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05184U - 带齐头滚轮的冷床 - Google Patents
带齐头滚轮的冷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05184U CN206405184U CN201720096900.XU CN201720096900U CN206405184U CN 206405184 U CN206405184 U CN 206405184U CN 201720096900 U CN201720096900 U CN 201720096900U CN 206405184 U CN206405184 U CN 2064051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rack
- plate
- portable plate
- baffl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齐头滚轮的冷床,包括底座、活动板、伸缩杆、挡板、齿条和滚筒;活动板叠放在底座上,活动板首端与底座首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伸缩杆靠近底座末端设置,伸缩杆底端固定,伸缩杆顶端与活动板末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挡板固定在活动板首端,挡板板面与活动板板面垂直;在挡板和活动板末端之间,活动板上设有间距相等且相互平行的条形槽,齿条穿过条形槽与底座连接;滚筒固定在活动板上,并与齿条交替设置,滚筒的高度小于齿条的高度;齿条的中心轴线、滚筒的中心轴线均与挡板的板面平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磨损严重、高温失效等问题,使用寿命长,轧件对齐效果好、成型质量高,噪声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轧件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齐头滚轮的冷床。
背景技术
冷床是钢铁企业热轧生产钢材在线冷却必不可少的冷却设备,目前钢铁企业钢筋、钢管的生产大多采用步进式冷床,轧件从轧机出口进到冷床后,在冷床上自然冷却到需要的温度再进行集中剪切等后续工作。因工艺流程的需要,轧件在剪切收集前要在冷床上进行端部对齐,而对齐辊子就是使轧件端部对齐的一种输送装置,轧件由齿条输送至对齐辊子的辊道槽内,对齐辊子带动轧件撞击对齐挡板进行端部对齐。
现有的冷床对齐辊子存在以下问题:1. 轧件在冷床表面上经过一定时间的空气冷却后仍有100℃左右的高温,对齐辊子轴承在高温轧件的长时间烘烤下,热膨胀量过大,导致轴承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圈之间由间隙配合转为过盈配合,最终导致轴承卡死,快速时效,一套新品轴承在这种情况下最多使用2~3个月就必须更换;2. 轧件与对齐挡板之间通过碰撞产生达到对齐的目的,对齐挡板在经过长期的高强度碰撞后发生倾斜,而且表面平整度变差,严重影响轧件的对齐效果;3. 轧件长度长、直径小,并且带有高温,经过高强度撞击后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影响轧件的成型质量;4. 在来回撞击的过程中,轧件与对齐辊子之间产生巨大的摩擦力,既损伤对齐辊子,又影响了轧件的表面质量;5. 轧件与对齐挡板之间的撞击产生巨大的噪音,导致冷床车间工作环境恶劣,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冷床设备存在对齐辊子轴承容易高温失效和磨损严重、轧件对齐效果差、轧件成型质量差、工作现场噪声大等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齐头滚轮的冷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带齐头滚轮的冷床,包括底座、活动板、伸缩杆、挡板、齿条和滚筒;上述活动板叠放在上述底座上,上述活动板首端与上述底座首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上述伸缩杆靠近上述底座末端设置,上述伸缩杆底端固定,上述伸缩杆顶端与上述活动板末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上述挡板固定在上述活动板首端,上述挡板的板面与上述活动板的板面垂直;在上述挡板和上述活动板末端之间,上述活动板上设有间距相等且相互平行的条形槽,上述齿条穿过上述条形槽与上述底座连接;上述滚筒固定在上述活动板上,并与上述齿条交替设置,上述滚筒的高度小于上述齿条的高度;上述齿条的中心轴线、上述滚筒的中心轴线均与上述挡板的板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滚筒包括支腿、圆轴和滚轮;上述圆轴与上述支腿固定连接,上述滚轮与上述圆轴通过轴承旋转连接;上述滚轮的圆周呈中部凹陷、两侧凸出;上述齿条上相邻凸齿之间设有水平的支撑台;各滚轮圆周上的凹陷部与各支撑台水平位置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滚轮内部中空设有滚轮冷却腔,相邻滚轮之间通过接管连通上述滚轮冷却腔;上述滚筒一端的滚轮上设有与滚轮冷却腔连通的滚轮进口管,上述滚筒另一端的滚轮上设有与滚轮冷却腔连通的滚轮出口管。