螺帽35组成;所述的支撑杆顶部与所述的底面相连接,并且可相对所述的底面在竖直方向上转动;下端与所述的连接杆相连,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的连接杆进行转动;所述的连接杆设有穿孔4,所述的螺栓穿过穿孔将2根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的螺帽设于所述螺栓的两末端。每两根支撑杆交叉设置形成一组,共设置2组,分别设置在连接杆的两个末端,每组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的连接杆也平行设置。所述的支撑杆与所述的底面相铰接,所述的支撑杆与所述的连接杆相铰接。所述的2个连接杆相对应的末端之间设有滑轨5,所述的连接杆末端可在滑轨内滑动。
本实施例中,支撑杆交叉设置可以提高支撑杆对底面的称重。支撑杆分别铰接在底面和连接杆上,并且可相对底面在竖直方向上转动,可以避免在调节高度的过程中,支撑杆滑向其他方向,有利于减少零件的损耗,并且可操作的难度。连接杆的末端设有滑轨,有利于保证连接杆的末端在轨道内滑动,避免在调节高度的过程中,连接杆移动发生偏离。
实施例2
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其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的螺栓可在其中一根连接杆32的穿孔内转动;另一根所述的连接杆33上设有与所述螺栓螺纹相咬合的螺旋。所述的螺栓通过穿孔和螺旋将2个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的螺栓靠近螺旋的末端设有旋钮6。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上设有螺旋,如果需要调节底面的高度,可以直接转动旋钮,使连接杆上的螺旋沿着螺栓上的螺纹移动,而螺栓可在另一个连接杆的穿孔内转动,利用螺纹的转动,即可将带有螺旋的连接杆靠近或者远离另一个连接杆。当调整至合适的高度后,再调节靠近旋钮一侧的螺帽紧贴支撑杆。这样无需在调节两侧的螺帽,即可实现调节底面高度的目的,操作更加简便。通过由于螺旋的存在,可以固定支撑杆的相对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苗桶,苗床,升降结构;所述的苗床分为上下两层,所述的升降结构位于下层,所述的苗桶设置与上层;所述的苗桶由底面和侧壁组成,所述的侧壁围绕所述的底面设置;所述的底面与所述的侧壁相抵接,并可沿所述的侧壁上下滑动;所述的升降结构由支撑杆、连接杆、螺栓以及与螺栓相适应的螺帽组成;所述的连接杆为2根,所述的支撑杆顶部与所述的底面相连接,并且可相对所述的底面转动;下端与所述的连接杆相连,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的连接杆进行转动;所述的连接杆设有穿孔,所述的螺栓穿过穿孔将2根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的螺帽设于所述螺栓的两末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每两根支撑杆交叉设置形成一组,每组之间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为2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与所述的底面相铰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苗床下层对应所述连接杆末端滑动的位置设有滑轨,所述的连接杆末端可在滑轨内滑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可在其中一根连接杆的穿孔内转动;另一根所述的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螺栓螺纹相咬合的螺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远离穿孔的末端设有旋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可相对于所述底面在竖直方向上转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38933.5U CN206698899U (zh) | 2017-05-14 | 2017-05-14 | 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38933.5U CN206698899U (zh) | 2017-05-14 | 2017-05-14 | 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98899U true CN206698899U (zh) | 2017-12-05 |
Family
ID=60464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538933.5U Active CN206698899U (zh) | 2017-05-14 | 2017-05-14 | 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9889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73955A (zh) * | 2020-03-30 | 2020-07-07 | 赵雪莲 | 一种生态修复绿化装置 |
-
2017
- 2017-05-14 CN CN201720538933.5U patent/CN20669889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73955A (zh) * | 2020-03-30 | 2020-07-07 | 赵雪莲 | 一种生态修复绿化装置 |
CN111373955B (zh) * | 2020-03-30 | 2022-09-16 | 徐州创之社通用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生态修复绿化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579286U (zh) | 一种蔬菜栽培装置 | |
CN104488591A (zh) | 一种易运输易栽培的多功能育苗床架 | |
CN206698899U (zh) | 一种便于移出的育苗床 | |
CN211267802U (zh) | 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层栽培支架 | |
CN204579570U (zh) | 一种橘蚜简易饲养装置 | |
CN207897493U (zh) | 一种自动灌溉植物的花盆 | |
CN206572265U (zh) | 一种便移式大棚植物灯 | |
CN206744088U (zh) | 一种园林绿化树木固定装置 | |
CN210275270U (zh) | 一种红豆杉种植大棚 | |
CN219248682U (zh) | 番茄基质栽培种植装置 | |
CN216392369U (zh) | 一种水稻栽培用培育架 | |
CN216219066U (zh) | 一种作物栽培畦 | |
CN216701170U (zh) | 一种园林幼苗种植用移栽装置 | |
CN207354981U (zh) | 一种森林保护林木育苗装置 | |
CN205946691U (zh) | 一种花盆放置架 | |
CN211407004U (zh) | 一种百香果种植用藤条限位机构 | |
CN214070840U (zh) | 一种用于蜜柚种植的育苗装置 | |
CN209268171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农业种植箱 | |
CN210076111U (zh) | 一种可升降旋转的蔬菜育苗阶梯架 | |
CN212629174U (zh) | 一种兰花组培苗移植装置 | |
CN207911572U (zh) | 一种园林树木的固定装置 | |
CN207869814U (zh) | 一种中药育苗种植架 | |
CN207322005U (zh) | 一种用于桃子种植的扦插装置 | |
CN206481695U (zh) | 种苗培养装置 | |
CN205830566U (zh) | 一种温室大棚用栽培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