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69237U - 一种微波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波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69237U CN206369237U CN201621408166.8U CN201621408166U CN206369237U CN 206369237 U CN206369237 U CN 206369237U CN 201621408166 U CN201621408166 U CN 201621408166U CN 206369237 U CN206369237 U CN 2063692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flabellum
- heat
- thermal insulation
- insulation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炉,包括腔体、隔热板、下发热装置、扇叶和电机;腔体的底板向下凹陷形成凹陷部且底板的四周形成有台阶部;隔热板置于台阶部上并覆盖凹陷部,隔热板与台阶部的抵接位置形成有热风通道;下发热装置和扇叶设置在凹陷部中,位于隔热板之下,扇叶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下发热装置通电发生真火热量,对隔热板及周围的空气加热;隔热板在对其上放置的食物进行加热;电机启动,带动扇叶的旋转,将被加热的空气经过热风通道吹到腔体中部的腔体内,形成对流空气,对腔体内均匀加热;下发热装置兼用为对流发热管,电机兼用为热风对流电机,扇叶兼用为对流风机,不需要在腔体的后侧单独设置发热室,可以有效的降低微波炉的尺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微波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具有热风对流功能的微波炉中,如图4所示,一般在腔体的后侧设置一个热风对流组件,该组件中包括热风发热管10、电机8、扇叶9等。这种结构增大了微波炉的尺寸,有待改善。
还有一些是在腔体的内、靠近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扇叶,在扇叶的下方设置发热管;这样不需要在腔体的后侧单独设置发热室,在工作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减小了微波炉的尺寸;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油、烟气等会直接与发热管接触,长时间使用后,在发热管上凝结污垢,清洗起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有效工作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可降低尺寸,且可长期正常使用的微波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波炉,包括腔体、隔热板、下发热装置、扇叶和电机;所述腔体的底板向下凹陷形成凹陷部且所述底板的四周形成有台阶部;所述隔热板置于所述台阶部上并覆盖所述凹陷部,所述隔热板与所述台阶部的抵接位置形成有热风通道;所述下发热装置和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凹陷部中,位于所述隔热板之下,所述扇叶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下发热装置通电发生真火热量,对隔热板及周围的空气加热;隔热板在对其上放置的食物进行加热;电机启动,带动扇叶的旋转,将被加热的空气经过热风通道吹到腔体中部的腔体内,形成对流空气,对腔体内均匀加热;下发热装置兼用为对流发热管,电机兼用为热风对流电机,扇叶兼用为对流风机,不需要在腔体的后侧单独设置发热室,可以有效的降低微波炉的尺寸;而且下发热装置设置在隔热板的下方,空气也是从隔热本的底部吹出的,可以降低污垢在下发热装置上凝结,避免凝结在下发热装置上的污垢影响下发热装置的工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凹陷部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隔热板为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一组相对的两条边与所述凹陷部的顶部紧贴,所述矩形板的另一组相对设置的两条边与所述凹陷部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所述热风通道。
进一步,所述腔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门体,所述矩形板与所述凹陷部的顶部紧贴的两条边分别是靠近所述门体的一条边和远离所述门体的一条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样设置可以降低门体的温度升高,而将绝大多数的热量传递给带加热的食物上,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进一步,所述下发热装置靠近所述隔热板的下表面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热量能够快速的传递给隔热板,进而快速的对放置于隔热板上的食物进行加热。
进一步,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腔体底部外,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竖直设置并插入所述腔体内且在所述腔体底部与所述隔热板之间。
进一步,所述下发热装置为下发热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简单的下发热装置,加工制造都比较简单,单独采购成本也低。
