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88274U - 双配风型火炬点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配风型火炬点火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88274U CN206488274U CN201720131451.8U CN201720131451U CN206488274U CN 206488274 U CN206488274 U CN 206488274U CN 201720131451 U CN201720131451 U CN 201720131451U CN 206488274 U CN206488274 U CN 2064882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fuel nozzle
- hurricane globe
- induced
- inj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配风型火炬点火装置,其包括燃料喷嘴、连接在燃料喷嘴上端的引射器、连接在燃料喷嘴下端的燃料管,所述引射器上连接有混合燃气管,混合燃气管的末端设有烧嘴,所述混合燃气管中部设有点火器,点火器通过点火缆线连接有高能/高压发生器,所述燃料喷嘴外设有防风罩,防风罩上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和自引风通风口。本实用新型联合了自引风和压缩空气配风两种配风形式,这种双配风结构可以实现不同种类燃料气下火炬点火装置的正常工作,简化了现有系统,节省了项目开支,无需高空作业或停车切换,只需地面简单操作即可完成在线切换燃料气,火炬点火装置仍稳定地工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行业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火炬的点火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配风型火炬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火炬是石油化工行业重要的安全设备,主要用于处理正常生产、紧急事故和开停车过程中排放的多余的可燃气体。火炬事故排放量巨大,若可燃气体未点燃对环境危害非常大,长明灯作为火炬的点火装置,对其正常运行有着重要影响。
长明灯运行时可能备有多种燃料气源,当从一种燃气切换到另一种热值组分相差较大的燃气时,点燃和稳定燃烧所需的风量会发生显著变化,而传统长明灯采用的是固定自引风配风形式,或者是需要高空调节风门的自引风形式,在不能完成高空配风调节作业时,长明灯将无法正常工作,所以项目上需要针对多种燃料气种类来增加配置专用长明灯,这又造成点火装置成本的成倍增加和火炬的复杂性。
例如,典型的石化企业在大部分时间正常运行时采用低热值的装置气等作为长明灯的气源,为保证长明灯的持续运行,在装置气不能正常供应时燃气将切换到备用的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和其他成品气),由于两类燃气热值组分相差较大,单纯依靠引射器提供的一次风无法达到液化石油气的爆燃上限,无法保证长明灯的点火及稳定燃烧。为了保证长明灯的正常工作,同时避免停车切换,如果额外设置液化石油气用长明灯作为备用长明灯,将增加复杂性,费用也成倍增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配风型火炬点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长明灯对不同种类燃气适应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配风型火炬点火装置,其包括燃料喷嘴、连接在燃料喷嘴上端的引射器、连接在燃料喷嘴下端的燃料管,所述引射器上连接有混合燃气管,混合燃气管的末端设有烧嘴,所述混合燃气管中部设有点火器,点火器通过点火缆线连接有高能/高压发生器,所述燃料喷嘴外设有防风罩,防风罩上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和自引风通风口。
所述防风罩包括位于防风罩底部的布风板,所述自引风通风口开设在布风板上。
所述压缩空气入口处连接有压缩空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配风型设计,在大部分时间正常运行时依靠自引射配风,点火装置能稳定工作且运行能耗低,在切换到配用燃料气时,只需在地面开启压缩空气管路,并调节至所需的点燃和燃烧配风流量即可,此时双配风点火装置自动转变成压缩空气配风,依旧正常稳定的工作。点火器连接在混合燃气管上,直接在管内进行内点火,无独立的外设点火器。本实用新型集自引风和压缩空气通风于一体,适应性强,通过两种配风方式的切换可满足在不同种类燃气下皆可正常工作,既简化了系统,又节省了开支,同时运行简单,无需高空作业和停车切换,只要通过地面操作即可实现系统的持续运行。本实用具有以下优点:1、省去了为适应不同种类燃料气而设置的备用长明灯点火装置,简化了系统,节省了开支; 2、切换燃料气时,在地面即可实现两种配风方式的切换,无需高空作业或停车; 3、对可能的更多种类的燃料气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使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双配风型火炬点火装置包括燃料喷嘴2、连接在燃料喷嘴2上端的引射器1、连接在燃料喷嘴2下端的燃料管3,所述引射器1上连接有混合燃气管7,混合燃气管7的末端设有烧嘴8,所述混合燃气管7中部设有点火器9,点火器9通过点火缆线10连接有高能/高压发生器11,所述燃料喷嘴2外设有防风罩4,防风罩4上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和自引风通风口,所述压缩空气入口处连接有压缩空气管5。本实施例中,防风罩4包括位于防风罩底部的布风板6,所述自引风通风口开设在布风板6上。
当使用热值较低的燃气时,燃气从燃料喷嘴2进入引射器1,周围空气从布风板6底部的通风口被卷吸进引射器1,与燃气混合成可燃混合气,混合燃气再通过混合燃料管7进入烧嘴8进行燃烧。点火器9负责将混合燃气管7内的可燃混合气点燃。
当使用热值较高的燃气时,通过压缩空气管5强制通风来增加引射器的一次风量,以保证混合燃气管7内的混合燃气达到着火极限范围,进而保证点火器9可以点燃长明灯。通过在地面调节压缩空气管的流量可以适应不同种类的燃料气。可选择的,一座火炬的多套点火装置可通过一根压缩空气总管送至火炬头处。
