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67398U - 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67398U CN206667398U CN201720199554.8U CN201720199554U CN206667398U CN 206667398 U CN206667398 U CN 206667398U CN 201720199554 U CN201720199554 U CN 201720199554U CN 206667398 U CN206667398 U CN 2066673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 cursor
- water
- intaking valve
- driving fo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8
- 230000003405 prev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51 cyc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17 excl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包括浮力止水组件和防漏组件,浮力止水组件随着水箱内的水位而控制进水阀开闭,防漏组件包括锁扣和转动臂,锁扣活动装接在阀体上,转动臂活动装接在浮力止水组件上或锁扣上;水箱进水过程中,浮力止水组件上升并带动转动臂运动,浮力止水组件上升到位时,转动臂与锁扣相限位配合并对浮力止水组件进行锁定以使进水阀处于关闭状态;还包括一在水箱正常排水时提供驱动力使锁扣和转动臂活动进而使转动臂对浮力止水组件解除锁定的解锁组件,解锁组件在水箱漏水时提供的驱动力不足或者不提供驱动力,以使转动臂保持不动。本实用新型在马桶出现漏水现象时,进水阀仍然保持止水状态,节约水资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马桶水箱内一般安装有进水阀和排水阀,进水阀能够在排水阀将水箱内的水排至规定水量后再次向水箱进水。然而,当排水阀的密封较差而出现漏水现象时,进水阀也会在水箱内的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再次向水箱进水,并如此重复循环。一方面,进水阀这种非人为动作即向水箱反复进水的情况,会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水箱漏水时进水阀会自动补水,使水箱保持在正常水位,从而导致用户不容易发现水箱或者排水阀的异常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使得在马桶出现漏水现象时,进水阀仍然保持止水状态,从而避免进水阀异常进水,节约水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包括浮力止水组件和防漏组件,所述浮力止水组件随着水箱内的水位上升进行控制进水阀关闭,或者随着水箱内的水位下降进行控制进水阀打开;所述防漏组件包括锁扣(31)和转动臂(32),所述锁扣(31)活动装接在进水阀的阀体(10)上,所述转动臂(32)活动装接在所述浮力止水组件上或者活动装接在所述锁扣(31)上;水箱进水过程中,所述浮力止水组件上升并带动所述转动臂(32)运动,所述浮力止水组件上升到位时,所述转动臂(32)与所述锁扣(31)相限位配合并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进行锁定以使进水阀处于关闭状态;还包括一在水箱正常排水时提供驱动力使所述锁扣(31)和所述转动臂(32)活动进而使所述所述转动臂(32)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解除锁定的解锁组件,并且所述解锁组件在水箱漏水时提供的所述驱动力不足或者不提供所述驱动力,以使所述转动臂(32)始终保持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进行锁定。
优选的,所述浮力止水组件包括浮桶(21)、螺杆(22)、抬杆(23),所述浮桶(21)设置在所述螺杆(22)上,所述浮桶(21)随着水位上下浮动并带动所述螺杆(22)上下运动,所述螺杆(22)的顶端与所述抬杆(23)联动配合以带动所述抬杆(23)进行控制进水阀的开闭。
进一步的,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浮桶(21)上或者设置在所述螺杆(22)上的配重杯(41),所述配重杯(41)的下部设有漏水孔(42),水箱进水时,所述水箱内的水进入所述配重杯(41)内,水箱正常排水时,所述配重杯(41)内存有较多配重水,所述配重水的重力提供所述驱动力使得所述锁扣(31)和所述转动臂(32)活动,以使所述转动臂(32)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解除锁定;水箱漏水时,所述配重杯(41)内未存有配重水或存有较少配重水,从而不足以驱动所述锁扣(31)和所述转动臂(32)活动进而使所述转动臂(32)始终保持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进行锁定。
优选的,所述解锁组件与水箱排水开关联动配合,水箱正常排水时,通过所述排水开关带动所述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提供所述驱动力使得所述锁扣(31)和所述转动臂(32)活动,以使所述转动臂(32)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解除锁定。
优选的,所述锁扣(31)转动装接在进水阀的阀体(10)上,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通过相抵接实现二者的限位配合,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对所述锁扣(31)克服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提供一阻力,水箱正常排水时,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大于所述阻力使得所述解锁组件可驱动所述锁扣(31)转动,进而使所述转动臂(32)转动以解除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的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与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相抵接配合,是通过在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设置抵接部(312),并在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对应设置被抵部(321)。