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61159U - 一种网络插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插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61159U CN206461159U CN201621467785.4U CN201621467785U CN206461159U CN 206461159 U CN206461159 U CN 206461159U CN 201621467785 U CN201621467785 U CN 201621467785U CN 206461159 U CN206461159 U CN 2064611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dmia
- crystal head
- tubular
- clamp set
- ta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络插头,包括筒状锌壳和尾套,所述的筒状锌壳的一端轴向安装有尾套,所述的尾套内部安装有夹线套,所述的筒状锌壳的内部布置有台阶,该台阶居中开有供水晶头穿过的限位孔,所述的筒状锌壳的内侧顶部安装有与水晶头上端的插拔弹片相对应的下压卡片,所述的夹线套与水晶头相靠的一端侧壁上开有若干缺口,所述的水晶头外侧壁转角处卡入到相对应的缺口中使水晶头相对于夹线套不能径向转动。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快速,防水性能好,在旋转尾套紧固线尾的时候,水晶头会与线尾爪上的三个定位点卡死,使得芯线不会因为旋转尾盖而造成芯线断裂,也增加连接器的可靠耐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插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插头。
背景技术
RJ45网络接头广泛应用于网络连接,但RJ45接头在户外恶劣环境使用时,容易受外力或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损坏;即使在室内使用时,因包在接头外部的塑料包容易老化变硬,在拔出时非常费力,且用力过度时,容易造成与之连接的网络设备接口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络插头,安装方便快速,防水性能好,在旋转尾套紧固线尾的时候,水晶头会与线尾爪上的三个定位点卡死,使得芯线不会因为旋转尾盖而造成芯线断裂,也增加连接器的可靠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网络插头,包括筒状锌壳和尾套,所述的筒状锌壳的一端轴向安装有尾套,所述的尾套内部安装有夹线套,所述的筒状锌壳的内部布置有台阶,该台阶居中开有供水晶头穿过的限位孔,所述的筒状锌壳的内侧顶部安装有与水晶头上端的插拔弹片相对应的下压卡片,所述的夹线套与水晶头相靠的一端侧壁上开有若干缺口,所述的水晶头外侧壁转角处卡入到相对应的缺口中使水晶头相对于夹线套不能径向转动。
进一步的补充说明,所述的下压卡片包括水平插入到筒状锌壳的内侧顶部水平插槽中的插板,该插板的一侧布置有向下倾斜伸出的限位挡片,当水晶头插入到筒状锌壳内部时限位挡片将插拔弹片压下。
进一步的,所述的夹线套一端的缺口包括一侧与下压卡片位置相对应的横向缺口和位于两侧对称布置有侧边缺口,所述的水晶头的外侧壁与横向缺口以及侧边缺口的侧壁相靠。
进一步的,所述的夹线套的另一端轴向嵌入安装有套接在线缆上的防水密封圈。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络插头,在原有的RJ45插头基础上,设计了线尾缓冲尾套增加头部受到弯折时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防水功能,而且使用者可以更换不同大小的防水密封圈来适应不同的线径,使尾部的芯线受拉扯时不容易断裂;在旋转尾套紧固线尾的时候,水晶头会与线尾爪上的三个定位点卡死,使得芯线不会因为旋转尾盖而造成芯线断裂,也增加连接器的可靠耐用性,前段的筒状锌壳设计改善了RJ45连接时的脆弱,未连接时强壮的金属外壳也能够起到保护内部接口的作用,最后,流线外型与人体工学的设计,增加使用的手感并且不易受到外物勾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状态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压卡片的立体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晶头插入时的半剖状态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晶头插入时的半剖状态图。
图示:1、筒状锌壳;2、水晶头;3、下压卡片;4、夹线套;5、尾套;6、缺口;7、台阶;8、插板;9、限位挡片;10、插拔弹片;11、横向缺口;12、防水密封圈;13、侧边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网络插头,包括筒状锌壳1和尾套5,所述的筒状锌壳1的一端轴向安装有尾套5,所述的尾套5内部安装有夹线套4,所述的筒状锌壳1的内部布置有台阶7,该台阶7居中开有供水晶头2穿过的限位孔6,所述的筒状锌壳1的内侧顶部安装有与水晶头2上端的插拔弹片10相对应的下压卡片3,所述的夹线套4与水晶头2相靠的一端侧壁上开有若干缺口,所述的水晶头2外侧壁转角处卡入到相对应的缺口中使水晶头2相对于夹线套4不能径向转动。
进一步的补充说明,所述的下压卡片3包括水平插入到筒状锌壳1的内侧顶部水平插槽中的插板8,该插板8的一侧布置有向下倾斜伸出的限位挡片9,当水晶头2插入到筒状锌壳1内部时限位挡片9将插拔弹片10压下。
进一步的,所述的夹线套4一端的缺口包括一侧与下压卡片3位置相对应的横向缺口11和位于两侧对称布置有侧边缺口13,所述的水晶头2的外侧壁与横向缺口11以及侧边缺口13的侧壁相靠。
进一步的,所述的夹线套4的另一端轴向嵌入安装有套接在线缆上的防水密封圈12,能有效防止外部的水沿着线缆从尾套5进入到夹线套4中。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RJ45插头基础上,设计了线尾缓冲尾套增加头部受到弯折时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防水功能,而且使用者可以更换不同大小的防水密封圈来适应不同的线径,使尾部的芯线受拉扯时不容易断裂;在旋转尾套紧固线尾的时候,水晶头会与线尾爪上的三个定位点卡死,使得芯线不会因为旋转尾盖而造成芯线断裂,也增加连接器的可靠耐用性,前段的筒状锌壳设计改善了RJ45连接时的脆弱,未连接时强壮的金属外壳也能够起到保护内部接口的作用,最后,流线外型与人体工学的设计,增加使用的手感并且不易受到外物勾拌。