进一步,所述下发热管为环状结构,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环状结构的内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扇叶旋转将空气向外吹,这样设置可以将被加热的空气有效的从热风通道吹出进去,而且被加热的空气基本不会吹向扇叶和电机,避免扇叶和电机的温度过高而影响工作。
进一步,还包括上发热装置,所述上发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且靠近所述腔体的顶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从食物顶部直接对食物进行加热,加热更快;在从热风通道吹出的热风的搅动下,均匀的食物进行加热。
进一步,所述上发热装置为上发热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简单的上发热装置,加工制造都比较简单,单独采购成本也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波炉从侧面观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波炉从正面观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波炉的立体图;
图4为现有微波炉中热风对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腔体,2、隔热板,3、下发热装置,4、扇叶,5、电机,7、热风通道,8、电机,9、扇叶,10、热风发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波炉,包括腔体1、隔热板2、下发热装置3、扇叶4和电机5;腔体1的底板向下凹陷形成凹陷部且底板的四周形成有台阶部;隔热板2置于台阶部上并覆盖凹陷部,隔热板2与台阶部的抵接位置形成有热风通道7;下发热装置3和扇叶4设置在隔热板 2与腔体1底部之间,电机5安装在腔体1上;扇叶4安装在电机5的输出轴上。
在使用时,下发热装置3通电发生真火热量,对隔热板2及周围的空气加热;隔热板2在对其上放置的食物进行加热;电机5启动,带动扇叶4的旋转,将被加热的空气经过热风通道7吹到腔体1中部的腔体内,形成对流空气,对腔体内均匀加热;下发热装置3兼用为对流发热管,电机5兼用为热风对流电机5,扇叶4兼用为对流风机,不需要在腔体1的后侧单独设置发热室,可以有效的降低微波炉的尺寸;而且下发热管设置在隔热板2的下方,空气也是从隔热本的底部吹出的,可以降低污垢在下发热装置3上凝结,避免凝结在下发热装置3上的污垢影响下发热装置3的工作。
一个实施例,腔体1的底部向下凹陷形成凹陷部,隔热板2设置在凹陷部的顶部并与凹陷部的顶部的槽壁之间形成热风通道7;下发热装置3和扇叶4设置在凹陷部内。
凹陷部等于一个装配空间,并且可以将电机5等尽量包裹在隔热板2与腔体1内,减少与加热食物产生的油烟等接触,避免在电机5、下发热装置 3上凝集污垢。
又一个实施例,凹陷部为长方体结构,隔热板2为矩形板,矩形板一组相对的两条边与凹陷部的顶部紧贴,矩形板的另一组相对设置的两条边与凹陷部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热风通道7。
再一个实施例,腔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门体,矩形板与凹陷部的顶部紧贴的两条边分别是靠近门体的一条边和远离门体的一条边。
这样设置可以降低门体的温度升高,而将绝大多数的热量传递给带加热的食物上,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在这个示例中,下发热装置3靠近隔热板2的下表面设置。
热量能够快速的传递给隔热板2,进而快速的对放置于隔热板2上的食物进行加热。
在这个示例中,电机5设置在腔体1底部外,电机5的输出轴竖直设置并插入腔体1内且在腔体1底部与隔热板2之间。
在这个示例中,下发热装置3为下发热管。
提供一种简单的下发热装置3,加工制造都比较简单,单独采购成本也低。
在这个示例中,下发热管为环状结构,扇叶4设置在环状结构的内侧。
扇叶4旋转将空气向外吹,这样设置可以将被加热的空气有效的从热风通道7吹出进去,而且被加热的空气基本不会吹向扇叶4和电机5,避免扇叶4和电机5的温度过高而影响工作。
在这个示例中,还包括上发热装置,上发热装置设置在腔体1内且靠近腔体1的顶部。
从食物顶部直接对食物进行加热,加热更快;在从热风通道7吹出的热风的搅动下,均匀的食物进行加热。
在这个示例中,上发热装置为上发热管。
提供一种简单的上发热装置,加工制造都比较简单,单独采购成本也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微波炉,包括腔体1,腔体1为矩形框结构,在矩形框的前侧转动连接有门体,腔体1与门体围成一个加热腔。
腔体1的底部向下凹陷形成凹陷部,凹陷部的形状为长方体结构;隔热板2为矩形板,并与凹陷部适配;隔热板2的前端(靠近门体一端)和后端 (远离门体一端)与凹陷部的顶部紧贴,使两则之间无空气流动;隔热板2 的左侧和右侧与凹陷部顶部的槽壁之间不接触。留有一定间隙,形成了热风通道7。
在凹陷部中设置了下发热装置3和扇叶4,电机5安装在腔体1底部的外侧面上,电机5的输出轴竖直设置并插入腔体内,且在凹陷部内,在电机 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扇叶4,电机5的转动带动扇叶4的同步旋转。下发热装置3选用下发热管,发热管成环形,并将扇叶4套设在其内,换个说法就是扇叶4设置在发热管的内侧。
腔体1内且靠近腔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上发热装置(图中未示出),一般选用上发热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隔热板(2)、下发热装置(3)、扇叶(4)和电机(5);
所述腔体(1)的底板向下凹陷形成凹陷部且所述底板的四周形成有台阶部;所述隔热板(2)置于所述台阶部上并覆盖所述凹陷部,所述隔热板(2)与所述台阶部的抵接位置形成有热风通道(7);
