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636307U - 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36307U
CN206636307U CN201620483827.7U CN201620483827U CN206636307U CN 206636307 U CN206636307 U CN 206636307U CN 201620483827 U CN201620483827 U CN 201620483827U CN 206636307 U CN206636307 U CN 206636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onnection
scissor
tent
hack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838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长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ectrum Of Heron (xiamen) Outdoor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ectrum Of Heron (xiamen) Outdoor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ectrum Of Heron (xiamen) Outdoor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ectrum Of Heron (xiamen) Outdoor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838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36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36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36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包括能横向展收的剪叉式机构(10),该剪叉式机构(10)横向两侧都具有一上连接端和一下连接端,该横向侧的上连接端能转动连接有至少两副顶篷杆(20),该副顶篷杆(20)末端能转动连接有脚杆(30),该副顶篷杆(20)和对应横向侧的下连接端之间连接有支杆(40),剪叉式机构(10)横向展收和副顶篷杆(20)相对上连接端的转动构成连动。它具有如下优点:简单的拉伸动作即可展收帐篷架杆,使得该帐篷一个人就可以简易的打开和收折,大大增加了该帐篷的实用性;顶部整体受力,能增强帐篷架杆的连接强度、支撑强度、受力强度;整体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批量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营用品,尤其涉及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帐篷架杆,包括一横杆,该横杆横向两端都固设有连接座,该每个连接座都能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副顶篷杆,该副顶篷杆末端通过转动关节能转动连接有脚杆,该脚杆能支撑在帐篷搭建地面上。它存在有如下不足:
其一,展开时,需相对转动副顶篷杆和脚杆,相对转动副顶篷杆和横杆,该副顶篷杆个数如为四个,则需要转动8次,同理收折时,也需要转动8次,展开、收折十分不便;
其二,横杆和副顶篷杆只通过连接座连接,连接强度差,支撑强度差;
其三,需要将副顶蓬杆先拉高一个角度,才能将帐篷顺利打开,其原因是:因为产品重量以及结构问题,产品打开前,副顶蓬杆以转动关节为支撑点,呈现支撑点高,中间连接部分低的一个下榻状态,而该帐篷打开需要将副顶蓬杆以脚杆转动关节为轴心,将该副顶蓬杆从下榻状态克服反向受力死点打开到上翘状态。由于产品本身的重力因素,再加上4根副顶蓬杆较长的力臂作用,使得打开该结构帐篷较为困难,一般需要2个人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帐篷架杆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包括能横向展收的剪叉式机构(10),该剪叉式机构(10)横向两侧都具有一上连接端和一下连接端,该横向侧的上连接端能转动连接有至少两副顶篷杆(20),该副顶篷杆(20)末端能转动连接有脚杆(30),该副顶篷杆(20)和对应横向侧的下连接端之间连接有支杆(40),剪叉式机构(10)横向展收和副顶篷杆(20)相对上连接端的转动构成连动。
一实施例之中:该剪叉式机构(10)包括一剪叉组(11),该剪叉组(11)包括两中部能转动连接在一起的连杆(12),该连杆(12)为硬性杆或弹性杆。
一实施例之中:该剪叉式机构(10)包括至少两组剪叉组(11),该剪叉组(11)包括两中部能转动连接在一起的连杆(12),该连杆(12)为硬性杆或弹性杆;该些剪叉组(11)横向布置且每相邻两剪叉组(11)的连杆(12)的末端能转动连接在一起。
一实施例之中:该支杆(40)一端转动连接在该对应横向侧的下连接端,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该副顶篷杆(20)。
一实施例之中:该上连接端和副顶篷杆(20)通过第一上连接座(13)转动连接,该下连接端和支杆(40)通过第一下连接座(14)转动连接。
