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01912U - 一种基板及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板及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01912U CN206601912U CN201720315789.9U CN201720315789U CN206601912U CN 206601912 U CN206601912 U CN 206601912U CN 201720315789 U CN201720315789 U CN 201720315789U CN 206601912 U CN206601912 U CN 2066019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sub
- target
- target substrate
- bend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2799 BoPET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297 Ray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32 cross lin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板,所述基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不同,以使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不同;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目标基板,以使所述目标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可弯曲规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板及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满足复杂多样的需求,许多新形态的产品应运而生。特别是柔性屏幕的出现对新的电子产品形态进行了很大的推进;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强用户体验,通常会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柔性材料来代替无法大角度弯曲的玻璃作为柔性屏幕上的基板,但是,PET等柔性材料会降低屏幕表面的平整度,因此,使用PET等柔性材料来代替玻璃的方式违背了增加用户体验的初衷,相反地,降低了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板及显示面板、电子设备,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板,所述基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不同,以使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不同;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目标基板,以使所述目标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可弯曲规则。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光学特征参数的差异值处于预设范围内,以使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的所述目标基板的光学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光学规则。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小于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对应地,所述基板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子基板;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子基板中的第一个第一子基板设置于所述目标基板的一端,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子基板中的第二个第一子基板设置于所述目标基板的另一端,以使所述目标基板沿第一方向的可弯曲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可弯曲规则;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的连线方向。
上述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设置于所述目标基板中除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以外的中间区域。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子基板、所述第二子基板以及所述目标基板三者中存在至少一个边长相同的第一边;对应地,所述第一子基板与所述第二子基板按照边长相同的所述第一边拼接形成所述目标基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第一边相垂直的方向。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为玻璃;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为透明弹性材料。
上述方案中,所述目标基板中包含有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的第一薄膜,以通过所述第一薄膜提高所述目标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硬度特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上设置有以上所述的基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以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基板及显示面板、电子设备,能够利用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目标基板,这里,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不同,且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不同,所以,能够确保拼接形成的目标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可弯曲规则;进一步地,由于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所以,能够为最终形成的目标基板兼顾平整度和弯曲需求奠定基础,进而为提升用户体验奠定了基础。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基板结构简单,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板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板在第一状态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板在第二状态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工艺中,通过会使用玻璃材料作为屏幕的基板,但是,玻璃无法大角度弯曲,若弯曲过大,则必然会导致碎裂;进一步地,若使用超薄玻璃来代替普通玻璃,虽然超薄玻璃能够弯曲,但是,超薄玻璃的平整度较差,强度差,塑料感强;另外,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使用PET材料来代替普通玻璃的工艺,但是,当PET材料形成的基板太厚时,会导致无法弯曲,而当太薄时,又会导致强度差、平整度差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新型基板以代替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基板,以解决上述问题。这里,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板;这里,为了兼顾平整度和弯曲需求的体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复合柔性透明基板;具体地,所述基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不同,以使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不同;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目标基板,以使所述目标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可弯曲规则。
