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69009U - 一种车载摄像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摄像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569009U CN206569009U CN201720101364.8U CN201720101364U CN206569009U CN 206569009 U CN206569009 U CN 206569009U CN 201720101364 U CN201720101364 U CN 201720101364U CN 206569009 U CN206569009 U CN 2065690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mera
- light shield
- adaptor
- binocular
- main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摄像头,所述车载摄像头分为双目摄像头或单目摄像头,均由遮光罩、结构主体和安装转接件组成,其中遮光罩采用可变角度的柔性遮光罩或连接边缘处采用柔性材料的遮光罩,以达到柔性调整的目的;所述车载摄像头可安装在车内前挡风玻璃处或车外支架上,以实现不同位置的安装需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摄像头解决了一个摄像头匹配不同车辆的问题,有利于推广运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视觉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摄像头。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已经与当今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随着汽车越来越普及,汽车安全驾驶成为人们重要关注问题。
目前汽车的驾驶主要依赖司机,司机难免会出现判断错误,则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因此为提高汽车本身的安全越来越多的车配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实现无人驾驶汽车也成为汽车发展的趋势。双目摄像头作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一种重要视觉方案,配合人工智能算法对车辆前方的障碍物、行人、交通标志等进行定位及识别,正被越来越多的乘用车使用,同时其低成本的优势也被大量用于无人驾驶汽车。
目前成熟的双目摄像头装置都是安装在车内,粘在前挡风玻璃上,如图1所示,因乘用车挡风玻璃有较大角度倾斜,双目摄像头装置结构呈现楔形状,双目摄像头S的前端A侧处粘在前挡风玻璃上。摄像头视角处为凹槽以避免遮挡视野,凹槽底部B处表面使用哑光材料,并与前挡风玻璃一起构成摄像头的遮光罩。此种结构上能较好与前挡风玻璃贴合,并有效挡住杂光进入摄像头,提高图像质量。
但是,上述成熟的双目摄像头装置在结构上仍存在诸多不足:上述结构及安装方案依赖于汽车挡风玻璃的斜度及形状,需要前挡风玻璃有较大的斜度,但对于常见的公交车、卡车等车辆的挡风玻璃斜度较小时,双目摄像头无法通用。同时,一些无人驾驶车辆越来越多追求造型有特色等,前挡风玻璃有较大弯曲且厚度不均匀,此时安装上述的双目摄像头会因玻璃折射引起摄像头采集图像扭曲而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车载摄像头只能在特定车辆上安装,不能通用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其主体结构配合可变形的遮光罩,以解决一个摄像头匹配不同车辆的问题。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摄像头,所述车载摄像头为双目摄像头,所述双目摄像头安装于车内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双目摄像头由遮光罩、双目结构主体和安装转接件组成,双目结构主体底部通过安装转接件支撑,并通过安装转接件与车内前挡风玻璃连接,所述遮光罩罩置在双目结构主体中的摄像头处;
所述遮光罩为可变角度的柔性遮光罩,所述遮光罩的一端罩置在摄像头上,另一端变换角度后粘接在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安装转接件底部向双目结构主体一侧单向延伸形成支撑平台,顶部与前挡风玻璃铰接。
一种车载摄像头,所述车载摄像头为双目摄像头,所述双目摄像头安装于车内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双目摄像头由遮光罩、双目结构主体和安装转接件组成,双目结构主体底部通过安装转接件支撑,并通过安装转接件与车内前挡风玻璃连接,所述遮光罩罩置在双目结构主体中的摄像头处;