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齿条内部中空设有齿条冷却腔;上述齿条一端设有与上述齿条冷却腔连通的齿条进口管,上述齿条另一端设有与上述齿条冷却腔连通的齿条出口管。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挡板内部中空并在中空腔内设有缓冲器;上述挡板朝向上述滚筒的面板为前面板,背向上述滚筒的面板为后面板;上述前面板上开有通孔;各上述通孔与各上述滚轮圆周上的凹陷部高度平齐、水平位置一一对应;各缓冲器分别嵌入各通孔中,上述缓冲器的顶面与上述前面板的外表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上述缓冲器包括触头、限位板、液压缸、连杆和弹簧;上述液压缸固定在上述后面板的内壁上;上述连杆的一端与上述液压缸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上述限位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上述弹簧的一端与上述后面板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上述限位板的底面连接;上述触头嵌入上述通孔中,上述触头的底面与上述限位板的顶面固定连接,上述触头的顶面与上述前面板的外表面平齐;上述限位板的面积大于上述通孔的面积,上述限位板的顶面与上述前面板的内壁紧密接触。
当活动板平放时,轧件放置在齿条上,由齿条对轧件做步进式传送动作。需要对轧件进行对齐处理时,伸缩杆向上延伸,带动活动板绕活动板与底座连接的转轴偏转,当伸缩杆停止伸长时,活动板的板面处于倾斜状态。此时,在重力作用下,轧件沿滚筒表面倾斜下落,轧件与滚筒之间产生滚动摩擦。当轧件靠近活动板首端的一端下落到挡板上时,轧件停止下落,所有轧件的端部均对齐。
齿条穿过条形槽与底座连接,当活动板上下活动时,齿条不受活动板影响。
滚筒高度小于齿条高度。当活动板平放时,滚筒的高度小于齿条高度,轧件放置在齿条上;当活动板上升时,滚筒的高度高于齿条高度,轧件放置在滚筒上。
齿条的中心轴线、滚筒的中心轴线均与挡板的板面平行,使轧件能够与挡板保持垂直,从而确保了轧件下落后能够保持对齐。
滚筒包括支腿、圆轴和滚轮,滚轮与圆轴通过轴承连接,当活动板抬升后,放置在各个滚轮上的轧件下落,轧件下落到挡板上后保持对齐。
滚轮的圆周为中部凹陷、两侧凸出,轧件放置在凹陷部位,两侧凸出部对轧件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防止轧件在下落过程中滑出滚轮。滚轮的凹陷部与支撑台在水平位置上一一对应,确保轧件在活动板抬升过程中能够准确地由齿条的支撑台转移到滚轮的凹陷部上。
各滚轮内部设有连通的滚轮冷却腔,用于通入冷却水、冷却油等冷却流体介质,对滚轮和滚轮轴承进行冷却。由于轧件带有高温,滚轮轴承被高温轧件长时间烘烤后会发生失效,同时滚轮表面也会产生形变,影响轧件的对齐效果,因此,往滚轮内部通入冷却流体介质,对滚轮和滚轮轴承进行冷却,有助于延长滚筒的使用寿命,保证轧件的对齐效果。冷却流体介质由滚轮进口管进入,并从滚轮出口管流出。
齿条内部设有连通的齿条冷却腔,用于通入冷却水、冷却油等冷却流体介质,对齿条进行冷却。在高温轧件的长时间烘烤下,齿条表面也会发生形变,影响轧件的对齐效果,因此,往齿条内部通入冷却流体介质,对齿条进行冷却,有助于延长齿条的使用寿命,保证轧件的对齐效果。冷却流体介质由齿条进口管进入,并从齿条出口管流出。
挡板内设有缓冲器,用于对下落轧件进行缓冲,减小下落轧件对挡板表面的冲击,降低轧件与挡板接触时产生的噪音,同时防止轧件下落到挡板表面后产生形变。
当轧件下落到缓冲器的触头上后,冲击力使缓冲器的弹簧被压缩,触头和限位板由挡板的前面板向后面板退缩,同时连杆被压入液压缸中,液压缸中的液压上升。轧件静止后,缓冲器上的液压缸开始释放液压,使连杆从液压缸中被重新压出,连杆推动限位板和触头往前面板方向移动。当限位板与前面板的内壁接触时,液压缸中的液压释放完毕,连杆停止伸长,触头的顶面与前面板的外表面平齐,此时,停靠在挡板上的所有轧件端部保持平齐。
本实用新型至少能够达到一项以下有益效果:
1.齿条和滚筒内部开设空腔,用于通入冷却流体介质,使齿条和滚筒得到冷却,齿条和滚筒的使用寿命长、轧件对齐效果好;
2.轧件在下落过程中与滚筒上的滚轮之间产生轻微的滚动摩擦,解决了轧件和滚筒磨损严重的问题,延长了滚筒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轧件的成型质量;
3.挡板上设置的缓冲器降低了轧件与挡板碰撞时产生的噪音,提高了轧件的对齐效果,防止轧件与挡板碰撞后产生形变,进一步提高了轧件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活动板水平放置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活动板倾斜放置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滚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齿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序号及其对应名称如下:
