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64671U - 通信调度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调度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564671U CN206564671U CN201720190305.2U CN201720190305U CN206564671U CN 206564671 U CN206564671 U CN 206564671U CN 201720190305 U CN201720190305 U CN 201720190305U CN 206564671 U CN206564671 U CN 2065646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 interface
- wireless
- emergency
- dispatc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调度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通信主机,设置有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其中,通信接口包括有线通信接口和无线通信接口,通信主机通过通信接口与至少一类通信终端进行通信;以及调度设备,与通信主机连接,用于控制与通信主机通信的同一类的通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或者,控制与通信主机通信的不同类的通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通信调度主要依赖于专网和公网市话的有线调度,不能直接与各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信调度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应急调度指挥系统是电力系统处理突发事故、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突发性事件的通信平台,应急指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全面响应,这就需要一种方便、可靠、迅捷的建立各相关环节的通信支撑,以实现获取信息、协调指挥、指令下达等目的,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目前单一的通信模式,受地域、方式等的限制,都不能涵盖电力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其时效性和可靠性都不能满足应急系统的通信需要。
当前应急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电力应急业务的需求,利用现有的各种通信资源,融合电力专网电话、公网市话、无线公网GSM/CDMA/3G、卫星电话、对讲设备、图像传输等无线通信方式实现应急指挥通信。但是,现有的通信模式,不能达到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轻松通过应急通信系统获得语音、数据或图像的目的,无法有效的解决应急处理对通信的方便、可靠和迅捷的要求,不能提升应急处理的应用手段和沟通能力。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通信调度主要依赖于专网和公网市话的有线调度,不能直接与各种无线网络连接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调度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通信调度主要依赖于专网和公网市话的有线调度,不能直接与各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调度系统,包括:通信主机,设置有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包括有线通信接口和无线通信接口,所述通信主机通过所述通信接口与至少一类通信终端进行通信;以及调度设备,与所述通信主机连接,用于控制与所述通信主机通信的同一类的所述通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或者,控制与所述通信主机通信的不同类的所述通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接口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模拟集群系统接口,通过四线话音和MAP27协议接口与符合MPT1327和MPT1343标准的模拟集群车载台互连,用于与所述模拟集群系统无线互通;数字集群系统接口,通过四线话音和ETSI PEI协议接口与TETRA数字集群系统车载台或手台互连,用于与所述TETRA数字集群系统无线互通;无线常规接口,通过四线话音和CCDI协议接口与车载台互连,用于与无线常规系统无线互通;单向音检对讲接口,通过话音收发和PTT控制线与车载台或手台互连,用于自动启动PTT控制;双频双向对讲接口,用于利用双频点同时工作进行双向对讲;无线公网接口,通过SIM卡连接到3G、GSM、CDMA无线公网与移动终端互通。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接口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数字中继接口、二线环路接口、四线EM接口、GSM接口、CDMA接口、3G接口、单双向无线对讲接口、无线集群接口、VOIP接口、内置录音接口、单向数控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终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手机终端、数字或模拟集群终端、固定电话、卫星电话、短波电台、对讲机、SIP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设备具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控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设备还包括:定位装置,用于定位所述调度设备的地理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设备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通信联系人号码;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通信联系人号码。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设备还包括:语音装置,用于所述调度设备的语音播报。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设备还包括:混音监听装置,用于对所述调度设备中的单工无线通道进行混音监听。