所述遮光罩与车内前挡风玻璃连接的边缘处采用柔性材料,所述遮光罩的一端罩置在摄像头上,另一端通过柔性材料变换角度后粘接在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安装转接件底部向双目结构主体一侧单向延伸形成支撑平台,顶部与前挡风玻璃铰接。
一种车载摄像头,所述车载摄像头为双目摄像头,所述双目摄像头安装于车外部;
所述双目摄像头由遮光罩、双目结构主体、安装转接件和封装玻璃组成,双目结构主体底部通过安装转接件支撑,并通过安装转接件与车外部摄像头支架连接,所述遮光罩为可变角度的柔性遮光罩,所述遮光罩一端罩置在双目结构主体中的摄像头处,所述封装玻璃安装在遮光罩的另一端,遮光罩经变换角度后,使所述封装玻璃垂直摄像头光轴方向设置,并与遮光罩形成封闭区域;
安装转接件底部向双目结构主体两侧双向延伸形成支撑平台,并安装在车外部摄像头支架上。
一种车载摄像头,所述车载摄像头为双目摄像头,所述双目摄像头安装于车外部;
所述双目摄像头由遮光罩、双目结构主体、安装转接件和封装玻璃组成,双目结构主体底部通过安装转接件支撑,并通过安装转接件与车外部摄像头支架连接,所述遮光罩一端罩置在双目结构主体中的摄像头处,所述封装玻璃安装在遮光罩的另一端,所述遮光罩与封装玻璃连接的边缘处采用柔性材料,所述遮光罩通过柔性材料变换角度后,使所述封装玻璃垂直摄像头光轴方向设置,并与遮光罩形成封闭区域;
安装转接件底部向双目结构主体两侧双向延伸形成支撑平台,并安装在车外部摄像头支架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载摄像头,其中,所述双目结构主体为对称结构,由上盖、下盖、控制电路板和两个摄像头组成;所述摄像头由镜头、摄像头主体和柔性连接线组成。上盖和下盖为相互匹配的内凹的壳体,二者相匹配组装后内部形成空腔,所述控制电路板嵌置安装在空腔内且固定在下盖上;下盖前方两侧向上竖直沿伸成竖直板,在竖直板上开有中心孔,遮光罩和摄像头成套安装在两侧的竖直板上,摄像头的镜头穿过竖直板的中心孔伸到遮光罩内部;摄像头与控制电路板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连接,摄像头与控制电路板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实现通信和数据传输。
一种车载摄像头,所述车载摄像头为单目摄像头,所述单目摄像头安装于车内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单目摄像头由遮光罩、单目结构主体和安装转接件组成,单目结构主体底部通过安装转接件支撑,并通过安装转接件与车内前挡风玻璃连接,所述遮光罩罩置在单目结构主体中的摄像头处;
所述遮光罩为可变角度的柔性遮光罩,所述遮光罩的一端罩置在摄像头上,另一端变换角度后粘接在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安装转接件底部向单目结构主体一侧单向延伸形成支撑平台,顶部与前挡风玻璃铰接。
一种车载摄像头,所述车载摄像头为单目摄像头,所述单目摄像头安装于车内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单目摄像头由遮光罩、单目结构主体和安装转接件组成,单目结构主体底部通过安装转接件支撑,并通过安装转接件与车内前挡风玻璃连接,所述遮光罩罩置在单目结构主体中的摄像头处;
所述遮光罩与车内前挡风玻璃连接的边缘处采用柔性材料,所述遮光罩的一端罩置在摄像头上,另一端通过柔性材料变换角度后粘接在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安装转接件底部向单目结构主体一侧单向延伸形成支撑平台,顶部与前挡风玻璃铰接。
一种车载摄像头,所述车载摄像头为单目摄像头,所述单目摄像头安装于车外部;
所述单目摄像头由遮光罩、单目结构主体、安装转接件和封装玻璃组成,单目结构主体底部通过安装转接件支撑,并通过安装转接件与车外部摄像头支架连接,所述遮光罩为可变角度的柔性遮光罩,所述遮光罩一端罩置在单目结构主体中的摄像头处,所述封装玻璃安装在遮光罩的另一端,遮光罩经变换角度后,使所述封装玻璃垂直摄像头光轴方向设置,并与遮光罩形成封闭区域;
安装转接件底部向单目结构主体两侧双向延伸形成支撑平台,并安装在车外部摄像头支架上。
一种车载摄像头,所述车载摄像头为单目摄像头,所述单目摄像头安装于车外部;
所述单目摄像头由遮光罩、单目结构主体、安装转接件和封装玻璃组成,单目结构主体底部通过安装转接件支撑,并通过安装转接件与车外部摄像头支架连接,所述遮光罩一端罩置在单目结构主体中的摄像头处,所述封装玻璃安装在遮光罩的另一端,所述遮光罩与封装玻璃连接的边缘处采用柔性材料,所述遮光罩通过柔性材料变换角度后,使所述封装玻璃垂直摄像头光轴方向设置,并与遮光罩形成封闭区域;