底座1、活动板2、伸缩杆3、挡板4、齿条5、滚筒6、支腿7、圆轴8、滚轮9、凸齿10、支撑台11、缓冲器12、触头13、限位板14、液压缸15、连杆16、弹簧17、轧件18;
条形槽201、前面板401、后面板402、通孔403、齿条进口管501、齿条出口管502、接管901、滚轮进口管902、滚轮出口管9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活动板2、伸缩杆3、挡板4、齿条5和滚筒6。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活动板2叠放在底座1上,活动板2首端与底座1首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伸缩杆3靠近底座1末端设置,伸缩杆3底端固定,伸缩杆3顶端与活动板2末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挡板4固定在活动板2首端,挡板4的板面与活动板2的板面垂直;在挡板4和活动板2末端之间,活动板2上设有间距相等且相互平行的条形槽201,齿条5穿过条形槽201与底座1连接;滚筒6固定在活动板2上,并与齿条5交替设置,滚筒6的高度小于齿条5的高度;齿条5的中心轴线、滚筒6的中心轴线均与挡板4的板面平行。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4所示,活动板2叠放在底座1上,活动板2首端与底座1首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伸缩杆3靠近底座1末端设置,伸缩杆3底端固定,伸缩杆3顶端与活动板2末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挡板4固定在活动板2首端,挡板4的板面与活动板2的板面垂直;在挡板4和活动板2末端之间,活动板2上设有间距相等且相互平行的条形槽201,齿条5穿过条形槽201与底座1连接;滚筒6固定在活动板2上,并与齿条5交替设置,滚筒6的高度小于齿条5的高度;齿条5的中心轴线、滚筒6的中心轴线均与挡板4的板面平行。
滚筒6包括支腿7、圆轴8和滚轮9;圆轴8与支腿7固定连接,滚轮9与圆轴8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滚轮9的圆周呈中部凹陷、两侧凸出;齿条5上相邻凸齿10之间设有水平的支撑台11;各滚轮9圆周上的凹陷部与各支撑台11水平位置一一对应。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4所示,活动板2叠放在底座1上,活动板2首端与底座1首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伸缩杆3靠近底座1末端设置,伸缩杆3底端固定,伸缩杆3顶端与活动板2末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挡板4固定在活动板2首端,挡板4的板面与活动板2的板面垂直;在挡板4和活动板2末端之间,活动板2上设有间距相等且相互平行的条形槽201,齿条5穿过条形槽201与底座1连接;滚筒6固定在活动板2上,并与齿条5交替设置,滚筒6的高度小于齿条5的高度;齿条5的中心轴线、滚筒6的中心轴线均与挡板4的板面平行。
滚筒6包括支腿7、圆轴8和滚轮9;圆轴8与支腿7固定连接,滚轮9与圆轴8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滚轮9的圆周呈中部凹陷、两侧凸出;齿条5上相邻凸齿10之间设有水平的支撑台11;各滚轮9圆周上的凹陷部与各支撑台11水平位置一一对应。
滚轮9内部中空设有滚轮冷却腔,相邻滚轮9之间通过接管901连通滚轮冷却腔;滚筒6一端的滚轮9上设有与滚轮冷却腔连通的滚轮进口管902,滚筒6另一端的滚轮9上设有与滚轮冷却腔连通的滚轮出口管903。
实施例4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活动板2叠放在底座1上,活动板2首端与底座1首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伸缩杆3靠近底座1末端设置,伸缩杆3底端固定,伸缩杆3顶端与活动板2末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挡板4固定在活动板2首端,挡板4的板面与活动板2的板面垂直;在挡板4和活动板2末端之间,活动板2上设有间距相等且相互平行的条形槽201,齿条5穿过条形槽201与底座1连接;滚筒6固定在活动板2上,并与齿条5交替设置,滚筒6的高度小于齿条5的高度;齿条5的中心轴线、滚筒6的中心轴线均与挡板4的板面平行。
滚筒6包括支腿7、圆轴8和相互独立的滚轮9;圆轴8与支腿7固定连接,滚轮9与圆轴8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滚轮9的圆周呈中部凹陷、两侧凸出;齿条5上相邻凸齿10之间设有水平的支撑台11;各滚轮9圆周上的凹陷部与各支撑台11水平位置一一对应。
滚轮9内部中空设有滚轮冷却腔,相邻滚轮9之间通过接管901连通滚轮冷却腔;滚筒6一端的滚轮9上设有与滚轮冷却腔连通的滚轮进口管902,滚筒6另一端的滚轮9上设有与滚轮冷却腔连通的滚轮出口管903。
齿条5内部中空设有齿条冷却腔;齿条5一端设有与齿条冷却腔连通的齿条进口管501,齿条5另一端设有与齿条冷却腔连通的齿条出口管502。
实施例5
