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440052U - 储物装置 - Google Patents

储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40052U
CN206440052U CN201621316205.1U CN201621316205U CN206440052U CN 206440052 U CN206440052 U CN 206440052U CN 201621316205 U CN201621316205 U CN 201621316205U CN 206440052 U CN206440052 U CN 206440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storage device
air
oxygen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162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小兵
姜波
王磊
张�浩
王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162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40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40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40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Fruits Or Vege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物装置。该储物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具有至少一个气调保鲜空间;气体分离器,该气体分离器具有气调膜,该气体分离器配置成将气体分离器外部环境的部分空气吸入其内,并使空气中的至少部分氧气在气调膜的作用下分离出来,而后使进入气体分离器的部分空气中的除去至少部分氧气的其余气体充入气调保鲜空间;和抽气装置,抽气装置与气体分离器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储物装置可使气调保鲜空间内形成富氮贫氧以利于食物保鲜的气体氛围,该气体氛围通过降低果蔬保存空间内氧气的含量,降低果蔬有氧呼吸的强度,同时保证基础的呼吸作用,防止果蔬进行无氧呼吸,从而达到果蔬长期保鲜的目的。

Description

储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储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对储存食品的保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食物的色泽、口感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储存的食物也应当保证在储存期间,食物的色泽、口感、新鲜程度等尽可能的保持不变。目前市场上为了更好的储存食物,仅有真空保鲜一种。经常采用的真空保鲜方式为真空袋保鲜和真空储物间室保鲜。
采用真空袋保鲜,消费者每次存储食物都需要进行抽真空动作,操作麻烦,得不到消费者的喜爱。
采用真空储物间室保鲜,由于箱体等为刚性结构,要保持真空状态,对抽真空系统的要求很高,对储物间室的密封性能要求很高,每取放一件物品,涌进的新空气多,对能量的消耗较大。此外,由于为真空环境,用户每次打开储物间室门等需要费很大的力气,造成用户使用不便。虽然有的储物间室可通过抽真空系统向真空储物间室内通气,然而这样会造成用户等待较长时间,时效性差。真空时间较长,也会造成储物间室箱体等变形严重,即现有的具有抽真空结构的储物间室不能很好地完成真空保鲜,需要箱体等的强度很大,实现要求很高,成本很高。
此外,由于传统上用于气调保鲜的制氮设备体积庞大、成本高昂,导致该技术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使用在各种大型的专业贮藏库上(储藏容量一般至少30吨以上)。可以说,采用何种适当的气体调节技术和相应装置才可能经济地将气调系统小型化、静音化,使其适用于家庭或个人用户,是气调保鲜领域技术人员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成功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储物装置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气调保鲜储物装置,其创造性地通过气体分离器实现了将空气中的至少部分氧气分离后,再将余下的富氮气体充入至气调保鲜空间,从而在气调保鲜空间内获得富氮贫氧以利于食物保鲜的气体氛围,该气体氛围通过降低果蔬保存空间内氧气的含量,降低果蔬有氧呼吸的强度,同时保证基础的呼吸作用,防止果蔬进行无氧呼吸,从而达到果蔬长期保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体积小、强度高、且除氧效果明显的气体分离器,以用于向家用的保鲜储物装置提供富氮气体。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至少一个气调保鲜空间;
气体分离器,所述气体分离器具有气调膜,所述气体分离器配置成将所述气体分离器外部的部分空气吸入其内,并使所述部分空气中的氧气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在所述气调膜的作用下分离出来,以形成富氧气体,而后使进入所述气体分离器的所述部分空气中的除去所述富氧气体的其余气体充入所述气调保鲜空间;和
抽气装置,经由管路与所述气体分离器连通,配置成促使所述富氧气体流出所述气体分离器。
可选地,所述气体分离器还包括:
集气盒,其内设置有水平放置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集气盒的上半部盒体共同限定出第一气体收集腔,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集气盒的下半部盒体共同限定出第二气体收集腔;其中
所述气调膜水平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且配置成使进入到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内的空气中的氧气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透过所述气调膜进入所述第二气体收集腔,以在所述第二气体收集腔内形成所述富氧气体,在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内形成所述其余气体。