安装转接件底部向单目结构主体两侧双向延伸形成支撑平台,并安装在车外部摄像头支架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车载摄像头,其中,所述单目结构主体由上盖、下盖、控制电路板和一个摄像头组成;所述摄像头由镜头、摄像头主体和柔性连接线组成。上盖和下盖为相互匹配的内凹的壳体,二者相匹配组装后内部形成空腔,所述控制电路板嵌置安装在空腔内且固定在下盖上;下盖前方向上竖直沿伸成竖直板,在竖直板上开有中心孔,遮光罩和摄像头安装在所述竖直板上,摄像头的镜头穿过竖直板的中心孔伸到遮光罩内部;摄像头与控制电路板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连接,摄像头与控制电路板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实现通信和数据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摄像头的主体配合可变角度的遮光罩和可调角度的安装转接件,解决了一个摄像头匹配不同车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摄像头的结构主体的配合边缘,采用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遮光罩和简化的安装转接件,此结构设计能够较好匹配前挡风玻璃有较小弧度或较小角度变化的车辆。
3、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摄像头的安装连接结构可推广应用至车载双目摄像头或车载单目摄像头,并能方便快捷地用于车外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乘用车双目摄像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在车内前挡风玻璃处的车载双目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双目摄像头中的双目结构主体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双目摄像头安装在车内前挡风玻璃处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双目摄像头中的遮光罩边缘采用柔性材料时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在车外的车载双目摄像头的安装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在车外的车载双目摄像头的遮光罩边缘采用柔性材料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在车内前挡风玻璃处的车载单目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单目摄像头安装在车内前挡风玻璃处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单目摄像头中的遮光罩边缘采用柔性材料时的安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在车外的车载单目摄像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在车外的车载双目摄像头的遮光罩边缘采用柔性材料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双目结构主体,2-遮光罩,3-安装转接件,4-前挡风玻璃,5-封装玻璃, 6-单目结构主体;
11-上盖,12-下盖,13-控制电路板,14-摄像头;
121-竖直板;
141-镜头,142-摄像头主体,143-柔性连接线;
2a-遮光罩A,2a1-橡胶垫A,2b-遮光罩B,2b1-橡胶垫B;
31-球头,3a-安装转接件A,3b-安装转接件B,3c-安装转接件C,3b1-螺纹孔B,3c1-螺纹孔C;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摄像头,该车载摄像头为车载双目摄像头,所述车载双目摄像头安装在车内前挡风玻璃处,所述车载双目摄像头由双目结构主体1、遮光罩 2和安装转接件3组成;所述双目结构主体1为对称式结构,遮光罩2罩置于双目结构主体 1两端的摄像头14处,安装转接件3安装在双目结构主体1的中间位置。
如图3所示,所述双目结构主体1由上盖11、下盖12、控制电路板13和摄像头14组成;摄像头14由镜头141、摄像头主体142和柔性连接线143组成。上盖11和下盖12为相互匹配的内凹的壳体,二者相匹配组装后内部形成空腔,所述控制电路板13嵌置安装在空腔内且固定在下盖12上;下盖12前方两侧向上竖直沿伸成竖直板121,在竖直板121上开有中心孔,遮光罩2和摄像头14成套安装在两侧的竖直板121上,摄像头14的镜头141 穿过竖直板121的中心孔伸到遮光罩2内部;摄像头14与控制电路板13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143连接,摄像头14与控制电路板13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143实现通信和数据传输。
