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50693U - 一种后盖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盖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550693U CN206550693U CN201621337505.8U CN201621337505U CN206550693U CN 206550693 U CN206550693 U CN 206550693U CN 201621337505 U CN201621337505 U CN 201621337505U CN 206550693 U CN206550693 U CN 2065506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nnet
- station
- pawl
- gripper jaw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盖夹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板,底板固接有基座,基座包括与后盖背面贴合的正工位以及与后盖正面贴合的反工位,正工位两侧设有抵接爪以及驱动抵接爪将后盖压在正工位上的第一驱动器,反工位上固接有插入连接环的定位柱,反工位两侧设有夹持爪以及驱动夹持爪翻转并夹持后盖两侧的第二驱动器,达到了将后盖固定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加工用夹具,特别涉及一种后盖夹具。
背景技术
在使用加工中心对汽车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夹具将后盖固定在工作台上,使加工过程中的零部件稳固,保证机加工的精度,由于汽车零件的多样性,不同型号的汽车,其后盖件往往均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不同的夹具进行夹紧。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一种后盖1(NS10),其基体11正面中部铸造有加厚块12,在加厚块12四周形成有凸缘13,凸缘13在加厚块12四周铸造有连接环14,连接环14形成有贯穿基体11的通孔,而基体11的背面为一平面并开有定位槽15。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夹具对上述的后盖进行夹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上述后盖固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后盖夹具,包括底板,底板固接有基座,基座包括与后盖背面贴合的正工位以及与后盖正面贴合的反工位,正工位两侧设有抵接爪以及驱动抵接爪将后盖压在正工位上的第一驱动器,反工位上固接有插入连接环的定位柱,反工位两侧设有夹持爪以及驱动夹持爪翻转并夹持后盖两侧的第二驱动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正工位上,抵接爪从两侧将后盖压在正工位上,从而将后盖固定;而在反工位上,定位柱初步固定后盖后,夹持爪从两侧夹住后盖,这样通过摩擦力完全固定后盖;这样在夹具将后盖固定,而且同时设置的正工位和反工位,当一次加工完成,将正反工位上的后盖互换,从而无需更换加工中心与夹具,提高了加工效率。
较佳的,第一驱动器为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包括缸体以及竖直伸缩从而带动抵接爪升降的活塞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气缸带动抵接爪升降,气缸为气动执行件,快捷、洁净。
较佳的,活塞杆上固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两端分别与位于正工位两侧的抵接爪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连接块将两个抵接爪与一个活塞杆连接,从而使两个抵接爪同步运动,进而使后盖受到抵接爪的压力均匀。
较佳的,抵接爪包括与连接块固接的竖直部以及与竖直部固接的爪部,爪部靠近基座一侧形成有与后盖贴合的型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型面保证爪部与后盖连接紧密,从而使后盖受力均匀,防止后盖从抵接爪间脱出。
较佳的,抵接爪两侧均固接有限位块,限位块间跨设有限位杆,抵接爪开有供限位杆贯穿的一字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限位杆贯穿一字孔,从而限定抵接爪升降的方向,保证抵接爪的移动精度,使抵接爪将后盖抵紧在正工位上。
较佳的,第二驱动器为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包括缸筒以及驱动夹持爪翻转的活塞柱。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气缸驱动,气缸为气动执行件,快捷、洁净。
较佳的,夹持爪两端均固接有导向块,导向块间跨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位于活塞柱斜上方,夹持爪开有供导向杆贯穿的腰形孔,夹持爪下端与活塞柱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导向杆位于活塞柱斜上方,当活塞柱升降时,夹持爪随之升降的同时,夹持爪沿与活塞柱铰接处转动,与此同时,夹持爪沿导向杆滑移,从而夹持爪在升降的同时转动,夹紧后盖。
较佳的,夹持爪包括与开有腰形孔的竖立部以及与竖立部固接的挤压部,挤压部开有由与后盖抵接处向外延伸的退屑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推屑槽将被加工中心切削出的铁屑排走,减少磨擦、排屑流畅、减少切削热,保证加工中心顺利加工。
较佳的,底板正下方固接有支撑板,第一、二驱动器位于支撑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支撑板安装第一、二驱动器,节省了底板上空间,便于在底板上设置更多的基座,从而同时对更对的后盖同时进行加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底板上设置正工位和反工位,可以在一个加工中心上,同时加工后盖的正反两面。
附图说明
图1是后盖正面示意图;
图2是后盖背面示意图;
图3是打开状态下后盖夹具示意图;
图4是关闭状态下后盖夹具示意图;
图5是正工位剖视图;
图6是反工位剖视图。