可选地,所述的储物装置还包括:
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至所述气调保鲜空间的流动路径上,配置成促使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内的所述其余气体流向所述气调保鲜空间。
可选地,所述集气盒上设置有三个可受控打开的通气孔,分别为用于使所述部分空气进入所述气体分离器的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的第一通气孔、使所述其余气体进入所述气调保鲜空间的第二通气孔和使所述富氧气体流出所述第二气体收集腔的第三通气孔;且
所述风机配置成随所述第二通气孔打开而启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气孔配置成延时打开,当所述第一通气孔打开时,所述第二通气孔等待一预设时间后打开,以使所述其余气体流向所述气调保鲜空间。
可选地,所述的储物装置还包括:
制冷系统,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配置成向所述气调保鲜空间提供冷量。
可选地,所述箱体内限定有储物空间;
所述储物空间内设置有储物容器;
所述气调保鲜空间位于所述储物容器内。
可选地,所述储物容器为抽屉组件,包括:
抽屉筒体,具有前向开口,且设置于所述储物空间内;和
抽屉本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抽屉筒体内,以从所述抽屉筒体的前向开口可操作地向外抽出和向内插入所述抽屉筒体。
可选地,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安装腔室;
所述抽气装置位于所述安装腔室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抽气装置还包括:
安装底板,通过多个减振脚垫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室的底面;和
密封盒,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储物装置因为包括具有气调膜的气体分离器,以使气体分离为含氧量较高的富氧气体和含氮量较高的富氮气体,从而可使充入该富氮气体的气调保鲜空间内形成富氮贫氧以利于食物保鲜的气体氛围,该气体氛围通过降低果蔬保存空间内氧气的含量,降低果蔬有氧呼吸的强度,同时保证基础的呼吸作用,防止果蔬进行无氧呼吸,从而达到果蔬长期保鲜的目的。
进一步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储物装置中气体分离器为充气式,从而使气调保鲜空间内具有充足的富氮气体,进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真空保鲜的储物间室会产生过大负压的问题,从而使用户在对气调保鲜空间内物品进行存取时操作更加便捷。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3是图2所示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中储物容器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中气体分离器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中抽气装置的示意性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的示意性正视图。图3是图2所示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中储物容器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物装置10,其可包括箱体20、气体分离器30和抽气装置40。箱体20内具有至少一个气调保鲜空间210。为了保存食物,气调保鲜空间210可为密闭型空间或近似密闭型空间。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储物装置10还包括打开或封闭气调保鲜空间210的门体,可转动地安装于箱体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物装置10的箱体20内还限定有储物空间200,储物空间200内可设置有储物容器21,气调保鲜空间210位于储物容器21内。进一步地,储物容器21可优选为抽屉组件。抽屉组件可包括设置于储物空间200内的抽屉本体23和具有前向开口的抽屉筒体22。抽屉本体23可滑动地安装于抽屉筒体22,以从抽屉筒体22的前向开口可操作地向外抽出和向内插入抽屉筒体22。抽屉本体23还可具有抽屉端盖,抽屉端盖可与抽屉筒体22的开口相配合,以进行气调保鲜空间210的密闭。
气体分离器30具有气调膜300。气调膜300可为富氧膜。气体分离器30可配置成将气体分离器30外部环境中的部分空气吸入其内,并使该部分空气中的氧气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在气调膜300的作用下分离出来,以形成富氧气体,而后使进入气体分离器30的该部分空气中的除去该部分富氧气体的其余气体充入气调保鲜空间210,以在气调保鲜空间210内获得富氮贫氧以利于食物保鲜的气体氛围。抽气装置40,经由管路50与气体分离器30连通,配置成促使富氧气体流出气体分离器30。抽气装置40内可设置有抽气泵41。
也就是说,当气体分离器30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环境压力时,外界环境空气会由于压差被吸入气体分离器30中。具体地,气调膜300可配置成使得进入气体分离器30的部分环境空气接触到气调膜300的一侧后,该部分环境空气内的氧气会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通过气调膜300并聚集在气调膜300的另一侧以形成富氧气体。该富氧气体随后可由与气体分离装置连通的抽气装置40抽出,以使气体分离器30内的气压降低,从而能够使外界环境空气持续进入气体分离器30,并分离出其内的至少部分氧气,而后被抽气装置40抽出。进一步地,未能通过气调膜300的环境空气中的其余气体可由气体分离装置供应至气调保鲜空间210中,以使该气调保鲜空间210内形成富氮贫氧以利于食物保鲜的气体氛围,该气体氛围通过增高果蔬保存空间内氮气的含量,降低果蔬有氧呼吸的强度,同时保证基础的呼吸作用,防止果蔬进行无氧呼吸,从而达到果蔬长期保鲜的目的。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中气体分离器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气体分离器30还包括集气盒31。集气盒31内设置有水平放置的支撑框架32,支撑框架32与集气盒31的上半部盒体共同限定出第一气体收集腔310,支撑框架32与集气盒31的下半部盒体共同限定出第二气体收集腔320。
