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6434397U - 一种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34397U
CN206434397U CN201621203538.3U CN201621203538U CN206434397U CN 206434397 U CN206434397 U CN 206434397U CN 201621203538 U CN201621203538 U CN 201621203538U CN 206434397 U CN206434397 U CN 206434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cculus
uterine
uterine cavity
neck
mouthfu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035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
伍东红
张贤
高金玲
渠利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2035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34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34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343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包括子宫腔球囊,子宫腔球囊固定在导管的端部,宫颈球囊套设在导管上靠近子宫腔球囊的一侧;导管内设置有子宫腔球囊进气管、宫颈球囊进气管和排血管道,子宫腔球囊进气管的一端伸出导管并与注射器连接,另一端伸入子宫腔球囊内,子宫腔球囊进气管伸入子宫腔球囊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宫腔出气口和第二宫腔出气口;宫颈球囊进气管的一端伸出导管并与注射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球囊装置,能够有效的分别对宫腔和宫颈进行止血;子宫腔球囊性状符合子宫腔的生理形态,便于更加有效的进行压迫止血;宫颈球囊性状符合宫颈的生理形态,便于更加有效的进行压迫止血。

Description

一种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
背景技术
正常分娩时,产妇体内具有完善的自行止血功能,包括子宫强烈收缩压迫宫腔内胎盘和胎膜剥离创面的毛细血管,机体的凝血系统被激活,协同发挥止血作用。当上述两种自行止血功能遭到破坏时,就可能发生产后过量出血。产科医生把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产后两小时内失血量大于400毫升诊断为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是由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此外,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无指征性剖宫产也越来越多。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女性会继续孕育二胎。若第一胎是剖宫产,第二胎时极易出现子宫瘢痕处妊娠,不得不终止妊娠,子宫瘢痕处妊娠早期流产手术也是引起宫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有些基层医院不能正确识别子宫瘢痕处妊娠,而进行普通妊娠的流产手术,非常容易引起子宫大出血,此时需要采取及时有效方法进行止血,然后再转移到更高级别的医院进行治疗。
当出现子宫腔内出血时,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但是药物的药效发挥会有延迟性,相比而言,压迫止血是及时有效的止血方法。临床上常用宫腔纱布填塞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可能会增加宫腔感染的风险,在无麻醉下进行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此外,也有使用导尿管止血的,但是只有一个球囊,不能对宫颈出血进行及时压迫。部分学者研究了两囊止血,但是两个囊的形状与宫腔和宫颈的生理形态有差异,压迫效果会受到影响,而且导管入口只有一个,不能较好的分散注入的气体,达不到尽快平衡压力的作用,收集子宫出血的出口端缺乏集血袋,不能有效评估出血量,同时有可能增加宫腔逆行感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以期对子宫内壁和宫颈进行紧密压迫,平衡压迫内压,达到尽快有效止血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包括子宫腔球囊、宫颈球囊和导管,子宫腔球囊固定在导管的端部,宫颈球囊套设在导管上靠近子宫腔球囊的一侧;导管内设置有子宫腔球囊进气管、宫颈球囊进气管和排血管道,子宫腔球囊进气管的一端伸出导管并与注射器连接,另一端伸入子宫腔球囊内,子宫腔球囊进气管伸入子宫腔球囊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宫腔出气口和第二宫腔出气口;宫颈球囊进气管的一端伸出导管并与注射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宫颈出气口和第二宫颈出气口,导管上设置有与第一宫颈出气口和第二宫颈出气口相对应的通过孔,第一宫颈出气口和第二宫颈出气口穿过通过孔伸入宫颈球囊内;排血管道的一端连接集血袋,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引血口、第二引血口、第三引血口和第四引血口,导管与子宫腔球囊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与第一引血口、第二引血口、第三引血口和第四引血口相对应的通过孔,第一引血口、第二引血口、第三引血口和第四引血口穿过通过孔伸出导管。