这里,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子基板选用的材料可以具体为玻璃;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可以具体为透明弹性材料;也就是说,所述目标基板为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共同形成的基板,如此,为最终形成的目标基板兼顾平整度和弯曲需求奠定了基础。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如实际弯曲能力等来选取目标基板中玻璃材料与透明弹性材料所占的比重。例如,如图1中左图所示,目标基板中设置有两个第一子基板12,和一个第二子基板11,所述第二子基板11形成于两个所述第一子基板12的中间,且两个第一子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子基板上下两侧,这样,使所述目标基板沿着左图所示的箭头方向的可弯曲能力较强。又如图1中右图所示,目标基板中设置有两个第一子基板12,和一个第二子基板11,所述第二子基板11形成于两个所述第一子基板12的中间,且两个第一子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子基板左右两侧,这样,使所述目标基板沿着右图所示的箭头方向的可弯曲能力较强。这里,可以在兼顾平整度和弯曲需求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第一子基板(或第二子基板)在整个目标基板中所占的比重(如所占面积比重),以及确定第一子基板(或第二子基板)在整个目标基板中的具体位置及具体分布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图1为本实施例基板的一具体示例,仅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光学特征参数的差异值处于预设范围内,以使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的所述目标基板的光学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光学规则。这里,当所述第一子基板选用的材料可以具体为玻璃时,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透明弹性材料的透明度和折射率等光学特征参数与玻璃的透明度和折射率等光学特征参数的差值要尽可能小,如接近或者一致,这样,确保在视觉上目标基板为一整张一体化结构的基板。当然,为了满足一体化需求,在厚度方向上,第一子基板和第二子基板的厚度也需要相同,这样,能够为确保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光学特征参数的差异值处于预设范围而奠定基础,同时能够为第一子基板和第二子基板无缝结合成一整张材料而奠定基础。
进一步地,由于透明弹性材料表面的耐磨耐划痕性能较差,所以,为了提高目标基板表面的耐磨耐划痕性能,可以在目标基板的表现形成一层具有耐磨耐划痕性能的PET薄膜,具体地,所述目标基板中包含有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的第一薄膜13,这样,通过所述第一薄膜提高所述目标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硬度特征。
这里,本实施例中,将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拼接到一起的工艺取决于透明材料的固化成型方式,比如,若透明弹性材料为硅胶材料时,可以采用模内注塑成型或者纳米注塑成型的方式将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拼接到一起,以最终形成目标基板。若透明弹性材料为粘胶类材料,如紫外线固化胶时,可以采用紫外线胶联反应的方式将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拼接到一起,以最终形成目标基板。上述拼接技术仅仅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对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拼接到一起的拼接技术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将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无缝且牢固的连接即可。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基板,能够利用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目标基板,这里,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不同,且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不同;所以,能够确保拼接形成的目标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可弯曲规则;进一步地,由于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所以,能够为最终形成的目标基板兼顾平整度和弯曲需求奠定基础,进而为提升用户体验奠定了基础。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基板结构简单,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板;这里,为了兼顾平整度和弯曲需求的体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复合柔性透明基板;具体地,所述基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不同,以使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不同;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目标基板,以使所述目标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可弯曲规则。
这里,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子基板选用的材料可以具体为玻璃;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可以具体为透明弹性材料;也就是说,所述目标基板为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共同形成的基板,如此,为最终形成的目标基板兼顾平整度和弯曲需求奠定了基础。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如实际弯曲能力等来选取目标基板中玻璃材料与透明弹性材料所占的比重。例如,如图1中左图所示,目标基板中设置有两个第一子基板12,和一个第二子基板11,所述第二子基板11形成于两个所述第一子基板12的中间,且两个第一子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子基板上下两侧,这样,使所述目标基板沿着左图所示的箭头方向的可弯曲能力较强。又如图1中右图所示,目标基板中设置有两个第一子基板12,和一个第二子基板11,所述第二子基板11形成于两个所述第一子基板12的中间,且两个第一子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子基板左右两侧,这样,使所述目标基板沿着右图所示的箭头方向的可弯曲能力较强。这里,可以在兼顾平整度和弯曲需求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第一子基板(或第二子基板)在整个目标基板中所占的比重(如所占面积比重),以及确定第一子基板(或第二子基板)在整个目标基板中的具体位置及具体分布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图1为本实施例基板的一具体示例,仅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光学特征参数的差异值处于预设范围内,以使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的所述目标基板的光学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光学规则。这里,当所述第一子基板选用的材料可以具体为玻璃时,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透明弹性材料的透明度和折射率等光学特征参数与玻璃的透明度和折射率等光学特征参数的差值要尽可能小,如接近或者一致,这样,确保在视觉上目标基板为一整张一体化结构的基板。当然,为了满足一体化需求,在厚度方向上,第一子基板和第二子基板的厚度也需要相同,这样,能够为确保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光学特征参数的差异值处于预设范围而奠定基础,同时能够为第一子基板和第二子基板无缝结合成一整张材料而奠定基础。
进一步地,由于透明弹性材料表面的耐磨耐划痕性能较差,所以,为了提高目标基板表面的耐磨耐划痕性能,可以在目标基板的表现形成一层具有耐磨耐划痕性能的PET薄膜,具体地,所述目标基板中包含有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的第一薄膜13,这样,通过所述第一薄膜提高所述目标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硬度特征。
这里,本实施例中,将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拼接到一起的工艺取决于透明材料的固化成型方式,比如,若透明弹性材料为硅胶材料时,可以采用模内注塑成型或者纳米注塑成型的方式将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拼接到一起,以最终形成目标基板。若透明弹性材料为粘胶类材料,如紫外线固化胶时,可以采用紫外线胶联反应的方式将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拼接到一起,以最终形成目标基板。上述拼接技术仅仅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对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拼接到一起的拼接技术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将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无缝且牢固的连接即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小于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如,所述第一子基板为玻璃,所述第二子基板为透明弹性材料,此时,玻璃的可弯曲性能必然差于透明弹性材料的壳弯曲性能。对应地,如图2所示,所述基板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子基板12;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子基板中的第一个第一子基板设置于所述目标基板的一端,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子基板中的第二个第一子基板设置于所述目标基板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设置于所述目标基板中除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以外的中间区域,如此,使所述目标基板沿第一方向的可弯曲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可弯曲规则;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的连线方向。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子基板、所述第二子基板以及所述目标基板三者中存在至少一个边长相同的第一边,例如,如图1所示,三者的存在相同的第一边,这样,确保拼接处相吻合,为能够拼接成一个完成的一体化的目标基板奠定了基础;对应地,所述第一子基板与所述第二子基板按照边长相同的所述第一边拼接形成所述目标基板。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第一边相垂直的方向。