如图4所示,双目摄像头安装在车内前挡风玻璃处,安装转接件3连接于摄像头双目结构主体1的底部和前挡风玻璃4,安装转接件3由连接立柱和连接底座组成“L”型结构,下盖12安接在安装转接件3的连接底座上,安装转接件3的连接底座托撑着双目结构主体1;安装转接件3的连接立柱顶端通过球头31或铰链等其他铰接件粘接在前挡风玻璃4上,安装转接件3通过球头31能够调整角度。遮光罩2为可变形的柔性遮光罩,如:柔性波纹锥管结构,遮光罩2的一端罩置在摄像头14上,另一端变换角度后粘接在前挡风玻璃4上,为了与前挡风玻璃相配合,所述遮光罩2的安装侧面成楔形。遮光罩2与前挡风玻璃4粘接后形成封闭区域,能够阻挡灰尘及车内反射光线进入摄像头14。遮光罩2的内表面采用哑光处理,避免了因光线反射进入摄像头而引起图像质量问题,同时类似柔性波纹管结构的遮光罩2会在封闭区域的四周形成凸凹的三角形阶梯结构,也能够将透过前挡风玻璃照射到遮光罩2内的光线反射出去,避免进入摄像头14。可变形的柔性遮光罩2配合能调整角度的安装转接件3使整个车载双目摄像头能够适应不同倾斜角度的车挡风玻璃,解决了一个双目摄像头匹配不同车辆的问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摄像头,该车载摄像头为车载双目摄像头,所述车载双目摄像头安装在车内挡风玻璃处,如图5所示,所述车载双目摄像头由双目结构主体1、遮光罩 A2a和安装转接件A3a组成;与实施例11相类似地,所述双目结构主体1为对称式结构,遮光罩A2a罩置于双目结构主体1两端的摄像头14处,安装转接件A3a安装在双目结构主体1的中间位置。
如图3所示,所述双目结构主体1由上盖11、下盖12、控制电路板13和摄像头14组成;摄像头14由镜头141、摄像头主体142和柔性连接线143组成。上盖11和下盖12为相互匹配的内凹的壳体,二者相匹配组装后内部形成空腔,所述控制电路板13嵌置安装在空腔内且固定在下盖12上;下盖12前方两侧向上竖直沿伸成竖直板121,在竖直板121上开有中心孔,遮光罩A2a和摄像头14成套安装在两侧的竖直板121上,摄像头14的镜头 141穿过竖直板121的中心孔伸到遮光罩A2a内部;摄像头14与控制电路板13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143连接,摄像头14与控制电路板13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143实现通信和数据传输。
如图5所示,所述双目摄像头安装在车内前挡风玻璃处,安装转接件A与实施例1中的安装转接件相类似,安装转接件A3a也由连接立柱和连接底座组成“L”型结构,下盖12 安接在安装转接件A3a的连接底座上,安装转接件A3a的连接底座托撑着双目结构主体1;安装转接件A3a的连接立柱顶端固定粘接在前挡风玻璃4上,与实施例1相比,安装转接件 A3a无法调整角度。本实施例2中,所设计的遮光罩A2a的前端边缘处安装有柔性材料,如:橡胶垫A2a1,遮光罩A2a的一端罩置在摄像头14上,另一端通过橡胶垫A2a1粘接在前挡风玻璃4上,为了与前挡风玻璃相配合,所述遮光罩A2a的安装侧面成楔形,使遮光罩A2a 能与前挡风玻璃4较好贴合形成封闭区域,同样的,遮光罩A2a内部使用哑光材料,能够有效阻挡灰尘及车内反射光线进入摄像头14,其安装转接件A3a与图4中实施例1的安装转接件3类似,用于连接摄像头双目结构主体1的底部和前挡风玻璃4,但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中安装转接件A3a可不用调整角度,此种结构可认为是图4中实施例1的安装转接件3的简化版,本实施例的设计能较好适应前挡风玻璃有较小弧度或较小角度变化的车辆。
实施例3:
当汽车挡风玻璃有较大弧度,厚度不均匀导致图像扭曲问题,将车载摄像头安装在车外,此时不再受前挡风玻璃角度限制,所以遮光罩可以不为楔形形状,而为类似喇叭形状,双目摄像头在车外安装时需要对其外部做一层封装用于防水、造型等作用,此时摄像头正前方一般都采用玻璃等透明材料以免遮挡视野。具体方案如下: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摄像头,该车载摄像头为车载双目摄像头,所述车载双目摄像头安装在车外部,如图6所示,所述车载双目摄像头由双目结构主体1、遮光罩2和安装转接件B3b组成;所述双目结构主体1为对称式结构,遮光罩2罩置于双目结构主体1两端的摄像头14处,安装转接件B3b安装在双目结构主体1的中间位置。
如图3所示,所述双目结构主体1由上盖11、下盖12、控制电路板13和摄像头14组成;摄像头14由镜头141、摄像头主体142和柔性连接线143组成。上盖11和下盖12为相互匹配的内凹的壳体,二者相匹配组装后内部形成空腔,所述控制电路板13嵌置安装在空腔内且固定在下盖12上;下盖12前方两侧向上竖直沿伸成竖直板121,在竖直板121上开有中心孔,遮光罩2和摄像头14成套安装在两侧的竖直板121上,摄像头14的镜头141 穿过竖直板121的中心孔伸到遮光罩2内部;摄像头14与控制电路板13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143连接,摄像头14与控制电路板13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143实现通信和数据传输。