进一步地,所述调度设备还包括:输入装置,用于接收控制指令,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所述调度设备的通信调度结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不同种类的通信终端通过对应的通信接口与通信主机相连,再将调度设备与通信主机连接,通过调度设备来控制通信主机中同一类的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和通信主机中不同类终端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了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互通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通信调度主要依赖于专网和公网市话的有线调度,不能直接与各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调度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2U远端设备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1U远端设备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的过程、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调度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通信主机11,设置有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其中,通信接口包括有线通信接口和无线通信接口,通信主机通过通信接口与至少一类通信终端进行通信;以及调度设备13,与通信主机连接,用于控制与通信主机通信的同一类的通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或者,控制与通信主机通信的不同类的通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不同种类的通信终端通过对应的通信接口与通信主机相连,再将调度设备与通信主机连接,通过调度设备来控制通信主机中同一类的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和通信主机中不同类终端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了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互通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通信调度主要依赖于专网和公网市话的有线调度,不能直接与各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技术问题,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各种通信资源的互连互通和混合通话。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例,通信接口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模拟集群系统接口,通过四线话音和MAP27协议接口与符合MPT1327和MPT1343标准的模拟集群车载台互连,用于与模拟集群系统无线互通;数字集群系统接口,通过四线话音和ETSI PEI协议接口与TETRA数字集群系统车载台或手台互连,用于与TETRA数字集群系统无线互通;无线常规接口,通过四线话音和CCDI协议接口与车载台互连,用于与无线常规系统无线互通;单向音检对讲接口,通过话音收发和PTT控制线与车载台或手台互连,用于自动启动PTT控制;双频双向对讲接口,用于利用双频点同时工作进行双向对讲;无线公网接口,通过SIM卡连接到3G、GSM、CDMA无线公网与移动终端互通。
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通过硬件接口和软件协议处理直接与各种不同的通信网络互连(如有线专网、有线公网、无线公网、无线专网、卫星电话等),不需要经过其它通信网络的转接,可以直接通过无线进行互连互通。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例,通信接口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数字中继接口、二线环路接口、四线EM接口、GSM接口、CDMA接口、3G接口、单双向无线对讲接口、无线集群接口、VOIP接口、内置录音接口、单向数控接口。
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通过以上接口直接连接有线专网、有线公网、无线公网GSM/CDMA/3G、无线专网集群和常规、海事卫星/欧星/亚星、单双向无线对讲网络、IP网络可以实现不同通信系统之间通信终端的语音融合互通。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例,通信终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手机终端、数字或模拟集群终端、固定电话、卫星电话、短波电台、对讲机、SIP终端。
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调度主机通过多种通信接口与多种类型的通信终端连接,可以通过硬件具备的多种通信接口和路由实现点到多点的同时呼叫和通话,将各种通信终端(如,手机、固话、对讲机、卫星电话、SIP终端等所有现代语音通讯设备)融合在一起进行电话会议通过,实现各种异构通信平台的互联互通和同一呼叫。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例,调度设备具有触摸屏,触摸屏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控操作。
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通过调度设备的触摸屏检测用户的触摸操作,可以使用户通过在该触摸屏上执行触控操作,进而能够让用户方便快捷地下达调度指令,直观快速实现各种调度功能。
可选地,调度设备的触摸屏可以采用触屏拖拉技术或会议调度模式开发的触屏拖拉调度台软件。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例,调度设备还可以包括:定位装置,用于定位调度设备的地理位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通过定位装置可以确定调度的地理位置,在调度设备处于可移动的平台上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调度设备移动的地理位置,控制附件的通信终端。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例,调度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通信联系人号码;显示器,用于显示通信联系人号码。
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在存储器中存储通信联系人号码,在显示器显示通信联系人号码,可以在调度过程中,准确根据存储器中存储的通信联系人号码进行调度,并且还可以将调度的通信联系人号码在显示器上显示,便于调度人员进行监控,从而可以通过存储器和显示器来保证调度的准确性的效果。
