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544509U - 转向管柱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管柱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44509U
CN206544509U CN201720083339.1U CN201720083339U CN206544509U CN 206544509 U CN206544509 U CN 206544509U CN 201720083339 U CN201720083339 U CN 201720083339U CN 206544509 U CN206544509 U CN 206544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column
sealing
sealing device
vehicle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833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训强
曹洪强
郝志宇
王佳文
陈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angjia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angjia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angjia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angjia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833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44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44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445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向管柱密封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转向管柱上的第一密封件,及安装在车辆底板上与所述转向管柱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件。通过这样设置,所述转向管柱密封装置具有互相配合作用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噪声通过两层密封结构后发生两次衰减,从而改善了车辆的密封隔音效果,提高了整车NVH水平及驾乘人员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转向管柱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密封领域,特别涉及转向管柱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声学封装是影响整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合理的设计密封圈、堵塞等密封结构对整车的声学密封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技术中,车辆仅在安装转向管柱的底板过孔处设置防尘罩,防尘罩可以阻隔外界传入的水渍、泥石,对管柱传动轴及车体内部保护作用。但是由于防尘罩与转向管柱或车辆底板过孔间存在间隙,外部噪声会通过间隙传入驾驶舱,造成密封隔音效果不良,降低了车内驾乘人员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向管柱密封装置,以改善车辆转向管柱在车身过孔处的密封隔音性。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转向管柱密封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转向管柱上的第一密封件,及安装在车辆底板上与所述转向管柱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安装在车辆底板上的安装板及自所述安装板延伸形成的套管,所述套管上设有第一密封体及第二密封体。当车辆外部噪声经过所述套管时,第一密封体和第二密封体形成两级密封,隔音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体为设置在所述套管上的波形护罩,所述第一密封体为卡合于所述波形护罩上的密封胶圈。所述波形护罩使车辆外部噪声经过其波形结构时更容易发生衰减,同时所述密封胶圈的设置为第二密封件提供了除波形护罩外的第二级隔音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体的端部设有卡筋;所述第一密封体外围设有与所述卡筋配合的卡槽。所述第二密封体与第一密封体卡扣在一起,卡合结构设置简单,连接可靠且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体中心设有供所述转向管柱穿设的通孔。所述密封胶圈与所述转向管柱密封配合,减少了车辆外部噪声可以通过的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为弹性件,所述波形护罩与所述套管一体成型。弹性件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及密封性,配合其波纹空间能较好的适应管柱上下、左右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底板设有供所述转向管柱穿设的过孔,所述安装板组装在所述车辆底板上并覆盖所述过孔。所述安装板覆盖了转向管柱与车辆底板之间的缝隙,提高了整车的密封隔音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板通过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的塑料螺钉与塑料螺母组合件组装在车辆底板上。所述转向管柱密封装置通过塑料螺钉与塑料螺母组合件和车辆底板组装在一起,安装方便且连接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过孔四周设有收容部,所述安装板组装于所述收容部内。提高了安装结构的整体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安装在车辆内部底板上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延伸形成的护罩,所述护罩套设在所述转向管柱上。在车辆的内部设置第一密封件以配合第二密封件使用,使车辆内外两层隔音密封的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转向管柱密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转向管柱密封装置具有互相配合作用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车辆外部噪声通过两层密封结构后发生两次衰减,从而改善了车辆的密封隔音效果,提高了整车NVH水平及驾乘人员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向管柱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向管柱密封装置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向管柱与密封装置组装后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向管柱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向管柱组装后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一种转向管柱密封装置,包括套设在所述转向管柱20上的第一密封件40,及安装在车辆底板30上与所述转向管柱20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件10。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向管柱密封装置立体图;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二密封件10设有安装板11及自所述安装板11延伸形成的套管111,所述套管111套设在所述转向管柱20上并与所述转向管柱20密封配合。当车辆外部噪声经过所述第二密封件10时,所述套管111与转向管柱20密封配合,形成第一级隔音密封。同时,噪声经过所述套管111内部时也会发生衰减,这就形成了第二级隔音密封。
所述套管111上设有第一密封体112及第二密封体113。所述第一密封体112为卡合于所述波形护罩上的密封胶圈,所述第二密封体113为设置在所述套管111上的波形护罩。当车辆外部噪声经过所述套管时,所述密封胶圈的设置为第二密封件10提供了第一级隔音密封,同时所述波形护罩使车辆外部噪声经过其波形结构时更容易发生衰减。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向管柱与密封装置组装后局部剖视图;如图2、图3所示,所述波形护罩的端部设有卡筋;所述第一密封体112外围设有与所述卡筋配合的卡槽114。卡槽114与卡筋的结构设置简单,连接可靠且方便。所述第一密封体112中心设有供所述转向管柱20穿设的通孔115,所述通孔115与所述转向管柱20紧密贴合,形成隔音密封。