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臂(32)转动装接于所述浮力止水组件上,所述锁扣(31)在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下活动而失去对所述转动臂(32)的限位时,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相脱离,进而对所述转动臂(32)的转动进行让位以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解除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与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之间还设有滚轴(33),使所述转动臂(32)与所述锁扣(31)的抵接过程或者脱离过程形成滚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枢接部,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枢接部相配合的第二枢接部,所述锁扣(31)和所述转动臂(32)通过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实现转动配合,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下部设有所述抵接部(312),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对应设有所述被抵部(321)。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与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相抵接配合,是通过在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设置棘齿(314),并在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设置棘爪(322),通过所述棘爪(322)与所述棘齿(314)的啮合实现相抵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对所述锁扣(31)克服解锁组件的驱动力提供的所述阻力,是通过在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设置配重块(311),通过该配重块(311)的配重力对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产生所述阻力以对所述转动臂(32)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对所述锁扣(31)克服解锁组件的驱动力提供的所述阻力,是通过在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设置第一磁性件(315),并在阀体(10)上设置第二磁性件(111),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315)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11)之间的磁吸力对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产生所述阻力以对所述转动臂(32)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对所述锁扣(31)克服解锁组件的驱动力提供的所述阻力,是通过在所述锁扣(31)上套设扭簧(316),该扭簧(316)对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施加扭力,通过该扭力对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产生所述阻力以对所述转动臂(32)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与所述锁扣(31)相限位配合,所述转动臂(32)的第二端与所述螺杆(22)或所述抬杆(23)限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漏组件,使得在马桶出现漏水现象时,进水阀仍然保持止水状态,从而避免进水阀异常进水,节约水资源;
(2)、本实用新型的防漏组件包括锁扣和转动臂,锁扣活动装接在阀体上,转动臂活动装接在浮力止水组件或者锁扣上,使得防漏组件不仅能够止水更稳定,而且能够避免切换过程中出现卡涉,从而不影响正常进水功能;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锁扣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臂的第一端限位锁定配合,并使所述锁扣的第二端对所述锁扣克服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提供一阻力,巧妙的利用杠杆原理对转动臂的限位进行控制,防漏效果更好;
(4)、还通过在转动臂设置滚轴,使得转动臂在转动过程中与锁扣滚动配合,减小摩擦阻力,避免卡涉,使得切换更顺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进水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止水/防漏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水箱正常排水时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转动臂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进水状态);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止水/防漏状态);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水箱正常排水时状态);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转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止水/防漏状态);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转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进水状态);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止水/防漏状态);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转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进水状态);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进水状态);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阀体;11-上盖;111-第二磁性件;