一实施例之中:该副顶篷杆(20)为伸缩杆,且伸缩的一端连接上连接端,另一端连接脚杆(30)。
一实施例之中:该剪叉式机构(10)处设有能锁定剪叉式机构(10)处于展开状态及能解开锁定以能收折剪叉式机构(10)的锁定机构(70)。
一实施例之中:该上连接端和副顶篷杆(20)通过第一上连接座(13)转动连接,该下连接端和支杆(40)通过第一下连接座(14)转动连接;该同一横向侧的第一上连接座(13)和第一下连接座(14)分别设有上锁接结构和下锁接结构,该上锁接结构和下锁接结构配合为能装拆连接且构成上述的锁定机构。
一实施例之中:该上锁接结构包括一凸设在第一上连接座(13)之下的插件(71),该下锁接结构包括一凹设在第一下连接座(14)且能与插件(71)配合构成插接结构的插槽(72)和一设于第一下连接座(14)且能保持插件(71)和插槽(72)处于锁接状态或通过用户操作能松释保持的锁接装置,该锁接装置、插件(71)和插槽(72)相配合。
一实施例之中:该剪叉式机构(10)包括至少组一剪叉组(11),该剪叉组(11)包括两中部能转动连接在一起的连杆(12);该锁定机构(70)包括一第一锁杆(73)和一第二锁杆(74),该第一锁杆(73)一端能转动连接剪叉组(11)的一连杆(12),该第二锁杆(74)一端能转动连接该剪叉组(11)的另一连杆(12),该第一锁杆(73)另一端和第二锁杆(74)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一起,且第一锁杆(73)另一端和第二锁杆(74)另一端设有一第一锁杆(73)和第二锁杆(74)处于180度时能产生自锁的自锁结构(75)。
一实施例之中:每相邻两剪叉组(11)的连杆(12)的末端能转动连接在一起并构成一对中间连接位;该一对中间连接位的一个中间连接位能转动连接有第一挑杆(51),该第一挑杆(51)和该一对中间连接位的另一个中间连接位连接有第二支杆(52),该第二支杆(52)一端转动连接中间连接位,该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挑杆(51)。
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一挑杆(51)沿垂直剪叉式机构(10)横向展收方向布置,该一对中间连接位连接有两个第一挑杆(51),该两个第一挑杆(51)分别布置在剪叉式机构(10)的垂直横向两侧。
一实施例之中:该至少一横向侧的上连接端还能转动连接有第二挑杆(61),该第二挑杆(61)和该横向侧的下连接端连接有第三支杆(62),该第三支杆(62)一端转动连接连接端,该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挑杆(61)。
一实施例之中:该上连接端、副顶篷杆(20)和第二挑杆(61)通过第一上连接座(13)转动连接,该下连接端、支杆(40)和第三支杆(62)通过第一下连接座(14)转动连接。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快搭帐篷架杆包括剪叉式机构,剪叉式机构横向侧的上连接端能转动连接有至少两副顶篷杆,副顶篷杆末端能转动连接有脚杆,副顶篷杆和对应横向侧的下连接端之间连接有支杆,剪叉式机构横向展收和副顶篷杆相对上连接端的转动构成连动,它能产生如下技术效果:a、能将背景技术的快搭帐篷架杆展收动作简化简单的拉伸动作,不存在力臂、重力、反向受力死点的影响,又减少了一字杆组的收折动作,使得该帐篷一个人就可以实现简易的打开和收折,大大增加了该帐篷的实用性;顶部整体受力,能增强帐篷架杆的连接强度、支撑强度、受力强度;整体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批量生产。
可根据客户帐篷尺寸的要求灵活调整剪叉组的组数,整体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批量生产。
第一挑杆沿垂直剪叉式机构横向展收方向布置,连接强度高,提高篷布内部空间。
支杆一端转动连接在该对应横向侧的另一个连接端,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该副顶篷杆,构成四杆机构,展收连动快速方便,受力稳定可靠。
副顶篷杆为伸缩杆,能增大帐篷内部空间。
剪叉式机构处设有能锁定剪叉式机构处于展开状态及能解开锁定以能收折剪叉式机构的锁定机构,帐篷架杆保持在展开状态的稳定性高,使用安全性能高。
同一横向侧的第一上连接座和第一下连接座分别设有上锁接结构和下锁接结构,该上锁接结构和下锁接结构配合为能装拆连接且构成上述的锁定机构,操作方便,展收方便快速。
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第一锁杆另一端和第二锁杆另一端设有一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处于180度时能产生自锁的自锁结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速,增强架杆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快搭帐篷架杆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快搭帐篷架杆的脚杆收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快搭帐篷架杆的脚杆相对副顶篷杆转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实施例一快搭帐篷架杆的两个上连接端向上运动或/和相近运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使剪叉式机构收折,以带动副顶篷杆转动收折。
