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26776U - 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26776U CN206426776U CN201621494523.7U CN201621494523U CN206426776U CN 206426776 U CN206426776 U CN 206426776U CN 201621494523 U CN201621494523 U CN 201621494523U CN 206426776 U CN206426776 U CN 2064267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nder
- cabin
- deck
- hydraulic
- intertidal z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包括交通船,所述交通船由桅杆、船舱和甲板组成,所述桅杆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锚灯、桅杆灯、信号灯、雷达及雷达天线、探照灯和左红右绿舷灯,所述船舱内设有驾驶室、卫生间、厨房和乘员减震椅,所述驾驶室内设有驾驶减震椅和驾驶台,所述卫生间上安装有卫生间通风口和洗漱室。本实用新型的两栖船适用于潮间带海上风电场所处的浅海带、潮间带、滩涂等区域,自重轻、承重大、漂浮能力强,适应性强;在潮落潮涨的工况下均可安全行驶作业,行走速度快;漂浮状态平稳,横稳性好,安全性能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使用成本低。能确保潮间带海上风电维护人员安全、快捷、方便通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巨大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风能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之一。相比陆上风电,潮间带海上风电不仅不占用土地资源,能量丰富、出力稳定、利用率高,与近海风电相比水深较浅,离岸近,投资低,但潮间带受涨落潮影响,传统的陆上交通工具或船舶均受潮位限制,有效利用时间短,在海上风电机组运维过程中,维护人员安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潮间带海上风电运维通达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包括交通船,所述交通船由桅杆、船舱和甲板组成,所述桅杆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锚灯、桅杆灯、信号灯、雷达及雷达天线、探照灯和左红右绿舷灯,所述船舱内设有驾驶室、卫生间、厨房和乘员减震椅,所述驾驶室内设有驾驶减震椅和驾驶台,所述卫生间上安装有卫生间通风口和洗漱室,所述船舱上安装有尾灯和船舱通风窗,所述甲板的前端设有船首甲板平台、船首系缆柱和锚机,所述甲板的尾端设有尾部系缆柱,所述船首系缆柱和尾部系缆柱均设有两个,且安装在甲板的两侧,所述甲板两侧均安装有一排甲板流水口,所述交通船的前端安装有一对液压驱动折叠固定式前轮及前轮支架,且交通船的尾部安装有一对液压驱动后轮及后轮支架和尾挂机,所述交通船的尾部内部安装有主机及液压泵,所述液压驱动折叠固定式前轮及前轮支架和液压驱动后轮及后轮支架均由主机及液压泵驱动,所述交通船的船首前端覆盖有船首减震橡胶。
优选的,所述交通船的船总长:16米,般体长:15米,水线长:12米,总宽:5.8,船体宽:5.2米,型深1.3米,吃水:0.5米/1.5米,且交通船的船身采用铝合金材质,所述交通船的甲板最大载货量为5吨。
优选的,所述乘员减震椅至少设有12个,且12个乘员减震椅分两排均匀排列在船舱内,所述驾驶减震椅设有三个,且三个驾驶减震椅排列安装在驾驶室内。
优选的,所述驾驶室采用玻璃钢材料制作,所述液压驱动折叠固定式前轮及前轮支架和液压驱动后轮及后轮支架的轮毂和轮胎压盘采用铝合金材料压铸而成,且轮毂及轮胎压盘均使用高强度不锈钢螺栓安装。
优选的,所述交通船采用自动平衡系统,水密封安全踏步门,水陆一体散热系统,液压螺旋桨推进系统等技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两栖船适用于潮间带海上风电场所处的浅海带、潮间带、滩涂等区域,自重轻、承重大、漂浮能力强,适应性强;在潮落潮涨的工况下均可安全行驶作业,行走速度快;漂浮状态平稳,横稳性好,安全性能高;操作简单,维修方便,使用成本低。能确保潮间带海上风电维护人员安全、快捷、方便通达,两栖船行驶状态时轮距小,纵向通过半径小,接近角小、离去角大,在退潮,在潮间带露滩工况,沟槽纵横交错的复杂地形中能够安全顺利行驶;两栖船在漂浮状态下轮距大,横向稳定性高,防侧翻性能力强;发动机高置,在漂浮状态时发动机不进水,不受海水侵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的俯视图。
