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01441U - 一种纽扣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纽扣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01441U CN206401441U CN201621479495.1U CN201621479495U CN206401441U CN 206401441 U CN206401441 U CN 206401441U CN 201621479495 U CN201621479495 U CN 201621479495U CN 206401441 U CN206401441 U CN 2064014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positive plate
- button cell
- collector
- nega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纽扣电池,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正极片和多个负极片,各所述正极片与各所述负极片间隔层叠形成柱状电芯,各所述正极片通过第一集流体与所述壳体连接,各所述负极片通过第二集流体与所述壳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均为多个,在每一正极片和负极片上均设置有极耳,由于采用多个极耳进行导流,因此电池内阻减小,大电流放电能力强。本实用新型的正极片和负极片采用间隔穿插层叠的方式,因此电池高度可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纽扣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和便捷化。各种电子设备的出现减少了人们的劳动,使得事半功倍。其中,电子设备的电池是电子设备续航必不可少的配置之一。
纽扣电池是一种全金属壳密封电池,其特点是电池体积小,密封性极强,电池放电电流小。因此被广泛用在计算机、助听器、电子手表、收音机及各类电子小产品中。然而,目前纽扣电池的电芯多采用卷绕方式制成(如图1所示),即将正极片100、隔膜101、负极片102三者卷绕在一起,因为卷绕的错位是一定存在的,进而使得卷绕形成的电芯在电池的高度方向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由于正极片100只通过一个正极耳103与壳体104连接,负极片102也只通过一个负极耳105与壳体104连接,造成了该电池存在电池内阻高,倍率放电差和容易短路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内阻小且能够进行大电流放电的纽扣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纽扣电池,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正极片和多个负极片,各所述正极片与各所述负极片间隔层叠形成柱状电芯,各所述正极片通过第一集流体与所述壳体连接,各所述负极片通过第二集流体与所述壳体连接。
其中,各所述正极片与各所述负极片穿插设置,用于使每一所述正极片能与相邻的所述负极片相互作用。
其中,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的数量相同,且所述柱状电芯的两端分别为一正极片和一负极片。
其中,每一所述正极片与相邻的所述负极片间设置有隔膜。
其中,所述隔膜套置在各所述正极片上或各所述负极片上。
其中,所述隔膜夹设在每一所述正极片与相邻所述负极片的间隙中。
其中,每一所述正极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正极耳,各所述正极耳汇集形成所述第一集流体;每一所述负极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负极耳,各所述负极耳汇集形成所述第二集流体。
其中,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为圆形、多边形或弓形结构。
其中,在各所述正极片和各所述负极片上设置有活性材料。
其中,所述第一集流体和第二集流体分别位于柱状电芯的不同侧,且所述第一集流体与所述第二集流体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等于180°,避免所述第一集流体与所述第二集流体接触产生干涉。
其中,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能够对所述壳体内部进行泄气的安全阀。
其中,所述安全阀包括至少一个通孔以及填充在所述通孔中的热熔性材料。
其中,所述安全阀包括至少一个通孔,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层覆盖所述通孔的隔片,所述隔片与所述第一集流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均为多个,在每一正极片和每一负极片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极耳,由于采用多个极耳进行导流,因此电池内阻减小,大电流放电能力强。2、本实用新型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由于采用间隔穿插层叠的方式,因此可以有效控制纽扣电池的总高度。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集流体和第二集流体由于分别位于电芯的两侧,且电芯的一端以正极片结束,另一端以负极片结束,且分别于壳体连接,因此可防止绝缘不良造成的短路隐患。4、本实用新型纽扣电池由于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安全阀,因此当纽扣电池过热造成内压增大时,可通过安全阀将纽扣电池壳体内部的气体排出进行泄压降温。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现有纽扣电池卷绕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正极片与负极片的布置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纽扣电池,其包括电池的壳体1,在壳体1内水平设置有多个正极片2和多个负极片3,各正极片2与各负极片3沿壳体1的轴向等间隔地层叠形成柱状电芯4,各正极片2通过第一集流体5与壳体1连接,各负极片3通过第二集流体6与壳体1连接。