图5是实施例一快搭帐篷架杆的两个上连接端向上运动或/和相近运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使剪叉式机构收折,以带动副顶篷杆转动收折。
图6是实施例一快搭帐篷架杆的脚杆相对副顶篷杆转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实施例一快搭帐篷架杆的脚杆相对副顶篷杆转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是实施例一快搭帐篷架杆的收折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一快搭帐篷架杆的应用实例之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一快搭帐篷架杆的应用实例之二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二快搭帐篷架杆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三快搭帐篷架杆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四快搭帐篷架杆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五快搭帐篷架杆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的A处局部放大分解示意图。
图16是图14中的A处的锁定装置松释的操作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五快搭帐篷架杆的展开结构示意图,此时锁定机构处于松释状态。
图18是实施例五快搭帐篷架杆的剪叉式机构收折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五快搭帐篷架杆的下杆相对上杆转动收折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0是实施例五快搭帐篷架杆的下杆相对上杆转动收折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1是实施例五快搭帐篷架杆的上杆相对副顶篷杆转动收折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2是实施例五快搭帐篷架杆的上杆相对副顶篷杆转动收折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3是实施例五快搭帐篷架杆的收折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实施例六快搭帐篷架杆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实施例七快搭帐篷架杆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实施例八快搭帐篷架杆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实施例九快搭帐篷架杆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实施例九锁定机构处于松释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实施例九锁定机构处于锁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查阅图1至图8,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包括能横向展收的剪叉式机构10,该剪叉式机构10横向两侧都具有一个上连接端和一个下连接端,该剪叉式机构10能横向展收。该每个横向侧的一上连接端都能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副顶篷杆20,该副顶篷杆20末端通过转动关节21能转动连接有脚杆30,该每一副顶篷杆20和对应横向侧的一下连接端之间连接有支杆40,剪叉式机构10横向展收和副顶篷杆20相对连接端的转动构成连动。
本实施例之中,该剪叉式机构10包括一剪叉组11,该剪叉组11包括两中部能转动连接在一起的连杆12,该中部并非特指中点,如长度1/3-2/3之间的位置,该两连杆12的末端构成上述的两个上连接端和两个下连接端,该连杆12选用硬性的金属杆。该支杆40一端转动连接在该对应横向侧的下连接端,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该副顶篷杆20,如连接在该副顶篷杆20的中部。最好,该上连接端能转动连接有第一上连接座13,该下连接端能转动连接有第一下连接座14,该至少两副顶篷杆20的一端都转动连接在第一上连接座13,该支杆40一端都转动连接在第一下连接座14。
根据需要:该副顶篷杆20能为单杆或为伸缩杆,如为伸缩杆则伸缩的一端连接连接端,另一端通过转动关节21连接脚杆30,该伸缩杆可为伸缩管。该脚杆30能为单杆或为伸缩杆,或者,该脚杆30下端还能通过另一转动关节连接另一下杆。
图9绘示了本实施例的帐篷架杆的应用实例之一,该帐篷架杆连接有篷布80,该篷布80挂接在帐篷架杆之内,如通过吊绳81吊接在帐篷架杆。图10绘示了本实施例的帐篷架杆的应用实例之二,该篷布80披覆在帐篷架杆之外。帐篷架杆与帐篷布能够完全一体设置。该剪叉式机构上连接端支撑篷布,因此可认为是主顶篷杆。副顶篷杆整体支撑篷布或连接篷布,篷布连接稳定性高,强度高,篷布使用寿命长。本实施例之中,能够通过篷布80的拉紧能使帐篷架杆保持在展开状态。
