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04271U - 一种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504271U CN206504271U CN201720061935.XU CN201720061935U CN206504271U CN 206504271 U CN206504271 U CN 206504271U CN 201720061935 U CN201720061935 U CN 201720061935U CN 206504271 U CN206504271 U CN 2065042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retainer plate
- module
- solar energy
- light 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41000127225 Enceliopsis nudicaulis Species 0.000 abstract 1
- 241001424688 Enceliop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包括:采光模块,光导模块,漫射模块,通过概念光导模块由光导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光模块设置有补光装置,所述的补光装置包括固定圈及安装于固定圈的光源,通过其光导照明系统中设置补光装置,补光装置中的光源可对对太阳能光导系统进行补光,以满足太阳能光导系统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有效避免因阴天、雨天等太阳光线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光导照明系统无法满足使用的需要,完善光导照明系统在市场中的应用,使光导照明的系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提高节能的普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简单,整体外形美观,同时其光导照明系统的照明效果也大大提高,实用性也更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领域,尤其涉及太阳能领域中一种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
背景技术
光能包括自然光及太阳能,太阳能(solar energy),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也包括地球上的风能、化学能、水能等。如今太阳能光伏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照明领域、热水器领域等等。
目前市场的光导照明已经广泛应用,光导照明系统作为一种无电照明系统,采用这种系统的建筑物白天可以利用太阳光进行室内照明。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采光罩高效采集室外自然光线并导入系统内重新分配,再经过特殊制作的光导管传输后由底部的漫射装置把自然光均匀高效的照射到任何需要光线的地方,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电照明。
然而,光导照明系统在阴天、雨天等太阳光线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其导入至室内的照明效果将受到相应的影响,对照明效果要求较高的场所将无法完全满足,因此特地研发一种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补光效果强的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针对因太阳光线明显不足导致太阳能光导系统的照明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随时对太阳能光导系统进行补光,以满足太阳能光导系统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包括:采光模块,光导模块,漫射模块,其中光导模块由光导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光模块设置有补光装置,所述的补光装置包括固定圈及安装于固定圈的光源,固定圈与采光模块及光导模块相连,所述的固定圈边缘设计有卡位,卡位的内侧安装有光源,卡位的外侧与光导管连接;
或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导模块设置有补光装置,所述的补光装置包括固定圈及安装于固定圈的光源,固定圈与光导管相连,所述的固定圈边缘设计有卡位,卡位的下端安装有光源;
或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漫射模块设置有补光装置,所述的补光装置包括固定圈及安装于固定圈的光源,固定圈与光导管及漫射模块相连,所述的固定圈边缘设计有卡位,卡位的下端安装有光源;
为达到更佳的实用效果,进一地,所述的光源设有光控系统,所述的光源为LED。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一种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通过其光导照明系统中设置补光装置,补光装置中的光源可对对太阳能光导系统进行补光,以满足太阳能光导系统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有效避免因阴天、雨天等太阳光线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光导照明系统无法满足使用的需要,完善光导照明系统在市场中的应用,使光导照明的系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提高节能的普及,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安装简单,整体外形美观,同时其光导照明系统的照明效果也大大提高,实用性也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3。
附图标记说明:
1-采光模块;2-光导管;3-漫射模块;4-固定圈;5-光源;6-光控系统;7-卡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包括:采光模块,光导模块,漫射模块,目前市场上通用的光导系统的组成都为采光模块,光导模块,漫射模块三大模块,其采光模块用于收集太阳能光能,再能过光导模块将光线传输至室内,通过温射模块将太阳能光能的光线均匀高效的照射到室内任何需要光线照明的地方,因此采光模块,光导模块,漫射模块三大模块不作详细说明,通过概念光导模块由光导管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
其采光模块设置有补光装置,补光装置包括固定圈及安装于固定圈的光源,固定圈与采光模块及光导模块相连,固定圈边缘设计有卡位,卡位大体呈T字型,卡位的内侧安装有光源,最佳实施方式的光源为采用LED灯带,采用螺丝将LED灯带固定于固定圈的卡位处,通过光源发出的光对采光模块采集的太阳能光能进行补充,统一输送至光导模块,从而在太阳能光能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补充光线,卡位的外侧与光导管连接,即过卡位外侧与光导管相套合式连接;
或者,其光导模块设置有补光装置,补光装置包括固定圈及安装于固定圈的光源,固定圈与光导管相连,固定圈边缘设计有卡位,卡位的上端及下端皆形成直角,卡位的上端及下端与上面及下面的导光管相套合式连接,卡位的下端安装有光源,最佳实施方式的光源为采用LED灯带,采用螺丝将LED灯带固定于固定圈的卡位处,通过光源发出的光对采光模块采集的太阳能光能进行补充,统一输送至光导模块,从而在太阳能光能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补充光线;