如图3所示,为了控制纽扣电池的高度,将各正极片2与各负极片3穿插设置,即依照正极片2、负极片3、正极片2、负极片3……负极片3的方式层叠,从而使每一正极片2均能与相邻的负极片3相互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各正极片2与各负极片3的数量相同,且需要保证层叠后形成的柱状电芯4的两端分别为一正极片2和一负极片3,即柱状电芯4的一端以正极片结束,另一端以负极片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正极片2和负极片3均至少为两片,同时,正极片2与负极片3的数量亦可不相同,只要保证层叠后形成的柱状电芯4的两端分别为一正极片2和一负极片3即可。
如图4所示,为了使正极片2和负极片3在工作中不会因为接触产生短路问题,可在每一正极片2与相邻的负极片3之间设置隔膜7。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隔膜7可套置在各正极片2上或各负极片3上,从而完成隔膜7的固定,其中,当隔膜7全部套置在正极片2上时,则不需要再套置在各负极片3上,或当隔膜7全部套置在负极片3上时,则不需要再套置在各正极片2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隔膜7还可夹设在每一正极片2与相邻负极片3的间隙中,需要说明的是,隔膜7的安装方式只要保证正极片2与负极片3不产生接触即可,不知限于上述两种方式。
如图3所示,为了降低纽扣电池的内阻,可在每一正极片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正极耳21,各正极片2的正极耳21汇集共同形成第一集流体5;每一负极片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负极耳31,各负极片3的负极耳31汇集共同形成第二集流体6。
为了在安装时正极片2的正极耳21与负极片3的负极耳31不产生干涉,造成短路,可将正极片2与负极片3的形状设置为圆形、多边形或弓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当正极片2与负极片3均采用圆形时,正极片2与负极片3层叠时不能完全重合,需要相错布置,使正极片2连接有正极耳21的一侧边缘远离相对应的负极片2的边缘,使负极片3连接有负极耳31的一侧边缘远离相对应的正极片3的边缘(如图5所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当正极片2与负极片3均采用多边形时,正极片2与负极片3层叠时不能完全重合,需要相错布置,使正极片2连接有正极耳21的一侧边缘远离相对应的负极片3的边缘,使负极片3连接有负极耳31的一侧边缘远离相对应的正极片2的边缘;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当正极片2与负极片3均采用弓形结构时,即在圆形的边缘设置至少一个弦,形成优弧弓结构(如图6所示),正极片2与负极片3可中心完全重合层叠,正极耳21设置在正极片2的弦处,负极耳31设置在负极片3的弦处,且层叠时正极片2的弦对应负极片3的优弧,负极片3的弦对应正极片2的优弧,从而避免了正极耳21与负极片3的干涉,负极耳31与正极片2的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正极片2和负极片3可采用上述相同形状层叠,也可以分别采用上述三种形状进行混合层叠,只要保证正极片2与负极片3的极耳不产生干涉即可。
为了防止纽扣电池在过热时造成损坏,在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能够对壳体1内部进行泄气的安全阀,安全阀包括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至少一个通孔14,在通孔14内填充有的热熔性材料,该热熔性材料在-40~130℃范围内呈固态,当电池发热(由过充电、短路、高温环境或不正当使用等情况造成)到130℃以上时,纽扣电池内压增大,热熔性材料融化使密封的通孔14开启,壳体1内部的气体从通孔14中排除,实现电池的安全使用;
其中,热熔性材料可采用沥青、硫化橡胶、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碳酸酯,聚酰胺、丙烯酸类塑料、聚砜、聚苯醚、其它聚烯烃及其共聚物等。
需要说明的是,通孔14的密封还可采用在壳体1内铺设一层覆盖在通孔14上的隔片,隔片与第一集流体5连接,其中,隔片可采用厚度在0.01-0.2mm之间的铝箔片,更优选的厚度在0.01~0.1mm之间,覆盖在通孔14处的铝箔片与壳体1的底部机械接触实现电流导出,由于壳体1的底部有通孔14,因此壳体1的底部不需要密封,当电池滥用而内压大时,气压会冲破该薄型铝箔片,使气体从通孔14泄出实现泄压。
更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铝箔片的固定,铝箔片的形状与壳体1的底面形状相匹配,隔片采用超声波或点焊焊接方式与第一集流体5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各正极片2和各负极片3上设置有可嵌入、脱嵌的二次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正极片2涂覆的活性材料为钴酸锂、钴镍锰酸锂、锰酸锂、磷酸亚铁锂中的一种或多种;负极片3涂覆的活性材料为石墨、硅碳、钛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集流体5和第二集流体6分别位于柱状电芯4的两侧,且第一集流体5与第二集流体6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等于180°。
上述实施例中,各正极耳21通过铝箔与壳体1连接,各负极耳31通过铜箔与壳体1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正极壳11和负极壳12,正极壳11与负极壳12通过密封圈13扣合连接(如图2所示),其中,正极壳11和负极壳1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需要说明的是,正极壳11可为上壳体或下壳体,根据工作需要进行选择即可。