本实施例之中,通过两个上连接端向上运动或/和相近运动(两下连接端向下运动或/和相近运动),使剪叉式机构收折,以带动副顶篷杆转动收折,收折帐篷架杆,或,通过两个上连接端向下运动或/和相远离运动(两下连接端向上运动或/和相远运动),使剪叉式机构展开,以带动副顶篷杆转动展开,展开帐篷架杆,它将背景技术的快搭帐篷架杆展收动作简化为水平方向简单的拉伸动作,不存在力臂、重力、反向受力死点的影响,又减少了一字杆组的收折动作,使得该帐篷一个人就可以握着上连接端实现简易的打开和收折,大大增加了该帐篷的实用性。展开过程中:支杆相对副顶篷杆转动,支杆相对转动点自下往上转动,支杆相对转动点转动时过了水平面后,形成受力反向死点,从而起到支撑整个帐篷架杆作用。
实施例二
请查阅图11,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至少一横向侧的上连接端还能转动连接有第二挑杆61,该每一第二挑杆61和该横向侧的下连接端连接有第三支杆62。该第二挑杆61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上连接座13。该第三支杆62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下连接座14,该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挑杆61中部。最好,该第二挑杆61朝内伸出,如附图中伸出两根第二挑杆61,两个第二挑杆61和两根副顶篷杆20周向间隔布置,如均匀周向间隔布置。它能产生如下优点:其一,增大帐篷内部空间,提高帐篷内部高度;2、能避免篷布之上形成积水;3、挑杆、第三支杆和剪叉式机构组成四杆机构,张开或收折连动方便快速;4、提高帐篷架杆整体支撑强度。
实施例三
请查阅图12,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剪叉式机构10包括至少两组剪叉组11,该剪叉组11包括两中部能转动连接在一起的连杆12,该些剪叉组11横向布置且每相邻两剪叉组11的连杆12的末端能转动连接在一起,如两剪叉组11的连杆上端通过枢轴连接在一起,两剪叉组11的连杆下端通过枢轴连接在一起。该横向布置的至少两组剪叉组11的横向两侧的连杆末端构成上述的上连接端和下连接端。
实施例四
请查阅图13,它与实施例三不同之处在于:每相邻两剪叉组11的连杆12的末端能转动连接在一起并构成一对中间连接位;该一对中间连接位的一个中间连接位能转动连接第一挑杆51,该每一第一挑杆51和该一对中间连接位的另一个中间连接位连接有第二支杆52。具体结构中:该第二支杆52一端转动连接中间连接位,该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挑杆51中部。该一对中间连接位的两个中间连接位上下布置,且:位于下侧的中间连接位和第一挑杆51通过第二下连接座53转动连接,如第二下连接座53成L形片,该L形片一板靠接连杆末端且如通过连接相邻连杆末端的枢轴连接在该连杆,该第一挑杆51转动连接在L形片另一板;位于上侧的中间连接位和第二支杆52通过第二上连接座54转动连接;如第二上连接座54成L形片,该L形片一板连接连杆末端,该第二支杆52转动连接在L形片另一板。最好,该第一挑杆51沿垂直剪叉式机构10横向展收方向布置,且,该一对中间连接位连接有两个第一挑杆51,该两个第一挑杆51分别布置在剪叉式机构10的垂直横向两侧。它能产生如下优点:1、增大帐篷内部空间,提高帐篷内部高度;2、能避免篷布之上形成积水;3、挑杆、第二支杆和剪叉式机构组成四杆机构,张开或收折连动方便快速;4、提高帐篷架杆整体支撑强度。
实施例五
请查阅图14至图23,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该剪叉组11的连杆12为弹性杆,如蒙古包式帐篷常用的弹性塑胶杆。该脚杆30还通过第二转动关节31连接能转动展开或收折的下杆32。
该剪叉式机构10处设有能锁定剪叉式机构10处于展开状态及能解开锁定以能收折剪叉式机构10的锁定机构70。该同一横向侧的第一上连接座13和第一下连接座14分别设上锁接结构和下锁接结构,该上锁接结构和下锁接结构配合为能装拆连接且构成上述的锁定机构。该上锁接结构包括一凸设在第一上连接座13之下的插件71,该下锁接结构包括一凹设在第一下连接座14的插槽72和一锁接装置。该插槽72与插件71配合构成插接结构,该锁接装置设于第一下连接座14且锁接装置、插件71和插槽72相配合,以能保持插件71和插槽72处于锁接状态或通过用户操作能松释保持。该锁接装置可采用传统的卡扣结构、插销结构或其它结构,下面具体介绍本实施例使用的结构:包括一设于插件71的防拔凸台711、一能沿垂直插拔方向滑动连接第一下连接座14的操作件722,通过操作件722滑动控制操作件722是否靠接防拔凸台,如靠接防拔凸台则防拔,如未靠接则插件能自由拔插,最好,另配设弹性件723顶抵连接在操作件722和第一下连接座14用于使该操作件722受能活动至靠接防拔凸台位置的弹力。
根据需要,上述的所有实施例都可配设锁定机构。
实施例六
请查阅图24,它与实施例五不同之处在于:该至少一横向侧的上连接端还能转动连接有第二挑杆61,该每一第二挑杆61和该横向侧的下连接端连接有第三支杆62。该第二挑杆61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上连接座13。该第三支杆62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下连接座14,该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挑杆61中部。最好,该第二挑杆61朝内伸出,如附图中伸出两根第二挑杆61,两个第二挑杆61和两根副顶篷杆20周向间隔布置,如均匀周向间隔布置。它能产生如下优点:其一,增大帐篷内部空间,提高帐篷内部高度;2、能避免篷布之上形成积水;3、挑杆、第三支杆和剪叉式机构组成四杆机构,张开或收折连动方便快速;4、提高帐篷架杆整体支撑强度。