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引风和压缩空气通风两种配风形式,这种双配风结构可以适应大范围不同种类燃气下的正常工作。当使用低热值燃气时,采用自引风的配风形式,当使用高热值燃气时,采用压缩空气通风的配风形式,以满足更大的点着和燃烧配风量。两种形式可切换,对不同种类的燃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联合了自引风和压缩空气配风两种配风形式,这种双配风结构可以实现不同种类燃料气下火炬点火装置的正常工作,简化了现有系统,节省了项目开支,无需高空作业或停车切换,只需地面简单操作即可完成在线切换燃料气,火炬点火装置仍稳定地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多种更改和变化。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双配风型火炬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燃料喷嘴(2)、连接在燃料喷嘴(2)上端的引射器(1)、连接在燃料喷嘴(2)下端的燃料管(3),所述引射器(1)上连接有混合燃气管(7),混合燃气管(7)的末端设有烧嘴(8),所述混合燃气管(7)中部设有点火器(9),点火器(9)通过点火缆线(10)连接有高能/高压发生器(11),所述燃料喷嘴(2)外设有防风罩(4),防风罩(4)上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和自引风通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配风型火炬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罩(4)包括位于防风罩底部的布风板(6),所述自引风通风口开设在布风板(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配风型火炬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入口处连接有压缩空气管(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31451.8U CN206488274U (zh) | 2017-02-14 | 2017-02-14 | 双配风型火炬点火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131451.8U CN206488274U (zh) | 2017-02-14 | 2017-02-14 | 双配风型火炬点火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88274U true CN206488274U (zh) | 2017-09-12 |
Family
ID=59765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31451.8U Active CN206488274U (zh) | 2017-02-14 | 2017-02-14 | 双配风型火炬点火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8827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30345A (zh) * | 2017-11-21 | 2018-04-20 | 七台河宝泰隆圣迈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可使长明灯燃烧解析气和燃料气互换的废气处理系统 |
CN111076215A (zh) * | 2019-12-11 | 2020-04-28 | 上海齐耀热能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石化火炬系统的地面点火装置 |
CN115247786A (zh) * | 2022-07-20 | 2022-10-28 | 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多燃料适应性火炬长明灯 |
-
2017
- 2017-02-14 CN CN201720131451.8U patent/CN20648827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30345A (zh) * | 2017-11-21 | 2018-04-20 | 七台河宝泰隆圣迈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可使长明灯燃烧解析气和燃料气互换的废气处理系统 |
CN111076215A (zh) * | 2019-12-11 | 2020-04-28 | 上海齐耀热能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石化火炬系统的地面点火装置 |
CN115247786A (zh) * | 2022-07-20 | 2022-10-28 | 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多燃料适应性火炬长明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488274U (zh) | 双配风型火炬点火装置 | |
CN2908805Y (zh) | 燃气内燃机预燃室及其供气装置 | |
CN207162525U (zh) | 一种复合式燃烧器 | |
CN206724205U (zh) | 用于混合器点火柜的点火罐 | |
CN109630336A (zh) | 用于甲醇发动机的点火系统及车辆 | |
CN208967790U (zh) | 甲醇制氢燃烧器 | |
CN208365537U (zh) | 一种油气混烧燃烧装置 | |
CN101881442A (zh) | 煤粉工业锅炉无油煤气点火和稳燃方法 | |
CN206037117U (zh) | 一种适用于工业煤粉锅炉燃烧器的气体燃料点火系统 | |
CN2926843Y (zh) | 煤粉锅炉贫油热强化燃烧启动装置 | |
CN2172406Y (zh) | 工业炉燃烧器的点火器 | |
CN201753921U (zh) | 复合式重油燃烧机装置 | |
JP5440897B2 (ja) | 燃焼装置 | |
CN206724165U (zh) | 用于锅炉烟道的混合器点火柜 | |
CN216480982U (zh) | 一种油气双燃料燃烧器 | |
CN200958748Y (zh) | 侧摆式氧、油点火、稳燃、助燃自动控制燃烧装置 | |
CN2854368Y (zh) | 宽煤种微油点火燃烧器 | |
CN204648230U (zh) | 适用于燃用低热值燃油和多种燃料油的燃烧器 | |
CN217031182U (zh) | 一种新型高闪点燃料三低二小一高燃烧装置 | |
CN209295194U (zh) | 点火装置和回风炉 | |
CN216448184U (zh) | 共用自立式支撑的高低压放空火炬系统 | |
CN201935216U (zh) | 一种燃煤电厂使用的生物质能混合燃料点火系统 | |
CN108613175A (zh) | 一种多气体混烧燃烧器 | |
CN2272983Y (zh) | 一种新型汽化多用炉具 | |
CN2261568Y (zh) | 一种家用高效灶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