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95924U - 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95924U CN206395924U CN201720013362.3U CN201720013362U CN206395924U CN 206395924 U CN206395924 U CN 206395924U CN 201720013362 U CN201720013362 U CN 201720013362U CN 206395924 U CN206395924 U CN 2063959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nitrification
- coking wastewater
- biological denitrificaion
- wastewater biological
- pool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属于反硝化脱氮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氮效率高且运行稳定的焦化废水脱氮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反硝化池顶部两侧分别设置入水口和出水口,并且出水口的竖直高度低于入水口,在反硝化池上部间隔挂有填料生物膜、中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潜水搅拌机,反硝化池底部为开有排泥口的倒锥形,排泥管道包括与排泥口连接的回流管道和排出管道,回流管道一端与排泥口连接、另一端与反硝化池的入水口连接,并且在回流管道设置有污泥回流泵,废水管道一端与入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焦化废水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焦化废水生物脱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属于反硝化脱氮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工程,主要作用机理是在好氧段氧化氨态氮成硝态氮(硝化反应)、缺氧段反硝化硝态氮转变为氮气的过程。目前,因废水水质冲击变化导致脱氮效率不高,运行不稳定。
现有的焦化废水脱氮方式一般为全混式脱氮池,主要靠底部潜水搅拌机和进水流速使污泥处于悬浮状态。这种脱氮方式存在以下问题:水下部分区域有死角,污泥有死亡上浮情况;回流污泥是二沉池污泥,污泥需适应,需要空间较大,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氮效率高且运行稳定的焦化废水脱氮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包括反硝化池、填料生物膜、潜水搅拌机、排泥管道、污泥回流泵、废水管道、出水管道,所述反硝化池顶部两侧分别设置入水口和出水口,并且出水口的竖直高度低于入水口,在所述反硝化池上部间隔挂有填料生物膜、中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潜水搅拌机,所述反硝化池底部为开有排泥口的倒锥形,所述排泥管道包括与排泥口连接的回流管道和排出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一端与排泥口连接、另一端与反硝化池的入水口连接,并且在回流管道设置有污泥回流泵,所述废水管道一端与入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焦化废水管道连接。
所述污泥回流泵为变频式污泥回流泵。
所述废水管道中的废水流速控制在0.6m/s~0.8 m/s,所述排泥管道中的污泥回流速度控制在1m/s~1.2 m/s。
所述填料生物膜为兼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并且填料生物膜的厚度为120μm~150μm。
所述反硝化池的倒锥形底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
所述排泥管道的回流管道和排出管道通过三通接头与排泥口连接,并且在回流管道和排出管道均设有控制开闭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首先焦化废水和污泥一起从反硝化池的入水口进入,由于废水流速控制在0.6m/s~0.8 m/s,污泥回流速度控制在1m/s~1.2 m/s,因而焦化废水与回流污泥在强紊流条件下充分混合并发生反硝化反应,接下来混合反应后的焦化废水和污泥进入反硝化池的中部以及底部,在潜水搅拌机的作用下污泥下沉从反硝化池底部的排泥口进入排泥管道,而搅拌后上升的上清液则升至填料生物膜处进行过滤,填料生物膜中的兼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能够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生物脱氮,过滤完毕后从出水口流出,完成对焦化废水的生物脱氮。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硝化池上部设置厚度为120μm~150μm的填料生物膜,增强了对有机物和含氮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延长了生物反应时间;通过在反硝化池中部、底部均设置潜水搅拌机,加强了对混合废水和污泥的搅拌效果;通过设置带有污泥回流泵的排泥管道,使得污泥可以在反硝化池循环往复利用;同时通过将反硝化池底部设计为倒锥形,避免了搅拌死角的存在,提高了搅拌效果。
如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现有焦化废水脱氮反应池结构,增加污泥循环系统,不仅提高了焦化废水的脱氮效率,而且脱氮耐冲击力高,脱氮效果明显。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变频式污泥回流泵,当焦化废水的来水水量或总氮含量有波动时,可以及时调整回流污泥量,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保证脱氮运行效果高效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为反硝化池,2为填料生物膜,3为潜水搅拌机,4为污泥回流泵,5为排泥管道,6为废水管道,7为入水口,8为出水口,9为排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包括反硝化池1、填料生物膜2、潜水搅拌机3、排泥管道5、污泥回流泵4、废水管道6、出水管道,所述反硝化池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入水口7和出水口8,并且出水口8的竖直高度低于入水口7,在所述反硝化池1上部间隔挂有填料生物膜2、中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潜水搅拌机3,所述反硝化池1底部为开有排泥口9的倒锥形,所述排泥管道5包括与排泥口9连接的回流管道和排出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一端与排泥口9连接、另一端与反硝化池1的入水口7连接,并且在回流管道设置有污泥回流泵4,所述废水管道6一端与入水口7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焦化废水管道连接。
所述填料生物膜2为兼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并且填料生物膜2的厚度为120μm~150μm。
所述反硝化池1的倒锥形底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
所述排泥管道5的回流管道和排出管道通过三通接头与排泥口9连接,并且在回流管道和排出管道均设有控制开闭的阀门。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包括反硝化池1、填料生物膜2、潜水搅拌机3、排泥管道5、污泥回流泵4、废水管道6、出水管道,所述反硝化池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入水口7和出水口8,并且出水口8的竖直高度低于入水口7,在所述反硝化池1上部间隔挂有填料生物膜2、中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潜水搅拌机3,所述反硝化池1底部为开有排泥口9的倒锥形,所述排泥管道5包括与排泥口9连接的回流管道和排出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一端与排泥口9连接、另一端与反硝化池1的入水口7连接,并且在回流管道设置有污泥回流泵4,所述废水管道6一端与入水口7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焦化废水管道连接。