上述实施例中,隔膜7采用PE(polyethylene,聚乙烯)或PP(polypropylene,聚丙烯)隔膜。
在上述步骤中,第一集流体5和第二集流体6分别位于柱状电芯4的不同侧,且第一集流体5与第二集流体6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等于180°,避免第一集流体与第二集流体接触产生干涉。
基于上述装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纽扣电池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正极片2和负极片3上分别涂覆活性材料,并通过间隔层叠的方式将各正极片2和负极片3设置在壳体1中形成柱状电芯4;
将与各正极片2连接的第一集流体5通过铝箔与壳体1连接;
将与各负极片3连接的第二集流体6通过铜箔与壳体1连接;
在每一正极片2与相邻的负极片3间设置隔膜7;
对柱状电芯4套置密封圈,其中密封圈内部点胶或整体浸胶;
柱状电芯4烘烤并进行注液,封口,化成,分容等程序后完成制造。
在上述步骤中,各正极片2和各负极片3通过冲切或激光切方式制成,铝箔和铜箔通过超声焊或电阻焊方式与壳体1连接。
在上述步骤中,隔膜7表面设置涂胶,即在隔膜7表面涂覆聚合物材料,如聚偏氟乙烯,或,六氟丙烯和偏氟乙烯的共聚物,层叠后采用热压的工艺(温度50~100度,压力1~20kg/cm2,时间0.1~60分钟),正极片2、负极片3以及隔膜7热合成为一整体结构,使柱状电芯结构更稳定不会散,层间距一致,使得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内阻更低,电性能更好。
在上述步骤中,为了避免正极片2与负极片3导通后发生急性短路,在每一正极片2的正极耳21上涂抹绝缘胶水,从而避免各极耳21焊接弯折时与负极产生短路;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胶水可以采用聚偏氟乙烯的NMP(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或SBR(丁苯橡胶)溶液,涂抹厚度为单面0.001~0.01mm,绝缘胶水可涂抹在正极耳21的内侧面、两边或根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正极片和多个负极片,各所述正极片与各所述负极片间隔层叠形成柱状电芯,各所述正极片通过第一集流体与所述壳体连接,各所述负极片通过第二集流体与所述壳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正极片与各所述负极片穿插设置,用于使每一所述正极片能与相邻的所述负极片相互作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的数量相同,且所述柱状电芯的两端分别为一正极片和一负极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正极片与相邻的所述负极片间设置有隔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套置在各所述正极片上或各所述负极片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夹设在每一所述正极片与相邻所述负极片的间隙中。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正极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正极耳,各所述正极耳汇集形成所述第一集流体;每一所述负极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负极耳,各所述负极耳汇集形成所述第二集流体。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为圆形、多边形或弓形结构。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正极片和各所述负极片上设置有活性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体和第二集流体分别位于柱状电芯的不同侧,且所述第一集流体与所述第二集流体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等于180°,避免所述第一集流体与所述第二集流体接触产生干涉。
11.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能够对所述壳体内部进行泄气的安全阀。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包括至少一个通孔以及填充在所述通孔中的热熔性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包括至少一个通孔,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层覆盖所述通孔的隔片,所述隔片与所述第一集流体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79495.1U CN206401441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一种纽扣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79495.1U CN206401441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一种纽扣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01441U true CN206401441U (zh) | 2017-08-11 |
Family