气调膜300可水平设置于支撑框架32上,且气调膜300可配置成,当第一气体收集腔310的压力大于第二气体收集腔320的压力时,使进入到第一气体收集腔310内的部分空气中氧气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透过气调膜300进入第二气体收集腔320,以在第二气体收集腔320内形成富氧气体,在第一气体收集腔310内形成除去该富氧气体的其余气体,也即是富氮气体。
气调膜对于所有气体都是可以渗透的,只是不同气体具有不同的渗透程度。气体透过气调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透过机制一般是气体分子首先被吸附到气调膜的表面溶解,然后在气调膜中扩散,最后从气调膜的另一侧解吸出来。气调膜分离技术依靠不同气体在气调膜中溶解和扩散系数的差异来实现气体的分离。在本实用新型中,气调膜可以为富氧膜。由此,当混合气体在一定的驱动力(富氧膜两侧的压力差或压力比)作用下,渗透速率相对快的气体如氧气、氢气、氦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透过富氧膜后,在富氧膜的渗透侧被富集,而渗透速率相对慢的气体如氮气、一氧化碳等被滞留在富氧膜的滞留侧被富集从而达到混合气体分离的目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晓,正常空气成分包括(按体积百分比计,下文同):约78%的氮气,约21%的氧气,约0.939%的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0.031%的二氧化碳,以及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例如,臭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水蒸气等)。在气调保鲜领域,通常采用向封闭空间充入富氮气体来降低氧气含量的方式来获得富氮贫氧的保鲜气体氛围。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晓,富氮气体是指氮气含量超过上述正常空气中氮气含量的气体,例如其中的氮气含量可为95%~99%,甚至更高;而富氮贫氧的保鲜气体氛围是指氮气含量超过上述正常空气中氮气含量、氧气含量低于上述正常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气体氛围。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抽气装置40可经由管路50连通至气体分离器30的第二气体收集腔320,也即是集气盒31的下半部盒体。抽气装置40通过向外抽气使得第二气体收集腔320内富氧气体经由管路50流出,从而使得第二气体收集腔320的压力减小。当第二气体收集腔320的压力小于第一气体收集腔310的压力时,第一气体收集腔310内空气中的氧气会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透过气调膜300进入到第二气体收集腔320内。此时,由于第一气体收集腔310内的渗透速率相对快的氧气等气体进入了第二气体收集腔320,第一气体收集腔310内形成仅含有少量氧气或者不含氧气的其他渗透速率相对慢的其余气体,也即是富氮气体。进一步地,第一气体收集腔310的压力由于其内空气中渗透速率相对快的氧气等气体的减少而减小,使得外界环境中的空气因压差进入第一气体收集腔310内,并在抽气装置40及气调膜300的作用下使进入的空气中的渗透速率相对快的氧气等气体持续排入第二气体收集腔320。也就是说,抽气装置40通过向外抽气使得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持续进入气体分离器30,并在气调膜300的作用下,在第一气体收集腔310内形成大量的富氮气体以用于充入气调保鲜空间2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集气盒31上还可设置有三个可受控打开的通气孔。三个通气孔可分别为用于使外界环境中的空气进入第一气体收集腔310的第一通气孔351、使除去渗透速率相对快的氧气等气体的其余气体(也即是富氮气体)由第一气体收集腔310流向气调保鲜空间210的第二通气孔352和使富氧气体流出第二气体收集腔320的第三通气孔353。
也就是说,第一气体收集腔310可通过第一通气孔351与外界环境连通。具体地,当第一气体收集腔310的压力小于外界环境的气体压力时,第一通气孔351受控打开。此时第二通气孔352可受控关闭,以使第一气体收集腔310的压力增大,并在其内形成大量的富氮气体。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氮气等渗透速率相对慢的气体无法大量地通过气调膜300进入第二气体收集腔320,第一气体收集腔310的压力会持续升高。当第一气体收集腔310的压力大于或等于外界环境的气体压力时,第一通气孔351可受控地关闭,此时第二通气孔352可受控打开,以使第一气体收集腔310内的大量富氮气体流向气调保鲜空间210。第三通气孔353可在第一通气孔351和/或第二通气孔352打开时一直保持打开状态,以使第二气体收集腔320内的富氧气体及时被抽气装置40抽出,从而促使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持续流入第一气体收集腔3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气孔352也可配置成延时打开。具体地,当第一通气孔351打开时,第二通气孔352等待一预设时间后再打开,以使第一气体收集腔310内形成足够的富氮气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物装置10还可包括风机60。风机60可设置在第一气体收集腔310至气调保鲜空间210的流动路径上,配置成受控地启动,并促使第一气体收集腔310内的除去已透过气调膜300进入第二气体收集腔320的渗透速率相对快的氧气等气体的其余气体加速流向气调保鲜空间210。具体地,风机60可设置为,其进风口朝向第一气体收集腔310,其出风口朝向气调保鲜空间210,以促使从第一气体收集腔310内流出的富氮气体加速流向气调保鲜空间210。进一步地,风机60可配置成随第二通气孔352的打开而开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风机60可优选为轴流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物装置10还可包括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可设置于箱体20内,并配置成向气调保鲜空间210提供冷量。这种具有制冷系统的储物装置10通常也可称为冷藏冷冻装置,例如可为至少具有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的冰箱。