如图6所示,遮光罩2与实施例1相同,同样采用可变角度的柔性遮光罩,如:柔性波纹锥管结构;遮光罩2的一端罩置在摄像头14上,遮光罩2的另一端粘接有封装玻璃5,遮光罩2与封装玻璃5紧密贴合,封装玻璃5垂直摄像头光轴方向设置,此时遮光罩2呈现喇叭状结构,使遮光罩2的四周都均能起到遮挡光线的作用。遮光罩2与封装玻璃5形成封闭区域,同样的,遮光罩2内部使用哑光材料,能够有效阻挡灰尘及车内反射光线进入摄像头。与实施例1相类似地,采用柔性波纹锥管结构的遮光罩2会在封闭区域的四周形成凸凹的三角形阶梯结构,也能够将透过封装玻璃5照射到遮光罩2内的光线反射出去,避免进入摄像头。由于本实施例中的车载摄像头安装在车外,故安装转接件的结构也发生改变,图6 中,安装转接件B3b与上述图4和图5的结构略有不同,由于安装在车内前挡风玻璃处时,整个车载摄像头由安装转接件顶部与前挡风玻璃粘结点,以及遮光罩与前挡风玻璃粘结点两个点支撑连接,形成可靠的支撑连接结构;而安装在车外时,由于缺少了遮光罩与前挡风玻璃之间的粘结点,故,安装转接件B3B的连接底座同时延伸到了双目摄像头结构主体1的两侧,而并不是实施例1中的延伸单侧的“L”型结构,且两侧延伸部分都有螺纹孔B3b1,用于与车外支架相连接,以形成可靠的支撑连接结构。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相类似地,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摄像头,该车载摄像头为车载双目摄像头,所述车载双目摄像头安装在车外部,如图7所示,所述车载双目摄像头由双目结构主体 1、遮光罩B2b和安装转接件C3c组成;所述双目结构主体1为对称式结构,遮光罩B2b罩置于双目结构主体1两端的摄像头14处,安装转接件C3c安装在双目结构主体1的中间位置。
如图3所示,所述双目结构主体1由上盖11、下盖12、控制电路板13和摄像头14组成;摄像头14由镜头141、摄像头主体142和柔性连接线143组成。上盖11和下盖12为相互匹配的内凹的壳体,二者相匹配组装后内部形成空腔,所述控制电路板13嵌置安装在空腔内且固定在下盖12上;下盖12前方两侧向上竖直沿伸成竖直板121,在竖直板121上开有中心孔,遮光罩B2b和摄像头14成套安装在两侧的竖直板121上,摄像头14的镜头 141穿过竖直板121的中心孔伸到遮光罩B2b内部;摄像头14与控制电路板13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143连接,摄像头14与控制电路板13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143实现通信和数据传输。
如图7所示,遮光罩B2b与实施例2相同,所设计的遮光罩B2b的前端边缘处安装有柔性材料,如:橡胶垫B2b1,遮光罩B2b的一端罩置在摄像头14上,另一端通过橡胶垫 B2b1粘接封装玻璃5,遮光罩2与封装玻璃5紧密贴合,封装玻璃5垂直摄像头光轴方向设置,此时遮光罩2同样呈现喇叭状结构,使遮光罩2的四周都均能起到遮挡光线的作用。遮光罩B2b与封装玻璃5形成封闭区域,同样的,遮光罩B2b内部使用哑光材料,能够有效阻挡灰尘及车内反射光线进入摄像头。
安装转接件C3c的结构与实施例3相类似,由于本实施例的车载摄像头安装在车外,缺少了遮光罩与前挡风玻璃之间的粘结支撑点,故,安装转接件C3c的连接底座同时延伸到了双目摄像头结构主体1的两侧,而并不是实施例1中的延伸单侧的“L”型结构,且两侧延伸部分都有螺纹孔C3c1,用于与车外支架相连接,以形成可靠的支撑连接结构。
实施例5: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摄像头,该车载摄像头为车载单目摄像头,所述车载单目摄像头安装在车内前档风玻璃处,所述车载单目摄像头由单目结构主体、遮光罩和安装转接件组成;所述单目结构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中双目结构主体1相类似,可采用于单目摄像头相匹配的单目结构,遮光罩罩置于单目结构主体的摄像头处,安装转接件安装连接在单目结构主体与前挡风玻璃之间,用于支撑连接整个单目结构主体。
单目结构主体具体结构,请参照实施例1,此处不再赘述。
遮光罩与安装转接件同样有两种结构形式,分别为:1、可变角度的柔性遮光罩与顶部的安装转接件相配合的结构形式,如图9所示;2、边缘处采用柔性材料的遮光罩与顶部固定连接的安装转接件相配合的结构形式,如图10所示。两种具体结构请参照实施例1和实施例2,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6: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摄像头,该车载摄像头为车载单目摄像头,所述车载单目摄像头安装在车外部,所述车载单目摄像头由单目结构主体、遮光罩和安装转接件组成;所述单目结构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中双目结构主体1相类似,可采用于单目摄像头相匹配的单目结构,遮光罩罩置于单目结构主体的摄像头处,安装转接件安装连接在单目结构主体与前挡风玻璃之间,用于支撑连接整个单目结构主体。
单目结构主体具体结构,请参照实施例1,此处不再赘述。
遮光罩与安装转接件同样有两种结构形式,分别为:1、可变角度的柔性遮光罩与安装底座向两侧延伸的安装转接件相配合的结构形式,如图11所示;2、边缘处采用柔性材料的遮光罩与安装底座向两侧延伸的安装转接件相配合的结构形式,如图12所示。两种具体结构请参照实施例3和实施例4,此处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摄像头为双目摄像头,所述双目摄像头安装于车内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双目摄像头由遮光罩、双目结构主体和安装转接件组成,双目结构主体底部通过安装转接件支撑,并通过安装转接件与车内前挡风玻璃连接,所述遮光罩罩置在双目结构主体中的摄像头处;
