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72087U - 一种双凹头和尖头管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凹头和尖头管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572087U CN206572087U CN201720018262.XU CN201720018262U CN206572087U CN 206572087 U CN206572087 U CN 206572087U CN 201720018262 U CN201720018262 U CN 201720018262U CN 206572087 U CN206572087 U CN 2065720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ave
- clip
- clip body
- convex tendon
- pipe cla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凹头和尖头管卡,其包括两个卡箍本体,卡箍本体的两侧部对应设有连接耳部,连接耳部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后将两卡箍本体连接,两个卡箍本体上皆设有扣合臂,两个卡箍本体上对应的扣合臂的端面通过缺口和凸起的对插式结构贴合,卡箍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外凸凸筋;其中一个卡箍本体两侧的扣合臂的下端面上对应设有向内凹进的缺口,另一个卡箍本体两侧的扣合臂的下端面上对应设有与缺口形状相适应的凸起。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实现两个管道的密封连接,具有结构简单、铸造过程脱模容易和装配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凹头和尖头管卡。
背景技术
管道施工过程中,两根管路的对接通过卡箍来实现。管路的端部设置管道沟槽,管卡包扣在管路的端部并且通过两者之间的密封件实现密封连接,该种结构可以快速连接两根管路,从而实现管路的长度延伸。
现有的管卡包括卡箍本体,卡箍本体的两侧设置连接耳部,连接耳部设有贯穿的通孔,卡箍本体的内表面设有与管道沟槽相对应设置的内沟槽,卡箍本体的其中一端设有位于连接耳部内侧的伸出凸台、另外一端对应设有沉槽,当需要管道连接时,两个相对的卡箍本体包扣在两根待连接的管道上,内沟槽与管道沟槽对应设置且密封胶圈位于内沟槽与管道沟槽之间,其中一个卡箍本体的伸出凸台插入相对的卡箍本体的沉槽中,螺栓穿过两个卡箍本体上的通孔紧固两个卡箍本体,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管道连接卡箍。这种卡箍存在以下缺点:由于其扣合面的中部设置伸出凸台以及沉槽,因而铸造过程中脱模十分不便,容易造成粘砂、缩松等铸造缺陷,导致产品合格率低;再者,两个卡箍本体在连接过程中,由于必须伸出凸台插入沉槽进行定位,其装配费时费力,劳动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铸造过程脱模容易和装配方便的双凹头和尖头管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双凹头和尖头管卡包括相对设置且皆为弧形设置的两个卡箍本体,卡箍本体的两侧部对应设有连接耳部,连接耳部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螺栓穿过两个卡箍本体上的对应通孔后将两卡箍本体连接,其结构特点是:所述两个卡箍本体上皆设有沿卡箍本体的弧形面延伸且位于连接耳部内侧的扣合臂,其中一个卡箍本体两侧的扣合臂的下端面上对应设有向内凹进的缺口,另一个卡箍本体两侧的扣合臂的下端面上对应设有与缺口形状相适应的凸起,卡箍本体的外表面设置与之一体成型的外凸凸筋。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设置了上述扣合臂、缺口以及凸起,在管道连接时,通过扣合面的贴合实现夹持紧固,不再需要在扣合面中部设置相应结构,因而大大简化了整个管卡的结构,不再需要复杂的模具设计,并且该结构的设置使铸造过程中脱模十分方便,有效降低了产品产生铸造缺陷的几率,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管卡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其整体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所述连接耳部设置有沉槽,所述通孔设置在沉槽的槽底,所述通孔呈自下而上逐渐增大的锥形。
所述外凸凸筋包括设置在卡箍本体外表面中部且相对设置的两道轴向凸筋,两轴向凸筋之间连有两条径向凸筋,轴向凸筋与径向凸筋之间围成的卡箍本体外表面形成标示区。
所述卡箍本体的外表面设有自轴向凸筋延伸至连接耳部上部且呈人字状设置的凸筋。
所述缺口的形状呈V型,所述凸起的形状呈与其相适应的倒V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实现两个管道的密封连接,具有结构简单、铸造过程脱模容易和装配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实施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1中B-B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1中A-A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凹头和尖头管卡,其包括相对设置且皆为弧形设置的两个卡箍本体1,该卡箍本体1大致呈半圆形,为方便描述,以图1中通过该半圆形中心且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为其轴向,卡箍本体1的两侧部对应设有连接耳部2,连接耳部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3,螺栓穿过两个卡箍本体上的对应通孔后将两卡箍本体连接,螺栓未在图中示出,根据螺栓孔的位置以及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其连接的具体结构,所述两个卡箍本体上皆设有沿卡箍本体的弧形面延伸且位于连接耳部内侧的扣合臂,两个卡箍本体1上对应的扣合臂的端面通过缺口和凸起的对插式结构贴合,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上方的卡箍本体两侧的扣合臂的下端面上对应设有向内凹进的缺口11,下方的卡箍本体两侧的扣合臂的下端面上对应设有与缺口形状相适应的凸起10,缺口11的形状呈V型,凸起10的形状呈与其相适应的倒V型,也就是说,当两个双凹头和尖头管卡配合使用连接管道时,下方双凹头和尖头管卡的卡箍本体上的凸起插入上方双凹头和尖头管卡的卡箍本体上的凹槽中,从而实现两扣合臂贴合,装配十分简便,扣合臂、凸起以及缺口的设置使脱模更加方便。所述连接耳部设置有沉槽4,所述通孔设置在沉槽的槽底,所述通孔呈自下而上逐渐增大的锥形,通孔的横截面呈椭圆形,两个双凹头和尖头管卡配合使用时,一侧的两个对应通孔穿装螺栓后,螺栓在通孔中可以适当摆动一定角度,两个双凹头和尖头管卡可以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可以方便双凹头和尖头管卡的连接以及密封胶圈的安装,十分方便。