图中,1、后盖;11、基体;12、加厚块;13、凸缘;14、连接环;15、定位槽;2、支撑板;21、支撑柱;22、底板;221、立柱;23、T型工作台;3、基座;31、正工位;32、反工位;321、定位柱;4、抵接爪;41、竖直部;411、一字孔;42、爪部;421、型面;5、第一气缸;51、缸体;52、活塞杆;53、连接块;531、安装孔;6、限位块;61、限位杆;7、夹持爪;71、竖立部;711、凹槽;712、转轴;713、腰形孔;72、挤压部;721、退屑槽;8、第二气缸;81、缸筒;82、活塞柱;821、套筒;9、导向块;91、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后盖夹具,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与加工中心的工作台螺栓连接的支撑板2以及固定在支撑板2正上方的底板22。支撑板2与底板22均成长方板状,且通过支撑柱21相互连接。竖直设置的支撑柱21沿支撑板2边缘均匀设置有八个,支撑柱21两端均通过沉头螺栓分别与支撑板2以及底板22连接,从而将底板22固定。
底板22均匀地螺栓连接有四个基座3,四个基座3包括两个正工位31以及两个反工位32,正工位31与反工位32的均成六棱柱状,其顶面分别随后盖1的正面与反面加工,从而正工位31的顶面与后盖1背面贴合,而反工位32的顶面与后盖1正面贴合。同时,由于后盖1正面的加厚块12较薄,与反工位32的顶面贴合后,两者连接不稳,因此反工位32的顶面上切削形成有两个定位柱321,两个定位柱321分别插入后盖1两侧的连接环14中,初步固定后盖1。
结合图5所示,正工位31两侧安装有受第一气缸5驱动从而竖直升降的抵接爪4,第一气缸5的缸体51螺钉连接在支撑板2,而第一气缸5的活塞杆52竖直向上并安装有连接块53。连接块53的纵截面成长方形,连接块53底面的中心开有与活塞杆52过盈配合的安装孔531,从而连接块53沿活塞杆52径向设置。连接块53两端分别与位于正工位31两侧的抵接爪4固接。
抵接爪4包括贯穿底板22的竖直部41以及压在后盖1两侧凸缘13的爪部42,竖直部41和爪部42均成长方块状,竖直设置的竖直部41与连接块53端部焊接,水平设置的爪部42远离正工位31一侧与竖直部41螺钉连接,而爪部42靠近正工位31一侧形成有与后盖1贴合的型面421。
抵接爪4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6。限位块6螺钉连接在底板22上,并与竖直部41相贴合。限位块6间跨设有限位杆61,限位杆61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块6螺纹连接,从而限位块6沿法向架设在限位块6间。而竖直部41开有供限位杆61贯穿的一字孔411,一字孔411竖直延伸,提高抵接爪4升降运动的精度。
结合图6所示,反工位32两侧均安装有夹持爪7以及驱动夹持爪7翻转并夹持后盖1两侧的第二气缸8。第二气缸8的缸筒81也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2上,第二气缸8的活塞柱82竖直向上并在顶面上焊接有沿径向设置的套筒821。
一体切削成型的夹持爪7包括与第二气缸8连接的竖立部71以及夹持被定位柱321插入连接环14的挤压部72。竖立部71下端开有凹槽711,凹槽711的侧壁间跨设有转轴712。转轴712中部贯穿套筒821,两端分别与凹槽711侧壁上的通孔过盈配合,从而将夹持爪7铰接在活塞杆52上。
夹持爪7两侧均安装有导向块9,导向块9螺钉连接在底板22上。导向块9间跨设有导向杆91,导向杆91两端分别与两个导向块9螺纹连接,从而导向块9沿法向架设在导向块9间。导向杆91位于活塞柱82外侧的上方,竖立部71开有供导向杆91贯穿的腰形孔713。另外,挤压部72开有由与后盖1抵接处向外延伸的退屑槽721。
为保证底板22的稳定,缸体51与缸筒81上均安装有支撑底板22的立柱221,竖直设置的立柱221上端与立柱221螺钉连接,立柱221下端与缸体51或缸筒81螺纹连接。不同之处在于,为防止立柱221与连接块53干涉,立柱221位于缸体51的一组对角上,而缸筒81的四个角均设有立柱221。
工作过程如下: 以较为常用的T型工作台23为例,先将支撑板2螺栓连接在工作台上;将待加工的后盖1贴合在基座3上,启动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8,活塞杆52带动抵接爪4下降,型面421与凸缘13抵接,从而将后盖1压在正工位31上,而活塞柱82带动夹持爪7翻转,夹持被定位柱321插入连接环14,完成后盖1的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后盖夹具,包括底板(22),其特征在于:底板(22)固接有基座(3),基座(3)包括与后盖(1)背面贴合的正工位(31)以及与后盖(1)正面贴合的反工位(32),正工位(31)两侧设有抵接爪(4)以及驱动抵接爪(4)将后盖(1)压在正工位(31)上的第一驱动器,反工位(32)上固接有插入连接环(14)的定位柱(321),反工位(32)两侧设有夹持爪(7)以及驱动夹持爪(7)翻转并夹持后盖(1)两侧的第二驱动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器为第一气缸(5),第一气缸(5)包括缸体(51)以及竖直伸缩从而带动抵接爪(4)升降的活塞杆(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盖夹具,其特征在于:活塞杆(52)上固接有连接块(53),连接块(53)两端分别与位于正工位(31)两侧的抵接爪(4)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盖夹具,其特征在于:抵接爪(4)包括与连接块(53)固接的竖直部(41)以及与竖直部(41)固接的爪部(42),爪部(42)靠近基座(3)一侧形成有与后盖(1)贴合的型面(4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盖夹具,其特征在于:抵接爪(4)两侧均固接有限位块(6),限位块(6)间跨设有限位杆(61),抵接爪(4)开有供限位杆(61)贯穿的一字孔(4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器为第二气缸(8),第二气缸(8)包括缸筒(81)以及驱动夹持爪(7)翻转的活塞柱(8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盖夹具,其特征在于:夹持爪(7)两端均固接有导向块(9),导向块(9)间跨设有导向杆(91),导向杆(91)位于活塞柱(82)斜上方,夹持爪(7)开有供导向杆(91)贯穿的腰形孔(713),夹持爪(7)下端与活塞柱(82)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盖夹具,其特征在于:夹持爪(7)包括与开有腰形孔(713)的竖立部(71)以及与竖立部(71)固接的挤压部(72),挤压部(72)开有由与后盖(1)抵接处向外延伸的退屑槽(7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夹具,其特征在于:底板(22)正下方固接有支撑板(2),第一、二驱动器位于支撑板(2)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37505.8U