所述遮光罩为可变角度的柔性遮光罩,所述遮光罩的一端罩置在摄像头上,另一端变换角度后粘接在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安装转接件底部向双目结构主体一侧单向延伸形成支撑平台,顶部与前挡风玻璃铰接。
2.一种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摄像头为双目摄像头,所述双目摄像头安装于车内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双目摄像头由遮光罩、双目结构主体和安装转接件组成,双目结构主体底部通过安装转接件支撑,并通过安装转接件与车内前挡风玻璃连接,所述遮光罩罩置在双目结构主体中的摄像头处;
所述遮光罩与车内前挡风玻璃连接的边缘处采用柔性材料,所述遮光罩的一端罩置在摄像头上,另一端通过柔性材料变换角度后粘接在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安装转接件底部向双目结构主体一侧单向延伸形成支撑平台,顶部与前挡风玻璃铰接。
3.一种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摄像头为双目摄像头,所述双目摄像头安装于车外部;
所述双目摄像头由遮光罩、双目结构主体、安装转接件和封装玻璃组成,双目结构主体底部通过安装转接件支撑,并通过安装转接件与车外部摄像头支架连接,所述遮光罩为可变角度的柔性遮光罩,所述遮光罩一端罩置在双目结构主体中的摄像头处,所述封装玻璃安装在遮光罩的另一端,遮光罩经变换角度后,使所述封装玻璃垂直摄像头光轴方向设置,并与遮光罩形成封闭区域;
安装转接件底部向双目结构主体两侧双向延伸形成支撑平台,并安装在车外部摄像头支架上。
4.一种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摄像头为双目摄像头,所述双目摄像头安装于车外部;
所述双目摄像头由遮光罩、双目结构主体、安装转接件和封装玻璃组成,双目结构主体底部通过安装转接件支撑,并通过安装转接件与车外部摄像头支架连接,所述遮光罩一端罩置在双目结构主体中的摄像头处,所述封装玻璃安装在遮光罩的另一端,所述遮光罩与封装玻璃连接的边缘处采用柔性材料,所述遮光罩通过柔性材料变换角度后,使所述封装玻璃垂直摄像头光轴方向设置,并与遮光罩形成封闭区域;
安装转接件底部向双目结构主体两侧双向延伸形成支撑平台,并安装在车外部摄像头支架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一种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目结构主体为对称结构,由上盖、下盖、控制电路板和两个摄像头组成;所述摄像头由镜头、摄像头主体和柔性连接线组成;上盖和下盖为相互匹配的内凹的壳体,二者相匹配组装后内部形成空腔,所述控制电路板嵌置安装在空腔内且固定在下盖上;下盖前方两侧向上竖直沿伸成竖直板,在竖直板上开有中心孔,遮光罩和摄像头成套安装在两侧的竖直板上,摄像头的镜头穿过竖直板的中心孔伸到遮光罩内部;摄像头与控制电路板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连接,摄像头与控制电路板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实现通信和数据传输。
6.一种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摄像头为单目摄像头,所述单目摄像头安装于车内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单目摄像头由遮光罩、单目结构主体和安装转接件组成,单目结构主体底部通过安装转接件支撑,并通过安装转接件与车内前挡风玻璃连接,所述遮光罩罩置在单目结构主体中的摄像头处;
所述遮光罩为可变角度的柔性遮光罩,所述遮光罩的一端罩置在摄像头上,另一端变换角度后粘接在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安装转接件底部向单目结构主体一侧单向延伸形成支撑平台,顶部与前挡风玻璃铰接。
7.一种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摄像头为单目摄像头,所述单目摄像头安装于车内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单目摄像头由遮光罩、单目结构主体和安装转接件组成,单目结构主体底部通过安装转接件支撑,并通过安装转接件与车内前挡风玻璃连接,所述遮光罩罩置在单目结构主体中的摄像头处;
所述遮光罩与车内前挡风玻璃连接的边缘处采用柔性材料,所述遮光罩的一端罩置在摄像头上,另一端通过柔性材料变换角度后粘接在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安装转接件底部向单目结构主体一侧单向延伸形成支撑平台,顶部与前挡风玻璃铰接。
8.一种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摄像头为单目摄像头,所述单目摄像头安装于车外部;
所述单目摄像头由遮光罩、单目结构主体、安装转接件和封装玻璃组成,单目结构主体底部通过安装转接件支撑,并通过安装转接件与车外部摄像头支架连接,所述遮光罩为可变角度的柔性遮光罩,所述遮光罩一端罩置在单目结构主体中的摄像头处,所述封装玻璃安装在遮光罩的另一端,遮光罩经变换角度后,使所述封装玻璃垂直摄像头光轴方向设置,并与遮光罩形成封闭区域;
