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85504U - 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85504U CN206685504U CN201720298279.5U CN201720298279U CN206685504U CN 206685504 U CN206685504 U CN 206685504U CN 201720298279 U CN201720298279 U CN 201720298279U CN 206685504 U CN206685504 U CN 2066855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exchanging body
- exchanger tube
- heat exchanging
- high capac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20002545 silicone oil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7660 Pyre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0442 loss of weigh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包括换热体,在换热体内部设置换热管;换热体是电池箱体的一部分;换热体包括相对的A面和B面,A面为换热体的换热接触面且为平面,B面为电池箱体外壁的一部分,换热体上设置换热管的区域向B面的外侧凸起。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换热管占用电池模块的空间,容易对电池模块的布置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对电池进行均衡冷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作为新能源的锂电池越来越受重视。锂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循环特性好而常被用作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不定时出现大功率的充放电现象,在此过程中,大容量锂电池会伴随较严重的发热现象;而锂电池的使用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过高或者过低的使用温度都会对锂电池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还容易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对锂电池进行冷却处理,现有技术中的冷却装置主要有风冷系统和液冷系统。风冷系统以空气为冷却介质,利用流动的空气将锂电池产生的热量带走;液冷系统则通过换热管内的液体冷却介质将锂电池产生的热量带走。
现有技术中利用换热管内的冷却介质对电池进行冷却时,换热管通常占用了电池模块的空间,容易对电池模块的布置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包括换热体,在换热体内部设置换热管;所述换热体是电池箱体的一部分;所述换热体包括相对的A面和B面,A面为换热体的换热接触面且为平面,B面为电池箱体外壁的一部分,所述换热体上设置换热管的区域向B面的外侧凸起。
换热体的换热接触面为平面,换热体上设置换热管的区域在远离换热体的换热接触面的一侧向外凸起。
换热体的换热接触面是指,换热体上离电池模块最近,将电池模块的热量传递到换热管内的冷却介质的表面。通常,换热体的换热接触面为电池箱体内表面的一部分。
换热管在换热体铸造成型时设置在铸造模型内,成型后,换热管与换热体无缝贴合,导热面积大,同时使得换热管可靠的固定在换热体上,不受换热体抖动的影响,更不会从换热体中脱落;另外即使换热管内的冷却介质泄露也不会对电池模块产生影响,安全性高。为满足防腐蚀等要求,换热管采用防腐蚀材料。
换热管无间隙的固定在换热体内部,可以增大换热管与传热部件(换热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冷却过程的进行。
换热体的换热接触面为平面,一方面有利于电池模块的布置;另一方面也增大了电池模块和传热部件(换热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冷却过程的进行;另外,平整的换热接触面在降低对电池包伤害的同时可以节约导热绝缘液体或者导热胶的使用量。
换热体上设置换热管的区域在远离换热体的换热接触面的一侧向外凸起,便于换热管在换热体内的布置,还可以降低换热体的重量,节省材料;同时,换热体上换热管所在位置处的凸起可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高换热体的强度和刚度;另外,换热体在换热管所在位置处向换热体一侧突出,还有利于对换热管内的冷却介质进行有效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换热管的截面为矩形。
矩形的换热管可以使得同等横截面积下比圆管有更大的外表面,更利于热量的传递;而且,相对与圆管顶部的线接触,矩形的换热管在顶部可以形成面接触,更有利于热量的传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换热管为蛇形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换热管的延伸形状与费马螺线的形状相同。
换热管的前一段由外围向中心延伸,后一段由中心向外围延伸;在同一方向上,换热管的相邻部分内冷却介质的流向总是相反的。在这样的结构中,冷却介质温度逐渐升高的前一段,依次与逆着冷却介质流动方向上冷却介质温度逐渐降低的后一段相邻近;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使换热管的冷却作用更加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换热体是电池箱体的一部分,换热体的换热接触面与电池箱体内的电池模块接触;换热体位于电池模块的下方。
换热体的换热接触面与电池箱体内的电池模块接触,既包括换热接触面与电池模块直接接触,也包括换热接触面通过导热介质(例如导热胶)与电池模块间接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箱体内设置有导热胶,导热胶位于换热体的换热接触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箱体内设置有导热绝缘液体,使得电池模块底部浸没在导热绝缘液体内;导热绝缘液体选自硅油和变压器油中的至少一种。
箱体内填充的硅油和/或变压器油增大了传热面积,增强了冷却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换热管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设置在换热体的同侧;进液口与换热管的一端连接,出液口与换热管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箱体内发热量较多部位对应的换热管的设置密度大于发热量较少部位对应的换热管的设置密度。
根据发热量的大小布置换热管的密度,有利于实现电池温度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换热管的延伸形状与费马螺线的形状相同,使得换热管的前一段由外围向中心延伸,后一段由中心向外围延伸;冷却介质温度逐渐升高的前一段,依次与逆着冷却介质流动方向上冷却介质温度逐渐降低的后一段相邻近;这样的结构设置有利于使换热管的冷却效果更加均匀;
(2)换热管设置在换热体内部,使得换热管不易脱落,工作可靠性增强;而且增大了换热管与换热体的传热接触面积,利于冷却过程的进行;
(3)铸造后,换热体在换热管所在位置处向换热体一侧凸出,一方面利于电池包整体的减重,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换热管内的冷却介质进行散热;
(4)本实用新型根据发热量的大小布置换热管的设置密度有利于实现电池温度的一致性;箱体内填充的硅油和/或变压器油增大了传热面积,增强了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液冷电池包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2为箱体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3为箱体底部示意图。