所述污泥回流泵4为变频式污泥回流泵4。
所述废水管道6中的废水流速控制在0.6m/s~0.8 m/s,所述排泥管道5中的污泥回流速度控制在1m/s~1.2 m/s。
所述填料生物膜2为兼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并且填料生物膜2的厚度为120μm~150μm。
所述反硝化池1的倒锥形底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
所述排泥管道5的回流管道和排出管道通过三通接头与排泥口9连接,并且在回流管道和排出管道均设有控制开闭的阀门。
所述反硝化池1底部的污泥可以根据工艺情况回流至反硝化池1或者排放至反硝化池1外部,只需打开。
所述变频式污泥回流泵4扬程为15~25m、流量为30~60m3/h。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解释而非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所作的变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硝化池、填料生物膜、潜水搅拌机、排泥管道、污泥回流泵、废水管道、出水管道,所述反硝化池顶部两侧分别设置入水口和出水口,并且出水口的竖直高度低于入水口,在所述反硝化池上部间隔挂有填料生物膜、中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潜水搅拌机,所述反硝化池底部为开有排泥口的倒锥形,所述排泥管道包括与排泥口连接的回流管道和排出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一端与排泥口连接、另一端与反硝化池的入水口连接,并且在回流管道设置有污泥回流泵,所述废水管道一端与入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焦化废水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泵为变频式污泥回流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管道中的废水流速控制在0.6m/s~0.8 m/s,所述排泥管道中的污泥回流速度控制在1m/s~1.2 m/s。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生物膜为兼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并且填料生物膜的厚度为120μm~1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池的倒锥形底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道的回流管道和排出管道通过三通接头与排泥口连接,并且在回流管道和排出管道均设有控制开闭的阀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13362.3U CN206395924U (zh) | 2017-01-06 | 2017-01-06 | 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13362.3U CN206395924U (zh) | 2017-01-06 | 2017-01-06 | 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95924U true CN206395924U (zh) | 2017-08-11 |
Family
ID=59512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01336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95924U (zh) | 2017-01-06 | 2017-01-06 | 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9592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70555A (zh) * | 2019-12-31 | 2020-05-19 | 南京大学 | 一种树脂与反硝化同位脱氮装置及方法 |
CN112062398A (zh) * | 2020-09-04 | 2020-12-11 | 浙江埃克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
-
2017
- 2017-01-06 CN CN201720013362.3U patent/CN20639592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70555A (zh) * | 2019-12-31 | 2020-05-19 | 南京大学 | 一种树脂与反硝化同位脱氮装置及方法 |
CN111170555B (zh) * | 2019-12-31 | 2022-01-28 | 南京大学 | 一种树脂与反硝化同位脱氮方法 |
CN112062398A (zh) * | 2020-09-04 | 2020-12-11 | 浙江埃克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08561B (zh) | 分段供氧自循环脱氮反应器 | |
CN201395547Y (zh)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0441521C (zh) | 周边布水折流复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 |
CN201883000U (zh) | 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 |
CN109095708B (zh) | 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1045130Y (zh) | 污泥自回流好氧生物处理装置 | |
CN206395924U (zh) | 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 | |
CN105060483A (zh) | 叠加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2424488A (zh) | 基于微涡旋絮凝基础上的组合工艺农村净水装置 | |
CN104478080B (zh) | 蜂窝式高效沉流好氧反应器 | |
CN212050745U (zh) | 一体化污水反应器 | |
CN204752409U (zh) | 非金属矿选矿废水净水器 | |
CN111777178B (zh) | 一种竖向氧化沟微动力水处理系统 | |
CN202625908U (zh) | 一种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水净化池 | |
CN203582586U (zh) | 一种分段供氧自循环脱氮反应器 | |
CN204569652U (zh) | 上流式沉淀水解及两级ao生化处理系统 | |
CN106242169A (zh) | 利用污染河流水体作为补充水的良性景观水体系统 | |
CN219929829U (zh) | 集装箱式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装置 | |
CN202297243U (zh) | 一体化氧化沟 | |
CN113620428B (zh) | 用于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缺氧池配水系统及方法 | |
CN111498993B (zh) | 集约式升流一体化反应器及其反应控制系统 | |
CN204369629U (zh) | 一种内循环流化床的颗粒磷回收装置 | |
CN205313321U (zh) | 一种新型ao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3411393U (zh) | 多点进水复合填料双泥脱氮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2207486U (zh) | 一种可调微絮凝澄清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