浮力止水组件:
21-浮桶;22-螺杆;23-抬杆;231-限位台;
防漏组件:
31-锁扣;311-配重块;312-抵接部;313-弧形面;314-棘齿;315-第一磁性件;316-扭簧;317-第一枢接部;
32-转动臂;321-被抵部;322-棘爪;323:第二枢接部;
33-滚轴;
解锁组件:
41-配重杯;42-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包括浮力止水组件和防漏组件,所述浮力止水组件随着水箱内的水位上升进行控制进水阀关闭,或者随着水箱内的水位下降进行控制进水阀打开;所述防漏组件包括锁扣31和转动臂32,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扣31活动装接在进水阀的阀体10上,所述转动臂32活动装接在所述浮力止水组件上;水箱进水过程中,所述浮力止水组件上升并带动所述转动臂32运动,所述浮力止水组件上升到位时,所述转动臂32与所述锁扣31相限位配合并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进行锁定以使进水阀处于关闭状态;还包括一在水箱正常排水时提供驱动力使所述锁扣31和所述转动臂32活动进而使所述转动臂32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解除锁定的解锁组件,并且所述解锁组件在水箱漏水时提供的所述驱动力不足或者不提供所述驱动力,以使所述转动臂32始终保持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进行锁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力止水组件包括浮桶21、螺杆22、抬杆23,所述浮桶21设置在所述螺杆22上,所述浮桶21随着水位上下浮动并带动所述螺杆22上下运动,所述螺杆22的顶端与所述抬杆23联动配合以带动所述抬杆23进行控制进水阀的开闭。并且,所述转动臂32转动装接在所述浮力止水组件的抬杆23上,所述锁扣31转动装接在所述阀体10的上盖11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解锁组件进行控制所述转动臂32转动解锁,解锁组件可采用浮力自动解锁方式或者手控联动解锁方式等,本实施例中采用浮力自动解锁方式,具体的,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浮桶21上或者设置在所述螺杆22上的配重杯41,所述配重杯41的下部设有漏水孔42,水箱进水时,所述水箱内的水进入所述配重杯41内,水箱正常排水时,由于所述配重杯41内的水位下降速度小于水箱内的水位下降速度,使得当所述水箱内的水位低于所述配重杯41时,配重杯41内仍然存有较多配重水,该配重水的重力提供所述驱动力使得所述锁扣31和转动臂32转动,以使所述转动臂32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解除锁定,使进水阀可正常进水;水箱漏水时,所述配重杯41内未存有配重水或仅存有较少配重水,从而不足以驱动所述锁扣31和所述转动臂32活动进而使所述转动臂32始终保持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进行锁定,实现防漏水功能。或者,还可以通过将所述解锁组件与水箱排水开关联动配合,水箱正常排水时,通过所述排水开关带动所述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提供所述驱动力使得所述锁扣31和所述转动臂32活动,以使所述转动臂32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解除锁定,使进水阀可正常进水,水箱漏水时,由于未触发排水开关,故解锁组件未提供驱动力使得所述锁扣31和所述转动臂32未活动,所述转动臂32始终保持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进行锁定,实现防漏水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通过相抵接实现二者的限位配合,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对所述锁扣31克服解锁组件的驱动力提供一阻力,水箱正常排水时,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大于所述阻力使得所述解锁组件驱动所述锁扣31活动,进而使所述转动臂32转动以解除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的锁定。具体的,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与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相抵接配合,是通过在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设置抵接部312,并在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对应设置被抵部321,所述锁扣31在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下活动而失去对所述转动臂32的限位时,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相脱离,进而对所述转动臂32的转动进行让位以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解除锁定。其中,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对所述锁扣31克服解锁组件的驱动力提供的所述阻力,是通过在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设置配重块311,通过该配重块311的配重力对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产生所述阻力以对所述转动臂32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臂32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进行限位锁定,是通过使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与所述锁扣31相限位配合,第二端与所述抬杆23限位配合实现的。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1.当水箱漏水时,水箱水位缓慢下降,配重杯41中的水通过漏水孔42缓慢流出,配重杯41内配重水减小较多,此时配重水的重量不足以克服锁扣31的配重块311的配重力,根据杠杆原理,配重水无法致动锁扣31转动,转动臂32的第一端始终与锁扣31的第一端配合而处于限位状态,锁扣31的配重块311使转动臂32无法转动让位,转动臂32对抬杆23进行限位使得抬杆23不能下落从而对浮力止水组件进行锁定,进水阀不进水,实现防漏水功能。