可选地,调度设备可以包括号码簿功能,可为调度对象设置若干种呼叫号码和呼叫路由,具有多路由轮选自动呼叫功能。号码簿还可以具备拼首字母的快捷查询,可快速查找到调度对象的号码进行呼叫。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例,调度设备还可以包括:语音装置,用于调度设备的语音播报。在调度设备中设置语音装置,使调度设备可以通过语义装置进行语音播报,以语音的方式传达调度指令或调度结果,便于监控调度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例,调度设备还可以包括:混音监听装置,用于对调度设备中的单工无线通道进行混音监听。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通信双方的分工和信号传输方向可将通信分为三种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其中,单工方式是,通过双方设备中发送器与接收器分工明确,只能在由发送器向接收器的单一固定方向上传送数据。采用单工通信的典型发送设备如早期计算机的读卡器,典型的接收装置如打印机。
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通过混音监听装置,对调度设备中的单工无线通道进行混音监听,确保调度后具有良好的通信质量。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例,调度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用于接收控制指令,输出装置,用于输出调度设备的通信调度结果。
可选地,通过输入装置接收控制指令后,可以通过输出装置输出调度的通信调度接口。输出的通信调度结果可以包括多种,例如,可以响应一键快速启动预设的点呼、组呼功能;可以响应将调度对象拖进通话区的自动呼叫和插入通话;可以拖出调度对象的通话强拆和通话转移;可以拖拉通话组的会议合并;可以系统实时显示调度对象的呼叫状态,通过来电语音合成的来电人的名称与号码进行提示。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调度结果可以包括多种,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通过输入装置接收控制指令,再通过输出装置输出对应的通信调度结果,实现了对调度设备输出的通信调度结果的控制,可以准确根据控制指令输出对应的通信调度结果。
可选地,将多种通信终端融合在一起进行电话会议通话,还可以包括方便实现会议成员的增加、删除、转移的功能,以及进行通话组的合并操作,满足应急语音融合通信的调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例,该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急融合通信系统。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采用各种有无线接口直接和现有各种通信网络互连,实现不同通信系统间通信终端的语音融合互通;可以采用会议调度模式、多种呼叫手段以及多路由迂回技术实现各种通信终端的混合融合通话;可以通过卫星及地面有无线链路实现移动现场和指挥中心的协同调度;可以采用触屏拖拉方式直观快速实现各种调度功能。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实现不同通信系统间通信终端的语音融合互通包括:
1、实现不同通信系统间语音互通。互通设备可以包括:C网/G网/3G手机、固定电话(如,市话、电力专网电话)、海事卫星电话、对讲机、调度台等。
2、通过地面或无线IP链路实现本地或远端应急系统的互通调度。
3、为视频融合留有发展空间,具备视频业务的融合功能。
4、系统具备可扩展能力,通过实验积累经验,能在现有单系统的基础上扩展为网络系统,增加覆盖范围。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通过硬件接口和软件协议处理直接与各种不同的通信网络互连(如,有线专网、有线公网、无线公网、无线专网、卫星电话等),不需要经过其它通信网络的转接,便可直接通过无线进行互连互通。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通过电话会议调度模式,利用硬件具备的多种通信接口和路由实现点到多点的同时呼叫和通话,将各种通信终端(如,手机、固话、对讲机、卫星电话、SIP终端等所有现代语音通讯设备)融合在一起进行电话会议通话,实现各种异构通信平台的互联互通和统一呼叫。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还可以方便的实现会议成员的增加、删除、转移功能,并能进行通话组的合并操作,满足应急语音融合通信的调度要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具有完备的各种有线和无线接口。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口可以包括:
(1)模拟集群系统接口:采用专门的硬件和软件,通过四线话音和MAP27协议接口与符合MPT1327和MPT1343标准的模拟集群车载台互连,实现直接与模拟集群系统无线互通。
(2)数字集群系统接口:采用专门的硬件和软件,通过四线话音和ETSI PEI协议接口与TETRA数字集群系统车载台或手台互连,实现直接与TETRA数字集群系统无线互通。
(3)无线常规接口:采用专门的硬件和软件,通过四线话音和CCDI协议接口与车载台互连,实现直接与无线常规系统的无线互通。
(4)单向音检对讲接口:通过话音收发和PTT控制线与车载台或手台互连,软硬件接口提供话音收发的声音检测,用于自动启动PTT控制。
(5)双频双向对讲接口:利用双频点同时工作实现双向对讲。
(6)无线公网接口:采用专门的硬件和软件,配备中国移动/联通/电信3G/GSM/CDMA的SIM卡后直接连接到以上无线公网中与其它手机互通。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有线接口可以包括:
2M数字中继(支持R2+DTMF、EBR2、中国1号、7号、Q信令等)、二线环路、二/四线EM、VOIP、2B+D。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以上接口直接连接有线专网、有线公网、无线公网GSM/CDMA/3G、无线专网集群和常规、海事卫星/欧星/亚星、单双向无线对讲网络、IP网络,可以实现不同通信系统之间通信终端的语音融合互通。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应急融合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触摸屏拖拉式调度操作系统。
可选地,触摸屏拖拉式调度操作系统可以专门针对触屏拖拉技术和会议调度模式开发的触屏拖拉调度台,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各种通信资源的互连互通和混合通话。
可选地,触摸屏拖拉式调度操作系统可以具有号码簿功能,可以为调度对象设置若干种呼叫号码和呼叫路由,使号码簿可以具有多路由轮选自动呼叫功能,同时号码簿还可以具备拼首字母的快捷查询,从而可以快速查找到调度对象的号码进行呼叫。