如图1至图5所示,活动板2叠放在底座1上,活动板2首端与底座1首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伸缩杆3靠近底座1末端设置,伸缩杆3底端固定,伸缩杆3顶端与活动板2末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挡板4固定在活动板2首端,挡板4的板面与活动板2的板面垂直;在挡板4和活动板2末端之间,活动板2上设有间距相等且相互平行的条形槽201,齿条5穿过条形槽201与底座1连接;滚筒6固定在活动板2上,并与齿条5交替设置,滚筒6的高度小于齿条5的高度;齿条5的中心轴线、滚筒6的中心轴线均与挡板4的板面平行。
滚筒6包括支腿7、圆轴8和相互独立的滚轮9;圆轴8与支腿7固定连接,滚轮9与圆轴8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滚轮9的圆周呈中部凹陷、两侧凸出;齿条5上相邻凸齿10之间设有水平的支撑台11;各滚轮9圆周上的凹陷部与各支撑台11水平位置一一对应。
滚轮9内部中空设有滚轮冷却腔,相邻滚轮9之间通过接管901连通滚轮冷却腔;滚筒6一端的滚轮9上设有与滚轮冷却腔连通的滚轮进口管902,滚筒6另一端的滚轮9上设有与滚轮冷却腔连通的滚轮出口管903。
齿条5内部中空设有齿条冷却腔;齿条5一端设有与齿条冷却腔连通的齿条进口管501,齿条5另一端设有与齿条冷却腔连通的齿条出口管502。
挡板4内部中空并在中空腔内设有缓冲器12;挡板4朝向滚筒6的面板为前面板401,背向滚筒6的面板为后面板402;前面板401上开有通孔403;各通孔403与各滚轮9圆周上的凹陷部高度平齐、水平位置一一对应;各缓冲器12分别嵌入各通孔403中,缓冲器12的顶面与前面板401的外表面平齐。
实施例6
如图1至图5所示,活动板2叠放在底座1上,活动板2首端与底座1首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伸缩杆3靠近底座1末端设置,伸缩杆3底端固定,伸缩杆3顶端与活动板2末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挡板4固定在活动板2首端,挡板4的板面与活动板2的板面垂直;在挡板4和活动板2末端之间,活动板2上设有间距相等且相互平行的条形槽201,齿条5穿过条形槽201与底座1连接;滚筒6固定在活动板2上,并与齿条5交替设置,滚筒6的高度小于齿条5的高度;齿条5的中心轴线、滚筒6的中心轴线均与挡板4的板面平行。
滚筒6包括支腿7、圆轴8和相互独立的滚轮9;圆轴8与支腿7固定连接,滚轮9与圆轴8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滚轮9的圆周呈中部凹陷、两侧凸出;齿条5上相邻凸齿10之间设有水平的支撑台11;各滚轮9圆周上的凹陷部与各支撑台11水平位置一一对应。
滚轮9内部中空设有滚轮冷却腔,相邻滚轮9之间通过接管901连通滚轮冷却腔;滚筒6一端的滚轮9上设有与滚轮冷却腔连通的滚轮进口管902,滚筒6另一端的滚轮9上设有与滚轮冷却腔连通的滚轮出口管903。
齿条5内部中空设有齿条冷却腔;齿条5一端设有与齿条冷却腔连通的齿条进口管501,齿条5另一端设有与齿条冷却腔连通的齿条出口管502。
挡板4内部中空并在中空腔内设有缓冲器12;挡板4朝向滚筒6的面板为前面板401,背向滚筒6的面板为后面板402;前面板401上开有通孔403;各通孔403与各滚轮9圆周上的凹陷部高度平齐、水平位置一一对应;各缓冲器12分别嵌入各通孔403中,缓冲器12的顶面与前面板401的外表面平齐。
缓冲器12包括触头13、限位板14、液压缸15、连杆16和弹簧17;液压缸15固定在后面板402的内壁上;连杆16的一端与液压缸15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板14的底面固定连接;弹簧17的一端与后面板402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板14的底面连接;触头13嵌入通孔403中,触头13的底面与限位板14的顶面固定连接,触头13的顶面与前面板401的外表面平齐;限位板14的面积大于通孔403的面积,限位板14的顶面与前面板401的内壁紧密接触。
以实施例6为例,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工作原理是:
底座1、活动板2、伸缩杆3、挡板4、齿条5、滚筒6、支腿7、圆轴8、滚轮9、凸齿10、支撑台11、缓冲器12、触头13、限位板14、液压缸15、连杆16、弹簧17、轧件18;
条形槽201、前面板401、后面板402、通孔403、齿条进口管501、齿条出口管502、接管901、滚轮进口管902、滚轮出口管903。
当齿条5传送轧件18时,活动板2处于水平放置状态。
当需要对轧件18进行对齐时,伸缩杆3伸长,推动活动板2抬升,固定在活动板2上的挡板4和滚筒6被同步抬升,此时活动板2、挡板4、滚筒6均处于倾斜状态。
当滚筒6的竖直高度高出齿条5时,滚筒6将轧件18抬起,轧件18处于倾斜状态。轧件18沿滚轮9倾斜下落,当轧件18的端部下落至与缓冲器12接触时,轧件18推动触头13和限位板14往后面板402方向移动,弹簧17被压缩,连杆16被压入液压缸15中,液压缸15内液压上升。