这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板在第一状态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板在第二状态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所述第一状态为自然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弯曲状态,当所述目标基板沿着图2所示的第一方向弯曲后,即可得到图3所示的形态。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基板,能够利用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目标基板,这里,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不同,且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不同;所以,能够确保拼接形成的目标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可弯曲规则;进一步地,由于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所以,能够为最终形成的目标基板兼顾平整度和弯曲需求奠定基础,进而为提升用户体验奠定了基础。又由于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为透明弹性材料,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能够降低目标基板的抗弯曲反力,进一步为提升用户体验奠定了基础。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如柔性显示屏等;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设置有基板,具体地,所述基板作为保护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外侧。这里,所述基板为兼顾平整度和弯曲需求的新型复合柔性透明基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不同,以使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不同;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目标基板,以使所述目标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可弯曲规则。
这里,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子基板选用的材料可以具体为玻璃;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可以具体为透明弹性材料;也就是说,所述目标基板为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共同形成的基板,如此,为最终形成的目标基板兼顾平整度和弯曲需求奠定了基础。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如实际弯曲能力等来选取目标基板中玻璃材料与透明弹性材料所占的比重。例如,如图1中左图所示,目标基板中设置有两个第一子基板12,和一个第二子基板11,所述第二子基板11形成于两个所述第一子基板12的中间,且两个第一子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子基板上下两侧,这样,使所述目标基板沿着左图所示的箭头方向的可弯曲能力较强。又如图1中右图所示,目标基板中设置有两个第一子基板12,和一个第二子基板11,所述第二子基板11形成于两个所述第一子基板12的中间,且两个第一子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子基板左右两侧,这样,使所述目标基板沿着右图所示的箭头方向的可弯曲能力较强。这里,可以在兼顾平整度和弯曲需求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第一子基板(或第二子基板)在整个目标基板中所占的比重(如所占面积比重),以及确定第一子基板(或第二子基板)在整个目标基板中的具体位置及具体分布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图1为本实施例基板的一具体示例,仅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光学特征参数的差异值处于预设范围内,以使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的所述目标基板的光学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光学规则。这里,当所述第一子基板选用的材料可以具体为玻璃时,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透明弹性材料的透明度和折射率等光学特征参数与玻璃的透明度和折射率等光学特征参数的差值要尽可能小,如接近或者一致,这样,确保在视觉上目标基板为一整张一体化结构的基板。当然,为了满足一体化需求,在厚度方向上,第一子基板和第二子基板的厚度也需要相同,这样,能够为确保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光学特征参数的差异值处于预设范围而奠定基础,同时能够为第一子基板和第二子基板无缝结合成一整张材料而奠定基础。
进一步地,由于透明弹性材料表面的耐磨耐划痕性能较差,所以,为了提高目标基板表面的耐磨耐划痕性能,可以在目标基板的表现形成一层具有耐磨耐划痕性能的PET薄膜,具体地,所述目标基板中包含有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的第一薄膜13,这样,通过所述第一薄膜提高所述目标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硬度特征。
这里,本实施例中,将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拼接到一起的工艺取决于透明材料的固化成型方式,比如,若透明弹性材料为硅胶材料时,可以采用模内注塑成型或者纳米注塑成型的方式将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拼接到一起,以最终形成目标基板。若透明弹性材料为粘胶类材料,如紫外线固化胶时,可以采用紫外线胶联反应的方式将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拼接到一起,以最终形成目标基板。上述拼接技术仅仅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对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拼接到一起的拼接技术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将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无缝且牢固的连接即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小于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如,所述第一子基板为玻璃,所述第二子基板为透明弹性材料,此时,玻璃的可弯曲性能必然差于透明弹性材料的壳弯曲性能。对应地,如图2所示,所述基板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子基板12;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子基板中的第一个第一子基板设置于所述目标基板的一端,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子基板中的第二个第一子基板设置于所述目标基板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设置于所述目标基板中除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以外的中间区域,如此,使所述目标基板沿第一方向的可弯曲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可弯曲规则;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的连线方向。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子基板、所述第二子基板以及所述目标基板三者中存在至少一个边长相同的第一边,例如,如图1所示,三者的存在相同的第一边,这样,确保拼接处相吻合,为能够拼接成一个完成的一体化的目标基板奠定了基础;对应地,所述第一子基板与所述第二子基板按照边长相同的所述第一边拼接形成所述目标基板。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第一边相垂直的方向。