可选地,触摸屏拖拉式调度操作系统,可以支持一键快速启动预设的点呼、组呼功能;可以支持将调度对象拖进通话区的自动呼叫和插入通话;可以支持拖出调度对象的通话强拆和通话转移;可以支持拖拉通话组的会议合并;还可以实时显示调度对象的呼叫状态,将来电语音合成来电人的名称与号码进行提示。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应急融合通信系统跟据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需的实时性、可靠性、稳定性、方便性、易扩展性的综合要求,并结合灵活性和先进性的要求,可以选用混合型IP通信平台作为该系统的开发平台,可以选择STD调度平台。该平台紧跟当今技术发展,采用先进的VOIP软交换和传统的TDM硬交换的有机结合的方式,使系统除保留了TDM-PBX交换无阻塞、无延时、无失真、高可靠性、接口齐全、多功能的优点外,还兼具了IP-PBX部署方便快捷、经济高效、透明互操作、易扩展升级的优异特性的优先。并且该平台体积小、耗电省、集成度高,可以采用模块化插板结构、分散的嵌入式低功耗处理器、高度集成化双备份公用配置、工业级集成电路和模块电源、带电插拔和防雷技术、自动故障检测和重组技术、软硬件冗余与容错技术、主机专业的操作系统不受病毒的侵挠、端口任意配比的特点,确保了系统可长期不间断稳定、可靠的工作。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包括:防雷保护,免关电维护,系统双热备,电话新业务功能,调度直呼,控拨与直拨外线,调度监听,系统内全弹性编号,调度强插,紧急呼叫,调度强拆,DOD1/DOD2/DID功能,调度轮选,内置录音与调度转存查询,调度多方转接,主被叫号码显示,调度一键到位,外线自动转接,调度来电语音提示,调度来电名称显示,调度强挂,线路码转换功能,多机调度互助,多机组网汇接,虚拟调度呼叫,外线来电显示,RJ45调度接口,话机与耳机模式,VOIP组网,电脑触摸调度,GSM/CDMA接口组网,E&M/2M接口组网,局向自动迂回,跨局转移/会议,呼叫调度排队与选答,跨局强插/强拆,会议组呼叫,多方多组会议,多系统权限控制,PTT声控启动,调度强插转接,PTT混音监听,PTT巡听接入,PTT监听拆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具有多网融合通信交换功能,其中,多网融合通信交换功能可以包括无线通话自动转接和无线通话人工转接两种方式,可以在有线电话网、数字集群系统、国产数字、模拟集群系统、对讲系统、常规电台、GSM和CDMA移动公网手机、卫星电话、短波电台等不同系统间进行话音通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包括集群对讲用户的混音监听、工作组切换、声控/手控对讲通话功能。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具备级联和分布式组网功能,通过专网或互联网可以实现异地通信终端的接入,实现中心对移动设施及其它固定分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或多个中心拓展联接。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具备指挥调度功能、控制系统热备用。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具备其它语音的业务功能。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具备多种语音编码设置,满足实际互联系统设备需求。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具备录音服务功能:对指定用户在通话时将自动录音。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具备显示功能,可以显示通话开始时间、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支持网页查询、下载和播放。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基于会议模式的呼叫,可以由点对点呼叫转接至跨网多方会议(电话会议),实现会议组合并、以及会议成员转移。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中,调度台可以呼叫系统内用户、系统内的用户可以呼叫调度台,调度员可以接续系统内用户呼叫,或进行监听/插话/强拆等操作。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具备来电号码显示、语音合成提示、拖动呼叫、号码簿快捷查询、定位呼叫、显示直观等功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窄带话音可以采用TDM交换,64K无压缩硬件传输,保证语音交换无延时,其中,VOIP互连时可以采用线性预测压缩编码成8Kb(网络带宽限制),该压缩也可以采用以色列奥科公司的专用DSP芯片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TDM就是时分复用模式。时分复用模式是指一种通过不同信道或时隙中的交叉味脉冲,同时在同一个通信媒体上传输多个数字化数据、语音和视频信号等信息的技术。VOIP,全称Voice over Interner Protocol,就是将信号数字化,以数据封包的形式在IP网络上做实时传递。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具备多接口、多方式接入的能力,其中,有线接口可以包括环路中继、2/4线EM,载波音转、ISDN-U、S/T,2M-1号、7号[TUP、ISUP]、Q、DSS1[PRI]、R2+DTMF、EBR2等,完全满足传统线路的连接;无线接口可以包括VOIP接口、卫星电话接口、GSM/CDMA/3G手机网络接口、多种PTT无线接口、专用常规电台与集群系统接口,通用多种PTT无线接口可连接各种手台、车台或对讲机,专用常规电台与集群系统接口,可以与各种无线终端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具备保护性能,其中,保护性能可以包括:端口K20防护、带电插拔保护、模块化设计、防雷保护、符合电信设计规范的保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具备功耗低、电源配置灵活的有优点。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单机子系统使用220V交流电,平均耗电为50W;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带有蓄电池,可以长时间通过备用电源提供高稳定、高性价比的电信号。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采用48V的输入配置方案,还可以采用12V的输入配置方案。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使用工业级芯片,可以在-10~50℃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不使用硬盘工作,适合车载使用。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使用专用嵌入式计算机平台,以及专用操作系统,将公用部件进行双重备份,确保应急融合通信系统无病毒风险,无后门的担忧。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支持纯IP网络分布式配置,并且可以最大提供16套分布式系统通过TCP/IP组网应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采用混合型发展模式,通过软交换和硬交换双核工作模式,使实时性要求高的窄带话音接口工作于硬交换中,宽带、数据、视频等在软交换中实现。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G/C网基站203,卫星电话205,移动调度台207,固定电话209,电脑调度台211,领导电话213,触摸调度台215,数字录音217,车载台219,无线调度基站221,GSM模块223,以及CDMA模块225,各装置与应急调度指挥中心站21建立通信连接。