2.当水箱正常排水时,水箱内水位下降较快,浮桶21下落,配重杯41中的配重水通过漏水孔42缓慢流出,此时,仍有较多的配重水在配重杯41内,该配重水的重力形成驱动力带动转动臂32下压锁扣31的第一端使其克服配重块311的配重力而转动,进而使转动臂32转动,转动臂32的第一端与锁扣31的第一端相分离,抬杆23下落,从而对浮力止水组件进行解锁,进水阀重新进水。
3.当水箱正常进水时,水箱内水位上升,浮力止水组件随着水箱内水位上升,抬杆23带动转动臂32上移,转动臂32在转动臂32自身重力作用下反向转动,当浮力止水组件上升到位时,锁扣31的抵接部312与转动臂32的被抵部321重新抵接限位配合。
第二实施例:
如图8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枢接部317,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枢接部317相配合的第二枢接部323,所述锁扣31和所述转动臂32通过所述第一枢接部317与所述第二枢接部323实现转动配合,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下部设有所述抵接部312,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对应设有所述被抵部321,具体的,所述转动臂32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进行限位,是通过在所述浮力止水组件的螺杆22上设置限位台231,所述转动臂32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台231限位配合。另外,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转动臂32转动配合的弧形面313,所述转动臂32沿该弧形面313转动,所述抵接部312设置在所述弧形面313的下方。
如图8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1.当水箱漏水时,水箱水位缓慢下降,配重杯41中的水通过漏水孔42缓慢流出,配重杯41内配重水减小较多,此时配重水的重量不足以克服锁扣31的配重块311的配重力,根据杠杆原理,配重水无法致动锁扣31转动,转动臂32的第一端始终与锁扣31的第一端配合而处于限位状态,锁扣31的配重块311使转动臂32无法转动让位,转动臂32的第二端与螺杆22上的限位台231顶抵配合,使得抬杆23不能下落从而对浮力止水组件进行锁定,进水阀不进水,实现防漏水功能。
2、当水箱正常排水时,水箱内水位下降较快,浮桶21下落,配重杯41中的配重水通过漏水孔42缓慢流出,此时,仍有较多的配重水在配重杯41内,该配重水的重力形成驱动力带动转动臂32下压锁扣31的第一端使其克服配重块311的配重力而转动,进而使转动臂32转动,转动臂32的第二端与螺杆22上的限位台231相分离,抬杆23下落,从而对浮力止水组件进行解锁,进水阀重新进水。
3.当水箱正常进水时,水箱内水位上升,浮力止水组件随着水箱内水位上升,螺杆22的限位台231带动转动臂32反向转动,转动臂32对所述限位台231让位以使浮力止水组件继续上升,直到浮力止水组件上升到位时,锁扣31的抵接部312与转动臂32的被抵部321重新抵接限位配合,并且,转动臂32的第二端与螺杆22上的限位台231重新顶抵配合。
第三实施例:
如图13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与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相抵接配合,是通过在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设置棘齿314,并在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设置棘爪322,通过所述棘爪322与所述棘齿314的啮合实现相抵接配合。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相类似,在此不进行赘述。
第四实施例:
如图16至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与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之间还设有滚轴33,通过所述滚轴33使所述转动臂32与所述锁扣31的抵接过程或者脱离过程形成滚动配合。本实施例是将所述滚轴33设置在转动臂32的第一端(即被抵部321为可滚动的滚轴33)。通过在转动臂32与锁扣31之间增加滚轴33,使两者之间的配合更顺畅,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似,在此不进行赘述。
第五实施例:
如图20至图22所示,本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对所述锁扣31克服解锁组件的驱动力提供的所述阻力,是通过在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设置第一磁性件315,并在阀体10上设置第二磁性件111,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315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11之间的磁吸力对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产生所述阻力以对所述转动臂32进行限位。本实施例的锁扣31是通过第一磁性件315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11之间的磁吸配合来达到配重的效果。其中,所述第二磁性件111是设置在所述阀体10的上盖11上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315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1.当水箱漏水时,水箱水位缓慢下降,配重杯41中的水通过漏水孔42缓慢流出,配重杯41内配重水减少较多,此时配重水的重量不足以克服锁扣31与阀体10之间的磁吸力,根据杠杆原理,配重水无法致动锁扣31转动,转动臂32的第一端始终与锁扣31的第一端配合而处于限位状态,锁扣31与阀体10之间的磁吸力使转动臂32无法转动让位,转动臂32对抬杆23进行限位使得抬杆23不能下落从而对浮力止水组件进行锁定,进水阀不进水,实现防漏水功能。