图4为箱体底部剖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箱体底部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箱体底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换热体,2:换热管,3:换热接触面,4:箱体,5:进液口,6:出液口,7:电池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包括换热体1和换热管2,换热管2的截面为矩形。换热管2固定在换热体1内部;换热体1包括相对的A面和B面,A面为换热体1的换热接触面3且为平面,B面为电池箱体4外壁的一部分,换热体1上设置换热管2的区域向B面的外侧凸起,即换热体1的换热接触面3为平面,换热体1上设置换热管2的区域在远离换热体1的换热接触面3的一侧向外凸起。
换热管2的延伸形状与费马螺线的形状类似。
如图1、图4所示,换热体1是电池箱体4的一部分,换热体1的换热接触面3与电池箱体4内的电池模块7接触;换热体1位于电池模块7的下方。
箱体4内设置有导热胶,导热胶位于换热体1的换热接触面3上。
如图2、图4所示,换热管2包括进液口5和出液口6,进液口5和出液口6设置在换热体1的同侧。
如图3所示,箱体4内发热量较多部位对应的换热管2的设置密度大于发热量较少部位对应的换热管2的设置密度。
实施例二
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包括换热体1和换热管2,换热管2的截面为矩形。换热管2无间隙的固定在换热体1内部;换热体1包括相对的A面和B面,A面为换热体1的换热接触面3且为平面,换热体1上设置换热管2的区域向B面的外侧凸起,即换热体1的换热接触面3为平面,换热体1上设置换热管2的区域在远离换热体1的换热接触面3的一侧向外凸起。
换热管2为蛇形管。
如图1、图6所示,换热体1是电池箱体4的一部分,换热体1的换热接触面3与电池箱体4内的电池模块7接触;换热体1位于电池模块7的下方。
箱体4内填充有硅油,使得电池模块底部浸没在硅油内。
如图2、图6所示,换热管2包括进液口5和出液口6,进液口5和出液口6设置在换热体1的同侧。
如图5所示,箱体4内发热量较多部位对应的换热管2的设置密度大于发热量较少部位对应的换热管2的设置密度。
需要说明的是,换热体既可以作为箱体的底部也可以作为箱体的侧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体,在换热体内部设置换热管;所述换热体是电池箱体的一部分;所述换热体包括相对的A面和B面,A面为换热体的换热接触面且为平面,B面为电池箱体外壁的一部分,所述换热体上设置换热管的区域向B面的外侧凸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截面为矩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蛇形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延伸形状与费马螺线的形状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体的换热接触面与电池箱体内的电池模块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导热胶,导热胶位于换热体的换热接触面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体位于电池模块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导热绝缘液体,使得电池模块底部浸没在导热绝缘液体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绝缘液体选自硅油和变压器油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设置在换热体的同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98279.5U CN206685504U (zh) | 2017-03-25 | 2017-03-25 | 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98279.5U CN206685504U (zh) | 2017-03-25 | 2017-03-25 | 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85504U true CN206685504U (zh) | 2017-11-28 |
Family
ID=60391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298279.5U Active CN206685504U (zh) | 2017-03-25 | 2017-03-25 | 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8550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98981A (zh) * | 2018-02-02 | 2018-06-22 |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箱体 |
-
2017
- 2017-03-25 CN CN201720298279.5U patent/CN20668550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98981A (zh) * | 2018-02-02 | 2018-06-22 |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箱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95610B (zh) | 一种基于热电冷却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08062216U (zh) | 一种电池包 | |
CN206610883U (zh) | 一种液冷电池包 | |
CN105910482B (zh) | 一种基于相变蓄热材料的蓄热器 | |
CN207459121U (zh) | 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 | |
CN220021286U (zh) | 一种散加热的电池包装置 | |
CN105826636A (zh) | 动力电池多层逆流换热装置 | |
CN110518162B (zh) | 一种基于超薄平板柔性热管的动力电池模组温控系统 | |
CN110783070A (zh) | 一种变压器用层叠片式散热机构 | |
CN209658367U (zh) | 电池包结构 | |
CN214706046U (zh) | 一种相变与风冷复合的电池散热系统 | |
CN205900640U (zh) |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汽车 | |
CN111244571A (zh) | 一种方形锂电池组热管理结构及其方法 | |
CN208093603U (zh) |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 | |
CN110380157A (zh) | 一种基于液冷和相变储热耦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06685504U (zh) | 一种用于大容量电池的热交换装置 | |
CN203339274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液体冷却装置 | |
CN208111526U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系统 | |
CN112582703B (zh) | 一种基于热管与液冷板耦合的新型电池冷却结构 | |
CN110518163A (zh) | 电池模组 | |
CN208904088U (zh) | 一种电池模组及其承载壳体 | |
CN117790977A (zh) | 一种热管用于极耳散热的液冷储能电箱复合热管理系统 | |
CN206893759U (zh) | 半浸泡式液冷安全电池包 | |
CN113067054B (zh) |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耦合翅片的电池及其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07909714U (zh) | 一种超级电容散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