或者,其漫射模块设置有补光装置,补光装置包括固定圈及安装于固定圈的光源,固定圈与光导管及漫射模块相连,固定圈边缘设计有卡位,卡位的上端及下端皆形成直角,卡位的上端及下端与上面及下面的导光管相套合式连接,卡位的下端安装有光源, 最佳实施方式的光源为采用LED灯带,采用螺丝将LED灯带固定于固定圈的卡位处,通过光源发出的光对采光模块采集的太阳能光能进行补充,统一通过漫射模块进行照明作用,从而在太阳能光能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补充光线;
上述三种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的三种实施例,其三种实施例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其结构设计理念为类似结构,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达到更佳的实用效果,其光源设有光控系统,光控系统在照明领域已经广泛使用,可根据用户设置的光照度值进行自动的控制其光源的开关,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定相应的光照度值控制补充装置开关,从而更加节能的进行补光,其光源最佳的使用方案为LED,更加节能、舒适、环保。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包括:采光模块,光导模块,漫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光模块设置有补光装置,所述的补光装置包括固定圈及安装于固定圈的光源,固定圈与采光模块及光导模块相连;
或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导模块设置有补光装置,所述的补光装置包括固定圈及安装于固定圈的光源,固定圈与光导管相连;
或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漫射模块设置有补光装置,所述的补光装置包括固定圈及安装于固定圈的光源,固定圈与光导管及漫射模块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圈与采光模块及光导模块相连,所述的固定圈边缘设计有卡位,卡位的内侧安装有光源,卡位的外侧与光导管连接;
或者,固定圈与光导管相连,所述的固定圈边缘设计有卡位,卡位的下端安装有光源;
或者,固定圈与光导管及漫射模块相连,所述的固定圈边缘设计有卡位,卡位的下端安装有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设有光控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为LED。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61935.XU CN206504271U (zh) | 2017-01-19 | 2017-01-19 | 一种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61935.XU CN206504271U (zh) | 2017-01-19 | 2017-01-19 | 一种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504271U true CN206504271U (zh) | 2017-09-19 |
Family
ID=59839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061935.XU Active CN206504271U (zh) | 2017-01-19 | 2017-01-19 | 一种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50427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28491A (zh) * | 2021-01-20 | 2021-04-30 | 四川纵横交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太阳光的隧道照明装置、系统及方法 |
-
2017
- 2017-01-19 CN CN201720061935.XU patent/CN20650427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28491A (zh) * | 2021-01-20 | 2021-04-30 | 四川纵横交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太阳光的隧道照明装置、系统及方法 |
CN112728491B (zh) * | 2021-01-20 | 2021-10-12 | 四川纵横交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太阳光的隧道照明装置、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27822U (zh) | 双透镜聚光、平行光传输太阳灯照明装置 | |
CN101174027A (zh) | 自然光收集器、照明系统和电子系统光源装置 | |
CN201035179Y (zh) | 应用非成象聚光器的太阳光光导管装置 | |
GB2463635A (en) | Combined solar and LED light | |
CN105841092B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光纤的太阳能综合利用装置及方法 | |
CN105823006A (zh) | 一种cpc聚光光导照明通风系统 | |
CN206504271U (zh) | 一种太阳能光导系统的补光结构 | |
CN103851531B (zh) | 一种太阳能导光系统 | |
CN205919254U (zh) | 一种光电一体化集光系统 | |
CN204993230U (zh) | 光伏智能温室 | |
André et al. | Daylighting by optical fiber | |
CN101017219A (zh) | 应用非成象聚光器的太阳光光导管系统 | |
CN205191487U (zh) | 管道天窗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结合的智能化照明系统 | |
CN203797551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采光系统 | |
CN204062839U (zh) | 新型节能采光照明系统 | |
CN205782617U (zh) | 一种cpc聚光光导照明通风系统 | |
CN215808215U (zh) | 照明系统 | |
CN203517598U (zh) | 太阳能led导光照明系统 | |
CN206207329U (zh) | 一种新型照明采光系统 | |
CN202915260U (zh) | 一种反射式屋顶太阳光照明系统 | |
CN113357604A (zh) | 照明系统 | |
CN208107960U (zh) | 一种与导光管采光系统相结合的太阳能照明系统 | |
CN217402427U (zh) | 一种安装方便的多功能采光装置 | |
CN215446314U (zh) | 一种光能转换室内装置 | |
CN100385168C (zh) | 太阳能网络自然光照明加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3 Address after: No. 204, floor 2, building C, No. 1, middle section of flo Road, Luocun,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tion for residence) Patentee after: FOSHAN ZHENG NENG LIANG ENERGY SAV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37100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Gangbei District, Guigang City in the fine Tun Xiang Chen Xuan Village No. 34 Patentee before: Jian Xiong Qin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