2.当水箱正常排水时,水箱内水位下降较快,配重杯41中的水通过漏水孔42缓慢流出,此时,仍有较多的配重水在配重杯41内,该配重水的重力形成驱动力带动转动臂32下压锁扣31的第一端使其克服锁扣31与阀体10之间的磁吸力而转动,进而使转动臂32转动,转动臂32的第一端与锁扣31的第一端相分离,抬杆23下落从而对浮力止水组件进行解锁,进水阀重新进水。
3.当水箱正常进水时,水箱内水位上升,浮力止水组件随着水箱内水位上升,抬杆23带动转动臂32上移,转动臂32在转动臂32自身重力作用下反向转动,当浮力止水组件上升到位时,锁扣31的抵接部312与转动臂32的被抵部321重新抵接限位配合。
第六实施例:
如图23至图24所示,本实施例的进水阀防漏水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对所述锁扣31克服解锁组件的驱动力提供的所述阻力,是通过在所述锁扣31上套设扭簧316,该扭簧316对锁扣31的第二端施加扭力,通过该扭力对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产生所述阻力以对所述转动臂32进行限位。
与第一实施例的配重力和第四实施例的磁吸力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锁扣31是通过扭簧316的扭力作用来达到配重的效果,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似,在此不进行赘述。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包括浮力止水组件和防漏组件,所述浮力止水组件随着水箱内的水位上升进行控制进水阀关闭,或者随着水箱内的水位下降进行控制进水阀打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组件包括锁扣(31)和转动臂(32),所述锁扣(31)活动装接在进水阀的阀体(10)上,所述转动臂(32)活动装接在所述浮力止水组件上或者活动装接在所述锁扣(31)上;水箱进水过程中,所述浮力止水组件上升并带动所述转动臂(32)运动,所述浮力止水组件上升到位时,所述转动臂(32)与所述锁扣(31)相限位配合并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进行锁定以使进水阀处于关闭状态;还包括一在水箱正常排水时提供驱动力使所述锁扣(31)和所述转动臂(32)活动进而使所述转动臂(32)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解除锁定的解锁组件,并且所述解锁组件在水箱漏水时提供的所述驱动力不足或者不提供所述驱动力,以使所述转动臂(32)始终保持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进行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止水组件包括浮桶(21)、螺杆(22)、抬杆(23),所述浮桶(21)设置在所述螺杆(22)上,所述浮桶(21)随着水位上下浮动并带动所述螺杆(22)上下运动,所述螺杆(22)的顶端与所述抬杆(23)联动配合以带动所述抬杆(23)进行控制进水阀的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浮桶(21)上或者设置在所述螺杆(22)上的配重杯(41),所述配重杯(41)的下部设有漏水孔(42),水箱进水时,所述水箱内的水进入所述配重杯(41)内,水箱正常排水时,所述配重杯(41)内存有较多配重水,所述配重水的重力提供所述驱动力使得所述锁扣(31)和所述转动臂(32)活动,以使所述转动臂(32)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解除锁定;水箱漏水时,所述配重杯(41)内未存有配重水或存有较少配重水,从而不足以驱动所述锁扣(31)和所述转动臂(32)活动进而使所述转动臂(32)始终保持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进行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组件与水箱排水开关联动配合,水箱正常排水时,通过所述排水开关带动所述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提供所述驱动力使得所述锁扣(31)和所述转动臂(32)活动,以使所述转动臂(32)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解除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31)转动装接在进水阀的阀体(10)上,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通过相抵接实现二者的限位配合,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对所述锁扣(31)克服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提供一阻力,水箱正常排水时,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大于所述阻力使得所述解锁组件可驱动所述锁扣(31)转动,进而使所述转动臂(32)转动以解除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的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与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相抵接配合,是通过在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设置抵接部(312),并在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对应设置被抵部(3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32)转动装接于所述浮力止水组件上,所述锁扣(31)在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下活动而失去对所述转动臂(32)的限位时,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相脱离,进而对所述转动臂(32)的转动进行让位以对所述浮力止水组件解除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与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之间还设有滚轴(33),通过所述滚轴(33)使所述转动臂(32)与所述锁扣(31)的抵接过程或者脱离过程形成滚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枢接部,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枢接部相配合的第二枢接部,所述锁扣(31)和所述转动臂(32)通过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实现转动配合,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下部设有所述抵接部(312),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对应设有所述被抵部(321)。