在上实施例中,移动调度台207内包括多种类型的基于该调度网络的通信终端;车载台219连接多部基于该车载台网络的通信终端;无线调度基站221连接具有多个基于该无线网络的通信终端。各通信终端基于所在网络的基站或服务台与应急调度中心站的通信连接可以实现各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除通过电力专网实现调度指挥功能外,还可以借助公网市话、无线公网GSM/CDMA/3G、海事卫星/欧星/亚星等卫星电话、短波电台等无线通信方式实现应急指挥通信。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实现移动车载接入的无线对讲用户与身处全球任何地方的调度指挥领导进行无阻碍通信连接。
可选地,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实现不同通信系统间语音互通。互通设备可以包括:C网/G网手机、数字或模拟集群终端、固定电话(市话、电力专网电话)、卫星电话、短波电台、对讲机、SIP终端等。
可选地,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通过带无线接口的小型会议型交换设备,紧急指挥现场进行应急快速部署。
可选地,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通过地面或无线IP链路实现本地和远端应急系统的分布式组网互通调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提供2M中继接口(1号、7号、PRA信令)、二线环路接口、四线EM接口、GSM接口、CDMA接口、3G接口、单双向无线对讲接口、无线集群接口、VOIP接口可连接现有的各种通信网络,无需通过网络转接直接利用各种通信网络实现对其下的通信终端的呼叫,同时采用了会议调度方式灵活增删通话成员实现多方调度会商,将指挥中心、外出的领导专家、调度室、维护检修现场组成一个应急通话组实现多点互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
(1)全新支持WINDOWS7触摸调度,支持触屏拖拉操作。
(2)有、无线资源的统一调度平台,支持单工信道的混音监听。
(3)专用号码簿数据库,在线修改资料,快速模糊查询定位呼叫。
(4)语音合成来电提示,直接播报来电人名和号码。
(5)来电根据号码查询号码簿显示详细名片信息。
(6)通话组成员查询,多线程会议组呼叫。
(7)多方多接口方式混合通话,直接拖拉增删通话成员。
(8)支持通话组合并,通话成员在通话组中的转移。
(9)来电排队接答,领导、紧急电话优先接答,支持手动拖拉选答。
(10)用户状态实时显示,各种端口类型图标显示。
(11)支持联系人多号码设置,自动优选号码呼叫、一键到底呼叫。
(12)调度台支持会议组设置,数量不限,主机可设置固定会议组。
(13)支持来去电查询、接听标志、回拨等。
(14)提供按工作日、指定时间、每日定时的提醒服务。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2U远端设备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远端设备包括:电源和控制部分+多块端口板。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1U远端设备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远端设备由220V交流电供电、内置免提话机和调度制面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应急融合通信系统主机可以包括:市话/专网PSTN接口,GSM、CDMA、3G接口,卫星电话接口、集群接口、常规电台接口、双向对讲接口等。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主机可以外接笔记本作为调度台方便调度操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应急融合通信系统主机接口可以包括:
(1)用户接口:采用载板+用户模块方式,每板提供8个端口的用户电路,符合K20标准。
(2)环路接口:采用载板+中继模块方式,每板提供8个端口的中继电路,带来电显示时每板4个端口,符合K20标准。
(3)GSM接口:每板提供2路接口连接GSM无线公网[移动或联通],需配置公网SIM卡。
(4)CDMA接口:每板提供2路接口连接CDMA无线公网[电信],需配置公网SIM卡。
(5)3G接口:每板提供2路接口连接3G无线公网[常用的是联通或电信],需配置公网SIM卡。
(6)单向对讲接口:每板提供4路接口连接无线集群终端或无线常规终端或对讲机。可与TRTRA、iDEN等数字集群、模拟集群的手台、车台、对讲机连接,提供声控通话功能。
(7)单向数控接口:每板提供2路接口连接无线集群终端或无线常规终端,通过串口与终端通信,控制群组切换、信道切换,提供声控通话功能。
(8)双向对讲接口:每板提供4路接口连接双频对讲终端,支持双频对讲机。
(9)数字中继接口:提供2M-PCM一次群数字接口,软件调整支持随路[1、R2]、共路[7、Q]及专用信令。
(10)四线EM中继接口:提供2路四线EM接口,带增益调节功能,可用于连接视频会议扩声系统。
(11)内置录音接口:每板包含4路通话录音控制及录音数据保存,提供USB接口或RJ45接口与调度台通信,完成调度数据的交互以及录音数据向调度台的传送,同时兼作混音输出控制。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界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界面包括:资源列表区51,快捷预案控制区52,通话显示区53,通话组54,调度分机信息55,号盘区56,来电列表区57,以及功能区58。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功能可以包括:
(1)全新支持WINDOWS7触摸调度,支持触屏拖拉操作。
(2)有、无线资源的统一调度平台,支持单工信道的混音监听。
(3)支持专用号码簿数据库,在线修改联系人资料,快速模糊查询定位呼叫。
(4)语音合成来电提示,直接播报来电人名和号码。
(5)来电根据号码查询号码簿显示详细名片信息。
(6)通话组成员查询;多线程会议组呼叫。
(7)多方多接口方式混合通话,直接拖拉增删通话成员。
(8)支持通话组合并,通话成员在通话组中的转移。
(9)来电排队接答,领导、紧急电话优先接答,支持手动拖拉选答。
(10)用户状态实时显示,各种端口类型图标显示。
(11)支持联系人多号码设置,自动优选号码呼叫、一键到底呼叫。
(12)调度台支持会议组设置,数量不限,主机可设置固定会议组。
(13)支持来去电查询、接听标志、回拨等。
(14)提供按工作日、指定时间、每日定时的提醒服务。
(15)支持集群无线组动态重组控制和常规频道切换。
(16)单工通话的自动语音声控与手动控制结合。
(17)混音监听:可对所有单工无线通道进行混音送调度台监听.