实施例七
请查阅图25,它与实施例五不同之处在于:该剪叉式机构10包括至少两组剪叉组11,该剪叉组11包括两中部能转动连接在一起的连杆12,该些剪叉组11横向布置且每相邻两剪叉组11的连杆12的末端能转动连接在一起,如两剪叉组11的连杆上端通过枢轴连接在一起,两剪叉组11的连杆下端通过枢轴连接在一起。该横向布置的至少两组剪叉组11的横向两侧的连杆末端构成上述的上连接端和下连接端。
实施例八
请查阅图26,它与实施例七不同之处在于:每相邻两剪叉组11的连杆12的末端能转动连接在一起并构成一对中间连接位;该一对中间连接位的一个中间连接位能转动连接第一挑杆51,该每一第一挑杆51和该一对中间连接位的另一个中间连接位连接有第二支杆52。具体结构中:该第二支杆52一端转动连接中间连接位,该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挑杆51中部。该一对中间连接位的两个中间连接位上下布置,且:位于下侧的中间连接位和第一挑杆51通过第二下连接座53转动连接,如第二下连接座53成L形片,该L形片一板靠接连杆末端且如通过连接相邻连杆末端的枢轴连接在该连杆,该第一挑杆51转动连接在L形片另一板;位于上侧的中间连接位和第二支杆52通过第二上连接座54转动连接;如第二上连接座54成L形片,该L形片一板连接连杆末端,该第二支杆52转动连接在L形片另一板。最好,该第一挑杆51沿垂直剪叉式机构10横向展收方向布置,且,该一对中间连接位连接有两个第一挑杆51,该两个第一挑杆51分别布置在剪叉式机构10的垂直横向两侧。它能产生如下优点:1、增大帐篷内部空间,提高帐篷内部高度;2、能避免篷布之上形成积水;3、挑杆、第二支杆和剪叉式机构组成四杆机构,张开或收折连动方便快速;4、提高帐篷架杆整体支撑强度。
实施例九
它与实施五、六、七、八不同之处如下描述,下面以它与实施例五不同之处举例描述:请查阅图27、图28和图29,它与实施例七不同之处在于:该锁定机构包括一第一锁杆和一第二锁杆,该第一锁杆一端能转动连接剪叉组11的一连杆12,该第二锁杆一端能转动连接该剪叉组11的另一连杆12,具体结构如:连杆12处固设有一定位座121,该锁杆的一端能转动连接在该定位座121上。该第一锁杆另一端和第二锁杆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一起,如该两锁杆另一端靠接再配设枢轴穿过两锁杆另一端以将它们转动连接在一起。该第一锁杆另一端和第二锁杆另一端设一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处于180度产生自锁的自锁结构75,第一锁杆和第二锁杆处于180度此时二者相向运动无法使两锁杆相对转动,二者另一端向上或向下活动使二锁杆处于非180度则自锁解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横向展收的剪叉式机构(10),该剪叉式机构(10)横向两侧都具有一上连接端和一下连接端,该横向侧的上连接端能转动连接有至少两副顶篷杆(20),该副顶篷杆(20)末端能转动连接有脚杆(30),该副顶篷杆(20)和对应横向侧的下连接端之间连接有支杆(40),剪叉式机构(10)横向展收和副顶篷杆(20)相对上连接端的转动构成连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该剪叉式机构(10)包括一剪叉组(11),该剪叉组(11)包括两中部能转动连接在一起的连杆(12),该连杆(12)为硬性杆或弹性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该剪叉式机构(10)包括至少两组剪叉组(11),该剪叉组(11)包括两中部能转动连接在一起的连杆(12),该连杆(12)为硬性杆或弹性杆;该些剪叉组(11)横向布置且每相邻两剪叉组(11)的连杆(12)的末端能转动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该支杆(40)一端转动连接在该对应横向侧的下连接端,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该副顶篷杆(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该上连接端和副顶篷杆(20)通过第一上连接座(13)转动连接,该下连接端和支杆(40)通过第一下连接座(14)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该副顶篷杆(20)为伸缩杆,且伸缩的一端连接上连接端,另一端连接脚杆(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该剪叉式机构(10)处设有能锁定剪叉式机构(10)处于展开状态及能解开锁定以能收折剪叉式机构(10)的锁定机构(7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该上连接端和副顶篷杆(20)通过第一上连接座(13)转动连接,该下连接端和支杆(40)通过第一下连接座(14)转动连接;该同一横向侧的第一上连接座(13)和第一下连接座(14)分别设有上锁接结构和下锁接结构,该上锁接结构和下锁接结构配合为能装拆连接且构成上述的锁定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该上锁接结构包括一凸设在第一上连接座(13)之下的插件(71),该下锁接结构包括一凹设在第一下连接座(14)且能与插件(71)配合构成插接结构的插槽(72)和一设于第一下连接座(14)且能保持插件(71)和插槽(72)处于锁接状态或通过用户操作能松释保持的锁接装置,该锁接装置、插件(71)和插槽(72)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该剪叉式机构(10)包括至少组一剪叉组(11),该剪叉组(11)包括两中部能转动连接在一起的连杆(12);该锁定机构(70)包括一第一锁杆(73)和一第二锁杆(74),该第一锁杆(73)一端能转动连接剪叉组(11)的一连杆(12),该第二锁杆(74)一端能转动连接该剪叉组(11)的另一连杆(12),该第一锁杆(73)另一端和第二锁杆(74)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一起,且第一锁杆(73)另一端和第二锁杆(74)另一端设有一第一锁杆(73)和第二锁杆(74)处于180度时能产生自锁的自锁结构(75)。