安装转接件底部向单目结构主体两侧双向延伸形成支撑平台,并安装在车外部摄像头支架上。
9.一种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摄像头为单目摄像头,所述单目摄像头安装于车外部;
所述单目摄像头由遮光罩、单目结构主体、安装转接件和封装玻璃组成,单目结构主体底部通过安装转接件支撑,并通过安装转接件与车外部摄像头支架连接,所述遮光罩一端罩置在单目结构主体中的摄像头处,所述封装玻璃安装在遮光罩的另一端,所述遮光罩与封装玻璃连接的边缘处采用柔性材料,所述遮光罩通过柔性材料变换角度后,使所述封装玻璃垂直摄像头光轴方向设置,并与遮光罩形成封闭区域;
安装转接件底部向单目结构主体两侧双向延伸形成支撑平台,并安装在车外部摄像头支架上。
10.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一种车载摄像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目结构主体由上盖、下盖、控制电路板和一个摄像头组成;所述摄像头由镜头、摄像头主体和柔性连接线组成;上盖和下盖为相互匹配的内凹的壳体,二者相匹配组装后内部形成空腔,所述控制电路板嵌置安装在空腔内且固定在下盖上;下盖前方向上竖直沿伸成竖直板,在竖直板上开有中心孔,遮光罩和摄像头安装在所述竖直板上,摄像头的镜头穿过竖直板的中心孔伸到遮光罩内部;摄像头与控制电路板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连接,摄像头与控制电路板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实现通信和数据传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01364.8U CN206569009U (zh) | 2017-01-25 | 2017-01-25 | 一种车载摄像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01364.8U CN206569009U (zh) | 2017-01-25 | 2017-01-25 | 一种车载摄像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569009U true CN206569009U (zh) | 2017-10-20 |
Family
ID=60061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01364.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569009U (zh) | 2017-01-25 | 2017-01-25 | 一种车载摄像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569009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28341A (zh) * | 2017-01-25 | 2017-06-13 | 驭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摄像头 |
US20190210616A1 (en) * | 2018-01-09 | 2019-07-11 | Edmund Watkins | Tailgating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Assembly |
CN110703535A (zh) * | 2019-10-18 | 2020-01-17 | 福耀汽车铝件(福建)有限公司 | 一种密封加热相机支架总成结构 |
CN113306497A (zh) * | 2021-05-27 | 2021-08-27 | 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头固定支架和无人车 |
WO2022099505A1 (zh) * | 2020-11-11 | 2022-05-19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车载多目组件、组装方法和车辆 |
WO2022105303A1 (en) * | 2020-11-20 | 2022-05-27 | Suzhou Zhijia Science &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unting split binocular camera |
-
2017
- 2017-01-25 CN CN201720101364.8U patent/CN206569009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28341A (zh) * | 2017-01-25 | 2017-06-13 | 驭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摄像头 |