当轧件18静止后,液压缸15开始释放液压,液压缸15释放液压的过程中将连杆16逐渐压出,连杆16推动限位板14和触头13往前面板401的方向移动。当液压缸15的液压释放完毕后,限位板14的顶面与前面板401的内壁紧密接触,此时触头13的顶面与前面板401的外表面平齐,所有的轧件18端部保持平齐。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均应视为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带齐头滚轮的冷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活动板(2)、伸缩杆(3)、挡板(4)、齿条(5)和滚筒(6);
所述活动板(2)叠放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活动板(2)首端与所述底座(1)首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所述伸缩杆(3)靠近所述底座(1)末端设置,所述伸缩杆(3)底端固定,所述伸缩杆(3)顶端与所述活动板(2)末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所述挡板(4)固定在所述活动板(2)首端,所述挡板(4)的板面与所述活动板(2)的板面垂直;
在所述挡板(4)和所述活动板(2)末端之间,所述活动板(2)上设有间距相等且相互平行的条形槽(201),所述齿条(5)穿过所述条形槽(201)与所述底座(1)连接;
所述滚筒(6)固定在所述活动板(2)上,并与所述齿条(5)交替设置,所述滚筒(6)的高度小于所述齿条(5)的高度;
所述齿条(5)的中心轴线、所述滚筒(6)的中心轴线均与所述挡板(4)的板面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齐头滚轮的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6)包括支腿(7)、圆轴(8)和滚轮(9);
所述圆轴(8)与所述支腿(7)固定连接,所述滚轮(9)与所述圆轴(8)通过轴承旋转连接;
所述滚轮(9)的圆周呈中部凹陷、两侧凸出;
所述齿条(5)上相邻凸齿(10)之间设有水平的支撑台(11);
各滚轮(9)圆周上的凹陷部与各支撑台(11)水平位置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齐头滚轮的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9)内部中空设有滚轮冷却腔,相邻滚轮(9)之间通过接管(901)连通所述滚轮冷却腔;
所述滚筒(6)一端的滚轮(9)上设有与滚轮冷却腔连通的滚轮进口管(902),所述滚筒(6)另一端的滚轮(9)上设有与滚轮冷却腔连通的滚轮出口管(9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齐头滚轮的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5)内部中空设有齿条冷却腔;
所述齿条(5)一端设有与所述齿条冷却腔连通的齿条进口管(501),所述齿条(5)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齿条冷却腔连通的齿条出口管(50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齐头滚轮的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内部中空并在中空腔内设有缓冲器(12);
所述挡板(4)朝向所述滚筒(6)的面板为前面板(401),背向所述滚筒(6)的面板为后面板(402);
所述前面板(401)上开有通孔(403);
各所述通孔(403)与各所述滚轮(9)圆周上的凹陷部高度平齐、水平位置一一对应;
各缓冲器(12)分别嵌入各通孔(403)中,所述缓冲器(12)的顶面与所述前面板(401)的外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齐头滚轮的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12)包括触头(13)、限位板(14)、液压缸(15)、连杆(16)和弹簧(17);
所述液压缸(15)固定在所述后面板(402)的内壁上;
所述连杆(16)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缸(15)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14)的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17)的一端与所述后面板(402)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14)的底面连接;
所述触头(13)嵌入所述通孔(403)中,所述触头(13)的底面与所述限位板(14)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触头(13)的顶面与所述前面板(401)的外表面平齐;
所述限位板(14)的面积大于所述通孔(403)的面积,所述限位板(14)的顶面与所述前面板(401)的内壁紧密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96900.XU CN206405184U (zh) | 2017-01-25 | 2017-01-25 | 带齐头滚轮的冷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96900.XU CN206405184U (zh) | 2017-01-25 | 2017-01-25 | 带齐头滚轮的冷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05184U true CN206405184U (zh) | 2017-08-15 |