Claims (4)
1.一种网络插头,包括筒状锌壳(1)和尾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状锌壳(1)的一端轴向安装有尾套(5),所述的尾套(5)内部安装有夹线套(4),所述的筒状锌壳(1)的内部布置有台阶(7),该台阶(7)居中开有供水晶头(2)穿过的限位孔(6),所述的筒状锌壳(1)的内侧顶部安装有与水晶头(2)上端的插拔弹片(10)相对应的下压卡片(3),所述的夹线套(4)与水晶头(2)相靠的一端侧壁上开有若干缺口,所述的水晶头(2)外侧壁转角处卡入到相对应的缺口中使水晶头(2)相对于夹线套(4)不能径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卡片(3)包括水平插入到筒状锌壳(1)的内侧顶部水平插槽中的插板(8),该插板(8)的一侧布置有向下倾斜伸出的限位挡片(9),当水晶头(2)插入到筒状锌壳(1)内部时限位挡片(9)将插拔弹片(10)压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线套(4)一端的缺口包括一侧与下压卡片(3)位置相对应的横向缺口(11)和位于两侧对称布置有侧边缺口(13),所述的水晶头(2)的外侧壁与横向缺口(11)以及侧边缺口(13)的侧壁相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线套(4)的另一端轴向嵌入安装有套接在线缆上的防水密封圈(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67785.4U CN206461159U (zh) | 2016-12-29 | 2016-12-29 | 一种网络插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67785.4U CN206461159U (zh) | 2016-12-29 | 2016-12-29 | 一种网络插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61159U true CN206461159U (zh) | 2017-09-01 |
Family
ID=59698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67785.4U Active CN206461159U (zh) | 2016-12-29 | 2016-12-29 | 一种网络插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6115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47861A (zh) * | 2019-06-13 | 2019-09-17 | 陈建新 | 便于网线连接的交换机 |
CN113439369A (zh) * | 2019-02-22 | 2021-09-24 | 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 插接连接器壳体和连接 |
-
2016
- 2016-12-29 CN CN201621467785.4U patent/CN20646115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39369A (zh) * | 2019-02-22 | 2021-09-24 | 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 插接连接器壳体和连接 |
CN113439369B (zh) * | 2019-02-22 | 2023-08-29 | 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 插接连接器壳体、插接连接装置和插接连接组件 |
CN110247861A (zh) * | 2019-06-13 | 2019-09-17 | 陈建新 | 便于网线连接的交换机 |
CN110247861B (zh) * | 2019-06-13 | 2021-06-01 | 陈建新 | 便于网线连接的交换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461159U (zh) | 一种网络插头 | |
CN205488797U (zh) | 一种网线连接卡接器 | |
US20090305547A1 (en) | Connector apparatus | |
CN204315830U (zh) | 水晶头 | |
CN106760141A (zh) | 带有对接功能的墙砖 | |
JP4896238B2 (ja) | コネクタ | |
JP4609859B2 (ja) | 管継手付き波付き管及び管継手付き波付き管ユニット | |
CN204003672U (zh) | 油箱液位传感器及其保护装置、油箱及工程机械 | |
CN207977562U (zh) | 一种直插式电器连接器 | |
CN206283033U (zh) | 一种音响设备外接接口防护构造 | |
CN204717198U (zh) | 一种多功能插入式管接头 | |
CN203641187U (zh) | 一种扫把式连接块 | |
CN205406805U (zh) | 一种安全插头 | |
CN204668513U (zh) | 一种板对线连接器 | |
CN103671370B (zh) | 一种扫把式连接块 | |
CN204905560U (zh) | 防火式车载连接器 | |
CN206741955U (zh) | 一种便于收纳的线材 | |
CN210517236U (zh) | 一种具有螺牙固定结构的rj45连接器 | |
CN206685579U (zh) | 一种usb插座 | |
JP3230202U (ja) | Usb機器及びusb接続ユニット | |
JP2007299578A5 (zh) | ||
CN204876420U (zh) | 一种墙体暗装插板 | |
CN210898331U (zh) | 一种计算机网络监控装置 | |
CN203676662U (zh) | 儿童游戏围栏 | |
CN206962210U (zh) | 一种便携式数据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