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与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相抵接配合,是通过在所述锁扣(31)的第一端设置棘齿(314),并在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设置棘爪(322),通过所述棘爪(322)与所述棘齿(314)的啮合实现相抵接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对所述锁扣(31)克服解锁组件的驱动力提供的所述阻力,是通过在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设置配重块(311),通过该配重块(311)的配重力对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产生所述阻力以对所述转动臂(32)进行限位。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对所述锁扣(31)克服解锁组件的驱动力提供的所述阻力,是通过在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设置第一磁性件(315),并在阀体(10)上设置第二磁性件(111),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315)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11)之间的磁吸力对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产生所述阻力以对所述转动臂(32)进行限位。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对所述锁扣(31)克服解锁组件的驱动力提供的所述阻力,是通过在所述锁扣(31)上套设扭簧(316),该扭簧(316)对所述锁扣(31)的第二端施加扭力,通过该扭力对所述解锁组件的驱动力产生所述阻力以对所述转动臂(32)进行限位。
1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32)的第一端与所述锁扣(31)相限位配合,所述转动臂(32)的第二端与所述螺杆(22)或所述抬杆(23)限位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99554.8U CN206667398U (zh) | 2017-03-02 | 2017-03-02 | 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99554.8U CN206667398U (zh) | 2017-03-02 | 2017-03-02 | 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67398U true CN206667398U (zh) | 2017-11-24 |
Family
ID=60378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99554.8U Active CN206667398U (zh) | 2017-03-02 | 2017-03-02 | 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6739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36406A (zh) * | 2017-03-02 | 2017-06-13 |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 |
-
2017
- 2017-03-02 CN CN201720199554.8U patent/CN20666739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36406A (zh) * | 2017-03-02 | 2017-06-13 |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684174U (zh) | 一种下开式翻板闸门 | |
CN202157198U (zh) | 一种无孔内桶节水型洗衣机 | |
CN206667398U (zh) | 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 | |
WO2017114449A1 (zh) | 一种马桶水箱止水水位稳定的进水阀 | |
CN102296680A (zh) | 多级导压排水阀 | |
CN106836406A (zh) | 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 | |
CN104863253B (zh) | 感应水位自动开启的中轴水力自动闸门 | |
CN205559946U (zh) | 一种双密封浮球阀 | |
CN204754712U (zh) | 自动雨帘 | |
CN117127692A (zh) | 单阀双控冲补一体两用进水装置 | |
CN202756896U (zh) | 一种导轨式自由浮球疏水阀 | |
CN206667397U (zh) | 一种进水阀快速止水结构 | |
CN104864160A (zh) | 先导式中轴水力自动闸门 | |
CN211523396U (zh) | 一种提高排速的排水阀 | |
CN107119641A (zh) | 一种水位自动调控闸门 | |
CN203514439U (zh) | 一种进水阀防漏水结构 | |
CN206986990U (zh) | 水平管防臭装置 | |
CN203256867U (zh) | 一种双排式冲水装置的补水控制结构 | |
CN202708280U (zh) | 控流式恒水位阀 | |
CN206916711U (zh) | 自动水阀 | |
KR20120070876A (ko) | 양변기 배수량 조절용 물덮개 | |
CN208348640U (zh) | 一种开水器延时补水浮球阀 | |
CN217081621U (zh) | 一种浮球阀 | |
CN206143736U (zh) | 一种新型升卧式水闸 | |
CN201059793Y (zh) | 太阳能热水器储水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