这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板在第一状态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板在第二状态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所述第一状态为自然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弯曲状态,当所述目标基板沿着图2所示的第一方向弯曲后,即可得到图3所示的形态。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能够利用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目标基板,这里,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不同,且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不同;所以,能够确保拼接形成的目标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可弯曲规则;进一步地,由于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所以,能够为最终形成的目标基板兼顾平整度和弯曲需求奠定基础,进而为提升用户体验奠定了基础。又由于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为透明弹性材料,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能够降低目标基板的抗弯曲反力,进一步为提升用户体验奠定了基础。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如柔性显示屏等;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设置有基板,具体地,所述基板作为保护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外侧。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为兼顾平整度和弯曲需求的新型复合柔性透明基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不同,以使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不同;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目标基板,以使所述目标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可弯曲规则。
这里,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子基板选用的材料可以具体为玻璃;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可以具体为透明弹性材料;也就是说,所述目标基板为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共同形成的基板,如此,为最终形成的目标基板兼顾平整度和弯曲需求奠定了基础。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如实际弯曲能力等来选取目标基板中玻璃材料与透明弹性材料所占的比重。例如,如图1中左图所示,目标基板中设置有两个第一子基板12,和一个第二子基板11,所述第二子基板11形成于两个所述第一子基板12的中间,且两个第一子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子基板上下两侧,这样,使所述目标基板沿着左图所示的箭头方向的可弯曲能力较强。又如图1中右图所示,目标基板中设置有两个第一子基板12,和一个第二子基板11,所述第二子基板11形成于两个所述第一子基板12的中间,且两个第一子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子基板左右两侧,这样,使所述目标基板沿着右图所示的箭头方向的可弯曲能力较强。这里,可以在兼顾平整度和弯曲需求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第一子基板(或第二子基板)在整个目标基板中所占的比重(如所占面积比重),以及确定第一子基板(或第二子基板)在整个目标基板中的具体位置及具体分布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图1为本实施例基板的一具体示例,仅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光学特征参数的差异值处于预设范围内,以使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的所述目标基板的光学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光学规则。这里,当所述第一子基板选用的材料可以具体为玻璃时,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透明弹性材料的透明度和折射率等光学特征参数与玻璃的透明度和折射率等光学特征参数的差值要尽可能小,如接近或者一致,这样,确保在视觉上目标基板为一整张一体化结构的基板。当然,为了满足一体化需求,在厚度方向上,第一子基板和第二子基板的厚度也需要相同,这样,能够为确保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光学特征参数的差异值处于预设范围而奠定基础,同时能够为第一子基板和第二子基板无缝结合成一整张材料而奠定基础。
进一步地,由于透明弹性材料表面的耐磨耐划痕性能较差,所以,为了提高目标基板表面的耐磨耐划痕性能,可以在目标基板的表现形成一层具有耐磨耐划痕性能的PET薄膜,具体地,所述目标基板中包含有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的第一薄膜13,这样,通过所述第一薄膜提高所述目标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硬度特征。
这里,本实施例中,将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拼接到一起的工艺取决于透明材料的固化成型方式,比如,若透明弹性材料为硅胶材料时,可以采用模内注塑成型或者纳米注塑成型的方式将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拼接到一起,以最终形成目标基板。若透明弹性材料为粘胶类材料,如紫外线固化胶时,可以采用紫外线胶联反应的方式将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拼接到一起,以最终形成目标基板。上述拼接技术仅仅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对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拼接到一起的拼接技术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将玻璃与透明弹性材料无缝且牢固的连接即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小于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如,所述第一子基板为玻璃,所述第二子基板为透明弹性材料,此时,玻璃的可弯曲性能必然差于透明弹性材料的壳弯曲性能。对应地,如图2所示,所述基板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子基板12;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子基板中的第一个第一子基板设置于所述目标基板的一端,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子基板中的第二个第一子基板设置于所述目标基板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设置于所述目标基板中除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以外的中间区域,如此,使所述目标基板沿第一方向的可弯曲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可弯曲规则;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的连线方向。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子基板、所述第二子基板以及所述目标基板三者中存在至少一个边长相同的第一边,例如,如图1所示,三者的存在相同的第一边,这样,确保拼接处相吻合,为能够拼接成一个完成的一体化的目标基板奠定了基础;对应地,所述第一子基板与所述第二子基板按照边长相同的所述第一边拼接形成所述目标基板。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第一边相垂直的方向。