所述子宫腔球囊为椭圆形。
所述宫颈球囊为长椭圆形。
所述集血袋为带刻度的抗返流集血袋。
所述排血管道的第一引血口、第二引血口、第三引血口和第四引血口位于子宫腔球囊和宫颈球囊之间。
所述子宫腔球囊和宫颈球囊的材料为硅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球囊装置,能够有效的分别对宫腔和宫颈进行止血;子宫腔球囊性状符合子宫腔的生理形态,便于更加有效的进行压迫止血;宫颈球囊性状符合宫颈的生理形态,便于更加有效的进行压迫止血;子宫腔球囊进气管在子宫腔球囊处有两个出气口,有利于气体快速均匀的分布于宫腔;宫颈球囊进气管在宫颈球囊处有两个出气口,有利于气体快速均匀的分布于宫颈;两个球囊之间的连接导管设置前、后、左、右四个引血口,能将流出的血液尽快引流出来;引血管外端连接带刻度的抗返流袋,可以预防发生宫腔逆向感染,有效观察出血量、色和性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管与排血管道上的四个出血口的剖视图。
其中,1是子宫腔球囊;2是宫颈球囊;3是导管;4是子宫腔球囊进气管;5是第一宫腔出气口;6是第二宫腔出气口;7是宫颈球囊进气管;8是第一宫颈出气口;9是第一宫颈出气口;10是第一引血口;11是第二引血口;12是第三引血口;13是第四引血口;14是排血管道;15是集血袋。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所示,一种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包括子宫腔球囊1、宫颈球囊2和导管3,子宫腔球囊1固定在导管3的端部,宫颈球囊2套设在导管3上靠近子宫腔球囊1的一侧;导管3内设置有子宫腔球囊进气管4、宫颈球囊进气管7和排血管道14,子宫腔球囊进气管4的一端伸出导管3并与注射器连接,另一端伸入子宫腔球囊1内,子宫腔球囊进气管4伸入子宫腔球囊1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宫腔出气口5和第二宫腔出气口6;宫颈球囊进气管7的一端伸出导管3并与注射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宫颈出气口8和第二宫颈出气口9,导管3上设置有与第一宫颈出气口8和第二宫颈出气口9相对应的通过孔,第一宫颈出气口8和第二宫颈出气口9穿过通过孔伸入宫颈球囊2内;排血管道14的一端连接集血袋15,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引血口10、第二引血口11、第三引血口12和第四引血口13,导管3与子宫腔球囊1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与第一引血口10、第二引血口11、第三引血口12和第四引血口13相对应的通过孔,第一引血口10、第二引血口11、第三引血口12和第四引血口13穿过通过孔伸出导管3。
子宫腔球囊1为椭圆形,符合子宫腔的生理形态,能够更好地贴合子宫腔内壁。
宫颈球囊2为长椭圆形,符合宫颈的生理形态,能够更好地贴合子宫颈内壁。
集血袋15为带刻度的抗返流集血袋,可以预防发生宫腔逆向感染,有效观察出血量、色和性状。
排血管道14的第一引血口10、第二引血口11、第三引血口12和第四引血口13位于子宫腔球囊1和宫颈球囊2之间。
子宫腔球囊1和宫颈球囊2的材料为硅胶,均为一次性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时,患者去膀胱截石位,将止血球囊经阴道依次送达宫腔和宫颈,用注射器经子宫腔球囊进气管4上的第一宫腔出气口5和第二宫腔出气口6向子宫腔球囊1内注入气体直至感觉到阻力,向下拉伸止血球囊,拉不动表示子宫腔球囊1已充分扩展,并固定于宫腔内,压迫宫腔内壁进行宫腔止血。用注射器经宫颈球囊进气管7上的第一宫颈出气口8和第二宫颈出气口9向宫颈内注入气体直至感觉到阻力,表示宫颈球囊2已充分扩展,压迫宫颈内壁进行宫颈止血。若仍有出血,流出的血液可经第一引血口10、第二引血口11、第三引血口12和第四引血口13进入排血管道,然后被收集在带刻度的抗返流集血袋15中,进而有效观察出血的量、颜色和性状等。在整个止血过程中,及时动态调节两个球囊的压力,达到有效便捷止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球囊装置,能够有效的分别对宫腔和宫颈进行止血;子宫腔球囊性状符合子宫腔的生理形态,便于更加有效的进行压迫止血;宫颈球囊性状符合宫颈的生理形态,便于更加有效的进行压迫止血;子宫腔球囊进气管在子宫腔球囊处有两个出气口,有利于气体快速均匀的分布于宫腔;宫颈球囊进气管在宫颈球囊处有两个出气口,有利于气体快速均匀的分布于宫颈;两个球囊之间的连接导管设置前、后、左、右四个引血口,能将流出的血液尽快引流出来;引血管外端链接带刻度的抗返流袋,可以预防发生宫腔逆向感染,有效观察出血量、色和性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子宫腔球囊(1)、宫颈球囊(2)和导管(3),子宫腔球囊(1)固定在导管(3)的端部,宫颈球囊(2)套设在导管(3)上靠近子宫腔球囊(1)的一侧;导管(3)内设置有子宫腔球囊进气管(4)、宫颈球囊进气管(7)和排血管道(14),子宫腔球囊进气管(4)的一端伸出导管(3)并与注射器连接,另一端伸入子宫腔球囊(1)内,子宫腔球囊进气管(4)伸入子宫腔球囊(1)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宫腔出气口(5)和第二宫腔出气口(6);宫颈球囊进气管(7)的一端伸出导管(3)并与注射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宫颈出气口(8)和第二宫颈出气口(9),导管(3)上设置有与第一宫颈出气口(8)和第二宫颈出气口(9)相对应的通过孔,第一宫颈出气口(8)和第二宫颈出气口(9)穿过通过孔伸入宫颈球囊(2)内;排血管道(14)的一端连接集血袋(15),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