Family
ID=59557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09690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05184U (zh) | 2017-01-25 | 2017-01-25 | 带齐头滚轮的冷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0518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2830A (zh) * | 2019-07-04 | 2019-09-20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机械方式移动中间轧件离线控制轧制设备 |
CN110576054A (zh) * | 2019-10-25 | 2019-12-17 |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 轧钢用棒材齐头装置 |
CN115193932A (zh) * | 2022-09-19 | 2022-10-18 | 徐州金方润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一种棒材对齐防擦伤装置 |
-
2017
- 2017-01-25 CN CN201720096900.XU patent/CN20640518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52830A (zh) * | 2019-07-04 | 2019-09-20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机械方式移动中间轧件离线控制轧制设备 |
CN110252830B (zh) * | 2019-07-04 | 2024-08-23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机械方式移动中间轧件离线控制轧制方法 |
CN110576054A (zh) * | 2019-10-25 | 2019-12-17 |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 轧钢用棒材齐头装置 |
CN115193932A (zh) * | 2022-09-19 | 2022-10-18 | 徐州金方润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一种棒材对齐防擦伤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405184U (zh) | 带齐头滚轮的冷床 | |
CN101844150B (zh) | 钢轨万能法轧制工艺 | |
CN106140834B (zh) | 一种用于轧机的上料装置 | |
CN201046473Y (zh) | 可调式三辊矫直机 | |
CN202129304U (zh) | 一种七辊板带材全液压矫直机 | |
CN107740696A (zh) | 一种滚刀位置可调的安装结构 | |
CN101549354B (zh) | 一种六辊轧机 | |
CN107552579A (zh) | 一种热轧钢坯对中装置及其对中方法 | |
CN110340140A (zh) | 一种用于磁浮轨道的f型钢及制备方法 | |
CN105964691B (zh) | 一种新型十辊钢板冷轧机结构 | |
CN201720249U (zh) | 无缝钢管顶轧机及辊模 | |
CN201127950Y (zh) | 轧机工作辊的轴承座装置 | |
CN103831413A (zh) | 一种对带倒角连铸坯进行角部变形的支撑辊装置和方法 | |
CN109772888A (zh) | 碳素结构钢四辊精轧机 | |
CN205949494U (zh) | 一种用于轧机的上料装置 | |
CN209424285U (zh) | 一种两辊热轧管机的机架 | |
CN107931512A (zh) | 一种球面滚子快速辗压装置 | |
CN203565468U (zh) | 组合式型钢万能轧制生产线 | |
CN207308582U (zh) | 用于热轧无缝钢管生产的水平换辊全封闭框式机架 | |
CN201002102Y (zh) | 四辊冷轧机和平整机轧线无级调整装置 | |
CN114850363A (zh) | 一种用于锻件的辅助碾环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1843645A (zh) | 平整机 | |
CN116689497B (zh) | 一种钢带生产线用轧钢机组 | |
CN202316551U (zh) | 长辊道防热膨胀卡阻装置 | |
CN109317519B (zh) | 一种两辊热轧管机的机架装置及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