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剪叉组(11)的连杆(12)的末端能转动连接在一起并构成一对中间连接位;该一对中间连接位的一个中间连接位能转动连接有第一挑杆(51),该第一挑杆(51)和该一对中间连接位的另一个中间连接位连接有第二支杆(52),该第二支杆(52)一端转动连接中间连接位,该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挑杆(5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挑杆(51)沿垂直剪叉式机构(10)横向展收方向布置,该一对中间连接位连接有两个第一挑杆(51),该两个第一挑杆(51)分别布置在剪叉式机构(10)的垂直横向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横向侧的上连接端还能转动连接有第二挑杆(61),该第二挑杆(61)和该横向侧的下连接端连接有第三支杆(62),该第三支杆(62)一端转动连接连接端,该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挑杆(6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该上连接端、副顶篷杆(20)和第二挑杆(61)通过第一上连接座(13)转动连接,该下连接端、支杆(40)和第三支杆(62)通过第一下连接座(14)转动连接。
CN201620483827.7U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 Active CN206636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3827.7U CN206636307U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3827.7U CN206636307U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36307U true CN206636307U (zh) 2017-11-14

Family

ID=60260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83827.7U Active CN206636307U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363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1273A (zh) * 2016-05-25 2017-02-15 鹭谱达(厦门)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1273A (zh) * 2016-05-25 2017-02-15 鹭谱达(厦门)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47878B2 (en) Operating method of a wind power jib of a crane and crane
CN209114962U (zh) 具有自锁式中心锁的可折叠帐篷
CN106088800A (zh) 顶部连动帐篷架杆
CN106037333A (zh) 旅行床
CN206636307U (zh) 一种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
CN106401273A (zh) 顶部能连动的快搭帐篷架杆
CN208300703U (zh) 一种可折叠型抗风浪网箱
CN202000643U (zh) 可升降、折叠的简易施工架
CN207236521U (zh) 一种多用可升降吊床
CN205445113U (zh) 一种折叠凉篷架及其支撑机构
CN201792639U (zh) 画板调节装置
CN207110644U (zh) 一种可展收的帐篷框架连接单元和一种帐篷框架
CN208454384U (zh) 一种暗藏式液压升降机
CN209057012U (zh) 一种发电机用移动防雨棚
CN207949404U (zh) 一种档位锁定蝴蝶底盘
CN201208016Y (zh) 一种帐篷床
CN218375682U (zh) 一种凉棚架防积水机构及凉棚架
CN209252197U (zh) 一种折叠传动组件
CN206245854U (zh) 一种帐篷杆的转动限位连接件
CN208279211U (zh)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塔式起重机操作平台
CN205617904U (zh) 一种顶部连动帐篷架杆
CN205100864U (zh) 一种梯子梯柱的可调节伸缩装置
CN205476821U (zh) 一种帐篷架
CN207526224U (zh) 一种用于撬起电杆的装置
CN205687499U (zh) 一种升降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