(18)来话提醒:单工无线通道的来话提醒功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支持以下几部分的拖拉操作:
(1)资源列表区向通话区的拖拉:用于呼叫端口、联系人、会议组进行通话。
(2)来电区向通话区的拖拉:用于选答通话
(3)通话区向空通话组的拖拉:用于空开通话区,便于新建通话
(4)通话区向非空通话组的拖拉:用于合并通话组
(5)通话组向通话区的拖拉:用于查看通话人员或为该通话组增减成员
(6)通话区成员向空白区的拖拉:用于强拆会议成员
(7)通话区主席向空白区的拖拉:用于强拆该会议组
(8)通话组向空白区的拖拉:用于强拆该会议组。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硬件系统设计是在充分了解和吸收国内外各种同类先进交换设备的系统结构和电路设计的基础上,结合了最先进可靠的计算机总线结构和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网络语音通信技术发展而成的。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以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前提,着重体现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段的先进性和成熟性,达到方便快捷、灵活美观的使用目的,符合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主流。
其中,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先进性和高度可靠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模块化设计:系统采用无源母板+载板+模快的结构,通用性强、适应性好、配置灵活方便;同时采用了工业级高速CAN总线、IIC总线技术使得子系统间互连线大为减少。
分散控制方式:系统采用分散控制方式,每个用户层均包含独立的双备份电源和双备份控制部件,层间采用无主总线连接,层间无相关性,各层故障不会相互影响,使得故障可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由于系统任务分摊给多个子系统CPU进行分担处理,大大降低了对CPU运行速度的要求,提高了系统抗干扰性能。
单片专用集成电路ASIC技术:系统尽量采用最新的、高集成度的大规模ASIC,减少的体积、降低了功耗、同时增强了性能,如单片DS21554芯片即可完成2M接口的所有低层功能,还有大量的CPLD的应用,使得电路板尺寸大为减小,同时也减少了故障点,增强了系统可靠性。
DSP处理技术:采用高性能DSP处理技术,可同时处理32路DTMF收发、MFC收发、进程音、提示语音、音乐及多方通话功能,使得系统配置简化,结构简单,功能大为优化。
共用部分1+1热备用:各用户层公用部件均可提供1+1热备用,自动检测切换报警[CPU运行、网络接续、时钟、电源、DSP模块等],切换时不影响正常通话。
带电插拔专用保护器件:插板采用电源保护器件和总线专用保护器件保障系统安全。
互换性强、兼容性高:所有同型号板均可互换工作,CPU板仅需更改系统号即可互换工作。
严格谨慎的材料挑选标准和管理手段:全部采用工业级以上芯片或器件,一般芯片工作温度范围均可达到-20~70℃,确保了整机设备可在-10~50℃环境中长期工作。
进一步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采用专用实时操作系统+任务模块的结构化设计方式。由于采用分散存储及加载数据方式,系统掉电重启时间不超过30秒。
可选地,嵌入式操作系统是多任务、多进程的专用实时调度交换操作系统RTOS,具有内核小、实时响应快的特点,无病毒、后门的担忧。RTOS根据各个任务的要求,进行资源管理、消息管理、任务调度、异常处理等工作。实时操作系统配备了系统监视进程用来监视各进程运行状况,遇到异常情况时采取一些利于系统稳定可靠的措施,可对收到干扰破坏的进程进行修复,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任务模块可以包括系统初始化模块、呼叫处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维护管理模块、系统数据库模块、呼叫监视和跟踪模块、告警信息处理模块等。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一个模块的维护、更新以及新模块的追加都不会影响到其它现有模块。
可选地,系统初始化模块:负责对设备硬件进行初始化操作并进行检测,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可选地,呼叫处理模块:负责取挂检测、收发号码、号码分析、接续处理、进程音发送控制等事务。
可选地,资源管理模块:负责系统资源的调度、分配,如DTMF收、发器的使用、MFC收、发器的使用、会议资源的占用与释放等。
可选地,维护管理模块:负责对系统各部分硬件进行检测、监视和诊断服务,可以确保系统设备功能运行无误。
可选地,系统数据库模块:管理系统局数据和用户数据,对局数据和用户数据的修改,都不会引起系统的中断。
可选地,呼叫监视和跟踪模块:可以监视、跟踪呼叫过程并将数据发送到维护台供检查、分析、追踪,方便对系统问题的诊断。
可选地,告警信息处理模块:负责处理、报告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产生的各种告警和建立、保存所有的告警信息文件。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内部可以设有一个“看门狗”监视计时器,用于监视系统任务的执行是否出错。系统软件在处理完每一个任务后,都要去复位“看门狗”计时器,否则会产生中断使系统复位。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设置备用CPU板的运行故障监视模块,对工作CPU板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接收工作板的接续数据和运行数据加以分析判断,一旦发现问题可在2秒内进行自动切换,强制复位关闭工作板,隔断原工作板对本层端口的控制并启用本板进行控制,利用正确的接续数据在本板上重接用户通话,保证正常通话不被中断,同时输出告警信号。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允许系统维护台采用人工控制的方式,控制主、备控制设备的转换。
可选地,所有应急融合通信系统的用户子系统公用部件均可按双备份配置,系统具有CPU运行的自动检测切换控制、时钟检测切换控制、电源检测切换控制、网络交换的检测切换控制、2M同步及链路检测控制、信号收发器自动测试切换控制,主、备切换不影响正在进行的通话;并具备处理机故障脱机自诊断、处理机软硬件故障告警、网络和硬件故障告警、紧急告警(CPU、中继、电源)和非紧急告警(用户电路及线路)。