图中:1-桅杆、2-信号灯、3-左红右绿舷灯、4-卫生间通风口、5-尾灯、6-尾部系缆柱、7-船舱通风窗、8-液压驱动后轮及后轮支架、9-主机及液压泵、10-交通船、11-乘员减震椅、12-甲板流水口、13-液压驱动折叠固定式前轮及前轮支架、14-船首甲板平台、15-船首系缆柱、16-探照灯、17-雷达及雷达天线、18-桅杆灯、19-锚灯、20-尾挂机、21-厨房、22-洗漱室、23-卫生间、24-驾驶减震椅、25-驾驶台、26-锚机、27-船首减震橡胶、28-船舱、29-驾驶室、30-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包括交通船10,交通船10由桅杆1、船舱28和甲板30组成,桅杆1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锚灯19、桅杆灯18、信号灯2、雷达及雷达天线17、探照灯16和左红右绿舷灯3,船舱28内设有驾驶室29、卫生间23、厨房21和乘员减震椅11,驾驶室29内设有驾驶减震椅24和驾驶台25,卫生间23上安装有卫生间通风口4和洗漱室22,船舱28上安装有尾灯5和船舱通风窗7,甲板30的前端设有船首甲板平台14、船首系缆柱15和锚机26,甲板30的尾端设有尾部系缆柱6,船首系缆柱15和尾部系缆柱6均设有两个,且安装在甲板30的两侧,甲板30两侧均安装有一排甲板流水口12,交通船10的前端安装有一对液压驱动折叠固定式前轮及前轮支架13,且交通船10的尾部安装有一对液压驱动后轮及后轮支架8和尾挂机20,交通船10的尾部内部安装有主机及液压泵9,液压驱动折叠固定式前轮及前轮支架13和液压驱动后轮及后轮支架8均由主机及液压泵9驱动,交通船10的船首前端覆盖有船首减震橡胶27。
交通船10的船总长:16米,般体长:15米,水线长:12米,总宽:5.8,船体宽:5.2米,型深1.3米,吃水:0.5米/1.5米,且交通船10的船身采用铝合金材质,交通船10的甲板最大载货量为5吨,可载人3名船员+12名运维人员,可承受6级以下风力,2米浪高,水中航速低于15节,陆地最高时速为80km/h。
乘员减震椅11至少设有12个,且12个乘员减震椅11分两排均匀排列在船舱28内,驾驶减震椅24设有三个,且三个驾驶减震椅24排列安装在驾驶室29内。
驾驶室29采用玻璃钢材料制作,重量轻、抗腐蚀、密封好,驾驶室视野广阔、宽敞舒适;液压驱动折叠固定式前轮及前轮支架13和液压驱动后轮及后轮支架8的轮毂和轮胎压盘采用铝合金材料压铸而成,重量轻、耐腐蚀、抗老化,且轮毂及轮胎压盘均使用高强度不锈钢螺栓安装,便于轮胎拆装。
交通船10采用自动平衡系统,水密封安全踏步门,水陆一体散热系统,液压螺旋桨推进系统等技术,当两栖维护交通船10进入水中,船尾的桨轮开始工作。
具体使用方式:本实用新型工作中,交通船10在潮间带涨潮受淹时,可以船舶方式航行,使用尾挂机20,也就是液压螺旋桨推进系统快速行驶;在落潮露滩时,可以车辆方式行驶,通过主机及液压泵9带动液压驱动后轮及后轮支架8和液压驱动折叠固定式前轮及前轮支架13在海床上行驶,实现了在浅海带、潮间带、滩涂等区域均可行驶的功能,船首减震橡胶27在交通船10靠岸时缓冲震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包括交通船(10),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船(10)由桅杆(1)、船舱(28)和甲板(30)组成,所述桅杆(1)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锚灯(19)、桅杆灯(18)、信号灯(2)、雷达及雷达天线(17)、探照灯(16)和左红右绿舷灯(3),所述船舱(28)内设有驾驶室(29)、卫生间(23)、厨房(21)和乘员减震椅(11),所述驾驶室(29)内设有驾驶减震椅(24)和驾驶台(25),所述卫生间(23)上安装有卫生间通风口(4)和洗漱室(22),所述船舱(28)上安装有尾灯(5)和船舱通风窗(7),所述甲板(30)的前端设有船首甲板平台(14)、船首系缆柱(15)和锚机(26),所述甲板(30)的尾端设有尾部系缆柱(6),所述船首系缆柱(15)和尾部系缆柱(6)均设有两个,且安装在甲板(30)的两侧,所述甲板(30)两侧均安装有一排甲板流水口(12),所述交通船(10)的前端安装有一对液压驱动折叠固定式前轮及前轮支架(13),且交通船(10)的尾部安装有一对液压驱动后轮及后轮支架(8)和尾挂机(20),所述交通船(10)的尾部内部安装有主机及液压泵(9),所述液压驱动折叠固定式前轮及前轮支架(13)和液压驱动后轮及后轮支架(8)均由主机及液压泵(9)驱动,所述交通船(10)的船首前端覆盖有船首减震橡胶(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船(10)的船总长:16米,般体长:15米,水线长:12米,总宽:5.8,船体宽:5.2米,型深1.3米,吃水:0.5米/1.5米,且交通船(10)的船身采用铝合金材质,所述交通船(10)的甲板最大载货量为5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减震椅(11)至少设有12个,且12个乘员减震椅(11)分两排均匀排列在船舱(28)内,所述驾驶减震椅(24)设有三个,且三个驾驶减震椅(24)排列安装在驾驶室(29)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29)采用玻璃钢材料制作,所述液压驱动折叠固定式前轮及前轮支架(13)和液压驱动后轮及后轮支架(8)的轮毂和轮胎压盘采用铝合金材料压铸而成,且轮毂及轮胎压盘均使用高强度不锈钢螺栓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船(10)采用自动平衡系统,水密封安全踏步门,水陆一体散热系统,液压螺旋桨推进系统等技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94523.7U