引血口(10)、第二引血口(11)、第三引血口(12)和第四引血口(13),导管(3)与子宫腔球囊(1)连接的一端上设置有与第一引血口(10)、第二引血口(11)、第三引血口(12)和第四引血口(13)相对应的通过孔,第一引血口(10)、第二引血口(11)、第三引血口(12)和第四引血口(13)穿过通过孔伸出导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宫腔球囊(1)为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宫颈球囊(2)为长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血袋(15)为带刻度的抗返流集血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血管道(14)的第一引血口(10)、第二引血口(11)、第三引血口(12)和第四引血口(13)位于子宫腔球囊(1)和宫颈球囊(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宫腔球囊(1)和宫颈球囊(2)的材料为硅胶。
CN201621203538.3U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4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3538.3U CN206434397U (zh)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3538.3U CN206434397U (zh)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34397U true CN206434397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44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0353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4397U (zh)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343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5975A (zh) * 2019-03-19 2019-05-28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一种压力实时测控的宫腔球囊装置
CN113397672A (zh) * 2021-06-29 2021-09-17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青岛市平度中心医院) 一种用于引产的宫颈球囊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5975A (zh) * 2019-03-19 2019-05-28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一种压力实时测控的宫腔球囊装置
CN109805975B (zh) * 2019-03-19 2024-04-30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一种压力实时测控的宫腔球囊装置
CN113397672A (zh) * 2021-06-29 2021-09-17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青岛市平度中心医院) 一种用于引产的宫颈球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55093U (zh) 新型子宫止血球囊
CN202776442U (zh) 一种治疗宫腔出血的填塞装置
JPS5967969A (ja) 子宮頚管留置カテ−テル
CN205458872U (zh) 一种妇产科用止血装置
CN206026751U (zh) 内置式产科阴道出血负压引流计量装置
CN204520845U (zh) 子宫止血双球囊
CN206434397U (zh) 一种子宫和宫颈止血球囊
CN106108969A (zh) 妇产科止血囊
CN207604998U (zh) 一种新型的妇产科用止血囊
CN207101323U (zh) 一种用于妇产科的宫内止血装置
CN206560456U (zh) 一种宫腔止血囊
WO2012030252A1 (ru) Способ повышения возможности удачной имплантации эмбриона к эндометрию полости матки
CN201253242Y (zh) 防瘀血气囊式压迫止血器
CN207980158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棒状宫颈扩张器
CN109771705A (zh) 一次性宫颈引流罩
CN205514753U (zh) 一种妇产科用助产装置
CN106491175A (zh) 一次性压迫宫腔止血给药囊带
CN103055408A (zh) 妇科三囊多腔管
CN208552615U (zh) 一次性宫颈引流罩
CN211383388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
CN205493922U (zh) 一种用于妇产科的双球囊式水囊
CN208892690U (zh) 一种妇科止血装置
CN209074755U (zh) 一种新型的妇产科用止血囊
CN206526383U (zh) 一种测温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
CN205569008U (zh) 一种妇产科止血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5

Termination date: 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