CN106828341B (zh) * | 2017-01-25 | 2023-12-01 | 驭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摄像头 |
US20190210616A1 (en) * | 2018-01-09 | 2019-07-11 | Edmund Watkins | Tailgating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Assembly |
US10640126B2 (en) * | 2018-01-09 | 2020-05-05 | Edmund Watkins | Tailgating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assembly |
CN110703535A (zh) * | 2019-10-18 | 2020-01-17 | 福耀汽车铝件(福建)有限公司 | 一种密封加热相机支架总成结构 |
CN110703535B (zh) * | 2019-10-18 | 2022-04-01 | 福耀汽车铝件(福建)有限公司 | 一种密封加热相机支架总成结构 |
WO2022099505A1 (zh) * | 2020-11-11 | 2022-05-19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车载多目组件、组装方法和车辆 |
WO2022105303A1 (en) * | 2020-11-20 | 2022-05-27 | Suzhou Zhijia Science &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unting split binocular camera |
CN113306497A (zh) * | 2021-05-27 | 2021-08-27 | 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头固定支架和无人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569009U (zh) | 一种车载摄像头 | |
CN106828341A (zh) | 一种车载摄像头 | |
US20210293932A1 (en) | Self-Driving Sensor System | |
KR102779091B1 (ko) | 센서 클러스터장치 | |
CN104039610B (zh) | 摄像机系统、尤其用于车辆的摄像机系统 | |
JP2014032174A (ja) | 撮像装置、付着物検出装置、移動装置用機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装置 | |
CN104029630B (zh) | 一种汽车远近光灯自动变换装置及方法 | |
US10807530B2 (en) |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CN108349353A (zh) | 用于驾驶员辅助的风挡 | |
CN102582508A (zh) | 一种车辆夜间弯道辅助与视觉增强装置及其方法 | |
WO2020064008A1 (zh) | 车辆的防炫目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 |
CN205523978U (zh) | 一种汽车自动调整后视镜 | |
CN102815260A (zh) | 一种后视镜及车辆 | |
CN107933557B (zh) | 一种基于多摄像头的车辆直角转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002735A (zh) | 一种采用透镜及三棱镜结构的车用前视镜 | |
CN103568966A (zh) | 一种机动车内后视镜 | |
CN205573755U (zh) | 一种消除汽车盲区的光学装置 | |
CN212047176U (zh) | 一种智能驾驶汽车倒车影像装置 | |
CN208393284U (zh) | 传感器集成装置及卡车 | |
JP6008238B2 (ja) |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設置方法及び移動装置 | |
EP2902262A1 (en) | A camera arrangement, a system including a camera arrangement and a vehicle including a camera arrangement | |
CN103568963A (zh) | 一种带有防炫目的汽车内后视镜 | |
CN112238813A (zh) | 用于机动车辆的光学装置 | |
CN206067616U (zh) | 一种大型客车/货车电子后视镜 | |
CN216268982U (zh) | 一种全天候消除货车右转盲区的监测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01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01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