制冷系统可为常见的压缩制冷系统或半导体制冷系统等,其通过例如直冷和/或风冷形式向储物间室提供冷量,以使储物间室具有期望的保藏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冷藏间室的保藏温度可为2~9℃,或者可为4~7℃;冷冻间室的保藏温度可为-22~-14℃,或者可为-20~16℃。由于此类制冷系统本身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习知且易于实现的,为了不掩盖和模糊本申请的实用新型点,后文对制冷系统本身不作更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箱体20的后侧下部可具有一安装腔室24。当制冷系统为压缩制冷系统时,该安装腔室24也可被称为压缩机仓。抽气装置40可设置于该安装腔室24内。具体地,可安装于该安装腔室24的一端。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物装置中抽气装置的示意性分解图。如图6所示,为了便于抽气装置40的安装、降低造影等,抽气装置40还可包括安装底板42和密封盒43。安装底板42可通过多个减振脚垫44安装于安装腔室24的底面。密封盒43安装于安装底板42。抽气装置40安装于密封盒43内。进一步地,密封盒43内部设置有一个安装框架,安装框架与密封盒43的内壁通过多个减振垫块连接,抽气装置40固定于安装框架内部,如此以减轻抽气装置40运行时的振动和噪音。具体地,安装框架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减振垫块,减振垫块套设在密封盒43底面的定位柱上。安装框架的一个相对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圆形的减振垫块,且卡设于密封盒43相应侧壁的卡槽内。安装框架的另外一相对两侧各固定一个减振垫块。抽气装置40可处于密封盒43内的各个减振垫块之间,且通过螺钉紧固于安装框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抽屉本体23和抽屉内筒22之间设置有锁定装置、把手和把手定位装置。锁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抽屉端盖230两侧的枢转锁扣、设置于抽屉内筒22上的两个扣合部,以及卡接促使装置。每个扣合部可为凸起。卡接促使装置可用于促使两个枢转锁扣朝卡接于各自相应的扣合部的方向(即各自的第一方向)转动。把手水平延伸,且可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安装于抽屉端盖230。而且,在抽屉本体23处于关闭状态时,把手所处的位置可为把手的初始位置。且把手配置成在其初始位置时,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枢转锁扣接触抵靠,以阻止每个枢转锁扣沿与各自相应的第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转动,以使枢转锁扣与扣合部保持配合状态,从而将抽屉本体23锁定于抽屉内筒22。进一步地,当把手向上或向下移动至解除保持锁定位置,即从初始位置移动到解除保持锁定位置后,可允许每个枢转锁扣沿与各自相应的第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转动,以允许在向外拉动抽屉本体23时,枢转锁扣转动脱离相应的扣合部,从而允许打开抽屉本体23。把手定位装置配置成在当把手运动到各个预定的位置处后,使把手保持处于该位置处,主要是初始位置和解除保持锁定位置。当打开门体时,用户先使把手向上或下运动到解除保持锁定位置,把手定位装置使把手保持处于该位置,用户可向外拉开抽屉本体23。当关闭门体时,用户先使抽屉本体23关闭,然后使把手向下或上回到初始位置,把手定位装置使把手保持处于该位置,从而使抽屉本体23和抽屉内筒22保持处于锁定状态。
为了进一步使把手的运动平稳,把手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导向杆和滑块,导向杆沿竖直方向延伸。抽屉本体23还包括两组滑道,每组滑道至少有三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以使导向杆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滑槽,滑块在其余的滑槽上运动,或使滑块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滑槽,导向杆在其余的滑槽上运动。例如,每组滑道可包括四个滑槽,导向杆的前后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滑槽,滑块的横向两侧(即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滑槽。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至少一个气调保鲜空间;
气体分离器,所述气体分离器具有气调膜,所述气体分离器配置成将所述气体分离器外部的部分空气吸入其内,并使所述部分空气中的氧气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在所述气调膜的作用下分离出来,以形成富氧气体,而后使进入所述气体分离器的所述部分空气中的除去所述富氧气体的其余气体充入所述气调保鲜空间;和
抽气装置,经由管路与所述气体分离器连通,配置成促使所述富氧气体流出所述气体分离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离器还包括:
集气盒,其内设置有水平放置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集气盒的上半部盒体共同限定出第一气体收集腔,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集气盒的下半部盒体共同限定出第二气体收集腔;其中
所述气调膜水平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且配置成使进入到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内的空气中的氧气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透过所述气调膜进入所述第二气体收集腔,以在所述第二气体收集腔内形成所述富氧气体,在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内形成所述其余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至所述气调保鲜空间的流动路径上,配置成促使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内的所述其余气体流向所述气调保鲜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气盒上设置有三个可受控打开的通气孔,分别为用于使所述部分空气进入所述气体分离器的所述第一气体收集腔的第一通气孔、使所述其余气体进入所述气调保鲜空间的第二通气孔和使所述富氧气体流出所述第二气体收集腔的第三通气孔;且