可选地,当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出现超负荷工作时,应急融合通信系统会延缓低等级用户的呼叫接续处理,暂停一些非实时性要求的任务(如端口测试),同时对公用资源(如收发号器)将预留一部分供调度话机及高等级分机使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维护终端是在WINDOWS系统[XP/VISTA/WIN7]下开发的全中文维护软件,维护终端提供系统状态监控和显示、系统数据的查询、修改和保存、系统检测切换控制等功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应急融合通信系统中维护终端设置的数据不影响系统的呼叫接续处理,除端口板上由LED指示用户电路的占用情况外,维护终端用图标和中文实时显示出各端口的处理进程和状态、主控CPU和2M的运行状态,用户线、中继线路的占用情况,系统自检状态及故障情况等。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通过串口在线升级,软件模块的维护更新不影响其它模块,软件不受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和破坏,软件具有容错能力和防护能力,并具有运行故障监视能力,局间数据和用户数据与程序无关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在出现重大故障后,可以自动再启动并作出故障报告,增减通信容量不会影响通信。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通过电话会议调度模式,利用自身具备的各种有、无线接口直接连接到各种通信网络发起对各种通信终端(如手机、固话、集群终端、无线电台、对讲机、卫星电话、SIP终端等)的直接呼叫,实现各种异构通信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语音融合通话及语音广播通知。
可选地,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可以具有各种无线网络接口,采用专门开发的硬件和软件技术,通过各种专用协议、话音处理技术和无线终端通过空中无线信号直接接入到无线公网【C网、G网、3G网】、无线集群【MPT1327模拟、TETRA数字】、无线电台、无线对讲【支持单向音检和双频双向】等无线网络中。
可选地,触屏拖拉调度台软件可以采用会议调度模式通过对调度对象的拖进、拖出操作方便的实现了各种通信终端的互连互通和融合通话,并能灵活控制通话成员的增加、删除、转移和通话组合并等调度功能。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系统的全部或部分系统。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信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主机,设置有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包括有线通信接口和无线通信接口,所述通信主机通过所述通信接口与至少一类通信终端进行通信;以及
调度设备,与所述通信主机连接,用于控制与所述通信主机通信的同一类的所述通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或者,控制与所述通信主机通信的不同类的所述通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模拟集群系统接口,通过四线话音和MAP27协议接口与符合MPT1327和MPT1343标准的模拟集群车载台互连,用于与所述模拟集群系统无线互通;
数字集群系统接口,通过四线话音和ETSI PEI协议接口与TETRA数字集群系统车载台或手台互连,用于与所述TETRA数字集群系统无线互通;
无线常规接口,通过四线话音和CCDI协议接口与车载台互连,用于与无线常规系统无线互通;
单向音检对讲接口,通过话音收发和PTT控制线与车载台或手台互连,用于自动启动PTT控制;
双频双向对讲接口,用于利用双频点同时工作进行双向对讲;
无线公网接口,通过SIM卡连接到3G、GSM、CDMA无线公网与移动终端互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数字中继接口、二线环路接口、四线EM接口、GSM接口、CDMA接口、3G接口、单双向无线对讲接口、无线集群接口、VOIP接口、内置录音接口、单向数控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手机终端、数字或模拟集群终端、固定电话、卫星电话、短波电台、对讲机、SIP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设备具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控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设备还包括:
定位装置,用于定位所述调度设备的地理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设备还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通信联系人号码;
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通信联系人号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设备还包括:
语音装置,用于所述调度设备的语音播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设备还包括:
混音监听装置,用于对所述调度设备中的单工无线通道进行混音监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设备还包括:
输入装置,用于接收控制指令,
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所述调度设备的通信调度结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90305.2U CN206564671U (zh) | 2017-02-28 | 2017-02-28 | 通信调度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90305.2U CN206564671U (zh) | 2017-02-28 | 2017-02-28 | 通信调度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564671U true CN206564671U (zh) | 2017-10-17 |
Family