所述下发热装置(3)和所述扇叶(4)设置在所述凹陷部中,位于所述隔热板(2)之下,所述扇叶(4)安装在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隔热板(2)为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一组相对的两条边与所述凹陷部的顶部紧贴,所述矩形板的另一组相对设置的两条边与所述凹陷部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所述热风通道(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门体,所述矩形板与所述凹陷部的顶部紧贴的两条边分别是靠近所述门体的一条边和远离所述门体的一条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发热装置(3)设置在所述隔热板(2)的下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设置在所述腔体(1)底部外,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竖直设置并插入所述腔体(1)内且在所述腔体(1)底部与所述隔热板(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一种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发热装置(3)为环状结构,所述扇叶(4)设置在所述环状结构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微波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发热装置,所述上发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腔体(1)内且靠近所述腔体(1)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发热装置为上发热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08166.8U CN206369237U (zh) | 2016-12-21 | 2016-12-21 | 一种微波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08166.8U CN206369237U (zh) | 2016-12-21 | 2016-12-21 | 一种微波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69237U true CN206369237U (zh) | 2017-08-01 |
Family
ID=59392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08166.8U Active CN206369237U (zh) | 2016-12-21 | 2016-12-21 | 一种微波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6923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45702A (zh) * | 2020-03-25 | 2020-06-30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温场均匀的烤箱 |
-
2016
- 2016-12-21 CN CN201621408166.8U patent/CN20636923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45702A (zh) * | 2020-03-25 | 2020-06-30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温场均匀的烤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261491U (zh) | 烹饪器具 | |
CN104121610A (zh) | 一种高效散热嵌入式微波炉 | |
CN205107413U (zh) | 一种新型链式烤炉 | |
CN107421257A (zh) | 一种穿流式烘箱 | |
CN202501556U (zh) | U型风道式电暖器 | |
CN206369237U (zh) | 一种微波炉 | |
CN102636007A (zh) | 安全节能升温快的真空烤箱 | |
CN201920536U (zh) | 一种带有门玻璃降温结构的高温自清洁电烤箱 | |
CN206729031U (zh) | 一种隧道式饼干电烤炉 | |
CN201746447U (zh) | 一种钢化玻璃均质炉 | |
CN204177138U (zh) | 一种角度可调热风循环烘箱 | |
CN218296502U (zh) | 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恒温鼓风干燥箱 | |
CN208124396U (zh) | 烹饪设备的双风道结构 | |
CN103725840B (zh) | 一种真空炉 | |
CN103423784B (zh) | 一种微波炉简易降温系统 | |
CN203385041U (zh) | 一种微波炉简易降温系统 | |
CN201641690U (zh) | 一种电烤箱门组件 | |
CN109506285A (zh) | 一种温度调节风门及包含该调节风门的蓄热电暖器 | |
CN109043630B (zh) | 一种烘烤烟草烘烤箱 | |
CN204862771U (zh) | 一种家用电烤箱 | |
CN208671670U (zh) | 一种便于物料底部架空放置且热量流动的箱式电窑炉 | |
CN209013721U (zh) | 带有排湿及热回收功能的排湿及热回收烘干模组 | |
CN208671695U (zh) | 一种实现内部气流双循环的箱式电窑炉 | |
CN209002904U (zh) | 一种烘烤烟草烘烤箱 | |
CN203653633U (zh) | 一种真空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