此外,所述套管111为弹性件,所述波形护罩与所述套管111一体成型。弹性件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及密封性,配合其波纹空间能较好的适应管柱上下、左右调节。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体112也为弹性件。所述第一密封体112的材质要比所述套管111的材质稍硬,以使所述第一密封体112与所述第一密封件40之间的连接更稳固,同时保证所述第一密封体112与所述转向管柱20的配合更紧密、密封效果更好。
如图1、图3所示,所述车辆底板30具有供所述转向管柱20穿设的过孔32,所述安装板11安装在所述车辆底板30上并覆盖所述过孔32。所述安装板11覆盖了转向管柱20与车辆底板30之间的缝隙,提高了整车的密封隔音性。所述安装板11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转向管柱密封装置的安装板11通过塑料螺钉与塑料螺母组合件与车辆底板30组装在一起,安装方便且连接可靠。
所述过孔32四周设有收容部31,所述安装板11安装在所述收容部31内。其中所述安装板11可以为与所述收容部31相适配的任意形状,使所述转向管柱密封装置安装在车辆底板30上后,外观的整体性更好。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向管柱立体组装图;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密封件40包括安装在车辆内部底板上的连接部41及自所述连接部41延伸形成的护罩42,所述护罩42套设在所述转向管柱20上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能够衰减和阻隔噪音。在车辆的内部设置第一密封件40以配合第二密封件10使用,使车辆内外两层隔音密封的效果更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护罩42具有波纹形橡胶结构,当车辆外部噪声经过所述护罩42时,由于护罩42的波纹形结构而发生衰减,因此所述转向管柱密封装置的降噪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转向管柱密封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体112与所述转向管柱20密封配合形成了对噪声的第一级衰减;所述第二密封体113的波纹形结构形成了对噪声的第二级衰减。所述第二密封件10的两级隔音结构进一步改善了车辆的密封隔音效果,从而提高了整车NVH水平及驾乘人员的舒适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向管柱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所述转向管柱上的第一密封件,及安装在车辆底板上与所述转向管柱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安装在车辆底板上的安装板及自所述安装板延伸形成的套管,所述套管上设有第一密封体及第二密封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体为设置在所述套管上的波形护罩,所述第一密封体为卡合于所述波形护罩上的密封胶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体的端部设有卡筋;所述第一密封体外围设有与所述卡筋配合的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管柱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体中心设有供所述转向管柱穿设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弹性件,所述波形护罩与所述套管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底板设有供所述转向管柱穿设的过孔,所述安装板组装在所述车辆底板上并覆盖所述过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管柱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板通过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的紧固件组装在车辆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管柱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四周设有收容部,所述安装板组装于所述收容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安装在车辆内部底板上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延伸形成的护罩,所述护罩套设在所述转向管柱上。
CN201720083339.1U 2017-01-22 2017-01-22 转向管柱密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44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3339.1U CN206544509U (zh) 2017-01-22 2017-01-22 转向管柱密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3339.1U CN206544509U (zh) 2017-01-22 2017-01-22 转向管柱密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44509U true CN206544509U (zh) 2017-10-10

Family

ID=59992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8333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44509U (zh) 2017-01-22 2017-01-22 转向管柱密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445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0034A (zh) * 2018-06-21 2018-11-1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防尘罩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0034A (zh) * 2018-06-21 2018-11-1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防尘罩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59232A (zh) 用于在机动车发动机舱内的一个总成的舱盖
CN206544509U (zh) 转向管柱密封装置
KR102322369B1 (ko) 차량용 스티어링 컬럼의 더스트커버
JP2014141183A5 (zh)
JP5687907B2 (ja) 自動車ドアの遮吸音構造
KR101421959B1 (ko) 도어 아웃사이드 벨트 구조
CN112622605A (zh) 一种车辆电子水泵支架安装结构
CN204659801U (zh) 一种驾驶舱用塑料骨架定位式转向柱密封罩组件
CN106931241B (zh) 汽车线束过孔密封隔音结构
KR100911525B1 (ko) 차량의 쿼드런트 내측커버 방음구조
CN201137736Y (zh) 一种用于消除电子膨胀阀异常噪音的装置
WO2018076603A1 (zh) 控制面板的集成结构及洗碗机
KR101655527B1 (ko) 차량의 흡기 덕트
CN209126795U (zh) 转向机输入轴密封装置及转向机总成
CN209855929U (zh) 空气滤清器总成、发动机及车辆
CN206364634U (zh) 一种电机排水结构
CN209892514U (zh) 引风机的蜗壳组件及引风机
CN207015412U (zh) 一种转向机与车身的密封结构
JP5204532B2 (ja) 自動車用ドア構造
JP5900124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シャフトのシール構造
CN207241419U (zh) 汽车进气装置
CN204921807U (zh) 一种减振机构和医疗设备
JP2007078220A5 (zh)
KR20080032496A (ko) 소음방지용 연료탱크
CN205615441U (zh) 消声单元及工程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0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1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0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