ID=60031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90305.2U Active CN206564671U (zh) | 2017-02-28 | 2017-02-28 | 通信调度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564671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12039A (zh) * | 2017-12-04 | 2018-05-08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 一种便携式集成语音通信设备 |
CN108429864A (zh) * | 2018-02-02 | 2018-08-21 | 福建科立讯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pstn电话任意呼叫dmr设备的方法 |
CN110072198A (zh) * | 2019-05-30 | 2019-07-30 | 福建环球通通讯有限公司 | 一种dmr小集群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
CN113746528A (zh) * | 2021-08-11 | 2021-12-03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 一种异构网络实时话音跨域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CN114866866A (zh) * | 2022-05-10 | 2022-08-05 | 北京国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港机广播对讲终端呼叫方法及装置 |
-
2017
- 2017-02-28 CN CN201720190305.2U patent/CN20656467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12039A (zh) * | 2017-12-04 | 2018-05-08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 一种便携式集成语音通信设备 |
CN108012039B (zh) * | 2017-12-04 | 2020-01-14 | 南京莱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集成语音通信设备 |
CN108429864A (zh) * | 2018-02-02 | 2018-08-21 | 福建科立讯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pstn电话任意呼叫dmr设备的方法 |
CN110072198A (zh) * | 2019-05-30 | 2019-07-30 | 福建环球通通讯有限公司 | 一种dmr小集群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
CN113746528A (zh) * | 2021-08-11 | 2021-12-03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 一种异构网络实时话音跨域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
CN114866866A (zh) * | 2022-05-10 | 2022-08-05 | 北京国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港机广播对讲终端呼叫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24209B (zh) | 电力应急融合通信调度指挥系统 | |
CN206564671U (zh) | 通信调度系统 | |
CN101854444B (zh) | 可视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 | |
CN101925018B (zh) | 一种虚拟集群系统 | |
CN103249018A (zh) | 一种多方通话进行切换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
WO2008122219A1 (fr) | Procédé, dispositif et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permettant d'effectuer la programmation d'un service de communication | |
CN107769811A (zh) | 一种全网通与数模兼容一体的对讲机 | |
CN112995427A (zh) | 固话线路网络化接入系统 | |
CN202077042U (zh) | 一种有线无线共网操作的装置 | |
CN101656806A (zh) | 语音通信系统、装置及程序 | |
WO2016127614A1 (zh) | 基于蓝牙的手机接入内部安全通信网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203167276U (zh) | 便于灾害现场与指挥中心通信的广域应急互联装置 | |
CN103813032B (zh) | 一种指挥调度坐席语音管理系统 | |
CN101951702A (zh) | 一种基于手机终端实现单工通信的方法 | |
CN106937265B (zh) | 一种舰船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127967B (zh) | 一种数字集群通讯系统中终端实现快速起呼的方法 | |
CN201774678U (zh) | 一种虚拟集群系统 | |
CN213586074U (zh) | 视讯一体化调度系统 | |
CN103139398B (zh) | 一种呼叫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05611083B (zh) | 一种实现通话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205666854U (zh) | 基于软交换的融合通信系统 | |
CN109802918A (zh) | 基于ip网络的应急指挥通信系统 | |
CN202713624U (zh) | 单卡双待业务用户省外本地号码呼叫副号码子系统 | |
CN201821500U (zh) | 调度组呼叫系统 | |
JPH03274952A (ja) | モデムプーリング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