CN206550693U (zh) | 2016-12-07 | 2016-12-07 | 一种后盖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37505.8U CN206550693U (zh) | 2016-12-07 | 2016-12-07 | 一种后盖夹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550693U true CN206550693U (zh) | 2017-10-13 |
Family
ID=60370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33750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50693U (zh) | 2016-12-07 | 2016-12-07 | 一种后盖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55069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00876A (zh) * | 2018-06-26 | 2018-09-07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工装夹具 |
CN109262318A (zh) * | 2018-09-28 | 2019-01-25 | 芜湖先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板铣床液压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
CN119057533A (zh) * | 2024-11-05 | 2024-12-03 | 济南液压泵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工位复合加工液压工装及其加工工艺 |
-
2016
- 2016-12-07 CN CN201621337505.8U patent/CN20655069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00876A (zh) * | 2018-06-26 | 2018-09-07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工装夹具 |
CN108500876B (zh) * | 2018-06-26 | 2023-12-22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工装夹具 |
CN109262318A (zh) * | 2018-09-28 | 2019-01-25 | 芜湖先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板铣床液压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
CN109262318B (zh) * | 2018-09-28 | 2024-01-30 | 芜湖先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板铣床液压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
CN119057533A (zh) * | 2024-11-05 | 2024-12-03 | 济南液压泵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多工位复合加工液压工装及其加工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82594A (zh) | 一种方便机械加工用的气缸式夹具设备 | |
CN206550693U (zh) | 一种后盖夹具 | |
CN205465115U (zh) | 一种可自动翻转工件的螺丝机 | |
CN103056691B (zh) | 多功能机用组合虎钳 | |
CN102430936B (zh) | 自适应夹毛坯外形机构 | |
CN211940807U (zh) | 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定位装置 | |
CN202240442U (zh) | 车载钢瓶专用精加工机床 | |
CN210452423U (zh) | 粉末冶金用快换型工装夹具 | |
CN202240563U (zh) | 液压铣床多用竖式装夹具 | |
CN204366549U (zh) | 液压式发动机缸体端面铣削夹具 | |
CN210388375U (zh) | 一种电机转子轴两端键槽加工用定位夹具装置 | |
CN202344251U (zh) | 自适应夹毛坯外形机构 | |
CN208438234U (zh) | 一种建材加工用高精度定位夹具 | |
CN106624902B (zh) | 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结构 | |
CN213105652U (zh) | 机械免拆夹紧工装 | |
CN205996606U (zh) | 一种夹具 | |
CN206029375U (zh) | 压盖式浮动夹紧装置 | |
CN205552034U (zh) | 数控机床 | |
CN214813911U (zh) | 一种翻边机的工件翻转装置 | |
CN205309816U (zh) | 一种模具加工用辅助旋转夹具 | |
CN205057608U (zh) | 转向节专用铣床夹具 | |
CN211103547U (zh) | 一种钣金件固定夹具 | |
CN214977876U (zh) | 一种凸轮轴生产加工定位装置 | |
CN213561118U (zh) | 一种四轴多功能装置 | |
CN204339357U (zh) | 加工中心数控旋转夹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3 Termination date: 2018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