ID=59517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79495.1U Active CN206401441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一种纽扣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01441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01960A (zh) * | 2016-12-30 | 2017-04-26 | 重庆市紫建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纽扣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CN109786647A (zh) * | 2017-11-10 | 2019-05-21 | 松栢投资有限公司 | 切割机构、可充电电池及制造可充电电池的外壳的方法 |
CN111477823A (zh) * | 2020-04-27 | 2020-07-31 | 深圳市汇鑫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极耳、极耳pack加工方法、电池成品、电子产品 |
CN111490220A (zh) * | 2020-05-07 | 2020-08-04 | 赣州诺威科技有限公司 | 纽扣电池用极片、纽扣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2016
- 2016-12-30 CN CN201621479495.1U patent/CN20640144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01960A (zh) * | 2016-12-30 | 2017-04-26 | 重庆市紫建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纽扣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CN106601960B (zh) * | 2016-12-30 | 2023-10-13 | 重庆市紫建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纽扣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CN109786647A (zh) * | 2017-11-10 | 2019-05-21 | 松栢投资有限公司 | 切割机构、可充电电池及制造可充电电池的外壳的方法 |
CN111477823A (zh) * | 2020-04-27 | 2020-07-31 | 深圳市汇鑫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极耳、极耳pack加工方法、电池成品、电子产品 |
CN111490220A (zh) * | 2020-05-07 | 2020-08-04 | 赣州诺威科技有限公司 | 纽扣电池用极片、纽扣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01960A (zh) | 一种纽扣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1900413B (zh) | 一种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355962B (zh) | 一种卷绕式叠片电池的制备方法 | |
JP4368843B2 (ja) | 二次電池 | |
CN203707250U (zh) | 锂电池 | |
JP3997370B2 (ja) | 非水系二次電池 | |
CN202585597U (zh) |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 |
CN206401441U (zh) | 一种纽扣电池 | |
CN107204408A (zh) | 一种全极耳方形锂电池的及其制备方法 | |
US20230361355A1 (en) | Cel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ell, and Battery | |
CN102447133B (zh) | 一种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 | |
CN204088489U (zh) | 一种安全的锂离子电池结构 | |
JP3997369B2 (ja) | 非水系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 |
CN201699089U (zh) | 锂离子电池 | |
CN203434247U (zh) | 镍钴锰酸锂圆柱型高倍率电池 | |
CN202917600U (zh) | 一种铝塑包装锂离子高功率电池 | |
CN202034444U (zh) | 锂离子动力电池 | |
JP2002246068A (ja) | 非水系二次電池 | |
JP2002298827A (ja) | 非水系二次電池 | |
CN215680801U (zh) | 一种电池及含该电池的用电装置 | |
CN215988972U (zh) | 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 | |
JP4092543B2 (ja) | 非水系二次電池 | |
JP4009802B2 (ja) | 非水系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2270241A (ja) | 非水系二次電池 | |
CN102610850A (zh) | 锂离子动力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404100 Zhaojia Industrial Park, Puli new industrial zone, Kaizhou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Zijian Electronic Co.,Ltd. Address before: 404100 Zhaojia Industrial Park, Puli new industrial zone, Kaizhou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VDL ELECTRONICS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