这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板在第一状态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板在第二状态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所述第一状态为自然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弯曲状态,当所述目标基板沿着图2所示的第一方向弯曲后,即可得到图3所示的形态。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能够利用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目标基板,这里,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不同,且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不同;所以,能够确保拼接形成的目标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可弯曲规则;进一步地,由于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所以,能够为最终形成的目标基板兼顾平整度和弯曲需求奠定基础,进而为提升用户体验奠定了基础。又由于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为透明弹性材料,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能够降低目标基板的抗弯曲反力,进一步为提升用户体验奠定了基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不同,以使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不同;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目标基板,以使所述目标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可弯曲规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基板和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光学特征参数的差异值处于预设范围内,以使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交替拼接形成的所述目标基板的光学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光学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小于所述第二子基板的可弯曲特征参数;对应地,所述基板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子基板;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子基板中的第一个第一子基板设置于所述目标基板的一端,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子基板中的第二个第一子基板设置于所述目标基板的另一端,以使所述目标基板沿第一方向的可弯曲特征参数满足预设可弯曲规则;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的连线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设置于所述目标基板中除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以外的中间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基板、所述第二子基板以及所述目标基板三者中存在至少一个边长相同的第一边;对应地,所述第一子基板与所述第二子基板按照边长相同的所述第一边拼接形成所述目标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第一边相垂直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为玻璃;所述第二子基板选用的材料为透明弹性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基板中包含有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基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子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的第一薄膜,以通过所述第一薄膜提高所述目标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硬度特征。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基板。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15789.9U CN206601912U (zh) | 2017-03-28 | 2017-03-28 | 一种基板及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15789.9U CN206601912U (zh) | 2017-03-28 | 2017-03-28 | 一种基板及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01912U true CN206601912U (zh) | 2017-10-31 |
Family
ID=60145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315789.9U Active CN206601912U (zh) | 2017-03-28 | 2017-03-28 | 一种基板及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0191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81253A (zh) * | 2017-03-28 | 2017-07-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基板及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
CN108133668A (zh) * | 2017-12-29 | 2018-06-08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板的制备方法、基板及终端 |
-
2017
- 2017-03-28 CN CN201720315789.9U patent/CN20660191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81253A (zh) * | 2017-03-28 | 2017-07-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基板及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
CN106981253B (zh) * | 2017-03-28 | 2024-02-2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基板及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
CN108133668A (zh) * | 2017-12-29 | 2018-06-08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板的制备方法、基板及终端 |
CN108133668B (zh) * | 2017-12-29 | 2021-05-11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板的制备方法、基板及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52284B (zh) | 一种盖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CN208444535U (zh) | 柔性显示屏盖板、柔性显示模组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 |
KR102150392B1 (ko) | 시인성이 개선된 플렉시블 커버 윈도우 | |
CN104553184B (zh) | 弯曲显示装置中的窗构件、其制造方法和弯曲显示装置 | |
JP6607666B2 (ja) | 曲面型表示装置のウインドウ部材、曲面型表示装置のウインドウ部材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曲面型表示装置 | |
US20210165461A1 (en) | Articles with textured surfa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 |
US9688051B2 (en) | Window member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TW201307086A (zh) | 顯示裝置及製造其之方法 | |
TWI582665B (zh) | 觸控面板及其立體蓋板 | |
CN107250879A (zh) | 窗口盖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以及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 |
KR102162567B1 (ko) | 플렉시블 커버 윈도우 | |
TWI680393B (zh) | 柔性觸摸屏及柔性顯示裝置 | |
CN105867695A (zh) | 一种整合型的触控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6601912U (zh) | 一种基板及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 |
US20180272795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ver thereof | |
CN103218100A (zh) |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4216553A (zh) | 复合式触控覆盖板 | |
CN112820200A (zh) | 盖板及显示装置 | |
KR101814469B1 (ko) | 모바일기기의 곡면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화면보호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3631438A (zh) | 具有弧面的触摸屏及电子产品 | |
CN106981253B (zh) | 一种基板及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 |
CN105306641A (zh) | 一种立体保护膜、立体保护膜的制作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
CN113112923A (zh) | 曲面盖板和可弯折显示装置 | |
CN113990206A (zh) | 一种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以及可折叠的显示装置 | |
CN105093542A (zh) | 立体影像显示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