CN206426776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94523.7U CN206426776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26776U true CN206426776U (zh) | 2017-08-22 |
Family
ID=59585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9452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26776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2677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56486A (zh) * | 2017-10-17 | 2018-03-30 | 青岛中邦防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变体式两栖无人船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867137A (zh) * | 2017-10-17 | 2018-04-03 | 青岛中邦防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两栖无人船的桅杆装置 |
-
2016
- 2016-12-30 CN CN201621494523.7U patent/CN20642677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56486A (zh) * | 2017-10-17 | 2018-03-30 | 青岛中邦防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变体式两栖无人船及其控制方法 |
CN107867137A (zh) * | 2017-10-17 | 2018-04-03 | 青岛中邦防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两栖无人船的桅杆装置 |
CN107856486B (zh) * | 2017-10-17 | 2020-07-17 | 青岛中邦防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变体式两栖无人船及其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79125U (zh) | 一种内河大型集装箱船 | |
CN206828946U (zh) | 一种桥梁防护装置 | |
CN103171737B (zh) | 一种节能高速列船 | |
CN101474950A (zh) | 滩涂运输车 | |
CN106218332A (zh) | 一种海上潮间带两栖三体风电运维船 | |
CN206426776U (zh) | 一种潮间带海上风电水陆两栖维护交通船 | |
CN106218807B (zh) | 多功能履带式高效水翼登陆艇及操作方法 | |
CN103523154A (zh) | 一种h型减阻船及工作原理 | |
CN203172868U (zh) | 一种节能高速列船 | |
CN205800688U (zh) | 一种新能源两栖沙滩车 | |
CN105564624A (zh) | 转柱不随舵轴摆动的转柱舵及具有该转柱舵的船舶或船队 | |
CN108974245A (zh) | 一种不翻倒的船 | |
CN201580549U (zh) | 动力帆抢险救援艇 | |
CN108032694A (zh) | 一种多功能三栖侦察船 | |
CN216468301U (zh) | 江海直达集装箱船 | |
CN203111472U (zh) | 一种航标防锚链撞击尾筒结构 | |
CN205256646U (zh) | 转柱不随舵轴摆动的转柱舵及具有该转柱舵的船舶或船队 | |
CN205915907U (zh) | 一种海上潮间带两栖三体风电运维船 | |
CN201685978U (zh) | 旋转浮体船 | |
CN205345267U (zh) | 一种用于空气艇的船体 | |
CN201619412U (zh) | 海域滩涂上的旅游艇 | |
CN102673329A (zh) | 一种水陆两用车的密封传动轴 | |
CN207450172U (zh) | 水陆结合的漂浮式轨道输送系统 | |
CN205602068U (zh) | 一种子弹形快艇 | |
CN101531237B (zh) | 节能高速列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