所述风机配置成随所述第二通气孔打开而启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气孔配置成延时打开,当所述第一通气孔打开时,所述第二通气孔等待一预设时间后打开,以使所述其余气体流向所述气调保鲜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制冷系统,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配置成向所述气调保鲜空间提供冷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内限定有储物空间;
所述储物空间内设置有储物容器;
所述气调保鲜空间位于所述储物容器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物容器为抽屉组件,包括:
抽屉筒体,具有前向开口,且设置于所述储物空间内;和
抽屉本体,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抽屉筒体内,以从所述抽屉筒体的前向开口可操作地向外抽出和向内插入所述抽屉筒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安装腔室;
所述抽气装置位于所述安装腔室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装置还包括:
安装底板,通过多个减振脚垫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室的底面;和
密封盒,安装于所述安装底板。
CN201621316205.1U 2016-12-02 2016-12-02 储物装置 Active CN206440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16205.1U CN206440052U (zh) 2016-12-02 2016-12-02 储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16205.1U CN206440052U (zh) 2016-12-02 2016-12-02 储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40052U true CN206440052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46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16205.1U Active CN206440052U (zh) 2016-12-02 2016-12-02 储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400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9461A1 (zh) * 2016-12-02 2018-06-0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
CN109654794A (zh) * 2017-10-12 2019-04-19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储藏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9461A1 (zh) * 2016-12-02 2018-06-0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储物装置
US11445740B2 (en) 2016-12-02 2022-09-20 Qingdao Haier Joint Stock Co., Ltd. Storage device
CN109654794A (zh) * 2017-10-12 2019-04-19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储藏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6516A (zh) 储物装置
WO2018099476A1 (zh) 气调保鲜储物装置
CN106766565B (zh) 冰箱
CN106813443B (zh) 冷藏冷冻设备
CN106705536B (zh) 冰箱
CN107044752B (zh) 冰箱
CN106642917B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6802047B (zh) 冷藏冷冻装置
WO2018099465A1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6524642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6291616U (zh) 冰箱
CN206440052U (zh) 储物装置
CN206362061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6291590U (zh) 冷藏冷冻装置
WO2018099412A1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6362069U (zh) 冰箱
CN206362048U (zh) 冰箱
CN206291589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6362063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6766521B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6599123U (zh) 气调保鲜储物装置
CN206291582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6291585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6839585A (zh) 冷藏冷冻装置
NZ753838B2 (en) Air-regulating freshness-preserving food storag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after: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ER JOINT STOCK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