如图2至图4所示,卡箍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与之一体成型的外凸凸筋.所述外凸凸筋包括设置在卡箍本体1外表面中部且相对设置的两道轴向凸筋5,两轴向凸筋5之间连有两条径向凸筋6,轴向凸筋5与径向凸筋6的高度一致,轴向凸筋与径向凸筋之间围成的卡箍本体外表面形成标示区7,所述卡箍本体的外表面设有自轴向凸筋延伸至连接耳部上部且呈人字状设置的凸筋8,上述凸筋在图3中的状态呈人字状,设置上述凸筋可以大大增强卡箍的整体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在卡箍本体的内表面设置内凹进的半环台9,半环台与管道上的管道沟槽之间安装密封胶圈,整体卡箍的安装使用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领域人员来说,基于本实用新型上具体结构的等同变化以及部件替换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双凹头和尖头管卡,包括相对设置且皆为弧形设置的两个卡箍本体(1),卡箍本体(1)的两侧部对应设有连接耳部(2),连接耳部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3),螺栓穿过两个卡箍本体上的对应通孔后将两卡箍本体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两个卡箍本体上皆设有沿卡箍本体的弧形面延伸且位于连接耳部内侧的扣合臂,其中一个卡箍本体两侧的扣合臂的下端面上对应设有向内凹进的缺口,另一个卡箍本体两侧的扣合臂的下端面上对应设有与缺口形状相适应的凸起,卡箍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与之一体成型的外凸凸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凹头和尖头管卡,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耳部设置有沉槽(4),所述通孔设置在沉槽的槽底,所述通孔呈自下而上逐渐增大的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凹头和尖头管卡,其特征是:所述外凸凸筋包括设置在卡箍本体(1)外表面中部且相对设置的两道轴向凸筋(5),两轴向凸筋(5)之间连有两条径向凸筋(6),轴向凸筋与径向凸筋之间围成的卡箍本体外表面形成标示区(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凹头和尖头管卡,其特征是:所述卡箍本体的外表面设有自轴向凸筋延伸至连接耳部上部且呈人字状设置的凸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凹头和尖头管卡,其特征是:所述缺口的形状呈V型,所述凸起的形状呈与其相适应的倒V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18262.XU CN206572087U (zh) | 2017-01-09 | 2017-01-09 | 一种双凹头和尖头管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18262.XU CN206572087U (zh) | 2017-01-09 | 2017-01-09 | 一种双凹头和尖头管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572087U true CN206572087U (zh) | 2017-10-20 |
Family
ID=60060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018262.XU Active CN206572087U (zh) | 2017-01-09 | 2017-01-09 | 一种双凹头和尖头管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57208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40484A (zh) * | 2018-12-14 | 2019-02-15 | 山东莱德管阀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快连卡箍 |
CN110985778A (zh) * | 2020-01-20 | 2020-04-10 | 潍坊精锐模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快速沟槽连接器 |
-
2017
- 2017-01-09 CN CN201720018262.XU patent/CN2065720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40484A (zh) * | 2018-12-14 | 2019-02-15 | 山东莱德管阀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快连卡箍 |
CN109340484B (zh) * | 2018-12-14 | 2024-05-10 | 山东莱德管阀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快连卡箍 |
CN110985778A (zh) * | 2020-01-20 | 2020-04-10 | 潍坊精锐模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快速沟槽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572087U (zh) | 一种双凹头和尖头管卡 | |
CN206409775U (zh) | 一种管道卡箍 | |
CN206626299U (zh) | 一种尖凹配合式管卡 | |
CN210068222U (zh) | 矿用正压风筒或负压风筒用无损组合连接装置 | |
CN206487933U (zh) | 一种带耳管卡 | |
CN202580427U (zh) | 一种管道分支装置 | |
CN201031750Y (zh) | 空气滤清器进气管的卡箍 | |
CN208670405U (zh) | 一种塑料管材与管材之间的连接装置 | |
CN205065047U (zh) | 一种用于高压软管固定安装的管夹 | |
CN204371413U (zh) | 一种高强度塑料逃生管道 | |
CN204345117U (zh) | 一种波纹管连接结构 | |
CN105299323B (zh) | 一种用于高压软管固定安装的管夹 | |
CN113389962A (zh) | 一种柔性管道端部高压密封接头 | |
CN209011697U (zh) | 一种定型拆装隔离防护栏板的连接构造 | |
CN204878156U (zh) | 紧固卡子 | |
CN204078551U (zh) | 一种大型油罐的组合卡接式软密封装置 | |
CN209354802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的硅胶密封圈 | |
CN208311710U (zh) | 一种空调管道连接装置 | |
CN219387426U (zh) | 一种t形截面管固定金具 | |
CN201517536U (zh) | 一种管夹 | |
CN208563981U (zh) | 一种便携式预留孔套管 | |
CN201368276Y (zh) | 一种用于管道对接的管卡 | |
CN206361266U (zh) | 一种冷却管束固定结构 | |
CN205065139U (zh) | 三通管接头 | |
CN202868059U (zh) | 一种管夹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